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位於瀋陽、長春之間,是中長鐵路、(四)平齊(齊哈爾)鐵路、四(平)梅(河口)鐵路的交匯點,處在東、西、南、北滿的十字路口,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
在解放戰爭中,我軍和國民黨軍曾在此地打了四仗:
1946年3月17日,一戰四平是一次小仗,我軍從國民黨軍收編的偽滿軍手中解放四平。
4月18日至5月18日,二戰四平,即四平保衛戰,我軍扼守四平31天,遲滯了國民黨軍北進的行動,為鞏固和建設北滿根據地贏得了時間,消滅了國民黨在東北的有生力量,摸到了對付美械裝備軍隊的辦法。
三戰、四戰四平,我軍實施攻堅戰。三戰四平沒有打好,而1948年3月進行的四戰四平,整個戰役如摧枯拉朽,僅24小時便佔領全城,殲滅國民黨軍1.9萬人,解放四平。
四平,經過四次戰役才最終取得和平。
1947 年5月19日,林彪接見新華社記者時,把東北人民自衛戰爭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從國民黨軍進攻東北到民主聯軍主動撤出四平,是敵進我退。
第二階段為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是拉鋸。而「現在我們已經由拉鋸式的戰爭形勢,走向了全面反攻的過渡階段」。
六月份,東北民主聯軍已經肅清吉林、長春以南,四平以東廣大地區的國民黨軍,殲滅近五個師,溝通了東、西、南、北滿的聯繫。
國民黨軍在民主聯軍步步進逼下,不得不收縮兵力,堅守長春、四平、瀋陽等戰略要點,四平再一次成為國共兩黨必爭之地。
林彪決定拿下四平。他調集7個師組成攻城兵團,由一縱司令員李天佑、政委萬毅統一指揮。並又抽調17個師兵力放在四平以南、東南和以北地區,準備阻擊援兵。
調集如此多兵力,三戰四平為何仍功虧一簣?這裡面問題很複雜,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四平城市堅固設防
此時,守四平的國民黨主將是陳明仁。陳明仁是黃埔一期的,抗戰期間他帶領第七十一軍在滇西迭挫日軍,被英美軍隊譽為「傑出的中國名將」。
由於陳明仁屢屢抗上,曾幾度丟官。1946 年1月,陳明仁奉蔣介石之命率第七十一軍進人東北。
1947年5月,民主聯軍發動夏季攻勢以後,杜聿明要求他守四平,他表示,要同四平共存亡。
日本帝國主義在侵佔東北期間,對四平進行了多年經營,在市區建有不少鋼筋水泥建築。
國民黨軍佔領後在市內各交通路口、部隊駐地、高大建築物以及鐵路以東的教堂,鐵路以西的軍部、火車站、天橋等重點地區又突擊修築了一系列鋼筋混凝土的堅固工事。
陳明仁的軍部周圍遍布鐵絲網、拒馬、鹿砦,明碉暗堡之間則有蓋溝、交通壕相通。核心陣地內有發電機,儲存了大量糧彈,足夠數月之用。
四平周圍砌起又厚又高的城堡,城堡有外壕,壕內有木樁和絆索。交通要點和防守弱點均布有地雷和拉索手榴彈。
陳明仁曾揚言:「共軍裝備低劣,一無飛機,二少大炮,對銅牆鐵壁的四平,必將是一籌莫展。」
事實證明,憑藉四平的堅固城防,民主聯軍的確付出慘烈代價,與國民黨軍進行了慘烈的巷戰,每一條街,每一條巷都在反覆拉鋸爭奪。
當時的香港《華僑日報》瀋陽特訊寫道:
四平街之爭奪戰愈演愈烈。16日上午共軍以四個團兵力衝入市區,當與國軍發生慘烈白刃戰,戰況之慘得未曾有,為東北歷次戰鬥所僅見。
二、情報不明,輕敵浮躁
林彪雖然自己認為十分重視這一戰鬥,但是,他的側重點仍在圍城打援,因此攻城只用了7個師,打援則準備了17個師。
對於這一部署,遼吉縱隊司令員鄧華提出了不同意見。他提出,要攻佔四平,必須集中優勢兵力。
他認為攻四平7個師太少,建議增加一個縱隊,增加兩個師也可以。但是這一建議沒有完全被採納。
林彪只增加了一個師。後來的結果證明鄧的意見是正確的。
林彪為什麼只派了7個師攻城?情報不準,當時民主聯軍的情報以為城內只有一兩萬人,所以林彪決才決定只用7個師攻城。
但是,隨著戰鬥的進行,民主聯軍突然發現,城內國民黨軍根本不是一兩萬,而是三四萬人,在加上當時軍內普遍有驕傲輕敵思想。
最初認為,不過一兩萬的國民黨軍,很快就能解決,在這種輕敵思想,加上情報有誤的情況下,東北民主聯軍付出了很大傷亡。
並且,隨著杜聿明動用他全部機動兵力10個師,向四平進攻,最終,林彪不得不下令撤出戰鬥。
三、錯失時機
當時率領國民黨軍從瀋陽、鐵嶺增援四平的鄭洞國後來回憶:解放軍在那次夏季攻勢中,也曾出現過一些失誤。
例如,解放軍5月19日在大黑林子地區殲滅第七十一軍第八十八師之後,倘乘勝向四平街攻擊,當時國民黨軍在混亂的情況下,不僅四平街守不住,就是第七十一軍也有全部被殲的可能。
由於解放軍忙於分兵略地,攻取東豐、西豐、昌圖、開原等地,使陳明仁將軍得到將近一個月的裝備時間,整頓部隊,安定人心,加強防禦工事,解放軍因而失去了一個重大勝利的機會。
此後在四平街攻堅戰中,解放軍又犯了輕敵急躁,戰術運用失當的錯誤,致使師久無功,兵員亦受到較大損失,最後不得不實行戰略退卻。
俗話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鄭洞國所說的是林彪決定打四平晚了。
我們可以聯想到濉杞戰役。粟裕為抓住戰機,不等查明區壽年兵團的情況就將其合圍,結果是將區兵團殲滅。
林彪沒有及時抓住打四平的戰機,也確實是四平戰鬥失利的原因之一。
(參考資料:《真相解放戰爭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