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7種布施不花錢就能得大果報?

2020-12-12 達摩

本文摘自學佛網,妙用堂的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佛學文章,發揚中國的佛學古典智慧。

  佛說有七種施。不損財物。獲大果報。一名眼施。常以好眼。視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不以惡眼。名為眼施。捨身受身。得清淨眼。未來成佛。得天眼佛眼。是名第一果報。二和顏悅色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不顰蹙惡色。捨身受身。得端正色。未來成佛。得真金色。是名第二果報。

  佛祖說,有七種布施,不用花錢,就能得到大果報。

  1 眼施

  對待父母老師長輩沙門婆羅門,經常慈眉善目,而不是惡眼怒視。這個叫做眼施。

  來世就能得到清淨眼。未來成佛的時候,能夠得到天眼以及佛眼。這是第一果報。

  2 和顏悅色施

  對待父母老師長輩沙門婆羅門,不會板起臉給對方臉色看,而是和顏悅色,如沐春風,那麼來世就能得到端正的膚色,未來成佛的時候,得到真金色果報,這是第二果報。

  三名言辭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出柔軟語。非粗惡言。捨身受身。得言語辯了。所可言說。為人信受。未來成佛。得四辯才。是名第三果報。

  3 言辭施

  對待父母老師長輩沙門婆羅門,說話柔和,不會粗聲惡語,來世就會得到辯才,所說的話,別人就願意相信,未來成佛,得到四種辯才,這是第三果報。

  四種辯才就是以前說過的四無礙辯:

  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

  四名身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起迎禮拜。是名身施。捨身受身。得端政身。長大之身。人所敬身。未來成佛。身如尼拘陀樹。無見頂者。是名第四果報。

  4 身施

  對待父母老師長輩沙門婆羅門,迎來送往,恭敬禮拜,這個叫做身施。

  來世得到端正的身體,高大的身體,眾人敬仰,未來成佛,身體如同尼拘陀樹,沒有人能見到你的頭頂,這是第四果報。

  五名心施。雖以上事供養。心不和善。不名為施。善心和善。深生供養。是名心施。捨身受身。得明了心。不痴狂心。未來成佛。得一切種智心。是名心施第五果報。

  5 心施

  如果你雖然用前面四種方式布施,但是呢,你的心不真誠,皮笑肉不笑,心裡不和善,那也算不上布施。

  如果你以真誠的善心,發自內心的歡喜去供養,那就叫做心施。

  上次說過那個貧女布施僅有的兩塊錢,她的善心很多,所以果報也很大。

  這樣的人來世得到明了心,心不會痴狂,未來成佛的時候,得到一切種智,這是第五果報。

  六名床座施。若見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為敷床座令坐。乃至自以已所自坐。請使令坐。捨身受身。常得尊貴七寶床座。未來成佛。得師子法座。是名第六果報。

  6 床座施

  對待父母老師長輩沙門婆羅門,為他們安排好的座位和床鋪。甚至把自己坐的好座位,讓對方來坐。來世常得尊貴的寶座,未來成佛,得到師子法座,這是第六果報。

  比如你見到父母尊長過來了,就應當起身為他們安排座位,請他們就坐。

  如果你在公交車上,見到有需要的人士,你也應當主動為他們讓座。

  七名房舍施。前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使屋舍之中得行來坐臥。即名房舍施。捨身受身。得自然宮殿舍宅。未來成佛。得諸禪屋宅。是名第七果報。是名七施。雖不損財物。獲大果報。

  7 房舍施

  為父母老師長輩沙門婆羅門安排妥當的住宿,讓他們住得方便,叫做房舍施。

  來世得到自然的宮殿房屋,未來成佛的時候,得到諸禪定為宅。這是第七果報。

  以上這七種布施,雖然不用花錢,卻能得到大果報。

下面給大家推薦一款實用的念佛機

相關焦點

  • 佛說有七種布施,不用花錢,也能得大福報!
    布施是修行的一個重要法門,是佛教六度波羅蜜之一,通過布施可以廣結善緣,破除我們內心的慳貪,培植善根福報。布施分為三種:法布施、財布施、無畏布施。其中以法布施最為殊勝究竟,但大家最熟悉的還是財布施。財布施又分為內財布施和外財布施,但我們現在一般人經常講的是外財布施,而忽視了內財布施,喜歡用自己的衣食財物布施眾生,而不知很多布施其實是不用花錢的,沒有一分錢,也可以照樣修布施。布施重在發心,佛曾經講過,即使再貧窮的人,也可以修下面七種布施,同樣具有無量的福報和功德。一,眼施。
  • 佛說有4種布施,不花一分錢,也能得大福報!
    因為佛說福報從布施中來,我們想要得到任何事物的前提,就是先布施,因為只有布施,才會有收穫,這是因果循環,亙古不變的真理。可常人總是有誤解,認為布施就是要那錢財去幫助他人,沒有錢怎麼布施呢?其實,布施的範圍十分廣泛,以下4種不用花一分錢,也能得到很大的福報。
  • 佛教:這樣布施,得不到勝妙果報,需引起注意!
    若是以不正當、不合法的方式賺來的錢、得來的物品用來布施,就是不淨財、不淨物。田淨就是布施的對象是清淨福田,這種布施所獲得之福德大,因為田淨,所以果報大。譬如供養佛和供養凡夫眾生,其果報有差別。供養佛是無量報,供養眾生果報有限量。
  • 怎樣布施獲得8種現世報?
    首先必須對『現世報』的定義加以說明,再來肯定布施絕對能獲得現世報的道理,你便會無話可說!所謂現世報的獲得,可大可小,可近可遠,可深可淺;不是一定要在布施後獲得大富大貴的事實,才叫做現世報。相對的,也不是一定要用財物布施,才叫做布施。
  • 貧窮布施難,不一定非要財布施,布施一個笑臉都是福報
    這一章舉出修行人所面臨的二十種困境。「佛言:人有二十難。」對於修行學佛的人來說,修定修慧,希望福慧增長,乃至成道證果、獲得解脫,都會遇到這二十種障礙。一般人不了解,布施能夠把貧窮、慳貪舍掉;假使把慳貪布施掉了,貧窮也會跟著布施掉。一般人到廟裡拜拜,都會祈求佛菩薩、神明賜給他好運、賜給他財寶,但是要他布施卻不太容易。如果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知道今生貧窮是由於過去的慳貪、吝於布施所招感,今生即使再怎麼貧窮,也會盡力布施的。不一定非要財布施的。
  • 佛教:布施有哪些功德福報?
    菩薩道的修行,就是從實踐「布施」開始,「布施」實踐除了可以去除「慳貪」習性外,還能增長慈悲心,並且累積修道所需的福德資糧。「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布施不是把錢財、精力、心血白送給他人,而是一點一滴累積今生來世的功德利益。布施是在不經意中積蓄人生當中最重要的財富,也是我們永遠受用的財富。
  • 怎樣布施,福報功德才會最大?
    佛家講究一個因果報應,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所以他們對「布施」很在意,布施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種行為,是用來幫助我們積攢人緣福報的。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佛家的五種「布施」,多做這五種行為,不用刻意,也能得到很好的福報。
  • 從佛經中看七種不用花錢卻能獲大果報的布施
    《雜寶藏經》七種施因緣第七十六:(白話譯文)佛說有七種布施,不用花錢,卻能獲大果報。第一種:眼施。見父母師長、出家人時,不能以惡眼視人,眼神要安詳柔和。果報:將來會得到眼根清靜,成佛後得天眼佛眼。第二種:和顏悅色施。
  • 99歲老僧開示:想要求福報,就要多布施,這樣布施福報才最大!
    一個有福報的人,往往求財富就能得到財富,求名利就能得到名利。然而,我的一位朋友,已過不惑之年,卻一直窮困潦倒。有一天,他告訴我,最近他去寺廟拜見了一位99歲的老僧,並向老僧請教怎麼才能求得福報。「老僧回答說:」布施並不一定是施捨財富,有些事不用花錢也可以布施。比如說,經常以慈祥、善意、明亮的眼光看待父母、師長及周圍一切的人;對待別人和顏悅色;經常鼓勵、讚美別人。這些都是布施。「朋友聽了,恍然大悟。但是,想起剛才老僧讓他看的那句經文,對」無住相布施「還是不太理解。於是再次拜請老僧開示。
  • 佛法:這四件事,做得越多,福報就越大
    生活之中很多人燒香拜佛都是為自己及親人求財求福報。他們買最貴的燈燭,燒最貴的香,以為花錢越多越是對佛的尊敬,表明自己對佛的虔誠,就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獲得自己想要的福報。其實這樣做只是他們的一廂情願,福報的多少並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要想獲得福報,佛說,這四件事,做得越多,福報就越大。第一件事:一心誦讀佛經《金剛經》上說「若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 學佛者學會這六種布施,好運不斷,功德無量!
    佛教很看重布施,很多放生的行為,就是在布施,但有人可能會因為,自身的原因,並沒有布施的能力,所以很多人,都是有心無力,想要去幫助別人,可是自己能力有限,不拖累他人,就算幫助他人了。大多數學佛者,家境富裕的很少,想要去布施,可又苦於沒有能力,如果你也是這種情況,看完這篇文章,後許觀念就會發生轉變,因為布施的方法很多,有一些布施,是不需要花一分錢的,而獲得的福報,卻同樣很大。我們來看一看,都有哪些布施,是不需要花一分錢的。第一種布施,就是顏布施。顏布施就是我們可以用微笑對面對他人。
  • 佛教:這則故事告訴你,布施給什麼人功德大,能快速得大福報!
    佛教:這則故事告訴你,布施給什麼人功德特別大,能快速得大福報!深信因果的人,今生能夠幸福,來世也能成就。所以,想要今生或者是來世生活幸福,福報深厚。那麼,一定要學會積累福報。那麼,福報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是不是天天燒香拜佛就可以求來福報呢?答案是否定的。佛經有云,我們世間人的福報都是前世修來的。譬如說有人出身貴族,有人出身豪門,可是也有人出身貧窮。有人可以成為赫赫有名的企業家,擁有巨大的財富。這一切,都是前世修來的,甚至是經過了很多世累積起來的。
  • 「老宋講故事」固定收入的人,布施金錢出去以後,財富從何而來?
    不一定。我猜想,有很多同修可能存在這方面的疑惑。這位同修說:「打擾了師兄,布施得健康長壽,得聰明智慧,我非常相信。可是……」布施,得健康長壽。這個健康長壽,是什麼布施得來的?無畏布施。得聰明智慧,怎麼得來的呢?是法布施。這個得財富,他不能理解。財布施得財果報,對不對呀?他為什麼不能理解呢?他說:我的工資是死的,就五六千,不會再漲了,這個財富從何而來呢?如果是做生意、做銷售、跑業務,我是很相信的。
  • 淨空法師:學佛為什麼要先學布施?
    布施,就教我。他老人,經驗很豐富,告訴我。我是個很普通的人,命不好,命中沒有財庫,人家財庫滿的,李嘉誠財庫滿的,我的財庫空的,什麼也沒有;命裡頭沒有官印,沒有做官的命,而且壽命短,四十五歲。老人都教我,教我怎樣得到財富?財布施。我說我沒有錢,生活都很困難,哪來的錢布施?老師告訴我,一毛錢有沒有?一毛有,可以。一塊錢有沒有?一塊錢勉強還可以。行了,你就從一毛、一塊起布施。
  • 一位高僧說:即使身無分文,你也可通過這7種布施,增加福報
    對於突如其來的打斷,高僧並不惱,反而笑著回答道:「當然有,而且不只一種,一共有7種。這7種布施,即使身無分文,也能做到,從而增加自己的福報」。高僧說完,便請這位男子坐下,並講了下面這則故事:在王舍城旁,住著一位非常窮苦的老太婆,名叫南陀。
  • 布施供養的時候,只要做好這一點 福報就是不可想像的
    布施是六度之一,也是六度之首。六度,是大乘修行道的六項主要內容,也是我們學佛的要做的,平時我們布施或者放生都會覺得沒有時間,或者沒有金錢,但是布施主要看的我們的發心,發心做好才是圓滿的。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一天,佛陀遊化到婆羅門城,婆羅門王知道佛陀具有大威力,能夠感動群眾,接受他的教化,因此,心裡就深深地疑忌著。於是下一道命令,作為限制,說若有人布施佛陀飯食,聽佛陀講演,罰金五兩。  佛陀進入城內,向各家乞食,給民眾培植福田,以便使脫離苦海。
  • 懂布施的人都知道,存錢不如存福報
    佛教中的布施又分為三種 財布施 法布施 無畏布施 財布施 大家通常知道得比較多的是財施,財施還分為內財施和外財施。
  • 7種不要錢的布施,照著做,好運自然來!
    你知道,什麼叫布施嗎?布施是什麼?布施,就是把自己所擁有的,金錢或者是物質散發出去。總而言之,布施就是給予別人幫助。布施,又可以分為三種布施,是哪三種布施呢?分別是,一是財布施,二是法布施,三是無畏布施。你布施給別人財富,你就會得到財富。
  • 佛教:布施如何才能獲得福報?最簡單有效的五個方法!
    對於布施,不由多說。大家都有去做過,但效果如何「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在行布施所獲福報的基礎之上,行布施的方式方法也有不相同之處。從而導致了布施所獲福報大小也不相同。關於布施的方式方法,佛在《優婆塞戒經》之中講到過這麼五個方法,其也是最簡單有效的五個方法!一、至心施!
  • 佛學:課誦、回向、持齋、結緣、布施,環環相扣種善因才能得善果
    塵世中的種種皆有因果,在我國的佛學文化中特別看中這一點,今天就為大家解讀佛學中的課誦、回向、持齋、結緣、布施,世間看似無關的所有其實環環相扣,所以想得善果著一定要先種善因才行:課誦課誦,即佛教寺院定時念持經咒、禮拜三寶,梵唄歌贊等法事,因為希望在課中獲取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