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璇:日本琵琶湖的成功改造對鄉村振興有何啟示?

2020-12-13 論道湖南

第四屆綠色發展論壇暨產業扶貧研討會

  日本「拘泥於環境的稻田項目」自上世紀60年代末,滋賀縣政府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後,琵琶湖的水質狀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其中,日本琵琶湖的成功改造,有一點需要我們吸收借鑑的則是補貼方式的多樣化。

  目前,我國貧困地區多散布於偏遠山區或湖區,農業是他們世世代代的生存基礎。農業生態補償既是一種環境保護方式,實際上也是扶貧的一種途徑。現在農業的補償方式更趨向於用資金直接進行貼補,該項舉措有利有弊,利於實時補貼農民的損失,不至於因為生態環境損害而傾家蕩產。但是該項措施的弊處則更為明顯,資金的直接輸出,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生態環境問題,並且由於缺乏政策上的支持,農民無法通過國家政策獲得相應的政策優惠,缺乏長效性。

  因此,我們應當借鑑日本的成功經驗,拓寬補貼渠道,加強政府政策指引,推行較多的優惠政策,同時政府同意參加相關環保項目的農民進行產品貼牌以及頒發榮譽證書,可以在鄉鎮之間進行鼓勵嘉獎,提高農民參加環保項目的積極性,並從中得到實惠、脫貧致富。

  在進行環保項目的基礎上,政府應該有專門的資金進行支持,樹立地方農產品的品牌,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按照產業化發展方向和要求,對具有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的農產品生產,進行連片規劃建設,形成有特色的區域性主導產業,使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起來。積極發展「公司加農戶」和訂單農業,鼓勵企業與農戶合作建立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形成貿工農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化經營,實現農產品產、供、銷的良性循環,保證當地參加環保項目農民的日常收入不會因為環保項目而減少。在保證環保項目有效推進的同時,有助於激發農民勞動熱情,解放生產力,通過農產品轉變農業產業結構,使之向附加值更高的產業轉化。

  在產業發展上,結合精準扶貧政策,因地制宜採取不同模式,確保環保資金或發展基金直接到農戶手中。可以推行遂寧市船山區唐春村的專項財政資金變農戶股金的模式,也可以通過現金、實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補到戶;在住房建設上,可以推行南江縣農村廉租房的做法;技能培訓、創業培訓等補助資金可以直補到人;對讀中、高職學生的生活補貼、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學的資助費用,可通過「一卡通」等方式直補到受助家庭;環保項目補助資金可以直接向補助對象發放。在進行資金發放的同時,應當保證陽光操作管理,對項目資金建立完善嚴格的管理制度。建立資金信息披露制度以及補助對象、補助項目公告公示公開制度,將資金貼補的過程多方位全方位的揭露,避免出現暗箱操作,出現資金不到位或者金額不合數量的問題。為了避免出現該項問題,應當引入第三方監督,嚴格補助資金管理,確保補助資金用準用足。

  為貧困農戶的經濟收入創造多種可能,結合中國農村的實際情況,契合十九大報告,在保證綠水青山的同時,儘可能地發揮制度的扶貧作用,因地制宜,成立專門的扶貧機構,進行有組織、有計劃和大規模的開發式扶貧。開發當地的資源,發展商品生產,國家安排專項的貼補項目,促使環境保護、生態建設、水土保持與扶貧開發相結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鼓勵農民發展生態農業、環保農業,增強地區和農戶的發展後勁。深度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導思想,「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 」,同時有利於《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的實施,推動鄉村振興,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開展「十三五」規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本文系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政法學院環境法學碩士研究生, 生態文化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成員陳美璇在第四屆綠色發展論壇暨產業扶貧研討會上的發言。

相關焦點

  • 日本琵琶湖華麗轉身對於流域治理的啟示
    琵琶湖——日本第一大淡水湖,與富士山一樣被日本人視為日本的象徵,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生命之湖」。琵琶湖的華麗轉身是怎麼實現的?對我國流域治理有何借鑑意義?筆者總結歸納了以下幾點:
  • 日本鄉村振興的實踐與啟示
    在此背景下,1961年日本實施《農業基本法》,圍繞解決城鄉發展不均衡這一長期目標,統籌各方訴求,採取了完善相關立法、體制機制和政策工具,以及擴寬農民增收渠道、改善鄉村生活環境和提升鄉村福祉水平等措施,形成了符合小農生產結構特點的鄉村振興政策體系,實現了縮小城鄉差距的政策目標。其措施主要有:  一是立法先行,明確中長期發展目標。
  • 鄉村振興的東亞經驗及其對中國的啟示——以日本韓國為例
    摘 要:縱觀國際經驗,大多數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都經歷了鄉村由衰弱走向復興的演變過程。科學總結和借鑑其他國家鄉村振興的成功經驗,對於探尋我國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啟發價值。
  • 日本綠色旅遊對我國鄉村旅遊發展有何啟示?
    而在日本,「綠色旅遊」則有了其官方的獨特定義。1992年,日本農林水產省以歐洲的鄉村旅遊(rural tourism)或者農業旅遊(agri tourism)的內涵為基礎,提出了「日本獨自型」綠色旅遊的概念,並把綠色旅遊定義為「在富有田園風光的農山漁村,享受當地獨特的自然和文化,並與當地人交流的逗留型的閒暇活動」。
  • 日本最成功的美麗鄉村改造
    復興第二步:政策改造響應日本鄉村振興計劃打造「花之城」景觀1980年日本實施"鄉村振興計劃」,給每個鄉村提供1億日元的資金支持。小布施町用深遠的眼光選擇將此大量資金用於人才培養。 與此同時,小布施町」花創造推進協議會」成立,公共空間中開始花景觀改造。花除了作為景觀元素之外,還被賦予了發展鄉村建設的意義。在他們的帶動下,小布施町居民逐漸形成了一種共識:房子內是家庭私人空間,外部庭院則屬於公共的欣賞空間。
  • 日本鄉村振興戰略的借鑑和啟示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日本於1999年頒布新的農業基本法,「鄉村振興」成為四大戰略支柱之一。雖然所處時代不同,但中日兩國要解決的問題十分相似。日本經驗對於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 日本農村的成功改造,看完讓人目瞪口呆,或是中國鄉村振興的一劑良藥!
    鄉村振興 可以說是這幾年最具爭議性的話題 相比中國鄉村振興的方興未艾 上世紀50-70年代髒亂差的日本農村 經歷了幾十年的經濟騰飛
  • 日本「農村振興戰略」PK中國「鄉村振興戰略」,哪裡不同?
    我國的鄉村振興戰略在2017年中共十九大提出,鄰國日本於20世紀60年代實施了農村振興戰略。日本農村振興戰略的主要內容包括:開展農產品品牌營銷、開發與活用地域資源、創新農業技術、推廣農業六次產業化等。經過比較研究,日本農村振興成功經驗對中國成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很大的啟示意義。
  • 無中生有:義烏鄉村振興帶來的啟示
    分水塘村有紅色旅遊資源,有國企的大手筆投入;七一村毗鄰中心城區,黨建工作做得好;何斯路村資源優勢相對不足,更像是「自然長出來」的美麗鄉村。    12年前,何允輝回村擔任村幹部,當年,何斯路村人員流失嚴重,人均純收入也低。現在的何斯路村,不僅外出謀生的村民回來了,村民收入大幅增加,而且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
  • 鄉村振興國際典型案例剖析及其啟示
    2.2 日本大分縣「一村一品」運動針對鄉村地區普遍面臨的人口流失、老齡化、發展嚴重滯後於城市等問題, 日本在二戰結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尋求各種方法來振興鄉村。然而, 諸如政府投資建設休閒設施來吸引遊客或鼓勵公司在鄉村地區建設工廠的嘗試往往收效甚微, 原因在於未能充分考慮鄉村的獨特性, 更為關鍵的是未能讓當地民眾參與進來。
  • 琵琶湖的華麗轉身對湖泊治理的啟示
    導讀 琵琶湖——日本第一大淡水湖,與富士山一樣被日本人視為日本的象徵,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生命之湖」。 ◆◆◆◆◆
  • 湖北仙桃鄉村振興發展實踐與啟示
    ||作者:任明濤 和君國有資本有國企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員、和君助理諮詢師自2018年以來,湖北仙桃採取了多項措施,積極推進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執行與落地。2018年2月,仙桃市與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合作,在全省率先啟動《仙桃市鄉村振興規劃》的編制工作。
  • 鄉村振興|探索日本美麗鄉村樣板項目——小布施町
    3 復興第二步:政策改造 響應日本鄉村振興計劃 打造「花之城」景觀 1980年日本實施"鄉村振興計劃」,給每個鄉村提供
  • 美食旅遊引導鄉村振興實施路徑及啟示
    在進行開放式編碼、主軸編碼和選擇性編碼後,科學尋找出47個概念、15個初始範疇以及4個主範疇,在明確實施路徑的基礎上,構建「產業發展體系-飲食文化建設體系-鄉村治理體系-人才支持體系」四維模型並運用「故事線」進行理論闡述。最後,以上述四維模型為基礎,總結了袁家村美食旅遊引導鄉村振興的啟示。近些年,在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旅遊發展開始注重培育內生動力,強調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
  • 【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國外經驗及其啟示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明了新時代鄉村發展方向。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為新時代條件下美麗鄉村建設描繪了宏偉藍圖。
  • 世界|德國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經驗及其啟示
    作者:張延龍鄉村振興戰略最早起源於德國,其發展經驗已經先後被複製到歐洲及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如日本、韓國),或者被借鑑成為內容更加豐富的鄉村戰略(如加拿大城市近郊復興)。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也是繼新農村建設戰略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在我國農村地區實施的一項具有時代意義的戰略。
  • 歐盟鄉村發展的路徑變遷及對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啟示
    歐盟不斷與時革新的鄉村發展路徑以及發展範式, 對中國正在進行的鄉村振興戰略有重要啟示。首先, 三農財政支持需要由支持農業生產轉向支持農業生產者和農業生產環境, 鄉村振興除了經濟振興, 更重要的是社會和生態的重振;其次, 轉變政府職能, 鼓勵多部門多主體的參與;最後需要說明的是鄉村振興應該有的放矢, 鼓勵在生態脆弱和環境承載力不足的鄉村中的邊緣農戶退出農業生產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選擇之一。
  • 日本農村改造經驗,中國鄉村振興的一劑良藥
    今天的日本鄉村展示出來的風貌令人嚮往,從貧窮落後到富饒美麗,日本鄉村建設中探索中出現了很多的新理念、新做法,指導當地鄉村發展。這些也對國內鄉村振興帶來啟示。 說起日本農村,有太多關於它們的傳說。
  • 公益社團法人琵琶湖觀光促進會(日本)湖南代表處揭牌成立
    湖南省副省長何報翔(左三)、滋賀縣副知事由布和嘉子(右三)、日本公益社團法人琵琶湖觀光促進會副會長川戶良幸(右二)、日本國駐華大使館公使堤上広
  • 受央視點名,紅渡村的鄉村振興模式對普通鄉村有什麼啟示?
    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紅渡村,看為什麼紅渡村的鄉村振興模式為什麼受央視點名?盤活三閒讓老百姓在「不離土、不離鄉、不離業」的情況下,將農戶閒置住房、庭院拿出來,實施改造成為鄉村精品民宿;將閒置農田連片集中規劃形成農耕體驗園區;將有意願向旅遊服務經營轉型和目前有剩餘勞動力、剩餘勞動時間的農戶提升為旅遊服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