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東北小城四平,卻在解放戰爭期間爆發四次爭奪戰,這是為何?

2020-12-09 百史爭鳴

解放戰爭期間,有一個城市十分特別,它既不是省會,也不是經濟發展特別突出的城市,它的佔地面積也不是特別大。但就是這樣一座小城市,卻在2年間爆發了4次爭奪戰。

這座城市就是東北的四平市,這樣一個東北小城,卻在解放戰爭期間爆發四次爭奪戰,這是為何?

首先,先來看看爆發在四平的四次爭奪戰。

第一次爭奪戰發生在1946年的3月。第一次四平爭奪戰發生之前,蘇聯的駐軍駐紮在四平,因為抗戰期間我國與蘇聯籤署的條約規定,我國軍隊不能進駐蘇軍駐紮的城市。但此時的國民黨軍隊早已覬覦四平,在蘇軍撤離後不久便組織駐紮在瀋陽的國軍立即進駐四平。

之後,我軍意識到四平的戰略意義,迅速派遣駐紮在東北的東北民主聯軍擊潰了守衛在四平的國軍,成功解放了四平,這也是第一次四平爭奪戰。

此時,我軍主力部隊還未到達東北,因此在一個月後,第二次四平爭奪戰爆發。

當時,杜聿明率領國軍主力部隊趕到,對駐紮在四平的我軍發起了猛烈進攻。我軍經過數日的死戰,奈何還是沒能抵擋住國民黨主力部隊的攻擊,不得不撤出四平,四平再次落入國民黨的手中。

第三次爭奪戰爆發在1947年,這次爭奪戰無疑是最激烈的一次。當時,四平的國民黨守將是陳明仁,面對我軍主力的猛烈進攻,陳明仁帶領國軍第71軍頑強抵抗,硬是抗住了我軍的進攻,並成功拖到了國民黨援軍的到達。我軍上級考慮到東北的後續作戰問題,不得不撤出四平地區。

最後一次戰役發生在1948年初,當時,我東北野戰軍已經發展到百萬人的規模,解放東北已是大勢所趨,民心所望,且國民黨軍中反戰情緒高漲,陳明仁也早已被調離四平,我東北野戰軍勢如破竹,僅以3000餘人的傷亡,殲滅國民黨守軍近2萬人,成功解放四平。

這樣一座東北小城,怎麼會引起兩軍四次激烈的爭奪?

首先,我們要了解到,在解放東北之前,東北地區的劃分十分的糅雜,那個時候的東北並不是只有簡簡單單的三個省,而是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劃分成四塊區域,每塊區域中又獨自劃分成不同的地區,但要是看地圖就會發現,四平是位於當時這四塊大區域的中間地帶,戰略位置十分突出。

另外,四平市位於吉林省和遼寧省的交界處,有吉林省「南大門」之稱,而且位於整個東北平原地區的中部,東靠大黑山,西接遼河平原,北連長春,南鄰瀋陽,可以說,四平市就是長春和瀋陽之間鐵路帶的咽喉,一旦握住四平,就能切斷長春和瀋陽之間的聯繫。

除此之外,四平市還是中長鐵路、平齊鐵路、四梅鐵路等多條鐵路的交匯處。在那個戰爭年代,交通運輸十分重要,而四平又是多條鐵路的交匯地,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只要佔領了四平,就能更好地向東北地區輸送兵力和物資。

除了地理位置和交通優勢以外,四平還是東北最大的糧食集散地之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戰爭中,糧食就是一個部隊最大的問題,只要佔領四平,軍中糧草的問題也能夠迎刃而解。

除了這幾點,四平還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據統計,四平已經發現的礦產資源已達到54種,且探明存儲量的礦產資源達到23種,這豐富的礦產資源不管是戰爭期間還是和平期間都是十分重要的。

這樣一座東北小城,竟然在地理位置、交通運輸、糧草存貯和礦產資源上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也難怪會爆發4次激烈的爭奪戰了。

相關焦點

  • 解放戰爭,四平為何打了四次才解放?鄭洞國說了這麼一番話
    四平位於瀋陽、長春之間,是中長鐵路、(四)平齊(齊哈爾)鐵路、四(平)梅(河口)鐵路的交匯點,處在東、西、南、北滿的十字路口,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在解放戰爭中,我軍和國民黨軍曾在此地打了四仗:1946年3月17日,一戰四平是一次小仗,我軍從國民黨軍收編的偽滿軍手中解放四平。
  • 吉林四平:被人遺忘、名氣卻又很大的東北小城
    東北吉林,有一個說起名字大家都知道,但是又不太了解的小城:四平。但是有一種說法很不靠譜,說是國共在這裡發生了四次戰爭,都打成了平手,所以叫四平,這個純屬扯淡,林彪部隊先敗後勝,是分出了勝負的。
  • 四平:東北解放戰爭勝負手,解放戰爭城市攻堅戰中損失最慘的一次
    ,處於中國長春鐵路、四(平)洮(南)鐵路、四(平)梅(河口)鐵路的交匯點,為東北交通、工業及軍事重鎮以及著名的糧食集散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毛澤東在中共七大時就戰略性地指出:「如果我們把現有的一切根據地都丟了,只要我們有了東北,那麼,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當時,國共雙方都把東北作為爭奪的重點,而四平又成為雙方爭奪重點中的重點。內戰爆發一年多,到1947年的夏季,東北戰場的形勢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國民黨控制的地域越來越狹窄,而國防部非但沒向東北增兵,反而向華北調走一個軍。另一方東北民主聯軍建立了自己的炮兵部隊。
  • 解放戰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四平保衛戰」的起因是什麼?
    解放戰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四平保衛戰」的起因是什麼?解放戰爭時期圍繞吉林四平的戰鬥主要有四次:四平解放戰、四平保衛戰、四平攻堅戰、四平收復戰。這四次戰役的雙方指揮官分別是林彪和杜聿明,兩人分別出自黃埔四期和黃埔一期。
  • 血戰四平丨銘記歷史,不忘來路
    原創 紀實人文頻道 紀實人文頻道1946到1948年,僅兩年間,國共雙方在四平展開四次驚心動魄的爭奪戰,史稱「四戰四平」。這場戰役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著巨大的影響力,誇張點說,甚至可以稱之為改變中國命運的一戰。
  • 弔詭的四平之戰:為何贏了四平卻輸了整個東北?
    文/狟先森1946年4月18日到5月18日,國共雙方在東北四平爆發了大規模的會戰,這也是抗戰結束後第一次大規模軍事較量。四平之戰的結果是中共損失上萬人,被迫放棄四平、長春,倉促跨過松花江,退回到北滿洲地區。當時的失敗方此後為何在東北一路凱歌,作為勝利方的國民黨卻一路潰敗,最後輸了整個東北?
  • 四戰四平:四野為何執著於攻打這座堅城?
    而四平攻堅戰也是打的異常激烈,但是因為傷亡太大所以最終於放棄。其中四平攻堅戰作戰作為林彪少數幾場敗仗,到底是不是徒勞無功。那麼為四野為何選擇四平這個地方,四平這個城市不但被四野主帥林彪看著而國民黨方面也同樣看重,那麼四平究竟有何價值值得雙方如此投入。所以今天就來說說四平保衛戰和四平攻堅戰的意義。
  • 追紅· 踏青——四平
    外牆上「四平戰役紀念館」七個鎏金大字為在東北解放戰爭時期曾任中共中央東北局書記的彭真同志於1988年時親筆題寫。紀念館西側緊鄰一戰四平東北民主聯軍指揮所舊址,廣場東側有東北民主聯軍英雄銅像、馬仁興烈士塑像,東行300米,則是高高聳立的四平烈士紀念塔。
  • 四戰四平譜寫壯志豪情、英雄的城市、最美旅遊之城!
    嗨,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期節目大家或許都知道所謂的東北,而今天要為大家帶來一個不同的東北四線城市,吉林省四平市。四平市,地處松遼平原中部,位於兩省交界處,是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節點城市,自古也是兵家必爭之地,曾有四戰四平的英雄壯歌,四平全市幅員1.03萬平方公裡,人口216萬,轄梨樹
  • 四平攻堅戰:林彪的三次走麥城
    周明摘要:解放戰爭期間,圍繞四平曾經先後有四次戰役,分別是1946年3月東北民主聯軍從國民黨軍手中奪取四平(一打四平)、1946年4月東北民主聯軍抗擊國民黨軍進攻的四平保衛戰(二戰四平)、1947年6月東北民主聯軍進攻國民黨軍防禦的四平攻堅戰(三打四平)和1948年3月東北解放軍再奪四平的四平解放戰(四打四平)。
  • 被譽為東方馬德裡的四平,你了解多少?
    四平,吉林省第三大城市,地處松遼平原中部腹地,遼、吉、蒙三省區交界處。四平是吉林、黑龍江及內蒙古東部通向長三角和京津冀必經之地,是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節點城市,位於東北振興哈長沈大一級發展軸上,是哈長城市群南部的橋頭堡、吉林省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主要支點城市。
  • 四平保衛戰:堪稱中國版的「馬德裡城市保衛戰」
    四平戰役紀念館位於吉林省四平市,四戰四平是東北解放戰爭中一段重要的戰事, 歷史永遠銘記在四戰四平戰鬥中付出鮮血和生命的英烈。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走近四平、走近英雄……四平的四次作戰以國民黨最後失敗,我軍最後勝利而宣告結束,對於我軍當時創造和控制東北戰場的局勢,消滅國民黨軍隊的有生力量,鍛鍊我人民軍隊以及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最後取得遼瀋決戰的勝利,都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四戰四平是實現我黨決策東北戰略方針的關鍵戰役。
  • 解放戰爭初期國共為何全力爭奪東北三省
    同時受中蘇條約所限,蘇聯又擔心有可能捲入中國內戰而與美國發生衝突,於是在蘇軍撤退前5天允許國民黨軍隊空運至瀋陽、長春等東北各大城市。蘇聯佔領東北,國民黨在東北無一兵一卒,為中共軍隊搶先進入東北造成有利的契機。為了打破國民黨獨佔東北的企圖,中共決定利用這「千載一時之機」,派遣大批幹部和軍隊先進入東北,控制廣大鄉村、中小城市和交通線。
  • 走進四平戰役紀念館
    四平戰役紀念館位於吉林省四平市,四戰四平是東北解放戰爭中一段重要的戰事。最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以傷亡4萬餘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軍6萬8千餘人,掌控了戰略要地四平。為了紀念和傳承這段歷史,1958年成立四平戰役紀念館,現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全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精神文明單位、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 【林氏尋親0044】山東日照籍烈士【林樹信】,靜待親人四平烈士陵園祭掃
    經四平市烈士陵園以及頭條尋人工作人員的整理核實,將為第一批450名在解放和建設四平犧牲的烈士尋找親人。頭條尋人「尋找烈士後人」公益項目將利用地理位置精準彈窗技術,陸續把這些烈士的信息彈窗到烈士的家鄉,幫助尋找烈士家鄉的親屬後人。四平是一座英雄之城,四戰四平期間毛主席曾電令東北民主聯軍「化四平街為馬德裡」,因此四平也被稱之為「東方馬德裡」。
  • 四平保衛戰:黃克誠想不明白,以林彪的才華,為何要死守四平?
    前言黃克誠始終想不明白,四平保衛戰後期敵我實力懸殊,林彪為何非得死守四平?13年後,黃克誠才知道事情的真相!黃克誠的戰略眼光1945年,隨著抗日戰爭的結束,我國東北地區是由蘇聯紅軍所佔領的。這時國共雙方都未進入東北,黃克誠憑藉敏銳的政治和軍事經驗,認為這是我方進入東北的大好時機,為此便向上級提出建議,以華東局的名義請中央迅速向東北出兵。
  • 解放戰爭期間,四野實力最強,為何殲敵卻不如三野?
    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的番號也是幾經變動,最終在1949年初確定四個野戰軍的番號,還有一個由軍委直接領導的華北野戰軍,這五大野戰軍經過了浴血奮戰,終於解放了全中國。大家都知道,這四支野戰軍中,四野人數最多,打遼瀋戰役時,兵力就達到了七十萬。
  • 三打四平:對戰雙方都是名將,一場勝券在握的戰役,為何慘遭失敗
    四平之戰在歷史上打了四次,第一次是蘇聯撤兵後的一次解放戰爭,東北民主聯軍奪取了四平;第二次是守衛四平的保衛戰,攻城部隊是鄭洞國指揮的新1軍和71軍,都是國民黨精銳部隊。雙方激戰32天,均損失慘重,林彪決定放棄四平。四平保衛戰失敗。1947年夏,林彪指揮東北民主聯軍發動了夏季攻勢,勢如破竹,接連攻下數十。
  • 中國特產美食——吉林——四平
    四平是多民族聚居城市,是滿族的發祥地之一。四平還是一座「英雄城」,解放戰爭中,「四戰四平」戰役名遐中外,四平被譽為「東方馬德裡」,是紅色旅遊第26條線路的第1站。1、四平山楂這裡的山楂個大,肉厚、味美,具有多種營養成分。
  • 「化四平街為馬德裡」:四平戰役紀念館再現撼人心魄歷史記憶
    四戰四平 不朽的豐碑四平位於東北平原中部,是勾連四方的交通樞紐、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的東北解放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與國民黨軍隊先後四次激戰於四平。最終,東北民主聯軍以犧牲近2萬人的代價取得了四平之戰的最後勝利,留下了一段撼人心魄的歷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