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帝國解體後,帝國絕大多數官員轉而效忠土耳其共和國

2020-12-06 魚兒讀書會擺尾

凱末爾政府通過現代化改革打造了新的國家機器,實現了向現代社會的轉型,同時也孕育了一批世俗化的凱末爾主義精英。凱末爾主義精英通過控制國家機器來維持他們作為統治階級的社會地位和生活方式。

土耳其共和國與奧斯曼帝國的斷裂主要體現在意識形態上,但是其社會秩序基本沒有變化,因此政治精英集團的構成具有顯著的延續性。從1920年到1946年,官僚精英(包括文官和軍官)佔到了大國會議會議員的一半。

一方面,政府中的文官大多來自於奧斯曼帝國的官僚機構和社會上層。凱末爾政府只是清洗了一批與素丹政府關係密切的高級官員。帝國的社會上層人員通過婚姻和財富來維持自己的地位,有很多非精英的青年官員娶了奧斯曼帝國權貴的女兒。奧斯曼帝國解體後,許多官員轉而效忠土耳其共和國,帝國總參謀部93%的官員和85%的公務員繼續留在政府工作。特別是在外交部,其人員構成的變化十分小且是漸進、平緩的,家庭背景的考量依舊十分重要。整個凱末爾時代,外交部一直是一個緊密團結的精英集團。

另一方面,軍事機構中也可以看到連續性。在民族解放戰爭時期,只有少數高級官員一直忠於素丹,絕大多數軍官,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退伍的青年軍事指揮官都是民族主義者。共和國成立後,土耳其軍隊在總參謀部元帥費夫齊的領導下保持了原有的政治地位,並且成為了凱末爾執政的重要支柱。在第二屆大國民議會中,軍官約佔總議員人數的20%,但卻佔有30%的重要職位,還有許多軍官長期擔任內閣的重要職務。

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軍事精英的來源更為廣泛,近一半軍官來自軍人家庭,另有28%的軍官來自農民或商人家庭。其中高層軍官主要來自社會上層,多為軍人家庭,他們大多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也有海外求學的經歷,政治上大多屬於溫和派。中下層軍官主要來自商人或農民家庭。有一位學者曾經說過:「只有幸運的人可以選擇。一個貧窮的男孩,或者來自安納託利亞更偏遠地區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可能只能在專業的軍事學校獲得教育。」中下層軍官在入伍前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軍事、文化素養,相比上層軍官更為激進。

相關焦點

  • 亞洲三個古帝國之一:奧斯曼帝國已經成為了土耳其共和國
    土耳其共和國:前身是西亞的千年大帝國——奧斯曼帝國土耳其、伊朗、越南都是由古代帝國形成的共和國,也是亞洲三個傳承500年以上的帝國。在三個國家當中,土耳其的面積大於越南,但是小於伊朗,人口與伊朗相當,小於越南。土耳其的帝國歷史非常簡單,源於奧斯曼帝國,這是一個傳承了600多年的帝國,並沒有沒有經歷過改朝換代,直到一戰之後,改為土耳其共和國。
  • 假如奧斯曼帝國沒解體,現代土耳其有多強?
    現代土耳其也就是如今的土耳其共和國,是一個橫跨亞歐兩大洲的國家。大部分國土位於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歐洲部分只有南歐巴爾幹半島的東色雷斯地區,也就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堡所在地。奧斯曼帝國是一個由土耳其人建立的強大帝國,鼎盛時期地跨亞非歐三大洲,領有巴爾幹半島、中東及北非之大部分領土,西達直布羅陀,南至印度洋,北部的黑海甚至成為了帝國的內湖,總面積550萬平方公裡。
  • 四戰之地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及土耳其共和國
    (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 帝國也是如此,沒有一個帝國甘心自己的滅亡,總希望在灰燼中重生,再度強盛。 (土耳其共和國和奧斯曼帝國領土對比。) 一,土耳其共和國國土面積約78.36萬平方公裡。
  • 土耳其的心結:放不下的奧斯曼帝國榮光
    同時奧斯曼高層的昏招迭出加速了帝國的衰落,一戰結束後,奧斯曼當局被迫籤署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然而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協約國的無理行徑和奧斯曼當局的逆來順受惹惱了土耳其各級官員及百姓,其中就有土耳其第二集團軍司令凱末爾。
  • 奧斯曼帝國解體,巴爾幹古國都復國,為何與明朝同期帝國沒復國?
    奧斯曼帝國統治近500年的國家,在一戰滅亡後,為什麼沒復國?1920年8月10日,20世紀第三個大事件誕生了,協約國與奧斯曼帝國籤訂《色佛條約》,宣布奧斯曼帝國解體,分解成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個地跨歐亞,享國600多年的老牌帝國結束歷史使命,成為歷史記憶。
  • 資料:帕夏--奧斯曼帝國高級官員
    帕夏  帕夏,前稱貝蕭(土耳其語:paşa)是奧斯曼帝國行政系統裡的高級官員,通常是總督、將軍及高官。帕夏是敬語,相當於英國的「勳爵」,是埃及前共和時期地位最高的官銜。奧斯曼帝國時,為蘇丹授予軍事最高統帥的稱號,後用於稱呼帝國高級文武官員。只屬個人,不世襲。奧斯曼帝國在統治埃及、伊拉克等地時,將委派為該省區的總督也稱「帕夏」。如派往埃及的總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此該稱號一般置於名後。另外,一些重要官員也用這一稱號,只是前面還要加上不同的前綴,例如海軍上將為卡普丹帕夏,卡普丹就非人名,而是海軍上將這一帕夏的前綴專稱。
  • 歷史上最偉大的帝國之一,奧斯曼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奧斯曼帝國(Ottoman Empire),是由土耳其部落在安納託利亞創建的帝國,在15至16世紀間已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奧斯曼帝國長達600多年,直到1922年才被終結,奧斯曼帝國分裂成現在的土耳其共和國和東南歐和中東的多個國家。
  • 土耳其共和國成立日是什麼時候?土耳其共和國成立日時間、由來...
    土耳其共和國,簡稱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土耳其法定的節假日其實並沒有中國多,這也是很有意思的現象。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土耳其共和國成立日的時間、由來、特色活動。
  • 奧斯曼帝國為什麼選擇加入同盟國?其實土耳其人有苦難言
    彼時在歐洲戰場上耀武揚威的是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這兩個主體,而奧斯曼帝國則正在勉力維持它那瀕臨解體的帝國身軀。民族獨立浪潮的興起對奧斯曼帝國加入同盟國的影響奧斯曼帝國是由土耳其人建立的一個多民族國家。這個問題被解釋為「用來概括在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和它被假定即將瓦解中所造成的各種國際問題」,馬克思將其簡化解釋為:對土耳其該怎麼辦?這一論調非常鮮明的展現了彼時的奧斯曼帝國面臨的內憂外困。
  • 一戰奧斯曼帝國最後的記憶,心向英國卻成德國盟友,最終戰敗解體
    【奧斯曼大帝國】這是一個曾經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這是一個曾經讓歐洲人叫苦不迭的軍事強國,奧斯曼帝國的先輩們用他們的重炮轟開了拜佔庭帝國滅亡的大門,吹響了進軍歐洲巴爾幹的號角,他們的騎兵、火槍兵曾經直抵維也納城下,讓奧地利人驚慌失措。
  • 凱末爾何以使已經被肢解的奧斯曼帝國成為了今天土耳其?
    事實上,在西方列強的眼裡,奧斯曼土崩瓦解是遲早的事,而且英國、法國、俄國、義大利、希臘等國早有盤算,虎視眈眈,這樣關於奧斯曼解體後利益分配的「東方問題」也就油然而生。一戰前,巴爾幹半島的國家都已獨立,但奧斯曼帝國還掌控著小亞細亞和中東阿拉伯國家。 而一戰的爆發使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奧斯曼帝國四大帝國全部亡國,但這當中奧斯曼帝國最慘。這是因為伊斯蘭的奧斯曼帝國在歷史上對整個歐洲的威脅的陰影頗深,所以歐洲人想把奧斯曼大卸八塊再踩上一萬隻腳,才能解氣放心。
  • 凱末爾何以使已經被肢解的奧斯曼帝國成為了今天的土耳其?
    事實上,在西方列強的眼裡,奧斯曼土崩瓦解是遲早的事,而且英國、法國、俄國、義大利、希臘等國早有盤算,虎視眈眈,這樣關於奧斯曼解體後利益分配的「東方問題」也就油然而生。而一戰的爆發使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奧斯曼帝國四大帝國全部亡國,但這當中奧斯曼帝國最慘。這是因為伊斯蘭的奧斯曼帝國在歷史上對整個歐洲的威脅的陰影頗深,所以歐洲人想把奧斯曼大卸八塊再踩上一萬隻腳,才能解氣放心。於是,就有協約國為肢解奧斯曼帝國的《賽克斯·皮科爾協定》和《色佛爾條約》。其中,最為貪婪的沙俄,與奧斯曼土耳其大戰241年,到了一戰才見分曉。
  • 奧斯曼帝國分裂後,變成了多少個國家?數量驚人!
    除了羅馬外,還有奧斯曼帝國,國度面積一度超過550萬平方公裡!那麼,這個國家為何會滅亡?滅亡後分裂成了今日的哪些國家?比如說,奧斯曼帝國的名字,就是來源於創建者奧斯曼。奧斯曼是土耳其民族人,祖輩世代居住在阿姆河流域。13世紀時,蒙古人西侵,土耳其被迫轉移,依附於羅姆蘇丹國。公元1299年,羅姆蘇丹國內部分裂,國家混亂不堪,土耳其人在奧斯曼的帶領下,宣布獨立,這就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前身。
  • 奧斯曼帝國滅亡後,為啥繼任者取名叫土耳其?原來暗含一種希望!
    唐朝打敗了突厥汗國,後裔西遷後建立了橫跨亞非歐的奧斯曼帝國。但是,奧斯曼帝國沒有跟上時代進步的步伐,最後在一戰後巋然倒下,繼任者建國後取名土耳其。那麼,為啥繼任者將國民從奧斯曼更名為土耳其呢?原來,背後有一種希望!
  • 土耳其博覽 | 搖擺在全球化與安全之間的土耳其:從奧斯曼帝國時代...
    對此需要從兩方面進行研究:第一,探究奧斯曼帝國晚期的政治自由化的風潮(基本上就是試圖同蘇丹分享政權)、大眾對帝國安全的關切以及這二者之間的聯繫;第二,詳細分析共和國時期兩次引進多黨制的嘗試,以證明先前對立的自由化與安全問題是如何發展成為一種「國家安全症候群」(national security syndrome)的。
  • 奧斯曼帝國和大明王朝誰更強?奧斯曼帝國又是怎麼滅亡的呢?
    然而同一時期,西方也有一個大國崛起,那就是由土耳其人建立的奧斯曼帝國,在他們領袖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奧斯曼帝國成為了西部最強的國家。同一時期的兩個大國誰的實力更加強大呢?1908年伊斯坦堡的民眾示威 青年土耳其人革命及蘇丹宣布復行1876年憲法、恢復議會後,奧斯曼帝國踏入二次立憲時期,對奧斯曼帝國的解體有重要的作用。
  • 土耳其伊斯坦堡:奧斯曼帝國之都,一個夢想稱霸歐亞的海峽王國
    最後,1204年一支天主教十字軍軍隊攻佔君士坦丁堡,導致拜佔庭帝國的分裂。到了此時,塞爾柱帝國已佔據拜佔庭帝國在中東和安納託利亞(小亞細亞半島)地區的大半領土,拜佔庭帝國在這樣的壓力下勢力早已萎縮。1261年,拜佔庭諸王重新攻下君士坦丁堡,不過勢力已經世風日下,命運逐漸被另一個新勢力掌控,這個新帝國就是奧斯曼帝國。
  • 為什麼奧斯曼帝國崩潰了,晚清中國卻沒有?
    回到帝國:大清與奧斯曼       中國和土耳其最大的不同是,中國從晚清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歷了好幾次革命卻沒有崩潰,但是土耳其從奧斯曼帝國轉型到土耳其共和國的過程當中崩潰了,喪失了絕大部分的領土,而中國只是喪失了一部分。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討。
  • 土耳其是亞洲國家還是歐洲國家?網友們吵翻了
    從土耳其人的起源過程來看,祖先發跡於亞洲,宗教和文化屬於起源亞洲的伊斯蘭文化,因此說土耳其是純粹的亞洲國家並不為過。烏古斯部落西遷抵達小亞細亞半島之後,便成為了拜佔庭帝國的鄰居,當時拜佔庭帝國國土橫跨三大洲,信仰歐洲東正教,首都在君士坦丁堡,是世界性的大國。
  • 橫行歐亞非600年的奧斯曼帝國,怎麼一戰後就直接亡了國?
    戰爭持續了四年,打垮了三個帝國,分別是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其中,奧斯曼帝國在一戰後被徹底肢解,它的碎片演變成了土耳其和中東巴爾幹一系列國家。那麼,曾經橫行歐亞600年的奧斯曼帝國,怎麼在這次戰爭中直接走向了滅亡呢?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奧斯曼帝國的最終解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