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上守橋人:「風口浪尖」上護衛通行安全

2020-12-13 央視網

鄱陽湖上守橋人:「風口浪尖」上護衛通行安全

央視網消息(記者 康彥龍 通訊員 丁波 王浩):「我們24小時守在橋上,就是要確保大橋和列車安全。」九江橋工段琵琶湖路橋養修工區工長黨頡明正手握望遠鏡,用眼睛逐段「掃描」著鄱陽湖廣闊的湖面。

為跨江大橋設備進行「診斷把脈」,及時發現並排除隱患,是橋梁守護者黨頡明和工友們的日常工作。多年來,無論雨雪風霜,他們都夜以繼日地守護著過往列車的安全。

黨頡明和工友們所守護的九景衢鐵路鄱陽湖特大橋全長5500米,橫跨於鄱陽湖之上,有144個橋孔、十四萬多套高強螺栓。加之大橋處於風口位置,所受風力最大時能達到六七級,被稱為「風口浪尖」上的鐵路橋。

「洪水這麼大,每天有近百趟列車要在大橋上通過,我們一刻也不能掉以輕心。」連日來,江西多地出現持續強降雨天氣,鄱陽湖水位持續超警戒線,為了確保大橋和列車安全,黨頡明和工友需每天步行近4公裡前往看守點,24小時值守在那裡。

工作靠吼,攔停超限船舶20多艘

「大橋上安裝了自動水位測量儀,可以實時向安全調度中心報告水位情況,我們還可以通過監控攝像頭觀察過往船隻,發現超高超限的大型船隻,要立即用喇叭呼停,防止撞上大橋鋼梁。」面對連日來大雨引發的洪水,黨頡明和工友盯守在大橋上,發現安全隱患要及時啟動警報系統。

「封航前,大橋這兒往來各類船隻很多,眼睛都快看花了,目前船隻相對少了些,但是有可能危及到大橋安全的船,一條也不能放過。這些天我們已經攔停了20多艘。」黨頡明說,那些又寬又高的大型船隻最容易給大橋造成傷害,尤其是挖砂輪和吊機船,船上的呆架、腕臂及掛鈎高度超限,很容易撞傷大橋鋼梁。

攔停船舶需要使用大功率喇叭向船隻喊話,受持續暴雨和使用過頻影響,導致喇叭日前出現了一次故障,黨頡明和工友冒雨進行了換修作業,確保喊話喇叭24小時全天候不「失聲」。

風雨無阻,在「空中搖籃」排除故障

除了要防止大船撞上大橋,黨頡明和工友還要定時穿過290米的箱梁到鋼梁下,觀察大橋螺栓有沒有斷裂,橋墩有沒有被船隻擦傷,發現故障或隱患都需要及時排除。

據了解,鄱陽湖特大橋每月都要進行一兩次全面巡查,黨頡明所在的工區主要負責九景衢鐵路鄱陽湖大橋和K288+550-K335+383區段雙線所有橋梁、涵洞、隧道、路基,以及路外安防、路外環境的檢查養護,最忙的時候就是春檢、秋檢和汛期防洪時期。

入汛後,為了確保橋梁設備狀態良好,需要對大橋進行加密檢查。黨頡明帶領工友對橋上全部的螺栓檢查一遍,少則兩三天,多則七八天,每天要作業12個小時左右。

鄱陽湖的潮溼氣候和列車經過時的震動都會造成螺栓鬆動,最多的時候一天就要更換八九十套。上橋作業,大橋的箱梁是黨頡明和工友進行檢修的必經之路,這裡漆黑一片,走過8個這樣的箱梁,才能到達懸空19米的檢查梯。只要湖面上的風力稍微大一些,懸空在湖面上的檢查梯,就會被吹得不停搖晃,猶如「空中搖籃」。

鄱陽湖的天氣,就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突然到來的風雨,會給高空檢修作業帶來更大的難度。

與黨頡明一起守橋的工友鄭慧敏說,檢修大橋發現的故障和隱患,他們能夠修復的就直接修復了,如果碰上兩個人修復不了的,就需要從工區抽調人手來搶修,確保故障能夠及時排除。

「我覺得作為一名鐵路職工責任很大,只有我們工作認真負責,把鐵路設備守住了,不出現問題,列車就能正常運行,這樣大家的出行才不受影響。」黨頡明告訴記者。

堅守「孤島」,主食是守橋「三件寶」

連日來,通往大橋的陸路交通已被洪水阻斷,守護大橋的看守房仿佛是汪洋中的一個「孤島」,島上也僅有守橋人而已。鄱陽湖特大橋日間需要行車,一般只能在凌晨2點到4點之間,待高鐵停運後,鐵路檢修人員才能上線路作業。

「我們兩個人,吃住都在這裡。」夜半時分,與黨頡明輪班的工友鄭慧敏沿著鋼軌步行近4公裡前往看守點,帶去每天必需的給養。他們笑著說,守橋有「三件寶」—— 火腿腸、泡麵加麵包,一件都不能少。

因為還沒有成家,黨頡明一直住在工區,正常情況下每年回一次陝西渭南老家。「入汛以來,工區24小時有人值守,我這幾個月一直在工區,天氣好一些的話,安排家近一點的職工回去,我基本上一直在工區值班。」黨頡明說。

守橋是連軸轉的,活動區域就是大橋和看守房兩點一線。每天有近百趟列車要在大橋上通過,檢修工作必須夜以繼日,無論白天還是黑夜,總有人回不了家。

「我們在這裡值守,大橋安全,我就安心。」黨頡明說,「希望汛期儘快過去,可以讓工區的職工們休整一下,我要給自己放兩天假,好好地睡一覺。」

駐守大橋,做好大橋安全的守護者

「這裡下一個月的雨,比我老家渭南下一年的水都多。」黨頡明,這個出生在黃土高原的陝西漢子,從來沒想過自己會與大江大湖如此貼近。

2015年從學校畢業後,黨頡明來到九江,選擇到鐵路上工作,他參加工作5年多,養護大橋快4年了。黨頡明所在的工區目前有24人,其中像他一樣的90後青年職工12人,佔了一半。

多年來,只要線路出現峰值或發現設備隱患,黨頡明所在班組就必須立即安排整治。日常設備養修工作通常在凌晨進行,冬季,橋上風大空氣溼冷,站在明橋面上江風會從褲腿倒灌進來,為了讓身體暖和,保證在有限時間點內完成工作,有的人就用繩子把褲腿紮起來,防止風從褲腿裡鑽進來。

經過多年的磨鍊,黨頡明漸漸克服了恐高症,也熟悉了大橋每一處設備情況,能夠準確地找出大橋的病害進行整治。「現在上鄱陽湖大橋檢查作業再也不怕了,間歇的時候還能欣賞美麗的鄱陽湖風景呢。」

目前,鄱陽湖水位比之前下降了幾十釐米,但水位還是很高,仍然處於危險期,後續設備檢查任務還很重。「能夠在今年汛情這麼嚴重的情況下,保障高鐵運行安全,覺得很自豪,在抗洪救災工作中,也貢獻了自己的一點力量。」黨頡明說。

相關焦點

  • 【最美環保人】王小龍:守望鄱陽湖畔 護衛候鳥家園
    22歲時,他從部隊退役,回到了鄱陽湖候鳥自然保護區工作。  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其水域遼闊,能容納數以百萬計珍禽候鳥棲息。每月10月至翌年3月,鄱陽湖水落灘出,大批珍禽候鳥飛臨鄱陽湖越冬。  鄱陽湖上鳥兒多了,不法分子貪婪的目光也移向了這裡。1992年冬天的一個凌晨,王小龍正在湖區蹲守觀察,突然發現有人正在湖泊中偷獵,王小龍心如刀絞,焦急萬分。
  • 鄱陽湖蛇山島上的堅守
    五一小長假,當人們沉侵在節日喜悅中時,還有這樣一群人仍然堅守在鄱陽湖蛇山島上盡職盡責、默默奉獻,用辛勤勞動詮釋著勞動之美。他們中有警察、林業、交通、水政、漁政。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一個平安美麗的生態鄱陽湖。
  • 「汛」猛出擊,風口浪尖上的安徽戒毒力量!
    「汛」猛出擊,風口浪尖上的安徽戒毒力量!在防汛進入最吃緊、最關鍵的時刻,安徽戒毒民警「汛」猛出擊,展現風口浪尖上戒毒人民警察的力量!汛情發生後,安徽省戒毒管理局黨委迅速反應,及時會商研討,嚴格貫徹《關於進一步加強全省司法行政系統防汛抗洪工作的緊急通知》精神,堅決落實防汛要求,確保「四個安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則,全力確保安全度汛。以超標準洪水防禦、圩區安全度汛、山洪災害防禦為重點,從責任落實、措施制定、方案修編、水毀修復、汛情預警等方面,對全省戒毒系統防汛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安排。
  • 全球白鶴「戀」上鄱陽湖
    每年飛抵鄱陽湖湖區越冬的白鶴數量,佔全球的98%。至11月25日,陸續飛抵鄱陽湖核心湖區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的白鶴數量,已超過全球白鶴種群數量的半數。一隻白鶴俯衝下來覓食。兩隻白鶴引吭高歌。美麗的鄱陽湖就是越冬候鳥的天堂。年初栽種的蓮藕,成為白鶴越冬的美食。護鳥志願者將蘆葦移植到保護區內。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成為候鳥越冬的理想家園。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來到鄱陽湖拍攝白鶴。
  • 江西籌建鄱陽湖底隧道 連接鄱陽湖東西兩岸
    該隧道指的是鄱陽湖隧道,這將是鄱陽湖千年以來第一條湖底隧道。 根據方案,該隧道屬於「非經營性」,由九江城區直達湖口縣穿鄱陽湖隧道,總投資為30億,計劃採取BOT模式(由投資方建設並專營一定期限最後移交政府的方式)建設,政府方面提供的回報機制為「財政補貼」。
  • 江西湖口:「護鳥清網」守護鄱陽湖越冬候鳥安全
    央廣網湖口1月6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餘祖德 徐會剛)「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江西人民的母親湖,也是全球98%的白鶴暨江西省省鳥的越冬棲息地,保護好母親湖,責任重大,任務艱巨,通過志願服務等公益活動,旨在積極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呼喚全社會以實際行動守護鄱陽湖越冬候鳥安全。」
  • 浦東機場招聘安檢 護衛和監護 你心動了嗎?
    上海航橋人力資源有限公司  浦東機場安檢  (166609239)  職位描述:  1、根據民航法律法規,按照作業指導書,通過對旅客及其他人員的人身、隨身物品和貨物進行儀器和手工檢查;  2、查堵威脅空防安全的違禁
  • 大江視頻丨鄱陽湖上的「國寶」守護者
    每逢遷徙季,鄱陽湖畔的護鳥人也迎來了最忙碌的時期。1989年的林發榮,是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大汊湖站站長,年輕的他和同事們為保護溼地候鳥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早出晚歸,風餐露宿,是他們的的常態。12月17日,記者跟隨林發榮前往湖區巡護,了解新一代護鳥人的故事。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王祺 攝
  • 江西省鄱陽湖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信息公告
    為充分了解社會各界對江西省鄱陽湖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工程的意見和建議,更好地做好本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環境保護部《關於切實加強風險防範嚴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環發[2012]98號文)的有關要求,現對江西省鄱陽湖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進行信息公告,
  • 汛期如何保護鄱陽湖景點和遊客安全?
    石達開還向鄱陽湖縱火,焚燒戰船曾國藩差點自殺。曾國藩後來攻佔九江,一直到南京,並摧毀了太平天國。 抗戰期間武漢最大的戰役,九江也是重要的戰場。在江西,軍事災難和戰爭最多的城市是九江,遠遠超過南昌或其他任何城市。 上面這段文字並不是說歷史變遷,而是說明事實上九江,鄱陽湖地位重要,江和湖交匯的歷史脈絡形成,加上目前九江大堤高出市區10米以上,長江九江段實際是地上江!
  • 中國的百慕達,鄱陽湖魔鬼三角區成因探秘
    鄱陽湖每年春夏之交,湖水猛漲,水面迅速擴大,煙波浩渺;但到了秋末、初春枯水期間,湖灘草洲溼地生態系統得以發育,仍然溼潤的土壤為野草提供了良好的溫床。在星子縣沙湖山鄱陽湖溼地生態保護區,出現了一片近8萬畝的大草原,碧綠的草原一望無際,草原上,牛羊成群,襯託出鄱陽湖大草原的風情。
  • 車在水中遊:鄱陽湖水上公路
    前一段時間,鄱陽湖的水上公路火遍了全網,成為了新晉網紅景點。每當鄱陽湖豐水期,路面就會被淹沒在水面之下,宛如湖中的一條蛟龍,水中有路,路天一色。即使這樣,路面上的水並不會很深,車子仍然可以正常行駛,車輛駛過,在路面上留下波光粼粼,宛如車輛化身成一條小船,在湖面上緩緩遊過。
  • 鄱陽湖千裡浩瀚水面消失 上千萬人遭受危機
    記者在走訪鄱陽湖周邊縣時,多位漁政分局局長認為,圍堰塹湖是一大原因,鄱陽湖一塊塊被瓜分幹了。   鄱陽湖水域非法圍湖造堰不斷發生,一些地方形成了一股風潮。一些農民利用旱季湖底裸露時機,在鄱陽湖湖底築起1米到5米高的圍堰,圍堵圈佔河湖水域,枯水期湖水逐漸退卻後,圍堰者就「坐收漁利」。   有的20多公裡長、二至五米高的圍堰,圈佔了近五千畝水域。
  •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概況是什麼?
    鄱陽湖冬陸夏水的狀況使湖區廣袤的草洲成為釘螺孳生之地,全省99.9%的有螺面積在鄱陽湖草洲上。因「談蟲色變」,鄱陽湖區豐富的旅遊資源得不到開發,大量的水面、草洲得不到合理利用。低枯水位的鄱陽湖,被人們稱為「鄱陽河」、「鄱陽溝」,此時的湖泊水面水體縮小,溼地萎縮,生物量下降等水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與此同時,枯水期水質日漸惡化,生態安全面臨威脅,已成為制約湖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
  • 鄱陽湖:越冬候鳥的生命湖
    葉學齡攝冬季的鄱陽湖,荻花飛舞,草洲遼闊,芳草萋萋。當樹葉慢慢變黃的時候,鄱陽湖的水位漸漸消退,此時,在遙遠的東北亞,數萬隻水鳥啟程,飛向鄱陽湖。11月底至次年2月底是鄱陽湖最佳觀鳥時期。11月20日,「中國森林旅遊美景推廣計劃·走進鄱陽湖」全媒體採訪行動在南昌啟程。
  • 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面積正逐年減少
    鄱陽湖,位於江西省,是江西省的蓄水盆,南寬北窄,像一個巨大的葫蘆系在長江的腰上。鄱陽湖有多條河流從東、南、西三面注入,它匯集了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五大河流的來水,經匯集後,水從北部的湖口注入長江。鄱陽湖豐水期和枯水期之間面積變化很大,呈現出「高水是湖,低水似河」、「夏秋一水連天,冬春荒灘無邊」的獨特自然景觀。
  • 我省交警部門開展「護衛天使行動」 全方位保障學生交通安全
    隨著車輛的增多,交通事故對兒童生命安全的威脅不容小覷。據統計,2015年至2017年,我省涉及14歲以下兒童的道路交通事故,共造成170名兒童死亡,877名兒童受傷。  觸目驚心的傷亡案例  2017年12月16日14時,37歲的符某駕駛一輛重型貨車行駛至海口新埠大道與周某(16歲、女)駕駛的電動車相撞,周某當場死亡。
  • 有幸為美麗的鄱陽湖獻上一份力
    棠蔭島是鄱陽湖中心的一個小型孤島,位於鄱陽湖中心部分。江西境內五大河中,除修河與贛江西支以外,河水都在棠蔭島水域匯集,被形象地比喻為鄱陽湖的「肚臍眼」。1957年在此設棠蔭島水文站,並在島上建了辦公樓。
  • 鄱陽湖候鳥又南歸
    這是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今秋首次監測到越冬候鳥。        9月24日,工作人員又監測到11隻越冬大雁抵達湖區。這是今秋以來在鄱陽湖範圍內監測到的首批越冬大雁。        作為西伯利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通道上的重要節點,鄱陽湖生態優良、溼地廣袤,水草豐茂、食源豐富,是亞洲最大的候鳥越冬地,每年到鄱陽湖越冬的鳥類達300餘種60餘萬隻,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11種、二級有66種。        白鶴是鄱陽湖候鳥中的旗艦物種。全世界共有4000餘只白鶴,98%以上均在鄱陽湖越冬。
  • 鄱陽湖畔的「生態警察」
    新華社南昌1月9日電 題:鄱陽湖畔的「生態警察」新華社記者程迪、賴星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在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巡邏大隊一隊隊長姚笛看來,平靜之下暗藏著洶湧。從警24年的姚笛是一名水上公安幹警,他的主戰場在水面, 「候鳥、江豚等珍稀物種,是我重點守護的特殊『居民』,我的職責是為它們營造安全的生存環境。」鄱陽湖是國際重要溼地、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全球98%的白鶴、80%以上的東方白鸛、70%以上的白枕鶴在這裡越冬;數量僅存1000頭左右的江豚,約有一半分布在這一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