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用3D還原中國水墨畫,帶你一睹畫中世界

2020-12-12 騰訊網

------每天晚上 · 一起看趣味科學------

看多了人走進畫中世界的傳說故事,卻沒想到自己有天也能感受一把身臨畫境的體驗。

大英博物館用3D還原了明代畫家項聖謨創作的水墨畫《秋林讀書圖》,隨著畫卷展開,觀眾也隨之進入了一個靈動的畫中世界:樹葉隨著風落下,飛鳥徐徐扇動翅膀,甚至還能看見茅屋中的讀書人和林中砍柴的樵夫……畫面由近及遠,從樹林到山巔,畫中細節一一展現,實在驚豔。

視頻來自大英博物館

相關焦點

  • 帶你走進大英博物館,欣賞一下珍品
    作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又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大英博物館還收藏了來自中國的書畫、古籍、玉器、陶器、青銅器、雕刻品等珍稀國寶3萬餘件,珍品如山。
  • 大英博物館到底收藏多少中國文物?看到這幅畫時,專家:暴殄天物
    大英博物館到底收藏多少中國文物?看到這幅畫時,專家:暴殄天物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之一,其中收藏了來自世界各地許許多多的珍貴文物,其藏品之豐富在全世界的博物館中都實屬罕見。據統計,收藏在大英博物館中的藏品多達八百多萬件,但由於空間有限,只有百分之一的藏品能夠公開展出,其中百分之九十九的藏品未能公開展出過,人們不禁猜測,英國到底有多麼燦爛的歷史文化?而事實上這八百萬藏品中絕大多數原本並不屬於英國。
  • 大英博物館東方書畫修復室裱畫師:讓世界看到更多中國古畫
    他們的熱情感染了邱錦仙,那些依舊「暗無天日」的中國古畫更令她不忍一走了之。回憶起這段往事時,邱錦仙說:「如果我不做這份工作,這些文物可能就毀掉了。我修一幅畫,就讓一幅畫重放光芒。這樣,古畫可以展出,可以供學者研究,可以讓更多人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這些古畫原本是中國的,我這也是在搶救中國的文物。」
  • 水墨畫看似簡單,一個外國人畫的中國水墨畫,總感覺哪裡怪怪的
    上一篇文章呢我們講了為什麼中國水墨畫在國際上的地位很低,現在我們淺談一下水墨畫。水墨畫是中國傳統畫之一,墨水是國畫的起源,以筆墨運用的技法基礎畫成水墨畫。基本的水墨畫僅有水和墨,黑色與白色,但進階的水墨畫,也有工筆花鳥畫,色彩繽紛,後者有時也被稱為彩墨畫,中國水墨畫的特點是:近處寫實,遠處抽象,色彩微妙,意境豐富。意境呢確實是一種無言可說的,能令人感受領悟、意味無窮的意蘊和境界,講究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
  • 藏於大英博物館的元代少數民族題材畫,事實上是後世臨仿的
    筆者在大英博物館參觀了一個月。大英博物館所藏精品級的書畫大約有兩百多幅。筆者認為所藏的中國古代早期繪畫雖不及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佛利爾美術館、波士頓博物館和日本的大阪市立美術館等,在歐洲博物館中應該屬最好。
  • 遊博物館,看中國當代水墨畫!筆墨寫意,意境深遠!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物館藏。畫家用筆不取一波三折,卻是中鋒直下;其用墨,不求墨分五彩,只講大的調子;其用色甚少,但鮮明跳躍。以新的審美意識來改造傳統繪畫中的諸種元素並重新加以組合,創造出具有現代感、生活感的獨特繪畫語言。《雲濤圖》,當代水墨畫。長80釐米、寬150釐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物館藏。畫面真正做到了亂而有序,狂而有度,野而有神,不僅墨色變化萬千,還痛快淋漓。
  • 水墨畫中的羊角村
    假如,阿姆斯特丹附近的荷蘭村是幅色彩鮮豔的油畫,那麼,西北小鎮羊角村就是一幅精緻寧靜的水墨畫。  700年前,羊角村全是露天泥煤,泥煤挖走了,留下一道道狹窄的溝渠,成為泥煤工運送物資的一條條河流,漸漸形成了今天運河湖泊交織的美景。而在當年的挖掘過程中,除了煤,煤工們每天還在地下挖出許多野山羊的羊角,羊角村由此得名。
  • 「我在大英博物館修文物」
    我最早也是通過海外媒體的介紹文章,才結識了這位在全球博物館行業聲名遐邇、被譽為「海外中國古畫修復大師第一人」的傳奇人物。中國遊客越來越多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藏品最豐富的著名博物館。目前館藏珍品1300多萬件,其中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3萬件。
  • 大英博物館等8大博物館齊聚「雙11」,今後再不會玩物喪志啦
    記者從阿里獲悉,大英博物館等8大博物館今年將參與天貓「雙11」,首發百餘款文創新品。其中,大英博物館、蘇州博物館、敦煌研究院、頤和園、陝西歷史博物館都是首次參與這一電商購物節。鎮館之寶復刻版分分鐘請回家先拿這塊洪水板復刻品說吧。來自美索不達米亞、書寫著人類最早書寫系統楔形文字的洪水紀念碑,是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 「詩畫江山」張華鋒藝術作品展在中國印學博物館開幕
    5月14日,西泠印社啟動「走在前列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展覽的首展,本次在中國印學博物館,展出張華鋒「詩畫江山」系列作品38件,謳歌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偉大祖國取得的光輝成就。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
  • 大英博物館兩萬多中國文物中,如何挑選出260件文物
    其中,《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英國大英博物館卷》新書發布便是全球博物館館長論壇開幕式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該卷收錄中國古代文物260件, 包括陶瓷器、書畫、銅器、漆木器、玉器及其他類別,是從大英博物館2.3萬件中國文物藏品中精挑細選出來的。
  •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書畫,令人心碎!
    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許多文物珍品以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 你不知道的大英博物館館藏中國古代書畫
    近代以來,列強從中國掠走了數目難以統計的文物,現主要收藏於歐洲、北美、日本的各大博物館、美術館中。據不完全統計,流散到世界各國的中國文物總數多達200萬件以上,其中不乏國寶級文物。
  • 潑墨水彩畫,具有中國水墨畫的意境韻味,沾了1個墨畫了2個彩!
    ●西班牙插畫師Antonio Ortega Perez用水彩繪畫中國的水墨意象,這種暈染之美獨具魅力。溼畫水彩畫有一種意象的美感,可以讓人產生朦朧的夢境聯想,如同繪畫技巧的水墨暈染,淋漓盡致的表現,可以更深層次地感受到中國山水畫帶給世界的藝術影響。
  • 中國水墨畫海外巡展驚豔布魯塞爾
    新華社布魯塞爾4月12日電(記者任麗穎)來自中國23位水墨藝術家的46幅畫作12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展出。不少當地人結伴而來,在一幅幅精美的中國水墨畫前駐足觀賞、拍照或議論,沉浸在東方藝術帶來的美好視覺體驗中。  「水墨畫對我來說是比較陌生的繪畫形式,但當我站在它面前時,有種靜謐、祥和的奇妙感。
  • 香港文化博物館 | 百物看世界——大英博物館藏品展
    百物看世界·大英博物館藏品展,是英國大英博物館策劃的全球巡展,這是第三次踏入中國,本次展覽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如果你逛過大英博物館在天貓的文創店,那你對這套棋子肯定不會陌生。這是在蘇格蘭路易斯島出土的象牙西洋棋,它們是大英博物館最著名的中世紀藏品之一。
  • 大英博物館中館藏中國瓷器欣賞
    大英博物館不一定非要親臨,但是,那裡面藏的中國瓷器,你一定要知道。曾在一本書中,看到作者這樣描述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設有近百個展廳,囊括全世界各個地區的文化。中國古代文化物證就靜靜地待在33號展廳,其面積與古埃及、希臘等最大面積展廳平起平坐。無論你此時是何種情緒,都請先放在一邊,專心觀賞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
  • 大英博物館: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博物館
    位於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其藏品豐富、種類繁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作為大英博物館最吸引人的館藏品該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多件是藏有中國頂級文物最多的博物館中國歷史上各個文化領域中的超級國寶皆有收藏囊括了中國的整個藝術類別如中國各朝代的書畫
  • 水墨畫上的禪宗思想,細談禪宗思想對古代日本水墨畫的影響
    當時中國有很多通過禪修而往生淨土不退成佛的案例。作為印度的產物,屬於世界的資源,佛教不僅深深影響我國,對其他國家的方方面面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比如禪宗思想對古代日本的水墨畫就產生了不可磨滅的深遠影響。
  • 林良水墨花鳥畫欣賞
    如《雪景蘆雁圖》軸(現藏煙臺市博物館),表現一雙大雁在寒冷雪天的葦塘邊暫時歇息的場景,整個畫面突出了一個「飢」,強調一「寒」。二、「意」的凸顯宣德以後憲宗執政期間正值整個宮廷繪畫的「文人畫化」傾向,林良藉機將文人畫的氣質引入畫中,並且加以重新詮釋,創造出注重筆情墨趣,簡逸悠淡的繪畫格式。俞建華在其《中國繪畫史》中曾指出:文人畫者以氣韻為主,以寫意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