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記者 唐悅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湖北省氣象局落實《中國氣象局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這一年,氣象現代化建設成果在統籌抓好防汛抗旱與疫情防控工作的過程中發揮出積極作用;更高水平的氣象現代化建設工作在湖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穩步推進,為更好助力湖北高質量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高位推動 積蓄動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在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周邊,湖北氣象人快速建成自動氣象站及大氣電場儀監測站,實現雷電監測預警組網運行,可提前20分鐘至30分鐘實現醫院區域雷暴的短時臨近預報預警,以精益求精的監測預報服務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從6月6日入梅到7月初,7輪強降雨接踵來襲,以智能網格預報和強基工程為支撐,湖北省氣象部門精準預報,為黨委、政府及應急管理、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進行防災減災決策提供信息支撐。
2019年10月,氣象科技創新成果在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中發出耀眼光芒。湖北省氣象部門開發的軍運會氣象預報預警服務系統、軍運會天氣網和微信小程序投入使用,圍繞賽事需求提供定製化氣象要素預報產品,氣象服務滿意度達98%。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氣象現代化建設駛上「快車道」。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政府率先出臺《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更高水平氣象現代化助力湖北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將氣象工作納入省委、省政府目標責任制管理。這是湖北省委、省政府一以貫之支持氣象工作的具體表現,更是加快推進更高水平氣象現代化建設的鮮明態度。以省部合作平臺為載體,湖北省政府與中國氣象局堅持聯席會議制度和和高層互訪機制,定期總結工作成效,商談新舉。
思路既定,行動有力。在省級層面,成立以政府領導為組長的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氣象與應急管理、民政、交通、水務等部門全面建立信息共享和應急聯動機制;全部17個市(州)、直管市(區)政府均出臺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相關文件,鹹寧、荊門、隨州、襄陽等多地政府與省氣象局籤署局市合作協議;17個市(州)、直管市(區)和68個縣(市、區)全部制定印發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政府主導的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機制基本建立。
三級政府不斷加大對氣象事業發展的支持力度,省財政廳印發支持氣象事業發展完善財政保障機制的文件通知,為各地支持地方氣象事業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氣象現代化建設和基層基礎設施改善的投入連年增長。2020年,湖北省氣象局與十堰市政府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十堰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宜昌、孝感等地市政府印發一號文件推進更高水平氣象現代化建設。
以省部合作、政府主推、部門聯合、開放共贏為特色的氣象現代化建設工作正全面鋪開,為湖北氣象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
瞄準靶心 精準發力
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定支持下,湖北氣象部門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緊扣國家發展戰略及地方經濟發展需求、防災減災新理念新要求,以強基工程為抓手,整體推進全省氣象現代化工作。從以武漢、宜昌、襄陽三地作為湖北氣象現代化建設試點摸索前行,到全省各地按照氣象現代化建設指標要求全面推進相關工作,再到率先在中部地區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推進更高水平氣象現代化的藍圖躍然紙上:
智能觀測業務穩步發展。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全面實現觀測要素自動化,無縫隙精細化預報預測業務體系已建成。2019年,國家大氣本底站全面建成並開展智能融合觀測,全省雷達完成升級改造,中小尺度災害性天氣監測能力顯著增強。
氣象信息化建設持續推進。基於外網的湖北氣象大數據共享平臺投入試運行,120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投入軍運會服務,集中監控核心業務系統和關鍵數據流程,加速推進數字氣象檔案館建設,信息系統集約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預報業務質量穩中有升。強化強對流短臨預報預警和短中期預報關鍵技術研究,氣象預報服務業務一體化平臺投入業務化運行。完善延伸期強降水等重要過程預測業務,多模式產品實現本地化應用。暴雨預警準確率達83.9%,24小時智能網格預報綜合質量居全國第三。
以氣象現代化建設成果為依託,湖北省氣象部門運用精準的預測預報結果,為汛期長江流域的抗災救災指揮提供關鍵決策依據,贏得長江防汛抗洪主動權;為三峽綜合調度和資源開發提供專業氣象服務,社會經濟效益顯著提升;打造融媒體矩陣,科學解讀高影響天氣事件,緊貼社會需求開展公眾氣象服務;聯合農業農村部門開展特色氣象服務,保障豐產增收。
目前,湖北長江流域氣象服務向航運安全和流域生態拓展,為推進「江海聯運」對接「一帶一路」保駕護航;生態文明氣象保障實現新突破,規範生態質量氣象評價標準,打造氣候標誌品牌,發展湖泊溼地生態氣象服務新技術,助力長江大保護;開展氣候品質評價和巨災保險試點工作,規範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業務,打造「鄉字號」氣象服務品牌,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氣象保障服務再展新作為……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氣象現代化建設成果日益成為湖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