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旅遊復甦,改變出遊行業進程的三大變化

2020-09-22 網際網路洞察家

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各地旅遊市場出現復甦跡象,隨著國內疫情逐步穩定,旅遊業逐漸復甦,出行、酒店與景區門票的預訂都出現增長趨勢。這對「蟄伏」了一個長假的大旅遊市場來說,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時刻。經過了這場市場的洗禮,旅遊住宿行業和之前相比,出現了幾種明顯的蛻變跡象。

雲旅遊普及:未來或將成為常態

全國開啟「宅家」模式不久,一則「在家雲旅遊」的搞笑短視頻就刷屏了朋友圈。陽臺搖身一變成為登高遠眺、觀看日出日落的秀美山巔,廚房化身美食一條街、網紅美食一站打卡,臥室則承擔起五星級酒店的職責……雖然這只是宅家達人百無聊賴之下的一個玩笑,但旅遊行業是真的把「雲旅遊」這個概念運用到了實際行動中。

自2月初開始,飛豬聚集了世界各地的旅遊達人以及各商家平臺,推出了一系列的直播活動,在線為觀眾講解旅遊相關的內容,帶著鏡頭前的觀眾雲看展、雲看動物、雲踏青……公開數據顯示,一個多月的時間,飛豬直播場次超過7500場,觀看人次超3000萬,直播內容覆蓋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

類似的還有武漢大學、新華社等平臺聯合舉辦的「雲賞櫻」活動,陽春三月、櫻花盛開的美景一覽無餘,在聚集潛在受眾的同時,進一步激發了大眾對於解封後出遊的消費欲望。

「雲旅遊」剛推出的時候,市場上也存在質疑的聲音,認為雲旅遊並不能帶來訂單的實時增長,甚至還要為了配合推廣送出價格不菲的優惠券,受眾在線體驗過後就失去了復甦後實地旅遊的興趣。但從線上反饋來看,結果是正向的。旅遊本身的線下屬性更強、近距離實地體驗的滿足感目前無法被有效替代、重複消費的意願強烈等特殊屬性,使得在線「雲旅遊」不但沒有降低受眾的消費欲望,反而激發更多的人想要實地體驗一番的興趣。

這對旅遊行業各景區或平臺來說,相當於增加了一條有效的信息傳播渠道。現有的傳播流程已經跑通,未來不排除部分企業繼續保留現有模式,進行深度開發、常態運營的可能。

大數據整合應用:平臺型企業受益

3月中旬,中國旅遊研究院正式發布旅遊業線上資產測評方法和體系——「在線旅遊資產指數」(Travel Property Index,以下簡稱「TPI」),主要針對目的地、景區等旅遊經營主體的線上資產進行評估,並在旅遊業線上化、數據化、智能化、行業標準等方面進行有益的探索。

現有TPI指數包括五大維度:發布指數、傳播指數、互動指數、口碑指數、交易指數,基本涵蓋了短視頻、圖文、攻略等內容的產出,消費者點評、推薦等互動活躍度、平臺內容供給和在線轉化等多個方面。

TPI指數可以看做是大數據在旅遊行業的一次實際應用。其實,不少旅遊行業的頭部平臺已經開始自身業務平臺的大數據開發,將獲客、點擊、跳出率、訂單成交、點評等一系列消費行為進行有效關聯,並通過大數據找到其中的內在聯繫,然後藉助千人千面等手段實現更為精準、更為有效的內容推薦和服務。馬蜂窩與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達成的「一部手機遊甘肅」數據戰略合作,就應用了TPI指數的概念。

此次大範圍的意外事件,使得旅遊行業各企業紛紛加快了線上數據整合應用的步伐,從客觀上加快了大數據應用的廣度和深度,線上資產的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有數據積累的平臺型企業,成為大數據飛速發展大潮中最大的受益方。

一方面,平臺類企業信息涉及的範圍更廣,包括了訂單觸達、轉化、成單、評價、回購等各個環節的內容,可以系統性地進行數據的整理和分類。另一方面,大多數平臺型企業成立的時間較長,可以對多年的數據進行持續、不間斷的統計和研究,可以更好地揭示行業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平臺型企業大數據的研究價值也更大,不斷增高的行業壁壘使得其更容易鞏固自身的行業優勢地位。例如,種草類平臺小紅書、攻略類平臺馬蜂窩、酒店類預訂平臺攜程、民宿類預訂平臺木鳥民宿等等,都在線上資產的搭建和運營方面受益匪淺。

直播進程加速:私域流量獲取的捷徑

在VR/AR、圖文、直播等多種「雲旅遊」形式中,直播是目前最有效、性價比最高的形式之一,並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現階段品牌構建私域流量的當家花旦,這在旅遊住宿行業表現的尤為明顯。

4月初,網紅民宿預訂平臺木鳥民宿在支付寶發起的直播活動,通過民宿內直播、階梯式發券、滑梯互動、多套房源在線展示等形式,交出了主頁訪問人數同比增長超過2100%、生活號引流到小程序人數同比增長5倍的數據。現在,木鳥民宿的房東直播活動已經固定為每周一次。透過數據可以看出,木鳥民宿的直播活動引流效果十分明顯,有效利用了直播的形式同步進行私域流量獲取和訂單轉化。

飛豬直播業務負責人徐翔也曾公開表示,直播的核心價值是私域流量運營。通過直播吸引粉絲,藉助私域的吸引力,去擴大公域流量的獲取,同步深度挖掘粉絲需求。整個過程就像春種,現在種得好才能在秋天比別人的收穫更多。

尤其是現階段,對途家、木鳥等民宿預訂平臺來說,加速開通直播,除了強化私域流量之外,還具有多重意義。首先,各家民宿平臺在初期公布民宿退訂政策時,都公開承諾會對積極配合的房東進行流量補償,直播業務的開通可以完美兌現對房東的承諾,在博取房東信任、增加房客好感、贏得社會美譽方面一舉多得。其次,可以打造口碑效應,提升品牌溢價。和酒店類標間住宿不同,民宿房源形式多樣,非標化風格明顯,更依賴於口碑的傳播,同時附加疫情關懷、房東故事等人文情懷屬性,更有助於消費心智的打造。

一場突如其來的變化,雖然打亂了旅遊住宿行業各品牌的原本計劃,但也給所有人敞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將市場上的大部分玩家重新拉到了同一條起跑線上。領先者需要更小心謹慎地維持先發優勢,後來者也擁有了和前者縮短距離、重新一較長短的時間優勢。一旦各方度過了眼前的動蕩期,重新調整的時間窗口將再次關閉。

2020年,對所有的旅遊住宿品牌來說,都至關重要!

相關焦點

  • 國內旅遊需求復甦將快於國際旅遊,旅遊業復甦進程需等到2021年
    往年的這個時候,東南亞各國即將迎來旅遊高峰期。眼下,東南亞旅遊業能走出「至暗時刻」嗎?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今年全球遊客到達人數將減少80%,收入損失高達1.2萬億美元。東南亞旅遊業是僅次於東北亞地區的全球第二大受影響地區。封鎖措施使不少東南亞國家的遊客數量銳減,收入也大幅下滑。
  • 「雙節」迎來出遊復甦高潮 凱撒旅遊持續夯實國內市場
    原標題:「雙節」迎來出遊復甦高潮 凱撒旅遊持續夯實國內市場   今年中秋喜遇國慶,疊加出8天超長假期,加之全國疫情防控態勢持續向好,「雙節」期間出遊人數較前期明顯回升
  • 定製遊或成旅遊行業復甦突破口之一
    這既為旅遊行業帶來了機會,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從一些平臺的統計數據中就可以看出,今年國慶假期旅遊市場表現出明顯的新特徵。6人遊旅行網總經理賈建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內旅遊業得到極大恢復甚至反彈。從國慶期間的市場表現已看到旅遊行業復甦的出口。
  • 後疫情時代國內旅遊行業發展預測與政策建議
    疫情影響下一些企業的業務發生變化,積極應對疫情進行自救,比如眾信、凱撒轉為做國內遊;流量運營成為下一個風口,比如蘇心遊、蘇州旅遊、莫愁旅遊等區域性平臺和地方性平臺逐漸發力,國內旅遊市場的產業格局發生變化;疫情推動旅遊業智慧化發展,「無人服務」、「虛擬實境」、「智能導覽」、「數據監測」成為各大旅遊企業和景區智慧旅遊建設的基本要求;隨著攜程、巔峰、驢媽媽和眾多旅行服務商,以及越來越多的市長、廳長和縣長等地方政府領導人加入到
  • 疫後旅遊復甦,途牛加碼國內旅遊市場布局
    新京報訊(記者 王真真)自7月14日跨省遊恢復以來,國內旅遊市場加速復甦,在出境遊短期暫時無法恢復的背景下,國內旅遊企業開始不斷加大對國內旅遊市場的投入,其中,途牛也緊緊抓住了這一應對疫情衝擊、加快業績復甦的時機與市場。升級牛人專線,產品緊跟用戶需求變化疫情重創旅遊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旅遊的產業格局。
  • 「金融+」如何為旅遊行業開闢復甦之道?
    據艾瑞諮詢, 80及90後逐漸成為旅遊消費的主要群體,帶動了家庭及休假出遊繁榮,基於這種人口結構及消費習慣滲透的長期視角,中國大眾出遊的長期市場依舊向好。在上半年的疫情控制住後,大家走出家門的意願井噴,旅遊業正在快速恢復。7月中旬,國內航空票價紛紛回調,各景點廣告陸續推出。
  • 「十一」長假提前規劃 國內旅遊加快復甦
    「十一」長假在即,各景點、旅遊平臺都在積極「備戰」,旅遊行業復甦明顯「首先是和中秋節疊加為8天假期,時間更長,遊客的選擇空間更大,可以去更多的地方;其次這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首個長假,憋壞了的遊客有出遊的動力;最後就是出國旅遊仍存在諸多限制,往年出國遊的遊客將回流國內。」馬蜂窩旅遊研究中心負責人馮饒介紹說,在這些因素影響下,國內旅遊市場有望迎來復甦高潮。為此,不少地方和在線旅遊平臺早早開始推出優惠活動吸引遊客。
  • 疫情之後的酒店行業,行業全面復甦尚需時日「圖」
    一、什麼在阻止酒店業復甦 2020年二季度以來國內疫情正在逐步緩解,各地的復工復產工作正在有序展開,但是從各行業的復工情況來看,文旅行業的復甦速度是最慢的。直到2020年7月電影院還沒有復工,而對於旅遊業而言由於國內疫情的不確定性導致復工進程被各地的突發疫情所打斷。
  • 中國旅遊加快復甦
    文│陳洸、餘子健、沈思文(Steve Saxon)、威爾·恩格(Will Enger)等 編輯│戴聞名 插畫│劉俊今年「十一」8天長假,由於中國國內疫情控制有效,消費者對國內旅遊的信心快速提升。中國共有6.37億人次國內出行,按可比口徑較去年同比恢復79%,並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同比恢復69.9%。相比全球旅遊行業現狀,尤其在新一波疫情重現的當下,中國國內遊的復甦可謂是希望之光。
  • 疫後出境遊需求轉移 給部分國內旅遊地發展帶來新機遇
    疫後旅遊市場變化明顯  從旅遊需求端來看,疫情強烈影響了中國旅遊市場發展環境,疫後三大旅遊市場變化明顯。疫情過後,中國三大旅遊市場的恢復將呈現出以下特徵:國內旅遊一枝獨秀,高中低端旅遊市場同步恢復發展;出境旅遊市場低迷,亞洲和太平洋島國將優先恢復;個人遊、親子遊、青年群體出遊或將成為出遊主力軍;品質遊、自駕遊、精緻熟人小團遊將進一步受到推崇;周邊短途遊將成為主流,「養、閒、情、奇」更受偏愛;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智慧旅遊將助推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 谷歌分析旅遊復甦報告:亞太市場搶佔先機
    隨著航班停飛、邊境關閉,航空公司、旅行社和會獎旅遊承辦公司密切關注與旅遊相關的政策。他們也了解到,如今的消費者在出行時會優先考慮健康和安全。隨著各國逐漸放鬆出行限制,谷歌進行了一項調查,了解消費者對旅遊的心態變化,以及亞太地區的復甦進程。
  • 消費者黃金周出遊熱情高漲 政策利好助推旅遊市場復甦
    雙節將至,在這個長達8天的黃金周裡,伴隨著利好政策的適時推出,國內旅遊很可能迎來一輪復甦。本次通知從強化工作措施、開展督促檢查、建立工作機制三大方面統籌做好旅遊景區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開放各項工作,著力推動旅遊景區復工復產復業,按照「限量、預約、錯峰」要求,確保假日旅遊景區開放安全、平穩、有序。而文旅部早前下發了其他通知,將劇院等演出場所、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娛樂場所等地方的接納消費者人數也放寬至「不得超過核定人數的75%」。
  • 三大航空公司上半年淨利均現虧損 海外疫情或成行業復甦關鍵變量
    原標題:三大航空公司上半年淨利均現虧損 海外疫情或成行業復甦關鍵變量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28日晚間,三大航先後披露2020年半年報。毫無疑問,航空運輸業是上半年受新冠疫情衝擊最明顯的行業之一,三大航上半年營收降幅均在五成左右,淨利潤均由盈轉虧。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三大航主要業績指標大幅下滑,但貨運業務降幅明顯低於綜合指標。
  • 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 | 新冠疫情與國內旅遊:衝擊與信心
    疫情影響下一些企業的業務發生變化,積極應對疫情進行自救,比如眾信、凱撒轉為做國內遊;流量運營成為下一個風口,比如蘇心遊、蘇州旅遊、莫愁旅遊等區域性平臺和地方性平臺逐漸發力,國內旅遊市場的產業格局發生變化;疫情推動旅遊業智慧化發展,「無人服務」、「虛擬實境」、「智能導覽」、「數據監測」成為各大旅遊企業和景區智慧旅遊建設的基本要求;隨著攜程、巔峰、驢媽媽和眾多旅行服務商,以及越來越多的市長
  • 中國旅遊研究院在線發布了《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
    從影響程度上,上半年國內旅遊人數11.68億人次,同比下降62%;國內旅遊收入0.64萬億元,同比下降77%。國內旅遊業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市場下沉和消費升級讓國內旅遊消費基本面更加穩固。受跨省旅遊業務政策影響,行業信心大幅提升。從影響方式上,產業層面「轉型、自救、流量、智慧化、直播帶貨」是關鍵詞。
  • 利好襲來+行業復甦,雙節將至旅遊業該如何布局?
    因今年疫情的影響,旅遊業一度被困在「寒冬」之中無法解凍,隨著疫情得到控制,人們出門旅遊的意願逐漸增強,旅遊業也終於開始加速回暖,雖然暑假已經接近尾聲,但即將來臨的雙節有望進一步拉動消費,促進行業復甦。旅遊業「十四五」規劃編制中9月5日上午在「世界旅遊合作與發展大會」上,文化和旅遊部部長表示,正在編制的旅遊業「十四五」規劃中,將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謀劃推出一批重大政策、項目、舉措。會議指出,根據疫情的變化,在確保安全前提下,有序恢復旅遊市場。
  • 鄉村旅遊,行業復甦主力軍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鄉村的好山好水好風光、老鍋老灶老味道、原汁原味原生態,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並正在成為很多人理想的生活景象。鄉村旅遊在中國旅遊業中日益重要,目前已成為出遊熱點和行業復甦的主力軍。
  • 大方租車:五月出遊季,租車自駕已全面復甦
    五月,是難得的出遊好時節。隨著國內疫情漸趨穩定,以本地遊和周邊遊為主的中短途旅遊已經基本恢復。而在出行方式上,租車自駕出遊因為自由、舒適、安全等特點受到遊客青睞。作為旅遊業務中率先復甦的板塊,租車自駕現已成為出遊群體的主流選擇。
  • 旅遊行業這一年①丨疫後重生 黃果樹旅遊區的復甦經驗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讓整個旅遊行業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運轉停滯使得旅遊從業者無所適從,市場凍結、財力損耗、人才流失等損失難以估量。在此背景下,貴州旅遊行業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應急能力、創新能力和恢復能力。從開放省內遊、國內遊至今,整個旅遊行業蓬勃復甦,五一、中秋、國慶假期更是一掃疫情陰霾,出遊人數大幅回升,帶動了旅遊全行業的穩步發展。
  • 國慶假期6.37億出遊人次,國內旅遊全面復甦,網友:誰在羨慕
    隨著10月8日國慶假期最後一天的到來,國內遊客也陸陸續續返程,國慶假期正式宣告結束。我們都知道今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不得不宅在家裡,而後的端午節、五一假期等法定節假日也都不得不擱置旅行計劃,我們甚至一度懷疑今年是否還能夠正常的出遊。隨著國內「疫情」得到了很多好的控制,國內經濟也得到了復甦,在五一假期結束之後,跨省旅遊也逐步恢復,國內已經恢復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