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言
隨著旅遊的不斷發展,泛旅遊時代已然來臨!與從前的旅遊模式不同,泛旅遊更像是一種概念旅遊,更加符合旅遊的原本定義。泛旅遊產業是一種超出觀光、休閒、度假等傳統旅遊概念的更加泛化的旅遊產業概念,是向人們提供具備趣味性、藝術性、知識性、刺激性等特徵的體驗消費的一系列服務的總稱,其內容包含會展、運動、康體、娛樂等等,與餐飲、運輸、酒店、商業、農業等等聯繫緊密。簡單乏味的消費內容已跟不上新時代人們的消費需求,因此,泛旅遊產業的各產業之間形成融合趨勢,融合之後的產業結構將帶來很高的附加值和溢出效應。
02文旅綜合體
文旅商業綜合體打造文旅商複合空間,通過文化主題,將商業、旅遊、休閒融為一體。
形成文旅+住宿,文旅+科技,文旅+交通,文旅+體育,文旅+教育,等等多種業態,以適應最新消費群體的需求,目的是打造極具個性化的主題型商業模式。
文旅影響下的商業綜合體
一、線上營銷的搭建
開通線上服務如:小程序、APP、公眾號等。
迎合潮流,引入直播、網紅等元素,發布相關宣傳視頻,入駐抖音等社交軟體。
二、增加體驗
在未來,商業空間的設計開發本質是「體驗」,「體驗」是新的消費場所的核心,「體驗」可以有效防止商業空間設計同質化問題。
商業體量內真正產生利潤的不是商業也不是娛樂,是而是「內容」自身。
三、空間設計更有個性
尚悅街 - 西街設計在不改變原場地的船臺的基礎上,對歷史元素、傳統材料進行現代演繹,大膽運用新型材料配合不同功能要求,打造出豐富的空間質感。
該設計喚起人們對場地的歷史記憶,並構築起面向未來的開放公共交流空間。設計師通過多種手法將各個公共空間進行串聯,包括公共空間藝術化、商墅的獨立與多樣性並存。
03商業綜合體的景區化、文旅化
在商業空間同質化如此嚴重的今天,商業綜合體如何脫穎而出,創造利潤?
其實早已有答案,《第三次浪潮》書中說,「未來,人們的生存空間將被極度壓縮,人們只能到商場裡度假,到街上度假」。現在上街、到商場遊逛已經成為一種「度假」、一種「旅遊」。
這幾年,商業綜合體純碎的商業功能在不斷弱化,旅遊價值和文化價值日漸凸顯,使遊客在遊玩中產生較強的消費欲望,從而促進消費,這是一個更高層次的文旅商業業態。
文旅商業設施在滿足基本的的吃、購、住等功能上,還應該滿足文化展示、文化體驗、互動交流、遊覽體驗等複合的功能。商業綜合體的發展趨勢從生活化向文旅休閒化發展。
04案例一
Iluma是一個集娛樂和零售於一體的項目,坐落於新加坡著名的白沙浮街區(Bugis Street),目前主要功能區為藝術、教育及娛樂。建築設計亮點:線性體塊與曲線形雕塑造型體塊形成了鮮明對比。
性建築元素可包含停車場,零售店,電影院和表演空間,而雕塑造型建築元素則包含一些較小型的零售和娛樂活動。
05案例二
日本大阪難波公園被譽為「空中花園」,擁有獨特的視覺效果,給人全新的視覺體驗。
原址為一座棒球館,坐落於鄰近難波火車站的一片新商業區,離機場距離較近,將城際列車、地鐵等交通樞紐功能與辦公、酒店、住宅完美融為一體,是日本成功開發的城市綜合體的代表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