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四平保衛戰」的起因是什麼?

2020-12-21 國外視頻大放送

解放戰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四平保衛戰」的起因是什麼?

解放戰爭時期圍繞吉林四平的戰鬥主要有四次:四平解放戰、四平保衛戰、四平攻堅戰、四平收復戰。這四次戰役的雙方指揮官分別是林彪和杜聿明,兩人分別出自黃埔四期和黃埔一期。四平保衛戰的總指揮是林彪元帥;1946年3月到1948年3月,國共兩黨為經略東北,在東北腹心的戰略要地進行了四次大戰,其中發生在1946年的四平保衛戰,以作戰規模之大,作戰時間之長,戰況之慘烈為中外所矚目。

四平保衛戰也叫二戰四平,是1946年4月18日到5月18日,國共雙方圍繞著東北四平進行的一場城市攻防作戰,國軍方面有杜聿明擔任總指揮,鄭洞國親臨一線指揮,共產黨方面由林彪指揮,戰役結果是以國軍攻克四平,共產黨放棄四平,共軍傷亡八千多人,國軍方面約有一萬人左右。

一戰四平,發生在46年的1月中旬,蘇軍北撤,國民黨的接收大員劉翰東率百餘名官員,到四平成立了遼北省政府和四平市政府。四平守軍是偽滿洲國殘餘的「國軍」和土匪武裝。東總決定收復四平,責令西滿軍區(後改稱遼吉軍區)部署奪取四平的戰役。

四平保衛戰雖說是一場敗仗,卻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通過這一仗,遲滯了敵人的北進計劃,配合了停戰談判,對鞏固北滿根據地起到了重要作用。從此,東北民主聯軍採取「讓開大路、佔領兩廂」的戰略方針,經過「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和夏、秋、冬季攻勢作戰,將敵軍孤立在幾座城市之中,為徹底解放東北地區創造了先決條件。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四平保衛戰的失敗,就沒有遼瀋戰役的勝利。

雙方第一次大規模的主力會戰,在戰爭爆發後,戰況一度陷入了僵局,而我軍更是傷亡慘重,林彪電告中央請求撤軍,因為我軍傷亡太大,但是毛主席從政治大局出發,命令林彪堅守。仗打到最後,因為四平外圍要地塔子山失守,我軍的情況一度陷入危局,在這種情況下,林彪先斬後奏,撤軍四平,國軍勝利的進入了四平。小時候常聽老人們講,四平就是那四次大戰以後叫四平市。長大以後才知道四次大戰前叫四平街,清朝或滿洲國時叫什麼就不知道了!

相關焦點

  • 四平保衛戰:堪稱中國版的「馬德裡城市保衛戰」
    四平戰役紀念館位於吉林省四平市,四戰四平是東北解放戰爭中一段重要的戰事, 歷史永遠銘記在四戰四平戰鬥中付出鮮血和生命的英烈。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走近四平、走近英雄……結合聲、光、電等多種陳展藝術形式,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藝術感染力,再現了四戰四平那血火交織的歷史情景。四平戰役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吉林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二)四戰四平四戰四平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武裝鬥爭的一次重大戰役。
  • 追紅· 踏青——四平
    四平戰役紀念館1958年,四平戰役紀念館成立。從成立之初的鮮為人知到現在的眾所矚目,在近五十年的曲折發展歷程中,四平戰役紀念館名稱幾易,館舍幾遷。2005年,四平戰役紀念館新館建成。新館坐落於四平市的文化中心區英雄廣場上,交通便利,旅遊線路暢通,人文與自然環境良好。
  • 解放戰爭,四平為何打了四次才解放?鄭洞國說了這麼一番話
    四平位於瀋陽、長春之間,是中長鐵路、(四)平齊(齊哈爾)鐵路、四(平)梅(河口)鐵路的交匯點,處在東、西、南、北滿的十字路口,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在解放戰爭中,我軍和國民黨軍曾在此地打了四仗:1946年3月17日,一戰四平是一次小仗,我軍從國民黨軍收編的偽滿軍手中解放四平。
  • 一座東北小城四平,卻在解放戰爭期間爆發四次爭奪戰,這是為何?
    解放戰爭期間,有一個城市十分特別,它既不是省會,也不是經濟發展特別突出的城市,它的佔地面積也不是特別大。但就是這樣一座小城市,卻在2年間爆發了4次爭奪戰。這座城市就是東北的四平市,這樣一個東北小城,卻在解放戰爭期間爆發四次爭奪戰,這是為何?
  • 「化四平街為馬德裡」:四平戰役紀念館再現撼人心魄歷史記憶
    四戰四平 不朽的豐碑四平位於東北平原中部,是勾連四方的交通樞紐、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的東北解放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與國民黨軍隊先後四次激戰於四平。最終,東北民主聯軍以犧牲近2萬人的代價取得了四平之戰的最後勝利,留下了一段撼人心魄的歷史記憶。
  • 走進四平戰役紀念館
    四平戰役紀念館位於吉林省四平市,四戰四平是東北解放戰爭中一段重要的戰事。最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以傷亡4萬餘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軍6萬8千餘人,掌控了戰略要地四平。為了紀念和傳承這段歷史,1958年成立四平戰役紀念館,現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全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精神文明單位、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 扶眉戰役,解放戰爭中,西北戰場上最大的一次戰役……
    扶眉戰役:解放戰爭中西北戰場上最大的一次戰役……
  • 四平:東北解放戰爭勝負手,解放戰爭城市攻堅戰中損失最慘的一次
    1947年5月初,中共中央東北局在哈爾濱舉行高級幹部會議,林彪(正中)主持會議四平位於瀋陽和長春之間,解放戰爭時期是遼北省的省會,這裡既是進入北滿的門戶,又是連接內蒙古和中朝邊境的交通要衝1947年四平攻堅戰失利後,1948年2月,東北人民解放軍再次攻打四平,這是我軍戰士突破前沿陣地後,爬上梯子衝進突破口夏季攻勢 劍指四平夏季反攻戰役第一階段各處作戰均較順利。
  • 血戰四平丨銘記歷史,不忘來路
    據說,前幾年,四平市打算拆掉這座小樓,四平戰役民間學者王永興躺在樓前以示抗議,最終使這處戰爭遺蹟得以保存下來。一戰四平時 東北民主聯軍攻城部隊指揮部舊址位於四平西北的小高地三道林子,二戰四平時是打得最慘烈的我軍陣地之一。四平戰役紀念館研究員張宇明講述了發生在三道林子陣地的故事,這是參加過四平戰役的老軍醫趙鴻圃給她講的。
  • 改變解放戰爭命運的四場戰役,都是哪位將帥指揮的
    在這四年時間內,雙方展開了無數次戰役,而在這些戰役中有四場戰役,影響最大。說得誇張一點,這四場戰役的勝敗,也決定了解放戰爭的命運。那麼,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看,改變解放戰爭命運的四場戰役,都是哪位開國將帥指揮的!(排名不分先後)。
  • 粟裕大將在解放戰爭時的最慘烈戰役, 孟良崮戰役結束後,百姓三年不...
    解放戰爭是中國的國家統一戰爭,這場戰爭對中國的歷史影響巨大,他使得國土分裂百年的中國第一次實現了統一,全中國人民的心第一次緊緊團結在了一起。但是在四年的解放戰爭中,中國的有識之士為國家統一做出了巨大犧牲,其中犧牲最大的還是軍人,我們的人民解放軍。解放戰爭中發生了很多次著名的戰役,孟良崮戰役就是這麼一場戰爭。
  • 四平保衛戰:黃克誠想不明白,以林彪的才華,為何要死守四平?
    前言黃克誠始終想不明白,四平保衛戰後期敵我實力懸殊,林彪為何非得死守四平?13年後,黃克誠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不僅控制四平、長春等地,甚至因為繳獲大批日軍物資,極大地增強了我軍戰鬥力。國軍當時不甘被動,為此便開始向北進攻,想要奪回四平這座交通樞紐城市。4月,國民黨部隊兵分三路圍攻四平,我方進行防禦作戰。當時我軍以四平為中心,布下三道防禦陣線,第一道堅守外圍,佔據有利地形、第二道堅守四平城沿,第三道則在城內進行巷戰。
  • 三打四平:對戰雙方都是名將,一場勝券在握的戰役,為何慘遭失敗
    四平之戰在歷史上打了四次,第一次是蘇聯撤兵後的一次解放戰爭,東北民主聯軍奪取了四平;第二次是守衛四平的保衛戰,攻城部隊是鄭洞國指揮的新1軍和71軍,都是國民黨精銳部隊。雙方激戰32天,均損失慘重,林彪決定放棄四平。四平保衛戰失敗。1947年夏,林彪指揮東北民主聯軍發動了夏季攻勢,勢如破竹,接連攻下數十。
  • 四戰四平:四野為何執著於攻打這座堅城?
    文/雙尾貓要問人民軍隊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野戰軍是哪個?熟悉戰史的朋友肯定會說四野。還有要問最擅長攻堅的是哪個肯定還是有不少網友會說四野。相對於三野歷史上依靠運動戰殲敵,四野走上了防禦—發育—反擊的路線從不到十萬人發展到百萬大軍。
  • 四平保衛戰的過程怎樣?解放軍後來為何要放棄四平?為你詳細解讀
    導讀:四平保衛戰,是東北解放軍於1946年春,實施戰略退卻中進行的一場重要的城市防禦戰,它對配合後來的東北停戰談判,以及阻止國民黨軍向北滿解放區大舉進攻,起了重要作用。林帥.來自網絡四平保衛戰發生的背景1946年3月12日,蘇軍開始由瀋陽沿中長路逐步北撤回國。
  • 四平保衛戰中,陳明仁憑藉什麼能夠完成死守?
    陳明仁將軍但是事情總會發生意外,在東北的四平戰役中,國民黨將領陳明仁被解放軍圍困在四平戰場,隨著有可能被全部殲滅,但是此時的陳明仁也知道,想要活下去,只能死守,等待援軍的到來。陳明仁分別向蔣介石和東北的杜聿明求救,此時的蔣介石萬分著急,直接聯繫杜聿明,讓他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增援四平,此時的杜聿明正在養傷,於是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身旁的鄭洞國。
  • 指揮「四平保衛戰」的將領是誰,為什麼會失敗呢?揭曉歷史!
    這個問題問得不太清楚,因為四平一共打了四次。我軍從偽軍手裡接收四平是第一次,林彪在四平阻擊杜聿明是第二次,林彪進攻四平被陳明仁打退是第三次,我軍輕取四平是第四次。其中,比較出名的是第二次和第三次,結合出題方的語境,我暫且認為是第二次,我軍守衛四平。抗戰結束後,我軍從各個解放區調集十萬大軍,幾萬幹部,搶先挺進東北。另一方面,國軍也在杜聿明指揮下,以第13軍和第52軍為主力,搶奪東北,後面還陸續把遠徵軍主力新1軍,新6軍,以及第71軍等陸續投入東北戰場,志在必得。
  • 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為何說淮海戰役最為重要?
    日本軍國主義被打倒後,蔣介石爭奪政權,侵吞勝利果實的行為幾乎暴露無遺了,蔣介石的國民黨基本都是大地主、大資產階級,與共產黨代表的受壓迫階級是矛盾的,解放戰爭因此全面爆發。中國共產黨有深厚的群眾基礎,不斷把國統區變成解放區,基本上每一次戰役都能取勝,在看看國民黨,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期間爆發的三大戰役時,國民黨就不可能取得解放戰爭的最後勝利。
  • 後來什麼軍銜
    後來什麼軍銜?我們往下看:第127師師長李作鵬。李作鵬是江西吉安人。解放戰爭時期,李作鵬歷任東北人民自治軍、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參謀處處長,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第1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東北野戰軍第6縱隊副司令員兼16師師長,第4野戰軍第43軍副軍長兼第127師師長,第43軍軍長。1955年,李作鵬被授予中將軍銜。
  • 被譽為東方馬德裡的四平,你了解多少?
    四平是東北軍事重地,被譽為吉林省的「南大門」。四平曾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城市社區建設示範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市等稱號,是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20強、第五批中國金融生態城市、全國首批成長型創業之城, 東北三大糧倉之一。四平是多民族聚居城市,是滿族的發祥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