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眾所周知高鐵技術是中國新時代的一張代表性名片,中國建造的高鐵裡程數居於世界第一,中國的高鐵修建技術也最為成熟,運行多年並沒有出現什麼大型的安全事故。然而,其實高鐵並不是我國的首創,國際上最先提出高鐵這一理念的是日本。
然而日本受制於有限的國土面積,未能將高鐵作用發揮到位,同時日本在高鐵技術領域的研究能力有限,之前其鋪設的高鐵還發生過一些漏電漏水的安全事故。
不過近些年日本高鐵技術也在不斷與時俱進,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日本耗資5944億建造的一條磁懸浮高鐵,總長度為286公裡,達到了全球最高標準,預計將在七年之後開通。
這一條高鐵線路叫做中央新幹線,是位於其知名城市東京的一條高鐵線路,這一高鐵從當地的品川站出發,最終抵達名古屋附近,中間距離為286公裡,位居世界第一。
作為一條應用了磁懸浮技術的高鐵,其運行速度自然要超出於普通的高鐵,能夠達到每小時五百零五公裡的速度。要知道我國當前運行最快的高鐵速度也僅僅為每小時三百五十公裡,想要有更高的突破,勢必也要藉助於磁懸浮的技術。
為了確保這一工程的順利進行,日本當地政府為其籌集了9萬億日本的資金,如果用人民幣來計算,則達到了5944億元,放置我國境內,也算是一項超大型的工程了。這一線路建成之後,首要造福的就是在兩地之間通勤的上班族,按照當前預計的運行速度,僅僅四十分鐘的時間就能夠從起點抵達終點站。
當地居民對這一線路的運行也倍感期待,根據我們的了解,這一工程早在1970年就被專家提出來了,當時還做了一定的準備工作,在宮崎縣附近建造了一段試行的跑道。
之後由於種種原因,這一工程就處於擱置狀態了,直到2011年再次提上議程,於2014年正式開始動工。
算來至今為止這一工程已然修建了六年的時間了,可以當地政府回應還需要七年的等待期。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上海在建15號地鐵線,有著西部走廊之稱,力爭2020年底開通
中國耗資200億,建造20萬畝的海上城市,未來將成下一個溫州
新紀錄!中國在深海1542米鋪設管道,實現每年30億立方穩定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