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學習中餐烹飪並不容易,需要積累大量的經驗,這不僅是因為中餐烹飪方式豐富,菜餚種類繁多,還因為中餐烹飪對調味料的使用往往以「適量」一筆帶過,我們能理解,外國人卻不能理解。
就有外國廚師被中餐烹飪打敗,一種挫敗感油然而生:我認為自己是個好廚師,但我的炒麵醬的味道從來都不像中餐館那樣,優質餐廳炒菜醬的秘訣是什麼?
在國外的雜貨店的民族食品區,有很多罐子上寫著中國炒菜醬和混合好的調味粉包。它們的味道都如此濃鬱:黑豆和胡椒粉,甜辣味,酸甜味,四川味,功夫味,甜辣味。
對很多外國人來說,這是西方中餐的結果。由於西方的中國餐館必須本地化才能在市場上生存,所以鹹、甜、酸的食物在中餐中佔主導地位。當地人就會認為醬汁是烹飪精美中國菜的關鍵。
但事實並非如此,在中國一個家庭的廚房裡,外國人可能不會看到那些我們現成烹飪的翻炒醬。實際上,在中國的雜貨店裡,他們沒有那麼多東西,而且味道絕對不一樣。我們也永遠無法想像在國外生活時,功夫是一種什麼中國調味料。
就像西方人現在仍然在做的那樣,他們用簡單的基本調味料和食材烹飪。大多數時候他們只是用油、鹽、胡椒、奶酪等。而傳統中餐裡的麻油、糖、姜、大蒜、蔥、白胡椒或黑胡椒,辣椒粉或幹胡椒、香菜、大茴香、小茴香、月桂葉、四川花椒外國人很少會正確使用。
在這個問題中,他是問如何使炒麵的味道像他在中餐館中所得到的一樣。然而問題也就出現了,很可能這些餐廳並沒有使用外國人能在雜貨店得到的現成醬汁。實際上中餐廚師也很少使用現成的醬料,這是一種成本支出。
或者中餐廚師會使用一些更複雜的成分,例如辣椒油,洋蔥油,以及廚師的一些「秘密」食譜等等。但是,即使外國廚師使用的東西相同,他們的炒菜仍然很難像中餐廚師做的那樣,為什麼?
首先,外國人家裡還有他們的廚房沒有中式燃氣爐,好的中國炒菜需要從煤氣爐中高溫快速烹飪。而且家庭廚房中的燃氣灶通常無法產生與餐廳相同水平的能量。
其次,中餐有爆炒一說,像這裡的炒麵也是中餐爆炒的案例。高溫如噴氣式發動機的爐火,加之一個圓底炒鍋和長柄鐵勺,這些是中國廚師手裡的標配,在外國人的家裡很難找到這樣的烹飪工具。
所以我們再看這條外國廚師的提問,雖然他是一位好廚師,但他熟悉的西餐和中餐有很大的區別,不僅是我們剛才提到的調味品差異,還有烹飪工具的差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