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重陽節的來歷,為何被稱為敬老節?與數字「九」有關

2020-12-21 城市船夫起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傳統文化中,有個「七重日」的說法,據說在這七個日子中,正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吉日。這七個日子分別是正月正(春節)、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上巳節)、五月五(端午節)、六月六(天貺節)、七月七(七夕節)、九月九(重陽節)。結合古代陰陽學說,這七個日子可以看出,皆是與「陽」有關(陽數或節氣屬陽),這也是古代「以陽為尊」的體現,陽者君父夫兄也。

重陽節

九月初九,按照數字文化,九是陽數裡最大的數字,稱「極陽」;兩個極陽之數相重,曰「重陽」。按照傳統觀點,「重陽處在乾坤轉變之中,乾德剛健;坤德柔和,二者兼備」。九為極陽,又稱「老陽」,這樣就與「老人」有了聯繫;另外在數字文化中,取諧音,九有「長長久久」的含義,也表示了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在《西京雜記》一書中記載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這是關於重陽祈壽習俗的最早記錄。2012年,國家把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定為老年節。推動了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傳統美德。

關愛老人·網絡供圖

據學者考證,目前「重陽節」名稱記載,最早見於三國時期,到唐代才有明確列為官方節日的記載。但是,一個節日的形成,顯然有其更深刻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源流。如上面所舉《西京雜記》裡的文字,就可以把重陽相關的文化推延到西漢時期。但據《呂氏春秋·季秋紀》記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在春秋時期,這個日子是與秋天祭祀相關的節日。現在重陽節曬秋習俗仍有保留。

登高·網絡供圖

重陽節最重要的習俗,莫過於登高,因此九月九日又稱「登高節」。古代把九月初九登高,也稱為「辭青」,與三月三的郊外踏青相對應。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登高與「祈福闢邪」有關,起源於原始社會的自然山川崇拜和敬畏。南北朝《續齊諧記》記載了「桓景登山避災」的傳說。恆景是當時一位有名的術士,他認為九月初九,人們離開家門,儘量往高處去,可保平安。而據西漢《小戴禮記·祭法》的說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這就增加了登山祈福的文化內涵。

神仙飛升·網絡供圖

上面引用的,已經把登高與「神仙文化」聯繫了起來。從相關神仙飛升的記載來看,很多大神級別的都選擇在九月初九飛升(如道教祖師張道陵、真武大帝、關聖帝君、軒轅黃帝、媽祖娘娘等)。那麼登高習俗會不會和這些神仙飛升傳說有關係呢?所謂「九九歸真」,以陰陽學說來看,重陽節為「陽氣所極」,正是「清氣上升到最高的時刻」,而對應的濁氣下沉到低處。這樣一來,地勢越高,清氣聚集的越多,道教便認為此時神仙最容易飛升成仙。按照氣候來看,深秋時節,豔陽高照,給人以神清氣爽;登高遠眺,有感天高之闊,雲淡風輕,身姿也會有輕盈之感。從民間的神仙信仰來看,登高習俗或受神仙飛升的傳說影響。

相關焦點

  • 重陽節,敬老節
    ,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 重陽節的來歷及意義
    重陽節又稱為雙九節,秋天的太陽節,爬山節和敬老節,是每年農曆九月的第九天。它是中華民族的四個傳統節日之一。在重陽節上,有一些習俗,例如爬高祈禱祝福,秋天旅行欣賞菊花,穿山茱,、敬拜神靈和祖先以及為生日喝酒宴會。
  • 重陽節的來歷|重陽節習俗|重陽節風俗有哪些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重陽節,亦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農曆九月九日。習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現在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為敬老節。重陽由來已久,《易經》載以陽爻為九。」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就已出現。
  • 重陽節為什麼要敬老?重陽節有什麼風俗?
    馬上就是重陽節了,重陽節有敬老的傳統習俗,重陽節為什麼要敬老呢?重陽節為什麼是給老年人的?下面一起來看看吧!重陽節為什麼要敬老重陽節在每年的農曆九月九日,寓意「久久」,有祝願老人長壽的含義在裡面,所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自古以來就有敬老感恩的傳統。
  • 重陽節為什麼叫敬老節,有什麼風俗?重陽節的古詩有哪些?
    馬上就是重陽節了,聽說重陽節有敬老節的說法,重陽節為什麼叫敬老節?重陽節主要風俗是什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吧!重陽節為什麼叫敬老節傳統節日的現代傳承。重陽節最早是一個豐收後的祭祀節日,有感恩和期盼的寓意在其中,傳承至今,現在的重陽節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人們會在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是傳統節日現代傳承方式之一。
  • 重陽節的來歷和傳說
    「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 為何把農曆九月九日稱為「重陽」?始於哪個朝代?
    明天(10月17日)就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了,也是中國法定的「老年節」。九月初九為何稱為「重陽」?又與「敬老」「長壽」有啥關係?《易經》中把六定位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 今日重陽 重陽節的來歷和意義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曆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
  • 九月九「重陽節」從何而來 古人為何覺得「九」是個神奇數字?
    農曆九月初九被稱為「重陽節」,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又被稱為「重九節」,因為這個日子有兩個「九」。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九」是一個神奇的數字,直到如今,人們還將「九」視為吉祥、尊貴的象徵。那麼,九月九日為何被稱為「重陽節」呢?古人為什麼覺得「九」是一個神奇的數字?
  • 重陽節是老人節嗎?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重陽節的來歷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重陽節的習俗有登高遠眺、賞菊花、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因此,重陽節也叫「登高節」、「茱萸節」、「菊花節」。1989年,我國政府將農曆九月初九正式定為「中國老人節」、「敬老節」,重陽節又成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進一步在法律上明確規定,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日作為老年節。
  • 古人為何把農曆九月初九定為「重陽節」?揭秘神奇的數字「九」
    農曆九月初九,即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日,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這天又稱「登高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人們會登高望遠,思念親人,可以說它是漢族人們的傳統節日。那麼,古人為何把農曆九月初九定為「重陽節」呢?數字「九」又有什麼神奇之處呢?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 重陽節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全簡單版 重陽節來歷詩句習俗50字
    重陽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也是敬老節,請大家生活中善待身邊的老人,真正做到能夠尊老敬老,老人更需要我們的關愛。下面板報網小編為您帶來重陽節手抄報圖片大全,慶重陽承傳統,希望你們喜歡!  》》重陽節的來歷簡介重陽節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全簡單版重陽節來歷  陰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逢,稱為「重九」。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為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代出年。
  • 重陽節的來歷
    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只是近年來,人們對老人的推重,故此節日又被稱為老人節。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在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是漢族的傳統節日,因《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 重陽節登高的習俗,可能與神仙飛升有關,古人為何重視「重日」?
    這七個日子分別是正月正(春節)、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上巳節)、五月五(端午節)、六月六(天貺節)、七月七(七夕節)、九月九(重陽節)。結合古代陰陽學說,這七個日子可以看出,皆是與「陽」有關(陽數或節氣屬陽),這也是古代「以陽為尊」的體現,陽者君父夫兄也。
  • 農曆九月九日是重陽節,重陽節為什麼叫老人節
    農曆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也叫「老人節」,因「九九」有長久、長壽之意。尊老敬老,是重陽節的主要習俗之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數千年代代相傳。一、重陽節為什麼叫老人節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自古重陽節就被人們重視,如今這個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成為中國的「老人節」。在中國古老的《易經》中,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雙九,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稱「重陽」,所以這一天為重陽日。「九」在古數中既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指地之極為「九泉」,九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數字。
  • 重陽節,欣賞十首與重陽節有關的古詩,你喜歡這美麗的九月九嗎?
    又到九九重陽節,重陽節又稱老年節、重九節、登高節、雙九節、敬老節等等,是一個與敬老、愛老有關的節日。2012年國家規定,將每年農曆九月九定為老年節,倡導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助老。今年九月九重陽節,讓我們一同欣賞十首與重陽節有關的詩詞,在這些詩詞中,感受重陽節的氣氛、內涵以及情懷。重陽節最早是豐收之後的祭祀活動,如今的重陽節雖然已經與祭祀活動關聯不大了,但還保存著一些傳統祭祀活動中的紀念儀式,比如登高、宴請、賞菊、喝菊花酒、吃菊花糕等,總而言之,重陽節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內涵的節日。
  • 重陽節究竟是怎麼來的,為何又叫「重九節」?
    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寫盡了重陽節的思鄉之情。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在農曆九月初九。「九九」諧音「久久」,古人便在此時祭祖、推行敬老活動。飲菊花酒、吃重陽糕也都是流傳已久的習俗。不過,重陽節究竟是怎麼來的?它為何又叫「重九節」?
  • 重陽節,到底是什麼節?
    《周易》裡說,「六」為陰數,「九」為陽數,所以九月九,就是九又重九、陽數相重的日子,這才有了「重陽節」的名稱由來,也稱「重九節」。那麼,被古人看重的重陽節,究竟是在過什麼呢?祭祖: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年尾時段最後一個頗為重要的傳統節日,與除夕、清明和中元並稱為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由此也可看出重陽節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中國古代屬農耕社會。農業文明,是極其重視祖先經驗的一種文明形態,因為必須要依靠前人總結的教訓、祖先遺留的智慧來耕織種植,由此,形成了一種祖先崇拜的文化心理。
  • 重陽節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風俗的來歷
    金秋時節,秋高氣爽,瓜果飄香,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即將來臨。重陽節,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與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一樣,也蘊含了豐富中華文化元素。現擷取點滴與朋友們共享。農曆的九月初九,二九相重,因此稱為「重九」。
  • 重陽節為何要敬老:中國人最該知道的四重意思
    原標題:重陽節為何要敬老:中國人最該知道的四重意思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