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九·一八事變」87周年:您不能不知道的4個真相

2020-12-16 師識史事

提起「九一八事變」,人們都會想起日軍侵略中國的慘痛歷史。這件事發生在1931年9月18日,在那天晚上10點20分,日本關東軍秘密炸掉日本修建的鐵路,之後讓中國軍隊背鍋,藉機發動戰爭。看似只是鐵路遭到破壞的事件,卻是日軍侵華的開始。僅在事變得第二天,日軍就佔領了瀋陽等重要城市,之後發動迅猛攻勢,僅4月之內就吞併了東北三省。但真實的「九一八事變」,可能還有著幾個您不知道的真相。

首先,這是一場謀劃已久的事件。日本本身就是彈丸小國,國土面積狹小,要想更好地發展就得對外擴張。於是他們就把目標放在了中國身上,而要想吞併中國,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侵佔東北。自甲午戰爭後,日本就佔領了臺灣等地,後來又取得戰略優勢,並有了駐軍的權利,還控制了東北的鐵路。這一切都是日軍謀劃已久的,從一開始就有了對東北下手的打算。

第二,東北抗聯的英勇抗敵。在事變後,中國就謀劃著抗擊日寇的事項,動員整個東北軍民起身反抗,組織東北抗聯。這支聯合軍隊主要是以打遊擊戰為主,牽制日軍主力。在抗戰過程中,他們英勇殺敵、不懼犧牲,成功地牽制了76萬日軍部隊,消滅了18萬日軍主力,為整個民族抗戰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東北抗聯的抗日舉動也成為了全民抗戰的榜樣,號召更多的人投身反侵略的鬥爭中來。

第三,全民積極抗戰。事變發生後,整個中國呼籲抗戰的人不在少數,社會各界人士都呼籲團結抗日,甚至不少地方還開始抵制日貨、拒絕日產。當時的中國連發抗日宣言,號召全國百姓一起打響反侵略戰爭。可有些團體為了自身的利益,一直給積極抗戰的軍民施加白色恐怖。導致了整個民族作戰時間的延誤,給日軍有機可乘,甚至影響了後面的戰局走勢。

第四,王鐵漢打響了抗日第一槍。當時國軍採取的是不抵抗政策,東北守軍也不例外地要接受這個命令。但事變發生後,日軍大肆侵略領土、殺害同胞,王鐵漢本應該死守軍營,但他心裡的熱血湧起,不怕違抗軍令的後果,也要帶領兄弟們給日軍血的教訓。王鐵漢帶領整個團給日軍炮火猛擊,成為打響抗日戰爭第一槍的人物。

日寇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慘痛的代價,這場戰爭持續了8年之久。在這8年,最深惡痛絕的就是日軍採取的「以華制華」的戰略,讓中國漢奸打中國義勇軍,自己坐收漁翁之利。他們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收攏了8萬多偽軍部隊,依靠著龐大的中國漢奸隊伍。侵蝕著中國的土地,實現戰略擴張。不管怎樣,我們都應該牢牢記住「九一八事變」,記住日軍犯下的罪行。我們必須要不斷地強大起來,不斷地團結在一起。

相關焦點

  • 回放 銘記歷史 紀念「九·一八」事變88周年
    回放 銘記歷史 紀念「九·一八」事變88周年
  • 「九一八」事變88周年 「九·一八」事變主要內容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自此,中華民族開啟長達14年的浴血奮戰。大半個中國被踐踏,3500多萬同胞傷亡。一寸山河一寸血,不忘曾經烽煙起,心中長鳴警鐘聲。自強,自強!「九一八」事變88周年,勿忘國恥,捍衛和平!
  • 「九·一八」事變的8個真相:不忘記憶才能捍衛正義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14年間,國土淪喪,3500萬同胞傷亡。鮮血與抗爭寫就的歷史警示國人:落後就要挨打,發展才能強大!勿忘國殤,吾輩自強!九一八,不能不知的8個歷史真相真相一 日本蓄謀已久
  • 「九·一八」事變時是誰下令「不抵抗」
    張學良個人財產也損失慘重,僅邊業銀行一處,就有1000萬元以上,寄存的黃金4萬兩,同時大帥府的6個金庫全被日軍打開。 從此,張學良遂被國人視為「風流將軍」、「不抵抗將軍」,備受唾罵,作為「東北王」雄踞一方的少帥已不復存在。
  • 張學良:我對「九·一八」事變判斷錯誤了
    鬥爭解決矛盾,推動歷史進程,又混淆視線,掩蓋歷史真相。作為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章,作為一場對中國和世界都產生巨大和深遠影響的戰爭。中日戰爭卻往往因為敘述者不同,而陷入千差萬別的境地。不僅臺灣大陸有所損異,西方世界對中國抗戰評價不高,而且日本也一直在否認和歪曲那段歷史。我們希望藉助文本,鉤沉歷史。
  • 株洲中小學開展「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主題教育活動
    昨日,我市各界在烈士紀念園舉行「九·一八」事變紀念日活動 記者 何春林 攝影為紀念「九·一八」事變89周年,弘揚愛國主義,我市中小學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從『九·一八』事變到14年的艱難抗戰史再到新中國成立,從羸弱到富強,從挨打到昂首挺立在全世界,中華民族一路走來,靠的是團結奮進、自強不息、偉大而堅定的民族精神。」該校校長陳嵩說,新時代少年應當牢記歷史,勿忘國恥,銳意進取,振興中華。活動最後,全體學校領導和學生在「警鐘長鳴、勿忘國恥」的橫幅上簽名。
  • 臺駘山舉行「九·一八」事變89周年紀念活動
    本報太原9月19日訊(記者慄美霞)9月18日上午,臺駘山國防教育基地以「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為主題,舉行了「九·一八」事變89周年紀念活動。國防教育基地全員和幼兒園小朋友以及眾多遊客參加了此項紀念活動。當天上午9時18分,國防教育基地警報驟然響起。與此同時,停留在基地的所有車輛的汽笛聲也一起鳴響,與沉重而高揚的警報聲交織在一起。
  • 「九·一八」事變發生以後,到底是誰下的不抵抗命令?
    從以上可以看出,假設不抵抗的命令是蔣介石下達的,我認為不足信,因為蔣介石的命令在張學良那裡沒有任何作用。還有史料證明,蔣介石是在「九·一八」事變之後才知道事變發生的,因此不可能是蔣介石下達的命令。假設蔣介石當晚收到「九·一八」事變消息之後,蔣介石會如何電令張學良呢?我們從一份批示中可以看到端倪。1931年9月22日,熊式輝自龍華向蔣介石呈報請示:「淞滬為通商巨埠,日艦駐舶甚多,交涉萬一不能迅速解決,日方擴大行動,對我要塞、兵工廠及重要機關施行威脅襲擊時,我陸海軍究如何行動?」9月23日蔣介石批示:「應正當防範。
  •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是他率部還擊,成為「九·一八」抗戰先聲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一部分東北軍愛國官兵,出於民族義憤,拒絕執行不抵抗的命令,奮起武裝抗日。9月18日當夜,面對日軍發動的進攻,駐守瀋陽北大營的東北軍獨立第7旅部分官兵,忍無可忍,被迫自衛還擊,成為「九·一八」抗戰的先聲。
  •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首次展示《支那事變戰史》,揭露日本侵略行徑
    7月7日上午,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與全國多家抗戰類紀念館,同步舉行「銘記歷史 共祈和平」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主題活動。此次活動包括:「頌歌英雄、共憶英雄魂、英雄心中記、輕聲的訴說」四項主體內容。10時零8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央電視臺在瀋陽向全國進行了現場直播。
  • 戰史今日9月18日:「九·一八」事變
    這就是當時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夜,日軍以其製造的「柳條湖事件」為藉口,大舉進攻瀋陽。當時,國民黨政府正集中力量進行反共反人民的內戰,對日本侵略者採取賣國政策,命令東北軍「絕對不抵抗」,撤至山海關內。日本侵略軍乘虛而入,於9月19日佔領瀋陽,接著分兵侵佔吉林、黑龍江。至1932年1月,東北三省全部淪陷。
  • 918是什麼日子歷史事件回顧 2018年是九一八事變多少周年
    九一八事變紀念日:2018年是918事變87周年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在中國東北爆發的一次軍事衝突和政治事件。被稱為「國恥日」。在國際上,這起事件經常被拿來與納粹德國的國會縱火案相提並論。日軍肆虐東北大地時,國內作戰主力國民黨實行「不抵抗政策」,導致東北多座城市淪陷,山河破碎。2018九一八事變是多少周年?
  • 九·一八事變|銘記歷史 奮發圖強
    九·一八事變|銘記歷史 奮發圖強
  • 「九·一八」事變89周年,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這一天!
    1931年9月18日農曆八月初七,距離中秋佳節還有8天,也就是那一晚瀋陽北郊柳條湖附近一聲巨響傳來,驚天一爆,炸碎了無數個家庭,正翹首盼望的團圓……九一八事變89周年,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這一天……圖為日軍蓄意製造柳條溝事件的現場
  • 當年九·一八事變的主謀,為何在1937年,反對日軍全面侵華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事變發生後,圍繞對事變的處理方針,日本統治集團內部發生了分歧,出現了所謂「擴大派」和「不擴大派」之爭。
  • 九·一八事變東北軍不抵抗,命令是誰下的,蔣介石還是張學良?
    一提九·一八,人們總會想到張學良不抵抗的懦弱。不過,近些年來的又一說法讓大家更為迷茫,因為很多人開始相信,當年張學良之所以不抵抗,是聽了蔣介石的命令。於是,這段關於國恥的成因便成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紛爭。那今天我們不妨一起來探秘一下,東北軍當年拒不抵抗,其源頭到底在誰身上。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辦《北大營賦》及抗戰文物史料捐贈...
    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17日電(記者 劉喆 通訊員 王添翎)適值九一八事變87周年之際,9月16日,由瀋陽「九·一八  據悉,《北大營賦》全文總計1200字,共分為:北大營之烽火、北大營之困境、北大營之抗擊、北大營之變遷、北大營之銘記等5個部分
  • 參觀|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參觀||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坐落于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發生地,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遺址的東南側,是國內外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九一八事變歷史的博物館。展館入口處牆面為大型浮雕《國難》。
  • 環遊中國|讓歷史告訴未來,走進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在導航的指引下接近立交橋就看到博物館了,可就是進不了大門,只好停車在附近一個車來車往的大路邊,之前已有好幾輛車在那停著。晴空萬裡,氣溫接近30度,路邊沒有一點遮擋,小耳黑放在車內,把車窗搖下來一點點。步行不足十分鐘,來到」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這是為警示後人勿忘「九一八」國恥而建,始建於1991年「九·一八」事變60周年之際,1999年9月18日新館落成並正式對外開放,是世界上全面反映「九·一八」事變歷史的博物館,現為國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九一八」事變89周年:英雄豐碑不朽 歷史警鐘長鳴
    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內,一組趙一曼烈士身陷囹圄的仿真蠟像周圍聚集了不少參觀者。鐵窗中,臨刑前的趙一曼依然目光堅定,博物館的語音導覽娓娓講述著她留給兒子的遺書:「母親對於你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你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犧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