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祖國大地,處處都能吃到炸醬麵。有人可能會覺得炸醬麵是非常簡單的家常美食,沒有太大的技術難度。
實際上,一碗看似尋常的炸醬麵要真正做得唇齒留香,味道醇厚,還是有很多講究的。
今天,就和大家來說說老北京炸醬麵背後的門道和講究。
炸醬麵作為北京人喜愛的一種麵條吃法,冬天吃,夏天更要吃。麵條最好是用抻面,手擀麵也可以,實在不濟為了省時間,買點切面、煮點掛麵也行。麵條的講究雖然不少,但是關鍵在於炸醬上,醬炸好了,這碗面就成功了大半。
北京人吃炸醬麵,講究的是炸醬要小碗幹炸。什麼是小碗幹炸?說法很多,說一千道一萬,小碗幹炸的標準就一個:炸好的醬放在碗裡,用筷子從中間劃開,縫隙不黏合。只有這樣才是真正上好的小碗幹炸。
再說醬,炸醬麵的醬用的是黃醬。北京人呢根據習慣,每家有著不同的喜好,有人用六必居的,有人用天源的,還有用桂馨齋的,這裡面其實也有講究。一般來講,南城的人喜歡用六必居的,北城的人喜歡用天源的,回民都用桂馨齋的。
炸醬有肉醬、素醬、桂花醬。素醬沒什麼說的,桂花醬就是雞蛋炸醬。肉醬過去用五花肉,因為過去的肉肥,用五花肉正合適,現在有很多人依然說要用五花肉就不對了。現在都是瘦肉型豬,五花肉和以前的不一樣了,因此現在要用硬肋肉,只有硬肋肉還有點以前五花肉的意思。同時黃醬不蒸不糗也炸不出好味道的炸醬來。
吃炸醬麵還要有麵碼兒,季節不同,麵碼兒也略有增減。一般是黃瓜絲、水蘿蔔、芹菜末、黃豆嘴等,當然越豐富越好,但最少也要有四種。
春天可以加點香椿末,冬天來點嫩白菜絲。趁熱吃就是吃鍋挑,煮熟了不過水挑到碗裡直接吃;喜歡清爽一點的就過遍水,夏天要用涼白開,冬天要用溫開水,過了水的麵條不愛坨,吃起來爽滑過癮。
地道的北京炸醬麵,各家有各家的心得和特點,一樣的是那種家常的味道。來吧,給家長做上一份簡單而美味的炸醬麵吧!把家的味道融入其中,品嘗平凡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