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後,五大功臣的結局是怎樣,李世民會成為第二個劉邦?

2020-12-18 城裡那點事兒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死了他的大哥、皇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唐高祖李淵不得不冊立李世民為新任皇太子,並在不久後禪位,於是李世民即皇帝位,是為唐太宗。

下面來分析下後面這些個功臣們如何?是被重用了,還是像劉邦朱元璋一樣殺之而後快?

以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恭、侯君集等五人並功第一。

房玄齡首先幫李世民收攏人才,將富有謀略和驍勇善戰的人安置在他的幕府中。就這點,在秦王府組建過程中就起了極大的作用,可以說是為政變奠定了基礎,玄武門之後,因功進爵為邢國公。後又加封魏國公、梁國公。據傳房兄在退休期間,還弄大了侍女的肚子,可謂老當益壯 。

鄂國公尉遲恭,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武將第一,曾幾次營救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中正是他射殺了齊王李元吉,是李世民的絕對心腹,他晚年閉門不出,老死家中,他也是後世著名門神之一。

侯君集不善弓箭,卻號稱勇武。後來南徵北戰得了賞識,攻滅高昌國居功自傲,擅自搶掠珠寶,與同僚關係不佳。 後與太子李承乾謀劃造反,後來事情敗露,被群官建議處死,後來侯君集被處死,家人由於他的請求而得以倖免,但依舊被遷往嶺南。

杜如晦作為「房謀杜斷」中的一員,這二人在策劃政變中起了極大作用。後從龍之公被被封為蔡國公,杜如晦位列凌煙閣第三。 杜老兄活的最舒服,最終是病死的,晚節算是保住了,後世子孫也得以倖免。

趙國公長孫無忌。「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一,全力擁立唐高宗李治為太子,可惜在反對立武則天為皇后這件事上觸怒李治,後來被許敬宗誣陷謀反,被判削爵流放,最終自縊而死,後被平反。

總體來說,這五位功臣中,兩位下場不太好,一位是被誣陷後自殺的長孫無忌,一位是牽涉謀反案的侯君集,其餘三人都算是壽寢正終了!

相關焦點

  • 劉邦稱帶兵的功臣為功狗,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這樣對他的功狗
    對唐太宗李世民而言,在玄武門之變中跟隨他剷除掉了李建成、李元吉集團的那夥人無疑是他的最得力功狗。 這些人的結局都是什麼樣的呢? 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讓佔卜的人燒龜甲卜吉兇,張公瑾拿起龜甲扔在地上,力主行大事當果斷立決。李世民深然其言。
  • 李世民帶領十人發動玄武門之變,這十人最後都是什麼下場?
    在中國封建王朝中,要說對功臣最好的,唐太宗李世民絕對排的上前三,跟隨他在玄武門之變中出死力的十大功臣,大多得以善終。公元626年7月4日,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最玩命死磕的時刻,在這場決定了唐朝乃至中國千年歷史走向的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依靠殺戮和鐵血,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李世民如何排名選人?不僅與玄武門之變有關
    這24個功臣是李世民根據他們對於唐朝的貢獻所評選出來的,當然,李世民設立凌煙閣的初衷,絕對不僅僅只是為了懷念這些同他打下天下的功臣,這其中還蘊含了他的多層政治目的。 既然凌煙閣的功臣都是由李世民選拔出來的,那麼這些人的入選與李世民的喜好則有著必然的聯繫。
  •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敢霸佔漂亮嫂子,為何不敢殺了父親李淵?
    但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比起劉邦,雖然在能力方面不遑多讓,可在稱帝的過程中卻沒有劉邦那么正統了。玄武門之變,對評價李世民來說,一直都是繞不過的坎。而在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的每個舉動都充滿了深意,比如說取走了自己的弟弟的妻子,逼迫李淵退位。但是為什麼此時的李世民有能力有地位,取走了兄弟的妻子,卻不願意對自己的父親痛下殺手呢?
  • 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門之變除掉兄弟後,如何處置對方家屬?
    玄武門之變是歷史上一次意義重大的變故,對今天中國版圖的形成和封建治術的完善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但是這次變故本身的過程是血腥的,充斥著兄弟相殘、父子相疑的人倫慘劇。這其中遭遇最慘的,是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的親眷們。他們可能並沒有在變故中發揮作用,卻承受了己方失敗的結果。
  • 李世民「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具體名單
    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名單如下:第1位:長孫無忌,李世民的舅子哥,在大唐建立之前的戰爭中,功勞並不突出,後來,主要參與並策劃了玄武門之變。第2位:李孝恭,是李世民未出三服的兄弟,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得到了李世民的猜忌,但是,礙於李孝恭的赫赫戰功和他在李氏家族中的威望,李世民還是把他列入了第二位功臣;第3位:杜如晦,參與策劃了玄武門之變,與房玄齡有「房謀杜斷」之稱;第4位:魏徵,本屬太子李建成集團,玄武門之變後,歸服了李世民;第5位:房玄齡,能謀善斷,參與並策劃了玄武門之變;
  • 李世民一箭射不中,李建成逃脫,玄武門之變結果如何?
    也許是過於緊張,李元吉居然沒有射中,李世民則不客氣,直接彎弓射箭,一箭射死了李建成。《舊唐書》對玄武門之變有記載,「建成、元吉行至臨湖殿時,發覺事情有變,立即返回,秦王隨後呼喊,元吉彎弓欲射,接連三次未果。秦王隨即射死建成,元吉中箭逃走,尉遲敬德將他追殺。」可知,李世民是神箭手一枚,一箭就射死了兄長李建成,三國老將黃忠都甘拜下風。
  • 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殺死親兄弟,李淵立下毒誓,李世民子嗣單薄
    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殺死親兄弟,李淵立下毒誓,李世民子嗣單薄史書上記載的朝代比較多,如果問,哪個朝代他的發展最為牛氣,發展方面數第一最強勢的國家就是唐朝。唐朝經濟發展很不錯,唐朝發展不管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各個方面都很牛氣的,如果唐朝自稱發展第二,那麼就沒有國家敢於排在他的面前。
  • 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手下有兩人動搖,李世民登基後為何沒治罪?
    唐朝建立後不久,最重要事件就是「玄武門之變」了,關於這起事變產生原因及後果,後人評說不斷。但由於歷史是為皇帝服務的,對於這起事件真相,如果通過《舊唐書》、《新唐書》很難還原其中的真相,但從史料中,還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 玄武門之變,李元吉三箭沒能射死李世民,被李世民一箭封喉?
    在玄武門的變化中,李元吉看到了李世民。那時候就知道情況並不美妙。馬上對李世民射了三個箭。結果被李世民反擊一箭斃命,每次我們看到這一段的時候,相信大家都會有很多疑問。為什麼李建成想殺李世民,最後卻是李元吉動手呢?為何武功高強的李元吉三箭殺不了李世民,卻被李世民一箭擊敗呢?
  • 為何李世民能輕鬆發動玄武門之變,守衛皇宮中的禁軍哪裡去了?
    在唐朝建立之初,李淵手下有三萬禁軍,沒想到玄武門之變還是發生了。李世民殺害了自己的哥哥,也就是太子李建成,以及弟弟齊王元吉,自己做了皇帝。那麼李世民率領著一群驕兵悍將在玄武門屠兄殺弟的時候禁軍們都哪去了?為何沒有前來阻止?
  •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對親情的態度,珍惜中卻帶著無奈
    唐高祖武德九年,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政變,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李世民逼迫父親李淵立自己為新任皇太子,繼承帝位,年號貞觀。
  • 凌煙閣24功臣都有誰?為何戰功顯赫的秦瓊,會被排在最後一位
    「兔死狗烹」是很多名將的宿命,功臣幫助皇帝打完天下後,由於高蓋主、手握實權,對皇權造成了威脅,所以皇帝會想辦法除掉功臣,如劉邦和朱元璋都殺了很多功臣,但也有不少皇帝,和功臣相處融洽,如宋太祖趙匡胤通過「杯酒釋兵權」,合理地處理了皇帝和功臣之間的關係。
  • 程咬金、秦叔寶等,唐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後八位功臣簡述
    凌煙閣是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曾經追隨自己打天下的二十四位功臣所建立的,前兩期分別簡述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十六位,這期主要簡述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在最後面的八位功臣。另外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也並非按照功勞的大小來排名的。17、陳國公侯君集侯君集是唐朝時著名的軍事將領,曾經追隨唐太宗李世民徵戰四方,支持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
  • 李世民稱帝後,22個文臣和武將全都得了善終,唯獨殺了這2人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李賀《南園十三首》自古以來,皇帝上位後都會為了保護皇位而殺掉一批功臣,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它的合理性,但事實上還是與君王的用人氣度有關,畢竟歷史上也有皇帝沒有殺人,皇位依舊坐得安穩如山。
  • 玄武門之變背後真相,史官不敢如實記載,王國維:李世民差點弒父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這天是李世民向皇位發起最後衝鋒的日子,當天他在長安皇宮玄武門誅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並逼迫李淵退位,史稱「玄武門之變」。從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再到李淵主動讓位,一切都太順利了。事出反常必有妖,當玄武門發生激戰時,李淵在做啥?《資治通鑑》和《舊唐書》裡的描述都一樣,「泛舟海池」,直到尉遲恭來告訴他玄武門發生了激戰,李淵這才恍然大悟。
  • 李世民殺兄囚父的玄武門之變真相怎麼就被歷史美化了呢
    不可否認,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文治武功,少有人與之比肩。但他也有自己的軟肋,那就是他不堪回首的「玄武門之變」。武德九年六月,為獲得帝位,他指揮部下於玄武門誅殺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又將父親唐高祖李淵逼迫退位,自己登上了皇帝寶座。
  • 第二次玄武門之變:李承乾已經當上大唐太子,為何還要謀反?
    自已蓋個房子,被人上疏彈劾其奢華不夠勤儉;與宦官戲耍,又被人與秦二世相提並論;後又私引突厥群豎入宮,皆招人口舌非議。更有甚者孔穎達直接面批太子,屢致面折。這些無形中給了太子承乾不少壓力,也給了太宗世民心中蒙上陰影,種下了成見的種子。而唐太宗李世民遲遲不駕崩,自己又身患腳疾,經常生病,而弟弟李泰日漸獲寵。
  • ...碑石上的千年秘密|志蓋|李建成|墓誌|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志文
    然而,玄武門之變爆發後,李建成本人身死當場,其子嗣遭到清洗,其政治影響也隨即煙消雲散。此外,李世民成功繼承皇位後,還多次修改史書,力圖抹去李建成在唐朝創立與鞏固過程中的存在感。「考慮到這樣的歷史背景,我們就不難理解李建成墓誌的形制、規格為什麼會與他的太子身份不相匹配了。」9月9日,在西安博物院,講解員鞠鑫海向記者講述了李建成墓誌的前世今生。
  • 玄武門之變前,厲害人物大都在太子身邊,為何最後李世民得勝了?
    這些人之後被李世民重用,都成為貞觀的股肱之臣。在玄武門之變前夕,李建成的實力是遠大於李世民的,支持李建成的大多是世家大族,樹大根深,而李世民這裡就稍顯單薄,畢竟雖然他手下厲害人物眾多,但是當時幾乎被架空,那麼為何最後還是李世民取得了最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