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豬肉已經讓人垂涎欲滴了。
燉豬肉已經讓人垂涎欲滴了。
把幹竹筍做成燉豬肉,讓人容光煥發。
幹筍盛滿肉汁和湯時,脆而耐嚼,香味濃鬱,甘甜鹹鮮,每次做這道菜,我總是先吃幹竹筍,然後再吃肉。
準備配料
用竹筍乾燒肉主要有兩種配料:竹筍乾和五花肉。
筍乾品種繁多,如雷筍、毛筍、高街筍、石筍筍等,質地、口感各異,烹調肉類最好的方法是高端的幹筍,它們厚實、嫩滑、柔韌、耐嚼。
我們用阿姨親手做的木炭幹的高檔竹筍,竹筍很嫩,有泡沫。
五花肉應該是厚皮的(厚皮代表長時間飼養,肉香),又肥又瘦,一層一層,越厚越好。
調味料將用老的、生的、料酒的、糖的、姜的、蔥的,幹筍有自己的香味和新鮮的味道,不能放茴香、香葉、肉桂等香料。
配料(4人)
主要成份:皮豬肉400克,幹筍200克
調味料:老醬油瓷勺1把,生醬油瓷勺1把,料酒瓷勺4把,冰糖20克,姜8片,蔥5片。
提示:
這和竹筍乾燜豬肉類似,但由於竹筍乾的加入,要注意調味,適當減少老醬油和生醬油的用量,多放些冰糖。
竹筍乾的鹹度受浸泡時間長短和是否清洗乾淨的影響,所以,老生常談的醬油量只是個粗略的概念,烹調時,你需要把它們加入好幾次,首先,你需要少放一點,嘗嘗味道,如果不夠就加進去。
當原料準備好後,你就可以開始做飯了。
我們先來處理幹竹筍吧
將幹筍洗淨,用水浸泡2小時以上(中間換水為佳),泡沫變軟後,將其撕開,內外清洗。
各地購買的幹筍浸泡時間也不一樣,可以根據經驗調整(有些幹筍一夜之間可能不會變軟),阿姨的竹筍乾很嫩,30分鐘就能泡好,但為了提取更多的鹽,最好泡久一點。
洗完後,把它撕成長條的小拇指,(姑姑的筍乾沒有根,所以這裡省略了去根的步驟,)
再切一部分鑽石條,比較一下,最好撕成細條——竹筍的尖端柔軟嫩滑,越嚼越爛,口感豐富,層次分明。
開始煮肉
第一步滾水
先將五花肉洗淨,切成2-3釐米寬的麻將塊,不要剪得太小,否則縮水後會不好看。
將涼水放入鍋中,加入2片生薑和2勺瓷料酒,打開鍋蓋,用大火煮沸,然後用中火煮沸約3分鐘,直至不滲血為止。
將肉取出,用溫水洗淨(不要用冷水,這樣會使肉收縮變緊),並控制含水量。
燙的時候不要閒著,燒熱一壺熱水,洗4個青蔥,打成結,蔥1塊,姜6塊。
第二步炒色
開鍋後,在鍋中加入少許油,加入薑片和五花肉,加入2勺瓷質料酒,將肉炒香,擠出一些油,然後轉中火,加入1勺醬油,翻炒幾下,將五花肉上色,然後把幹竹筍攤開,炒勻。
第三步燉肉
倒入熱水至肉和幹筍未熟,加入洋蔥結和2片冰糖(約20克),加1個瓷勺調味,煮沸後蓋上蓋子,轉中低熱煮約40分鐘。
當燉肉大約是湯的三分之一時,打開蓋子嘗一嘗,如果太鹹,加些開水(開水一定要煮到一半),加一塊冰糖燉一會,有點輕也無所謂,當你收集果汁時它會變鹹。
第四步點火取汁
調整口味,開火收汁,取汁時,用鍋鏟不停地翻炒,讓湯蓋住五花肉和幹筍,動作要輕快,別把肉煎了。
收集果汁時很容易把罐子糊起來,別弄錯了,當你看到肉變紅時,把火關掉,記得留些湯吃米飯。
在鍋裡撒些蔥和米飯,快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