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武德九年,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政變,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李世民逼迫父親李淵立自己為新任皇太子,繼承帝位,年號貞觀。
唐高祖武德九年秦王李世民在大唐的首都長安發動政變,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李世民逼迫唐高祖李淵立自己為新任皇太子,並繼承皇帝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而後又將李建成李元吉的兒子全部屠戮,斬草除根,還在宗室的名冊上除掉他們的名字。
一、內心恐懼不安的李世民彌補贖罪
李世民在殺了親兄弟後,內心一直是恐懼不安的,睡覺一直睡不踏實,一閉眼就是兄弟侄兒的鬼魂來索命,沒辦法的情況下,秦瓊和尉遲恭在門口值班站崗,後來又覺得都年紀不小了太辛苦,畫了兩人的畫像掛在門口,也就是我們後來的門神。李世民其實覺得自己是做了虧心事愧疚的,後來李世民在對待父親李淵的態度上我們可以看出來,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對待李淵還是很好的,除了幽禁以外,要錢給錢,要東西給東西,要女人給女人要享樂給享樂,要不怎麼會能生下30個子女的。還經常打發自己的太子李承乾,李泰、公主李麗質等去陪李淵祖父。
在當上皇帝後李世民對待李淵後來生的子女也是不錯的,李淵最小的兒子李元嬰,這小子就是個混世魔王,在他成年就藩金州後被封滕王,我們歷史上著名的滕王閣序,這滕王閣就是李元嬰建的。李世民基本上對他有求必應,在金州也是胡作非為,李世民覺得這是自己最小的弟弟,本身對骨肉相殘就後悔不已,把心理補償的關懷就都給了自己的弟弟們,結果這小子李世民去世後,連裝著哭一下都不哭,直接在葬禮上飲酒作樂。李治登基後,無奈的下了道聖旨,滕王叔有錢,金錢不需賞賜,就賜你兩車麻繩,串錢吧,可見在屬地得多橫徵暴斂,幹了多少壞事。
二、對子女嚴格教育,希望能成父賢子孝的楷模
李世民的嫡子只有三個,也就是長孫皇后生的兒子,太子李承乾,李泰和李治,大家想李世民是上馬能打江山,下馬能治理江山的帝王,徵服突厥高麗,開創了貞觀之治的一代聖皇,肯定對自己的兒子要求很高,你比不上我但也不能差太多吧。李承乾畢竟年齡小,無論學識經歷怎麼能和李世民比,其實李世民是真的愛李承乾啊,小小年紀就讓參政,這在歷史上真的很少見的。天下少有的機會放在李承乾面前,但對於他真的是壓力,他還是孩子而且還是熊孩子,想玩想自由有點叛逆。
李世民不可能接受不成器的李承乾,你是我的太子啊,將來要繼承大唐江山的,我小時候你這麼大就開始南徵北戰了,但他也不想他小時候也沒人這麼逼他學,完全是自己愛好。結果給李承乾當老師的孔穎達岑文本這些人管不了太子,就去李世民那告狀,把李承乾叫過去訓一頓。李世民還不讓李承乾近女色,舉目東宮無可談心之人,結果就長歪了,居然愛上了小鮮肉稱心。
李承乾愈發的叛逆了,李世民想激勵李承乾,就對李泰特別的好,而李泰開始並沒有爭儲的想法,但李世民對李泰特別的好,讓李承乾看,你要好好的學習努力事業,要不我就不疼你了,結果李承乾心裡更加疑神疑鬼覺得自己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喪失了理智,李承乾感到自己位置不保,就想到學他父皇發動玄武門之變,控制皇宮,迫使李世民提前退位,禪位給自己,他自己也能夠提前登上帝位。但結果李承乾哪裡有李世民的能力,還沒發動就被抓了。
三、李世民為了不骨肉相殘,選擇了善良的李治
李承乾逼宮失敗後,被罷黜流放,李泰覺得自己機會來了找到李世民說,父皇你把我立為太子,我把兒子殺了,將來我死了把帝位讓給李治來當。李世民心裡想你連自己的兒子都殺,當了皇帝太子和李治還能有活命的機會?然後李世民在長孫無忌等人的綜合考慮下,覺得李治這孩子淳樸善良,將來不會對自己的兄弟下手。
而唐太宗把李承乾鋌而走險歸結為魏王李泰的逼迫,所以,他在下詔廢黜李承乾後,也把魏王李泰貶黜流放。其實真正的責任在於李世民,歷來皇儲之爭只有你死我活,李世民就不該過於寵愛李泰,這是把自己的兩個孩子往絕路上逼,即使李承乾不逼宮,當了皇帝能不嫉恨李泰?李泰作為曾經皇儲的爭奪者以後又豈不是活的戰戰兢兢,生怕哪天一個不小心就被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