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克是英國的一個不大的小城,只有20萬人口不到,卻是一座不同尋常的歷史古城。英國國王喬治六世曾說:「約克的歷史,就是英格蘭的歷史」。
這座小城有不少博物館,唯有國家鐵路博物館的規模最大,其它的博物館都屬於中小型,是屬於那種老派的與城市非常契合的博物館。國家鐵路博物館(National Railway Museum,簡稱NRM)作為大英科學及工業博物館的一部分,主要館藏都與英國鐵路發展和歷史相關,還關係到英國鐵路對於英國近代工業發展和社會的影響,同時它自身就是一部英國鐵路博物館發展的歷史。約克市是英國重要的鐵路樞紐,1877年修建了當時是世界上最大的火車站,正因為此,才有了在這裡建造世界上最大的鐵路博物館的基礎,並成為可能。該館是倫敦以外的第一座國家級的博物館,曾獲2001年歐洲最佳博物館稱號,其訪客數量是倫敦以外全英國所有博物館中最多的。
國家鐵路博物館的logo非常簡潔,就是兩條斜的平行線,由利茲的Thompson Brand Partners公司設計。其官方釋義是:「設計反映了國家鐵路博物館的發展方向,這個標識現代、簡潔、易於理解並且含有明確的速度和動力的象徵性。這個設計基於多角斜線——這在許多歷史上的鐵路圖紙和建造中都可以看到;或者更直接點,兩條平行線理解為鐵路路軌。」
國家鐵路博物館以直觀而具體、豐富而多樣的藏品告訴人們日不落帝國的太陽是怎麼升起的。其緣起是在鐵路和機車的發明與發展的基礎上,反映了國家對於鐵路以及對於當代文明成果保護的重視,還反映了當代文明成果的保護與博物館之間的關係,無疑,這也說明了博物館在這個國家的地位。早在19世紀初,英國發明家喬治·史蒂芬遜(George Stephenson)就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旅行號」蒸汽機車,並於1825年9月27日親自操作這臺機車牽引48噸重的車廂,以每小時15英裡的速度運行在斯託克頓至達林頓的鐵路線上,轟動了英倫三島,所以,英國有「鐵路故鄉」的美譽。到了19世紀50年代,英國鐵路的修建進入到高潮期,於1890年初步形成了全英鐵路網,其總長達32000公裡。從19世紀中期開始,伴隨著修建鐵路,搭乘火車也成為一種時髦,而與火車相關的旅行更是帶來了無數的故事。
距離1825年喬治·史蒂芬遜發明的「旅行號」機車運行這一具有歷史性的事件只過去了37年,1862年,當時的「知識產權局博物館」(今「倫敦科學博物館」)就收藏了早期機車中最著名的名為「火箭」的機車,它是羅伯特·史蒂芬森1829年為「雨山試車選拔賽」所製造,並贏得了這場賽事的勝利。1925年,為慶祝火車發明100周年,在約克舉辦了盛大的鐵路博覽會。1927年,英國四大鐵路公司之一的倫敦及東北鐵路公司在約克市皇后街開設了「約克鐵路博物館」,這應該是國家鐵路博物館的雛形。1931年,因為大西部鐵路公司不想保留「特魯羅市」號蒸汽機車而被送入博物館之中,成為約克鐵路博物館的早期藏品。1951年,英國運輸委員會在關於文物保護和記錄的報告中建議英國運輸業指定一名「歷史文物館」的館長來管理國家運輸業的藏品,同時,為增加國家對鐵路文物的收集,建議在倫敦以外的其他地方建立一座大型博物館,將與鐵路、火車相關的物品都作為收藏的對象。隨後,英國鐵路公司於1961年在倫敦南部的克拉彭開設了「運輸博物館」;英國鐵路公司還與斯溫登鎮議會合作於1962年在斯溫登創立了「大西部鐵路博物館」。到了1968年,新頒布的《英國運輸法》鼓勵英國鐵路公司與科學博物館合作,建設「國家鐵路博物館」,集中存放與展示約克鐵路博物館和運輸博物館中的眾多藏品。1975年,約克的利曼路原先存放蒸汽機車的倉庫被改造成國家鐵路博物館,原來的約克鐵路博物館、運輸博物館則隨之關閉。2015年,正值建館40周年,該館在館中專門設立了紀念牌以紀念40年前的這一重要事件。
鐵路博物館在三個共佔地120多畝的大型展廳之內,這裡曾經是一座鄰近約克車站的車廠和倉庫。存放和展出了超過萬件包括火車頭在內的其他與鐵路對社會、歷史、科技、工業等發展相關的不同展品和展覽介紹。鐵路博物館被利曼路分為兩半,因此,它有兩個入口,也有兩個門臉。兩部分的中間有地下過道相連。從兩個入口的外表上看,屬於博物館的都沒有高大的建築,周邊的建築也比較低矮,根本看不出博物館的規模,而能看到的只能說一般,畢竟這是舊廠房和倉庫改造的。但是,進去之後所看到的就非想像。它完全超出了人們對於舊廠房和倉庫的空間概念,而博物館的改造和設計則是在原來建築的基礎上保留了最初的那種規模和感覺,其中與原有功能相關的機車維修,如今仍然存在於博物館之中,還在為世界上很多的鐵路博物館去維修火車頭,所以,這裡既有鐵軌通向博物館內部的維修車間,又有鐵軌連接著外面的鐵路線。當經過這裡維修過的列車離開博物館而駛向世界各地,那麼,它所表現出的博物館的社會功能則是其他博物館所不具有的。此地實際上所保留的是蒸汽機時代的所有技術和文化傳承。因此,這裡又像在別處看不到的最完備的機車維修工廠。
利曼路一側的入口應該是公共服務的主入口,進門就是規模很大的紀念品商店。這一部分除了復原站臺的展廳之外,還有畫廊和其他公共服務設施。這裡的紀念品商店不僅是品種多,數量也多,這在世界各國的博物館中也是比較吸引人的商店。這裡售賣的無數商品都和這座博物館的內容相關聯,其中有一些過去的與鐵路關聯的路燈等實物鑲嵌在賣品中展示。在這樣一種新與舊的交互中,其特色也顯現出了不同於一般。世界上有很多博物館的紀念品商店都各有其精彩,尤其是那些著名的IP,如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可是,儘管梵谷博物館的紀念品商店中的商品也很豐富,而一眼看過去的那標誌性的向日葵的黃色也很有特點,卻不可能把梵谷的原作陳列在商店裡。所以,這座承傳工業遺產的博物館不僅表現了展品的特殊性,還在紀念品商店裡發揮了工業遺產在博物館中的優勢。這就是那些藏品、展品,包括在紀念品商店中的陳列,往往都是人們生活中的日常所見,還可以在博物館之外的很多地方看到,正如同在約克大街上的古董店裡能夠看到很多在博物館中看到的展品,如路燈等鐵路用具、用品,只不過它們在博物館中是和超大規模以及無數的展品和藏品交織在一起,淹沒在一個藏品的海洋之中。所以,在紀念品商店中看到的那些非賣品的實物,一切所見都很平常,並沒有特別的地方,擁有也不見得珍稀。在約克,不僅有國家鐵路博物館,還有專門的鐵路用品的收藏家,約克古董店專櫃中的賣品都來自那位專門的收藏家。與之相比的是,博物館中超大的火車頭則是一般的人難以擁有的;即使擁有,也沒有地方存放;即使能夠存放,那可能也只有一二,這或許就是鐵路博物館不同於其他博物館的另外一方面。這裡有著基於博物館特色而展開的方方面面。
過了紀念品商店就到了博物館這半邊中的展廳。嚴格說,那感覺並不是博物館中的展廳,而是到了一座火車站的站臺。實際上今天在英國的很多地方都還可以看到這種依然運行中的具有歷史感的站臺,而離博物館不遠處的約克火車站就很有歷史感。但這裡又不同於其它火車站內的站臺,它用展陳的方式集成了不同時空中的站臺。那種古舊的英倫風格以及所表現出的當年的生活,與站臺關聯的建築的牆面上還有各地的鐵路標誌,過道上有過去站臺上各種設備和用品,包括不同時期、不同造型的座椅、郵筒等。人們在這裡感覺到的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不像現在有些博物館、美術館中精心營造的那種「沉浸式」的氛圍。這裡的精心營造實際上是一種歷史的復原,是自然表現中的天衣無縫,在這裡就能夠讓人們感覺到博物館在展陳方面的獨特性。可是,作為博物館,這裡的知識性和專業性又是那麼突出,而對於一般不是鐵路或者機車迷的普通觀眾來說,這裡所見的一切都很新鮮,卻很難說出專業方面的所以然。這裡的每一件展品都是當年使用過的原物,包括配置中的關聯物,都有它們的故事,都有它們的歷史,都有它們曾經的榮耀和輝煌,都能夠串聯其關聯的具體內容。從這裡起步的很多創造以及傳統,顯現了這個日不落帝國往日太陽升起的光輝,那是從蒸汽時代走來的表現為人類進步的每一步。伴隨著汽笛的聲響和蒸汽的升騰,顯示的是科學技術進步所帶來的交通發達和運輸能力的提升,以及交通的革命給社會變革帶來的巨大的變化。而博物館所展現的是整個世界鐵路發展史從開篇以來的每一個篇章。
【視頻】陳履生博物館群
相關閱讀請點擊以下
【揚中陳履生博物館群】
陳履生:博物館和美術館在鄉村中大有作為
陳履生:枕上春秋
陳履生:美食不如佳器
陳履生:點燈· 藏燈· 畫燈· 展燈· 傳燈
您有一份來自揚中陳履生博物館群的資料,請收藏
「鎮江市人民獎章」獲得者陳履生:對於家鄉,我心依舊
陳履生:愛家鄉,就為家鄉建博物館
陳履生:對於2000年前的偉大時代的痴迷
陳履生:為什麼收藏竹器,為什麼創立竹器博物館
陳履生:在家鄉建美術館是很自豪的事
眾籌藝術圖書館,它越來越像天堂的樣子
同質化和空心化是博物館的通病
把教育推到博物館的一線
博物館的特色很重要
博物館的公私合營作為一條道路
博物館的探索和深耕
◆ ◆ ◆ ◆
187 8606 1930, 181 9810 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