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想辭退你的公司,礙於《勞動合同法》的威力,大多數單位都不會去走直接裁員的艱苦道路,而是利用一些手段辭退,甚至讓員工自己辭職,以達到降低人員成本的目的。以下就是最常見的六種方式。
調換工作
調崗:調換工作崗位,放平常是件好事。這可以豐富員工的工作經歷,加強工作溝通。不過現在是特殊時期,把你從熟悉的工作崗位上調離,換到讓你不舒服的工作崗位上去,是讓你辭職的一個信號。
換部門:換部門涉及部門間的協調,不是件容易事。可是如今不少企業特別熱衷把員工從這個部門換到另外一個部門,比如從業務部門換到銷售部門。
換工作點:天天在辦公樓裡上班,挺開心的,下周別來了,去工廠輪一陣!聽到這話,不少人要暈了。
長期出差:外地分支機構一向缺人,而北京上海總部總是人才濟濟,把多餘的人整去外地出差,好主意。一般人想,出差嘛,一個月就回來了。不過現在出差不光住的賓館差,往往幾個月都回不來,公司還不給報回家探親的路費,真是愁死人啦。
發配外地:公司調令下,今起派某某某前往某二級城市辦事機構工作,擔任機構總經理!別看這回總算升職當官了,可惜該辦事機構只有光杆司令一個,名曰經理,其實事事自理。自古以來,明升暗降,發配邊疆都是處罰官員的好辦法。
降低待遇
降職:疫情之下,業績下滑,這是大多數企業面臨的困境。業績下滑,各責任人降職也合情合理。但如果光降你,不降別人,你面子上大概掛不住了。
降薪:公司業績下滑,都發不出錢來了,大家只好同舟共濟,共同減薪,支援企業生產。話說前兩年公司業績大幅增長的時候,怎麼也沒見工資大幅增長呀?
取消福利:取消飯貼,取消車貼,取消食堂,取消公司班車,取消體檢,取消補充公積金,取消年終獎,取消一切法律沒有強制規定,勞動合同上沒有約定的多餘福利。
暫停工作
強行休年假:國家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帶薪年休假制度,結果在這次危機時就用到了。現在工作量不飽和,先把各自的年休假給休掉,這樣一來,以後萬一經濟恢復了,也就不需要休年休假了。
無薪假:年休假是有薪的,而且數量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也省不了什麼支出。於是建議休無薪假開始風靡起來。這個建議是有講究的,聽從公司建議休的人,肯定會得到公司的垂青。而那些不聽建議的人,說不定就要徹底無薪了。
停工停產:沒有訂單,開不了工,這倒也不是企業故意的。只是長時間的停工停產,只拿個最低工資,對於有追求有理想的青年來說,不免非常失落。
先手為強
嚴查考勤:以往遲到個10分鐘,沒人會當真。可是現在不一樣了,人事天天在電梯口候著大家打卡,不免受寵若驚。
財務調查:財務報銷不能馬虎,從以往的案例來看,財務報銷不規範被拉下馬的高層不在少數。企業有時候對於一些虛報往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在關鍵時刻,一本財務帳足以把任何一個強大的人趕出公司。
加強考評:績效考評,做得好的企業不多。之所以不多,是因為沒人相信這個東西能真正反映實際情況,只會淪為上騙獎金,下壓良民的有力工具。不巧,現在正好是下壓良民的時候。考評做得差一些,一方面節約了獎金支出,另一方面又可以為將來辭退員工打下基礎,可謂一箭雙鵰。
情感攻堅
籤解除協議:你們看,現在企業業績非常不好,大家在這裡待著也沒大意思,哪天樹倒奄U散,更是浪費了你們的青春和光陰。領導們也許會這樣一把鼻涕一把淚地站在你的角度給你分析。不少人眼一紅,就籤了解除協議,拿著N+1的補償離開了公司。
寫辭職信:籤任何文本時要看清楚內容,有一些企業說籤了辭職信才能拿補償,上當的人不止幾百幾千了。屆時一分錢補償都沒有。
精神摧殘
離間同事:無數厚黑學教材證明,當下屬之間相互鬥爭的時候,領導是最舒服的;當下屬之間齊心協力的時候,難受的就是領導了。所以在危機來臨的時候,利用同事間的矛盾相互擠兌,逼走失敗者,是非常好的案例。
緊張氣氛:緊張的氣氛也會使得一些人支撐不下去,提前退出戰場。試想,搞個保險公司式的晨會制度,不是每個人都受得了的。
在職的你,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從進入職場開始,就要把塑造自己的品牌作為一項重要的事來做。而把事做好是基本的,同時也要把人做好。把人做好更是一個人品牌塑造的重要條件,你在職場上的聲譽會決定職場的長度和寬度。
在現代的中國,人品依然是企業用人的重要標準。你的人品是需要大家通過與你共事看出來的,也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僅要在單位內還要在行業內、在業界樹立你良好形象。
當然好人不是指長袖善舞、八面玲瓏,而是人一定要學會承擔責任,不去做有害他人和組織的事情。
最後總結一句:聽話,幹活,端正工作態度,踏實做好本職工作,領導會看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