雖然在廣州生活了這麼多年,小主愛吃麵的喜好還是一點沒變。
扯麵、刀削麵、手擀麵、揪面...各種麵條都是我心頭的硃砂痣。要是隔個3、4天沒吃上面,就會覺得渾身不得勁。
最近,小主就喜歡上了吃烏龍麵。烏龍麵是一種日式麵食,比車仔面要粗一些,顏色純白。
日本人吃烏龍麵,一般是一碗木魚湯再加點蔥花,搭配得越簡單越好。
我呢,則按照自己的口味創新了一番,改用川式醬汁,做成了涼拌烏龍麵,十分開胃。
在日本,烏龍麵可是跟蕎麥麵、綠茶麵一起,並稱為日本三大名面的特色麵食,是日料店裡不可或缺的主角兒。
說起來,它的誕生跟我們中國還有著密切的聯繫呢。
據說,唐朝時,日本一個高僧在中國學佛,歸國時順帶將做面的方法帶回了香川。將其和當地盛產的小麥粉一結合,才有了今日之烏冬。
烏龍麵的製作非常有特色。在日本的傳統做法中,做面的人利用身體的重量,把裝在密封袋裡的硬麵團踩到光滑柔軟。然後反覆摺疊,幫助麵筋形成整齊的結構。
相比用手揉,「腳踩」可是省力多了!而且,還能讓麵粉的筋性得到了充分的舒展,做出來的麵條更加勁道、爽滑。
不過,踩面是個技術活,在家做也不易,所以一般是去超市購買現場的袋裝烏龍麵,簡單省事了不少~
一起來看看詳細的製作步驟吧
1.鍋內燒開水,倒入20g洗淨的荷蘭豆,煮1分左右,撈出衝涼水備用
2.繼續放入1袋烏龍麵,攪拌開,煮1分左右,撈出衝涼水備用
3.100g雞胸肉煮熟,撕成雞胸肉絲
4.碗內放入煮好的烏龍麵、荷蘭豆、雞胸肉絲、25g熟黃豌豆,備用
5.另起碗,倒入5ml生抽、3ml老抽、5ml醋、30g芝麻醬、1g白糖,攪拌均勻
6.繼續放入1g鹽、1g雞粉、適量辣椒油,攪拌均勻
7.醬汁倒入第四步的烏龍麵中
拌勻,這道涼拌烏龍麵就可以開吃啦!
拌均勻,麵條、肉絲和荷蘭豆上掛滿了調味料,一看就食慾大開。
吸一口,烏龍麵「咻」地滑入嘴裡,醬汁帶著微微的酸辣,麵條爽滑柔韌,一咬就斷。
荷蘭豆清脆爽口,雞胸肉絲一點也不柴。偶爾咬到一顆豌豆,沙沙糯糯的,口感提升了幾個層次。
拌著麵條一大口吃下,剛下肚又馬上夾起一筷子,好吃得整個人都興奮極了。
飲食文化的傳播,可謂受益世界各地的民眾啊~
正因為這日漸多元的交流,我們餐桌上的食物才會變得豐富多樣,食用的方式也越發獨特、有趣。
也是這個原因,讓很多人能夠「足不出國」,嘗遍大千美食。
小主提示
1.所放的其他食材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改變。
2.烏龍麵易熟,不需要煮太久。
(本內容首發於訂閱號:茶蘇蘇烘焙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