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圓周率被算到無限不循環數字,人類的文明會發生什麼變化?

2020-12-25 奇點使者

圓周率,是一個在數學以及物理學中普遍存在的數學常數,是數學中最基礎的理念。相信很多都接觸過它的運算,祖衝之作為我國第一位將圓周率進一步擴充的人,領先世界幾百年。在今後,不斷有著名的科學家對這個圓周率概念進行破解,力求將它算到更加精確。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機器的出現,慢慢改變人算的格局,徹底將圓周率延伸到小數點後的億位數,已經達到很恐怖的數量級。一旦圓周率被算到無盡,這對於數學界的相關理論來說是個巨大的衝擊,對其它方面的研究也有一定程度的促進,數據也會要求更加精確。不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了方便運算,通常會將圓周率精確到3.1415926後七位,甚至在數學運算中就只保留小數點後兩位數。

但是在科學的研究中截然不同,已經精確到30萬億數字,這是多麼龐大的數字。如此一來,這對星體的相關計算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將圓周率算到極致後,發現一些目前難以解釋的奧秘。這也是科學家孜孜不倦,不懈努力攻破圓周率的原因,它對人類揭開宇宙神秘的面紗相當於一枚鑰匙,與我們越來越靠近。說到宇宙,實際上,開發圓周率跟研究宇宙有很大的關聯。仔細看看,圓周率的性質是不是算不到盡頭,一望無際,宇宙也是如此浩瀚無垠。所以依照目前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還不能夠做到很徹底的探究。也許到未來的某天,等到圓周率被算到盡頭時,就是宇宙神秘面紗被徹底打開之時。

只是在當下,人們習慣性將圓周率看成一個無限不循環的數字,在課堂上課時,老師也會跟我們講是圓周率是個無理數。實際上,無窮無盡的它還有另外一種叫法,稱為「無窮數」。它的應用範圍很廣,不僅僅是在數學和宇宙研究上,在天文學、物理學都有它的身影出現。這也說明,圓周率在各個領域都扮演著重要角色,會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與此同時,有的科學家們提出,將圓周率的數字破解成不同英文字母,會不會有意外的收穫,會不會有更多不為人所知的信息蘊藏在裡面。可能因為這項研究較困難,而且還可能不會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幫助,所以科學家們也沒有對這個項目進行深刻的探討。

不管圓周率被解開之後是好事還是危害,從目前來說,好處遠遠大於壞處。畢竟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許對我們的文明提升是個重要的開始。不得不說,偉人霍金與愛因斯坦的理論都離不開圓周率的運算,可想而知它的重要性。也希望通過先進的工具,技術將圓周率破解開,在遙遠未來裡,期望圓周率能夠早日得到新的闡述。幫助人類早日解開宇宙奧秘,促進人類向更高級的文明發展。

相關焦點

  • 圓周率在二進位下會是無限循環小數嗎?
    圓周率π在十進位下是一個無理數,那麼,在二進位下,圓周率會是一個有理數嗎?或者說是一個無限循環小數嗎?在十進位下,圓周率的大小約為3.141592653589793……。數學家早已經在數學上嚴格地證明出圓周率是一個無理數,這意味著它是無限不循環小數。不管在二進位,還是八進位,或者十六進位,圓周率始終都不可能是有理數,它是無理數這個性質不會隨著進位的轉換而發生變化。因為進位只是數的表示方式,並不會影響到數本身的性質。那麼,圓周率用二進位表示為多少呢?所謂的十進位是指逢十進一,而二進位則是指逢二進一。
  • 圓周率是個無限不循環小數,我們把它算到10萬億位有什麼意義
    圓周率π是個無限不循環小數,目前已經計算到了小數點後面數十萬億位,但計算它並不是無用功,而是有著多種作用。圓周率是無限不循環小數數學之美在於數字和圖形的結合,圓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矩形等等,都是數學界的重要成員,很多證明過程也需要依據圖形的性質來證明。
  • 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若哪天它算盡了,會產生什麼嚴重後果?
    據說曾經有個老先生要出遠門,為了哄住自己的小徒弟,就給他出了一道難題,讓他把圓周率後面的一大串無限不循環小數給背下來。老先生心裡想,這麼多數字,夠這小子在家裡背一陣子了,省得他給我找麻煩。沒想到,等他回來的時候,他的小徒弟卻醉醺醺的在那裡喝酒,氣得他大罵起來:圓周率你背完了嘛?
  • 數學界有5個神奇的數字,除了黃金分割和圓周率,剩下3個是什麼?
    從幼兒園開始,我們就接觸了數學,先從簡單的數字開始,從0到9,它們是數學的基礎。小學我們學習了加減乘除運算,中學接觸了代數和幾何。高等數學涉及到了領域就多了,數論、偏微分方程、拓撲學、概率論,面對這麼多的數學分支,沒有人敢說自己全部掌握了,高斯和歐拉也不行。
  • 圓周率已經到了十萬億位了,為什麼還要計算下去?有什麼意義嗎?
    初中的時候,為了顯示到底誰厲害,班裡有兩個同學比賽背誦圓周率。這兩位大神一時間成為了學校裡的明星人物,因為獲勝的一方將圓周率背到了100位以後。那時候,我們一起的同學都有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計算圓周率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 人類能將「圓周率」算盡嗎?現已算到小數點後10萬億位了!
    3.1415926這些個數字似乎能夠脫口而出,但就是被我們一掠而過的知識在數學界、物理學界、天文學界等許多科學領域中,它卻內有乾坤,或許暗藏著宇宙起源的秘密!甚至跟人類文明的逐步升級也是息息相關的。提到圓周率的發現,必須要著重了解一下咱們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祖衝之」了,他可謂是一個牛人,在西方還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他運用中國古代數學家「劉徽」發明的割圓術理論,計算出了圓周率小數點後七位數,而這個成就西方是在一千多年後才做到的。
  • 圓周率,小數點後面共有多少位,以計算到十萬億位
    相信很多人對圓周率都有印象,畢竟圓周率在數學中經常出現,而且圓周率是很多人接觸的第1個無限不循環小數,甚至很多人在上學的時候還背過圓周率,在古代缺少數學技巧的情況下,我國偉大的數學家祖衝之利用複雜的割圓術,將圓周率的計算精確到小數點後7位,也就是大家常記得3.1415926。
  • 神秘的圓周率,包含所有人銀行卡密碼、生日和手機號,這可能嗎?
    圓周率大家都很清楚,在學生時代數學和物理課上經常會出現它的身影,只要是跟「圓」有關的都少不了圓周率的存在,它可以用希臘字母「π」來表示。例如一個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以及圓面積和半徑平方的比值就是圓周率。在我們上學的時候對「π」的應用,一般都是近似的取值為3.14。
  • 圓周率都算到十萬億位了,為什麼還要計算?到底有什麼用?
    我相信你對圓周率很熟悉,因為它是一個無限的不循環數,所以當我們使用它時,我們只能用「π」來代替,或者近似於3.14。但是,我們不要看已經認定了這個事實,但是關於圓周率仍然有許多挑戰。不要說孩子們能背誦多少個數字。即使是超級計算機也在日夜計算。這有什麼用?
  • 日本科學家計算出圓周率的最新長度:31萬億位!
    Emma Haruka Iwao圓周率是個什麼東西?大概每個人都能脫口而出:不就是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率嗎?由於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從古代開始,人類就一直想知道這個數字究竟是多少。我國古代數學家祖衝之是第一個將圓周率精確到7位的科學家,他當時計算出的圓周率是3.1415926,幾乎同一時期,印度科學家也將這個數值精確到了5位。計算機誕生以後,人類對於這個數字的認識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2017年3月,業餘圓周率愛好者Peter Trueb經過長達105天的計算,將這個數值精確為9萬億位。
  • 圓周率的涵義你知多少?
    這個數的小數點之後的數字有無限多個,並且不會循環,即無限不循環小數。π的意義與作用,已經遠遠地超出了其圓周率的本身涵義,成為當今宇宙間最為重要、最為普遍、最為了不起的常數。這裡,我們就關於圓周率π的涵義的一些基本而又重要的問題,儘量用最通俗的語言予以最簡單的解釋。
  • 圓周率是個無理數,已經計算到了31萬億位,繼續計算有何意義?
    圓形無疑是幾何圖形中避不開的,它的性質和其他圖形有明顯差別,因為有圓周率的存在。幾乎所有和圓形有關的問題,都離不開圓周率。和自然底數一樣,圓周率也是數學界最出名的數字之一,它是個無理數,用符號π表示。四大文明古國在幾千年前就注意到了圓的周邊和直徑的比值,古巴比倫人說π的值為3.125,古埃及曾經出土了一份古代數學書籍,叫萊因德紙草書,裡面記載了π的值是3.1605。就連金字塔的設計都有圓周率的影子,它的周邊和高度之比正好等於圓周率的兩倍。
  • 一組數字可支配全世界?宇宙最神奇的四組數字,你知道的有幾組?
    首先把這組數字分別乘以1-6的數字,我們會發現得到的答案僅僅是142857打亂了順序而已,沒有出現其他的數字。再把142857X7,會得到999999,這裡又有什麼規律呢?把999999拆開等於9+9+9+9+9+9=54,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答案54拆開來5+4剛好等於9;然後再把142857X142857X7得到20408122449,這個數字又存在生命特別之處?
  • 目前圓周率已經達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為何還要算?有什麼用處?
    圓周率這玩意想必大家小時候都有背過,至少能背個十多位;但實際使用時我們會發現,一般只會取其中的前兩位小數,也就是3.14,因為平常生活中不需要精細到這種程度。既然生活用不到,為何圓周率的計算還在一直進行?
  • 若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人類文明會如何變化?愛因斯坦已預言未來
    不過秉著居安思危的處事原則,各國人民還是對未來國際局勢充滿擔憂,畢竟根據目前的國際形勢來看,美國不斷膨脹的野心已經給世界各國埋下隱患,因此,眾多軍迷始終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如果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那人類文明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 比人類先進100萬年的高級文明,若來到地球會發生什麼可怕的事
    宇宙如此浩瀚,地球不可能是宇宙唯一擁有生命的星球,而人類也不可能是唯一一種智慧群體,人類誕生到世界上不過是過了500萬年,但宇宙的年齡卻已經超過138億歲了,因此,在地球出現之前,極有可能宇宙已經孕育出無數顆擁有生命的星球了。
  • 3月14日——國際數學節(圓周率日)
    答應我把下面的內容堅持看完,你會非常感慨……不枉我在3月14日凌晨1點59分26秒推送此文3月14日是什麼節日?白色情人節?這個值不太準確,但它簡單易理解。公元263年,中國數學家劉徽用「割圓術」計算圓周率,他先從圓內接正六邊形,逐次分割一直算到圓內接正192邊形。他說「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於不可割,則與圓周合體而無所失矣」,包含了求極限的思想。
  • 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0.999無限循環是否等於1?數學危機因此誕生
    「數學」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石,中國古代數學著作《孫子算經》中認為「數學是天地萬物最根本的東西」,也有人認為數學是「科學之王」。仔細思考一下就可以發現,大部分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學科都是以數學為基礎的,大部分成果都需要數學計算來證實,在大數據的工業化社會,人類的社會就是建立在數字之上!
  • 據說圓周率中能找到所有人生日、銀行卡密碼和手機號,是真的嗎?
    話說種花家還專門下載了幾個版本的圓周率文本,100萬位的,未壓縮版版本1.12M,隨便在裡面搜了幾個生日,比如910218,因為很多人就用自己的生日做密碼,比如支付寶支付密碼就是6位數字,所以種花家保證這一定某人的支付寶密碼!
  • 假如人類徹底掌控了可控核聚變,未來的世界將會發生什麼變化?
    如果能夠解決核聚變技術,人類將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能源。人類點滿核聚變這項劃時代的技術,帶來的影響不亞於前三次工業革命,從此之後再也不用擔心能源短缺問題,就可以把目光投入到太空,將文明的火種撒向整個太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