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徐州的一個小縣城裡,雖然周圍都是平原,但是心中也是有山的概念,直到大時知曉了很多事物,才想到我心中的山只能稱之為小土堆而已。平生有兩大喜好,一是寧靜的場所,二是喜歡食筍。所以我羨慕生活在山邊的人們,既能享受到自然的寧靜,也可根據時令嘗到鮮脆的竹筍。
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
冬有板慄,夏有芒果,而我四季有你。竹筍四季皆有,而春、冬風味最佳。前段時間碰到些冬筍,大概與豬肉同價,想到卻是很久沒有吃到便索性買了一點,昂貴的食材肯定需要搭配沒好的食物才能顯得匹配,所以便配了點五花肉煨煮,美美地吃了一頓。
時不幾日從外地出差回來,心思被饞蟲勾起,第一件事便是去超市採購食物,遠遠看到冬筍所在的區域一片空空,心中有些失望。生活中總是充滿驚喜,雖然沒有冬筍,但是卻發現了另外一種美味的食材。恍惚已至三月,春筍都已上市,與冬筍豐盈多肉不同,春筍就像一個個纖瘦挺拔的大姑娘。喜不自禁便多買了一些。
舌尖上的中國讓我這個吃貨久久難忘,尤其以其中的挖筍煮筍環節更是讓我嚮往。羨慕山邊的人們立春、冬時可以進山挖筍,踩挖後的竹筍清水洗淨、輕撕筍衣露出潔白如玉的身軀,肉質鮮脆「菜王」美譽名副其實。但是竹筍食用部分藏於外殼中,要怎麼才能減少肉質的損失呢。資深吃貨總結出了幾點。
剝開金衣露白玉,肉質鮮嫩脆動人(挑選、竹筍處理、去味)
說到剝筍之前必然要說如何挑筍,挑筍有講究,四種訣竅:一曰筍殼,以黃嫩為佳,二曰筍肉,以白者為優,三曰筍結,緊密為首選,三曰筍體,蔸大尾小是極品。剝筍講究的地方頗多,筍味美而貴,需要細心剝取肉質才不會浪費。有兩種方法,其一以刀尾傾斜向上,筍自下而上劃一刀,沿著劃開之處輕輕剝離,筍尖部分便重複以上動作即可完成。其二就是以刀去尾,手拿鮮筍,自下而上劃破筍皮,兩手順著刀口輕輕一撥即可完成。竹筍本身含有較多的草酸鈣,所以製作時有種生澀味道,正常炒制時建議汆水去味。既然說完了怎麼挑選處理,接下來就說說如何製作竹筍。秀色可憐刀切肉,清香不斷鼎烹龍(燜、煨、炒、拌、醃)
嫩筍的烹調方法繁多,可葷可素,做法不同風味各異。那麼怎麼處理才好吃?推薦掌握以下5種不同口味的做法,不好吃就怪了!
1.油燜竹筍(燜字篇)
食材:竹筍、蔥薑絲、料酒、生抽、老抽、食用油、白糖、精鹽、雞粉。
做法步驟:1.起鍋入寬油,放入蔥薑絲爆香,汆水放涼後的筍段入鍋稍微煸炒。2.一滴老抽上色,放入少許生抽、白糖、精鹽,加入少許清水燜至收汁。3.撒入少許雞粉出鍋,這道菜在《舌尖上的中國》有詳細描寫,記憶深刻,試著製作後很是下飯。
2.竹筍煨肉(煨字篇)
竹筍煨肉這道菜我確實記憶猶新,我很喜歡吃,母親也經常做,後來我以鮮冬筍燒肉時感覺並沒有以前的味道,才知道使用的食材錯了,竹筍以冬筍為佳,但是選用冬筍乾最好。
食材:筍乾、五花肉、蔥姜段、花椒、葉、八角
做法步驟:1.竹筍乾提前泡發,勤換水等到顏色由深變淺後切成小塊,入鍋中加入清水煮沸,(可以起到去味、二次泡發的作用)。2.五花肉用清水浸泡時出血水,瀝乾水分後,鍋中溜入底油開始煸炒出油,兩滴老抽上色,放入清水微微沒過豬肉,加入料酒放入蔥姜花椒燉至湯汁減半。3.將竹筍取出一半放入砂鍋,肉盛一般鋪入砂鍋,在將剩下的筍和肉依次放入鍋中,精鹽入湯中化開,淋上湯汁,開小火悶煮。4.即將收汁時撒入少許雞粉調味,關火稍稍等待一段時間充分入味即可食用。
3.魚香肉絲(炒字篇)
要說以竹筍成菜名聲最大的莫過於魚香肉絲了。單看字名,絕想不到需要使用蘆筍作為食材,當然了魚更是沒有。
食材:主料選用豬肉,三肥七瘦為佳,輔料為泡椒炒出魚香味。木耳、冬筍、蔥姜蒜末。
做法步驟:1.豬肉、木耳、冬筍切絲(汆水備用),肉絲放入適量的精鹽、澱粉、料酒抓勻。2.碗中加入香醋、糖、蠔油、少許精鹽和水調魚香味。3.鍋中放入適量的食用油,以肉絲溜鍋,放入蔥姜蒜末、泡椒炒香。4.放入冬筍絲炒制斷生5.淋上挑好的魚香料收汁。
4.涼拌竹筍(拌字篇)
食材:冬筍、生抽、精鹽、香醋、花雕油、熟油
做法步驟:1.冬筍去殼,切片或者切段2.鍋中放入清水煮至沸騰,將冬筍汆水去味,過冷開水瀝乾水分備用。3.放入容器中依次放入精鹽、生抽香醋、花雕油、熟油,以黃瓜點綴裝盤即可。
5.醃竹筍(醃字篇)
食材:竹筍、大蒜頭、泡椒蔥姜段、精鹽、涼白開水
做法步驟:1.竹筍去殼洗淨,切片或者切段2.鍋中放入清水等到沸騰時放入筍汆水去味。2.過涼水瀝乾水分備用。3.將筍放入容器中,泡椒,蔥姜段、大蒜頭拍碎均勻的撒入容器中,加入涼開水,撒上多的食用鹽4.密封放入陰涼遮光的地方,防放置三天以上可以嘗試食用。
竹筍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的作用,多多食用大有好處,以上便是關於竹筍從挑選、剝洗、去味的方法,更有五種不同做法的詳細介紹,不好吃就怪了。燜的鮮香、煨的濃厚、炒的脆爽、拌的清香、醃的爽口,五種做法,五種味道各有特色。每種都很美味健康,你喜歡吃哪種?以上就是竹筍的詳細做法,有你喜歡的麼?你還有什麼更高的做法?歡迎留言一同學習交流。
感謝親愛的你,能夠花時間來閱讀我的文章,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分享 收藏 點讚,也可以在評論區留下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