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陳履生博物館群——漢文化博物館、陳履生美術館、竹器博物館在江蘇省揚中市開幕。揚中市委書記殷敏致辭,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發來賀信,新壩鎮黨委書記吳玉青主持開幕式。
陳履生博物館群位於其家鄉江蘇省揚中市新壩鎮新治村,此次,他與揚中市新壩鎮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博物館群「三館」齊開,全部藏品均由陳履生提供。這是他繼創立油燈博物館(揚中、常州)和陳履生美術館(常州、三亞)之後的又一貢獻。
殷敏在致辭中表示,博物館群要著力發揮好三個方面的作用:一是要成為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強化「網際網路+智慧博物館」的理念,用文物再現歷史,用藝術傳遞能量,用竹器訴說故事,以豐富的陳列、獨特的文創、先進的管理、一流的服務,持續增強展覽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要不斷豐富鄉村振興的「內涵底蘊」,將博物館群建設與「最美鄉村」相融合,充分挖掘和發揮文化引領作用,滿足好人民群眾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探索出一條鄉村治理與文化建設相得益彰、熠熠生輝的「新路子」;三是要打造展現島城魅力的「金色名片」,全方位開展社會教育、學術研討、研學旅遊等活動,架起心靈溝通的「文化橋梁」。
馬明龍在賀信中指出,博物館作為歷史的記錄者和保存者,是保護和傳承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建好、用好博物館,對於延續鎮江的文脈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他認為,陳履生博物館群凝聚了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既彰顯了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也飽含了陳履生對家鄉的真摯熱愛和深厚情愫。
山東省石刻博物館在賀信中認為,陳履生博物館擁有珍貴的文物藏品,更是國內少有的民營博物館群,希望加強兩館的合作與交流,共同為中國的文博事業和公共文化服務貢獻力量。
多年來,陳履生心繫家鄉、回報桑梓,1998年以自家宅院為館成立了全國首家以油燈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2019年又和新壩鎮攜手,投資建設揚中首家鄉村博物館,並將漢文化博物館、陳履生美術館和竹器博物館有機融合,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集聚效應」。館內藏品跨越了2000多年歷史,既有精美絕倫的藝術珍品,也有樸實無華的日常物件;既蘊含著歷史的厚重,又散發著現代的時尚;既承載著民族文化,又彰顯著地域特色,為揚中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