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達|在場者的榮光1979-2019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個案樣本

2020-12-15 漫藝術maanart

「八五美術新潮那當兒,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和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國畫死了,藝術死了。但我看到了,她是一次歷史性機遇,所謂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 摘選自谷文達《全主義藝術哲學手稿》

版式

「在八五美術新潮中,只有谷文達作為個體藝術家能與眾多群體抗衡。」

—— 摘選自高名潞《中國當代美術史(1985—198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無聲演講

水墨行為藝術

1985年於中國杭州浙江美術學院谷文達工作室

攝影,感謝矯健

◎偽篆書臨摹本式

遺失的王朝系列a1-50

1983-1986年於中國杭州浙江美術學院谷文達工作室

墨,宣紙,紙本裝裱

61cm × 91cm(每幅均為相同尺寸)

感謝香港藝術中心 1993

「谷文達已加入有爭議的藝術家的行列。其藝術被廣泛地責問是否仍然是藝術但卻得到了藝術界的支持。」

—— 摘選自蘿伯特·絲蜜斯,《紐約時報》,1996-01-19

◎靜觀的世界

遺失的王朝系列

#1 太樸世界 / #2 文字的構成 / #3 文字的綜合 / #4 文字的解構 / #5 複合的文字

1984年於中國杭州浙江美術學院谷文達工作室

墨,宣紙,紙背白梗絹邊裝裱立軸

900cm × 274.5cm

感謝西安藝術家畫廊 1986

「從一方面來講,谷文達極具野心的作品上承歐洲浪漫主義文化和18、19 世紀的現代主義;另一方面,谷氏的藝術又正像他自己所述『迅速成長的地域主義和歐美之外的文化』將深刻的分歧張力具體化了,並代表了 90 年代各種各樣的藝術表現和潮流。」

—— 摘選自愛德華·史密斯,《二十世紀視覺藝術史》,普林帝斯霍爾出版社,紐約,1997

◎靜則生靈水墨裝置藝術1985年由浙江美術學院贊助,萬曼工作室製作

墨,宣紙,絲綢,棉,竹,漆等

500cm × 800cm × 80cm

感謝瑞士洛桑雙年展 1987

◎我批閱三男三女寫的「靜」字

遺失的王朝系列

三男三女水墨行為藝術1985年於浙江美術學院谷文達工作室

墨,宣紙,紙背白梗絹邊裱立軸

274.5cm × 180cm

感謝紐約大都會美術博物館 2014

◎加繆像1982年於中國杭州浙江美術學院谷文達工作室

墨,宣紙,紙背木板裝裱

180cm × 200cm

感謝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2016

◎靜則生靈

遺失的王朝系列

黑體字印刷體書法(四聯畫)

1984-1985年於中國杭州浙江美術學院谷文達工作室

墨,宣紙,紙背木板裝裱

274.5cm × 720cm

感謝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2018

◎生之謎

重新發現的俄的浦斯系列

1993年於紐約工作室

人胎盤粉(正常,殘疾,墮胎,死嬰胎盤)鐵床,布簾

感謝俄亥俄懷克斯納藝術中心 1993

◎唐詩後著

碑林四系

1993-2005年於中國西安谷文達石刻工作室墨玉王青石石碑 #1-#50(每塊碑110cm × 190cm × 20cm,重1.3 噸)

感謝深圳ocat當代藝術中心 2005

◎炎黃基因風景

一號二號

1999-2001年於上海曹素功墨廠和安徽涇縣紅葉宣紙廠

207cm × 2760cm(共 20 單元 / 幅)

感謝光州雙年展 2012

「谷文達的作品雄心勃勃地探討藝術與當代社會、經濟和文化,著重於全球主義關係與問題,谷氏藝術具有卓越的時代性,正像所有重要的藝術作品一樣,在具有現實意義的同時預卜未來。對於藝術家來說,最根本的問題是通過歷史去拓寬人類認知的界限、情感、思想和表達人性中最深刻的嚮往以及最有力量的理想。『偉大的人類大同世界的烏託邦也許永遠不可能在我們的現實中實現,』谷氏認可道,『但她將在藝術中得以圓滿。』」

—— 摘選自《藝術史》( 第二版 ),馬麗蓮·絲塔克斯達德和大衛·凱特佛瑞斯,第 29 章:1945 年後的國際前衛藝術,培生出版社,2002

◎聯合國 —— 中國紀念碑 天壇

1997-1998年於谷文達上海與紐約工作室

編有偽英漢混合體,偽漢語英語印度語和阿拉伯語人發簾

螢光屏明風格桌椅

1586cm ×610cm ×396cm

感謝紐約PS1美術館 1999

◎聯合國 —— 人間

1999-2000年創作於紐約谷文達工作室

各國混合人發製作全球國旗

1600cm ×2000cm ×2000cm

感謝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2013

◎聯合國 —— 人間

1999-2000年於紐約

各國混合人發制全世界國旗幕牆

500cm × 1350cm × 1100cm

感謝薩奇美術館 2014

◎聯合國 —— 千禧年的巴比倫塔

1998-1999年於紐約工作室以從18個國家的350家理髮店收集來的人發編織成偽漢英文合併體、偽漢語、英語、印度語和阿拉伯語的發牆。2287cm × 直徑1037cm感謝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 2013

「谷文達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中的地位是由他的兩項國內工作成就奠定的:對母語文化和西方文化全方位的批判立場和持續性的藝術實驗,而對中國母語文化的批判性重建是其工作的出發點和核心內容。在他眾多的藝術課題中,『水墨問題』是他關注時間最長、涉及範圍最廣和實驗方式最深入的藝術實驗項目,它構成了我們對谷文達進行思想史和藝術史研究的基礎,它與他的另外兩項重大實驗成果:《聯合國》和《唐詩後著:碑林四系》也有著學術上的互文關係。作為當代實驗水墨的奠基者,谷文達的水墨實驗主要圍繞『文字圖像』『文化語詞』和『生物材料』三項觀念課題展開,涉及哲學、文化學、語言學、生物學和藝術史等廣泛的問題領域。」

—— 摘選自黃專《水墨鍊金術:谷文達的實驗水墨》,嶺南美術出版社,2010

◎基因與蛻變(第一屆大眾當代藝術日)社會與大眾參與型行為藝術,水墨綢緞畫1060學童,1000平米紅綢緞墨,20臺電視屏幕,藝術紀錄片《基因與蛻變》

2150cm × 1594cm × 1100cm

感謝香港瑞安集團和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2016

◎茶宮

天堂紅燈,2009年布魯塞爾站

大地藝術

感謝歐羅巴利亞歐洲藝術節和布魯塞爾公共藝術

◎青綠山水畫的故事(第二屆大眾當代藝術日)

社會與大眾參與型行為藝術,藍藻宣紙畫

2016年於深圳,1500學童,1500平米宣紙

感謝平安集團,平安金融中心

關於藝術家

谷文達|Gu Wenda

1955 年出生於上海,生活和工作在紐約和上海兩地。1981 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研究生班,獲文學碩士學位;1981 年至 1987 年,任教於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1987 年,獲加拿大國家外國訪問藝術家獎,並移居紐約;1999 年 3 月,憑藉作品《聯合國》成為首次登上《美國藝術》雜誌封面的華人;2015 年獲得新加坡 Prudential 亞洲藝術家終身成就獎。

《在場者的榮光:1979-2019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個案樣本》

由漫藝術機構與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聯合出版

實體書影

相關焦點

  • 隋建國|在場者的榮光1979-2019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個案樣本
    隋建國的作品便是一個經典案例,這一時期的《衣缽》和《衣紋研究》系列,成為 90 年代中國當代藝術史的代表作。源自西方的古典寫實主義雕塑手法,50 年代來自蘇聯的現實主義體系成為創作的核心方式。尤其《衣缽》中對「放大」概念的使用,加之對百年民族文藝觀的反思、混合、後現代式的解構,使這些作品獲得了一種渾然的當代性和全新的文化形態。
  • 陳志光:自在蟻行|在場者的榮光1979-2019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個案
    但與此同時,他又是一位注重判斷、注重建立自身藝術邏輯的藝術家,使自己在不同藝術形式中的穿行有助於構建更有指向的觀念,實現從觀念到語言內在的有機融合。這些年,他運用不鏽鋼材質製作的「螞蟻系列」已經成為他的標誌,在那些不斷被藝術家「繁衍」的生命形態中,透露出感受時代的種種訊息。
  • 施慧:精神的歸處|1979-2019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個案樣本
    在從事當代藝術創作和教學的這些年中,我一直關注著一件事:如何將纖維作為一種眼光,進入當代藝術創作。, 北京2010改造歷史:2000—2009 年的中國新藝術,國家會議中心,北京中國性 —— 當代藝術研究文獻展,蘇州本色當代美術館,蘇州2012國博百年·中國雕塑百年作品展,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中國蕪湖第二屆劉開渠雕塑大展
  • @武漢·2019 「《藝術》谷文達回顧展 」 於合美術館開幕
    本次展覽是藝術家谷文達的第四個回顧展,由美國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館館長Brian Kennedy及合美術館執行館長魯虹聯合策劃,以《藝術的故事》文獻資料的線索為引導,將藝術家32年在中國、32年在紐約和西方的生活經歷,融匯為數個主題概括了藝術家40年在40國的藝術旅程。
  • 毛旭輝—《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2018》提名藝術家
    >2016 「毛旭輝」,索卡藝術中心,北京,中國2016 「毛旭輝」,2016香港巴塞爾,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香港,中國2015 「側面:1979-2012毛旭輝紙本作品展」,藝術倉庫,北京,中國2015 「紫色莊嚴:毛旭輝2005-2014作品選」,索卡藝術中心,臺北,中國
  • 中國當代藝術的特點
    在全球化的國際背景下,考察當代藝術家的文化背景和身份時我們注意到許多藝術家已具有多元的文化背景, 因而很難簡單地用一種單一地域性來加以界定。當代社會由於交流與移民的日益頻繁,許多藝術家在世界各國漫遊,如著名當代中國藝術家蔡國強、徐冰、谷文達等都先後在幾個不同的國家長期居住和從事藝術創作。
  • 1979-2019,中國電影資本激蕩四十年
    電影資本化這四十年也同樣經歷了市場化、產業化、證券化的三次「大躍進」,也經歷了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民企資本進入市場、盜版橫行製片崩盤、資本結構單一向多元轉化受阻等許多心酸又艱難的過程。今天來看一看中國電影資本化四十年的故事。
  • 「在思想中」一覽中國當代藝術
    策展人王春辰遴選了隋建國、徐冰、張曉剛、方力鈞等24位中國當代藝術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作為個案,呈現藝術家們在不同時空語境下「在場」的思考與表達,將藝術家的思考點作為一種觀察方法,進入到當代中國的藝術現場中,從而展示中國情境與世界對話。
  • 美國美術館和媒體對於中國當代藝術的反應
    在《畫廊》2008年4 月刊《牆外開花》一文中,介紹了美國畫廊界對快速成長的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態度和反應。隨著近年來中國當代藝術品在各大拍賣會上驚人的表現以及中國整體國力持續穩定的上升,美國畫廊業正逐步參與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和享受著其繁榮帶來的成果。
  • 「前行」當代藝術展開幕,呈現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發展史
    2018年12月6日下午,「前行」當代藝術展在北京山水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孫越、趙斌策展,學術主持楊衛。此次參展的藝術家分別是:陳淑霞、蔣煥、李天元、馬東民、王文生、趙斌、楊波、張方白、周洲舟。嘉賓合影楊衛致辭劉慶和致辭孟祿丁致辭本次展覽共展出作品近50幅,九位參展藝術家從歷史和當代的角度出發,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和思考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前行」是一種態度,更是一個方向。
  • 大藝術家|如何由下而上地看中國當代藝術?
    如果把中國現下當代藝術的現狀與其誕生之初相比,不得不說有幾分群魔亂舞的色彩,博眼球和先鋒的界限模糊不清,資本與藝術的關係也越發曖昧。然而在其伊始,中國當代藝術其實是反叛、獨立的代名詞。1979年到1983年,由吳冠中在雜誌《美術》上發表的《繪畫的形式美》一文起, 「風格與內容」的爭論便一直是熱點。
  • 洛杉磯郡美術館展當代中國材質藝術:塑料時代的物質與觀念
    洛杉磯郡美術館展當代中國材質藝術:塑料時代的物質與觀念 吳佩悅 2019-08-04 08:14 來源:澎湃新聞
  • 香港M+重磅:「希克藏品展」梳理中國當代藝術歷程
    這個重磅的中國當代藝術展期為2016 年2 月23 日至4 月5 日,策展人是策展人皮力。(一) 「M+希克藏品: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展示的是四十年以來中國當代藝術的萌芽和發展,以及在這段歷史中那些堅持不懈、富有個性和勇氣的藝術實踐與急劇變化的社會現實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 打造上海藝術文化品牌標杆,普陀區大型當代藝術盛會M50當代藝術周...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普陀區M50當代藝術周,前天在蘇州河畔的M50啟幕。這是M50成立20年之後,首次推出的大型當代藝術盛會。此次當代藝術周M50邀請了來自園區內14家最具有代表性的當代藝術畫廊,7家藝術家工作室以及10家城市生活美學先鋒。
  • 【中國寫生會】童雁汝南,2020內觀的一年,2021再出發!
    第一次使當代藝術進入國家禮儀空間,獲突出貢獻獎);●2017年  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峰會主會場藝術總監(主席評價:意想不到。建立了藝術陳設的「金磚模式」,獲突出貢獻獎);●2018、2019年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藝術總監(獲突出貢獻獎)。
  • 當代藝術與傳統藝術的差別
    藝術與其它意識形態的區別在於它的審美價值,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徵。藝術家通過藝術創作來表現和傳達自己的審美感受和審美理想,欣賞者通過藝術欣賞來獲得美感,並滿足自己的審美需要。蔡國強《黃牡丹》 紙本 爆破 6頁屏風 2013年香港嘉德拍出483萬港元現代藝術的誕生是為了對抗前述的傳統藝術。
  • 上海明圓美術館2019開年首展「鋒向:水墨新抽象」啟幕
    、楊勁松、劉子建、張羽、朱嵐、魏立剛、魏青吉開幕時間:2019年1月12日(周六)下午16:00學術沙龍:2019年1月12日(周六)下午14:00展覽時間:2019年1月13日—3月25日展覽地點:上海市徐匯區復興中路
  • 年度回顧丨蜂巢當代藝術中心的2019
    ▲ 蜂巢(北京)當代藝術中心前廳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對於蜂巢當代藝術中心來說,業已過去的2019年,儘管諸多因素導致經濟普遍性低迷,到處瀰漫著不確定感。但該做的事情依然需要做,而且全力以赴,力求以專業的態度和敬業的精神做得更好。在我們看來,恰恰只有那些做過的事情,或多或少留住了一些時光的殘影,從而讓人觸摸到真實價值所在,也讓人對將來充滿期待。
  • 烏利希克眼中的中國當代藝術
    作為世界級收藏家,烏利·希克博士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建立中國當代藝術收藏體系,30多年間伴隨著中國當代藝術的不斷發展無疑成為了目前最重要和龐大的中國當代藝術收藏,而他於1997年創立的CCAA中國當代藝術獎也成為最重要的中國當代藝術評選。
  • 2020年,中國當代藝術是否還能入場
    他們不斷用創紀錄的方式告訴世界,中國藝術有著與歐美大師作品相同的高度。2017年,北京保利秋季拍賣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拍出9.315億元人民幣的紀錄;2019年香港佳士得秋拍常玉《五裸女》,拍出3.04億港元;2019年香港蘇富比秋拍劉野《煙》拍出5218.2萬港元。中國藝術的所有板塊似乎都有靚麗的表現,藝術品永遠會增值嗎?常識告訴我們,並不存在永遠上漲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