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醉月樓,江南地區的船菜代表太湖三白

2020-12-25 半仙兒說美食

本期尋味老店

我們對無錫的印象總是溫婉隨和,但無錫菜,卻是性格鮮明,講究紅與白,紅就要濃油赤醬,白就要清鮮白亮,今天的「尋味老店」,我們就帶大家去尋找一家無錫本幫菜館,它的經典就源於一紅三白。

無錫醉月樓

一紅三白

太湖古稱震澤,中國第三大淡水湖,位於江蘇和浙江交界處。遼闊的水域,孕育了豐富的水產。名聞遐邇的「太湖三白」,就是典型代表。「太湖三白」,又叫「無錫三白」,指的是白蝦、銀魚和白魚。這三者的顏色都是銀白的,味道純正鮮美。從清代時起,太湖三白就作為江南地區的船菜,廣為流傳。

無錫三白

太湖雙味蝦

太湖三白之白蝦,肉質細嫩,一定要吃個新鮮,基本上都是白灼為主。

銀魚炒蛋、脆皮銀魚

三白之銀魚,最普遍的做法就是銀魚炒蛋。還有一種做法就是掛糊後做成脆皮銀魚。脆皮銀魚也是老無錫傳承下來的一道傳統菜。

清蒸白魚

清蒸白魚也是三白之一。白魚出水後「殺」一下鹽,當地人叫作暴醃,可以迅速的讓魚的蛋白質凝固,讓肉質更緊。

暴醃後加一些蔥姜,再加入菜籽油、雞頭米等有無錫地方特色的食材,一起清蒸,蒸出來呈蒜瓣肉狀,肉質細嫩。

無錫一紅

太湖三白,白就要白的「清鮮白亮」。與此同時,紅,也是無錫本幫菜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無錫菜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鹹出頭,甜收口。無錫人眼中,關於紅,是以濃油赤醬為主,再加入一點糖來平衡口味。

紅與白,兩種鮮明的顏色,構成了無錫本幫菜鮮明的性格,也構成了當地人記憶中最美妙的家鄉味道。

成立於1933年的醉月樓,就是老店中的代表。在這裡,不僅有無錫的老味道,還有流傳了多年的經典菜譜。

老店的口味之所以能成為經典,不一定都是高大上,更可能是接地氣,因為接地氣才能聚人氣,成為我們日常的陪伴。

相關焦點

  • 無錫味道:太湖船菜
    相傳春秋時吳王闔閭經常在太湖上舉行船宴,啟創了船菜之風。民國時期太湖船菜到了最鼎盛時期,當時無錫太湖上僅燈船就有王、楊、謝、蔣四家大畫舫,太湖船菜紅紅火火。近百年來以無錫、蘇州等環太湖地區為代表,太湖船菜,水上宴席,成為具有濃鬱江南水鄉特色的品嘗方式和美味佳餚。
  • 2019新春佳節 | 城市頻道帶您品味中國年(無錫醉月樓 一紅三白)
    ,今天的「尋味老店」,我們就帶大家去尋找一家無錫本幫菜館,它的經典就源於一紅三白。太湖古稱震澤,中國第三大淡水湖,位於江蘇和浙江交界處。遼闊的水域,孕育了豐富的水產。名聞遐邇的「太湖三白」,就是典型代表。「太湖三白」,又叫「無錫三白」,指的是白蝦、銀魚和白魚。這三者的顏色都是銀白的,味道純正鮮美。
  • 太湖船菜,流動的美食奇葩!
    近百年來以無錫、蘇州等環太湖地區為代表,太湖船菜,水上宴席,成為具有濃鬱江南水鄉特色的品嘗方式和美味佳餚。拍攝時間:2014年12月20日,2015年9月15日。拍攝地點:無錫市,太湖黿頭渚,祥雲號遊船,橫雲飯店。
  • 無錫北塘和無錫太湖船菜
    2、無錫太湖船菜,如果從春秋末年太湖船菜鼻祖太和公算起,到今天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  相傳我國古代有十大名廚:伊尹、易牙、太和公、膳祖、梵正、劉娘子、董小宛、宋五嫂、蕭美人、王小餘。吳王闔閭經常在太湖上舉行船宴,啟創了船菜之風。又闔閭的兒子吳王夫差稱霸中原,他與愛妃西施愛遊湖,喜歡在船上開宴,船菜、船點之風興盛流傳。  到民國時期,太湖船菜到了最鼎盛時期。當時無錫太湖上僅燈船就有王、楊、謝、蔣四家大畫舫,太湖船菜紅紅火火。近百年來以無錫、蘇州等環太湖地區為代表,太湖船菜,水上宴席,成為具有濃鬱江南水鄉特色的品嘗方式和美味佳餚。
  • 外地人第一次去無錫旅遊,吃了一頓太湖船菜:菜雖甜但味道很美
    說到太湖,除了優質的水外,不得不提的就是聞名全國的「太湖三白」,即白魚、銀魚和白蝦,是無錫、蘇州吳中區及常州武進區等地製作當地名菜的招牌食材,又因太湖三白出水後即易死亡而適合在岸邊或船上烹飪菜餚,而延伸出了著名的「太湖船菜」,也稱之為無錫船菜。
  • 無錫最「任性」的飯店 以太湖船菜為主打 吃飯前需先購買百元門票
    也不難理解,比如說我們所在江蘇地區,它屬於中國傳統八大菜系之一的江蘇菜,簡稱蘇菜。由於江蘇和浙江兩個省份之間的距離太過於相近,所以浙江菜和江蘇菜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蘇菜和浙菜又被統稱為「江浙菜系」。江蘇的城市眾多,所以它自身的菜系也是由各個城市之間的菜系組合而成,其中以南京菜、淮揚菜、蘇錫菜、徐海菜等地方菜為典型代表。除此之外呢,還有一個特別的菜系就是——無錫太湖船菜。
  • 旅遊食文化——太湖三白
    那時的烏龜山沒什麼亭、臺、樓、閣,但有山花、野草,有少許人工點綴的亭、榭,還有猴群,故這裡充滿原始的自然美,遊客在這裡觀賞太湖,有著別一樣的風情。完後,遊船往黿頭渚,讓遊客在渚上盡情領略太湖的真山真水,約二點左右,返航到船碼頭後,上海遊客坐火車返滬……。這一天的遊程,「太湖美」自然是遊客最深的感受,再有;就是蠡園開往烏龜山途中那一頓充滿江南水鄉韻味的船菜!
  • 太湖船菜,流傳千年的漁家風情水上流動宴席
    此次無錫行,我們就在黿頭渚景區內的橫雲飯店,品嘗一桌豐盛的太湖船菜,獲得心滿意足感觀與味蕾的絕美享受。船萊,顧名思義,就是在船上製作,又在船上享用的菜餚;故而太湖船菜,又有「水上宴席」之稱,是具有濃鬱江南水鄉特色的美味佳餚和美食方式。
  • 舌尖上的無錫,你怎麼評價美食「太湖三白」
    白蝦在沿著復興號旅行的途中,我專門把無錫作為此行重要的一站,因為我相信圍繞太湖的無錫可以帶給我別具一格的美景與他處無法複製的魚盛宴同樣是旅行無錫的最後一天,我忙完工作已經是晚上,打了一輛車,直接對師傅說
  • 舌尖上的漁家風情太湖船菜,能吃到的地方不多,黿頭渚就有一家
    提起太湖,就會想到那首廣為流傳的《太湖美》:「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紅菱,水邊蘆葦青,水底魚蝦肥。」以其婉轉優美的旋律,生動形象地將太湖萬頃碧波的美好展現在了世人面前。作為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太湖的美不僅美在水,更是有著一股子江南水鄉的秀美。
  • 舌尖上的江蘇十三太保,逛吃「太湖明珠」無錫篇
    對於這個城市,最熟悉的,就是太湖了~無 錫無錫,古稱梁溪、金匱,被譽為「太湖明珠」,位於江蘇南部,商朝建市,歷史悠久,是歷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雖然在旅遊上,名氣不如南京、蘇州這麼響亮,但是,這個被譽為「太湖最佳處」
  • 橫雲·話說太湖船菜
    來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湖船菜」傳承基地——黿頭渚·橫雲飯店,等上菜的功夫,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太湖船菜。相傳春秋時吳王闔閭經常在太湖上舉行船宴,啟創了船菜之風。至晚清此風氣大盛,近百年來尤以無錫、蘇州環太湖地區為最,形成了具有濃鬱江南水鄉特色的品嘗方式和美味佳餚。
  • 太湖三白的餐飲文化
    古語有云:吳郡太湖產名食,以太湖銀魚、白魚、白蝦三味湖鮮之形冠名,故曰太湖三白。
  • 探尋無錫幾款必吃的特色美食,一定不要錯過哦
    1、三鳳橋醬排骨三鳳橋醬排骨俗稱無錫肉骨頭,是無錫地區的傳統名菜之一,三鳳橋醬排骨採用豬肋排,配以八角、桂皮等多種香料,其獨特的燒制方法,燒制出的排骨色澤醬紅,油而不膩,骨酥肉爛,香氣濃鬱,滋味醇真,甜鹹適中,代表了無錫地區飲食文化的特色。
  • 太湖三白為什麼無法長途運輸?
    太湖位於江蘇,素來有三白之鮮:白魚、銀魚和白蝦。太湖周邊是蘇州、無錫、常州和湖州市。依靠漕運,這些水鄉號稱「蘇湖熟,天下足」,尤其近幾年轉而發展手工業和商業,成為極為富庶之地。明朝時,太祖朱元璋為防止太湖地區抱團,將其分成浙江和江蘇。於是這極具江南人的特性更加精緻,日子過得越發的精細,對美食也更加看重。初秋的太湖,藏著最極致的鮮。太湖開漁季從每年的九月初到來年二月,持續五個月。此後的七個月都是封湖禁漁時節。
  • 傳說中的太湖船菜,你吃過幾道?
    太湖船菜知道伐?吃過伐?沒吃過就好好看今天的內容!相傳春秋時吳王闔閭經常在太湖上舉行船宴,啟創了船菜之風。民國時期太湖船菜到了最鼎盛時期,當時無錫太湖上僅燈船就有王、楊、謝、蔣四家大畫舫,太湖船菜紅紅火火。
  • 初秋的太湖三白,鮮到有仙氣
    太湖三白是誰?吃太湖三白,最講究鮮。漁市買完,走幾步找家小飯館就能大快朵頤,從湖裡撈起到端上餐桌,最短不過一兩小時。來看看我們在這裡好玩刺激的一條龍體驗!白魚白魚又被無錫人叫「銀刀」,在三白裡處於食物鏈頂端。體型又扁又長,背部呈青色,腹部光潔,一網撈起來,在陽光下一閃一閃,特別好看。如何辨別白魚?看嘴。它長了副上翹的嘟嘟唇,表情很傲嬌:
  • 太湖三白
    提起無錫,你一定會想起美麗的的太湖。和無錫人聊天,你一定會感慨「無錫人吵架都像是唱歌一樣好聽。」
  • 「太湖三白」 指的是什麼美味佳餚呢?
    「太湖三白」 指的是什麼美味佳餚呢?太湖三白是指中國太湖的三種河鮮類特產白魚、銀魚和白蝦,是江蘇省常州市蘇州市和無錫市的地方著名系列菜「太湖船菜」的招牌食材。因為它們的顏色都是白色,所以稱為「太湖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