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菩提樹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小小菩提樹

  屋外的小庭院,除了足夠停放一輛車,剩餘的空間還可栽種一些植物。我不是植物專家,所栽種的植物不見得長得旺盛。然而,蠻聰明的我只栽種了一些不需要太多照顧的蕨類。這一片綠地,成了我最鍾愛的地方。每個周末早晨,坐在庭院處的小凳子閱讀報章就是我放 空的最佳時刻。閱讀的當兒,每每一有清風拂過,我總愛把報紙暫擱一旁,望著眼前滿滿的綠意隨風起舞。這一幕,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也清晰的意識到當下 最真實的自己。

  這個周末,我慣性的坐在凳子等待清風的到來,悠閒的讓一對靈魂之窗「環遊」四周的綠意。驀地裡,看到了花盆前的地上滋長了一棵小植物。小植物大約只有5米裡高,若不是我熟悉周圍的環境,也難以發覺它的存在。

  我往前觀看,才驚覺小植物竟是棵小菩提樹。大約半年前,另一棵「不請自來」的菩提樹才在屋前的溝渠裡長出。我從小對佛教頗有親切感,明了到菩提既是智慧的象徵。因此,也歡喜的順著它的到來不斷地往溝渠給它澆水。這棵樹,不知不覺中已萌芽到約兩層樓高了。此次,另一個它竟如斯灑脫地在小小的狹縫中再次長出。對著它無處不在的顯現,我心中湧起了滿滿的喜悅。

  小小的樹,盛開著幾片小小的菩提葉,好可愛。小小的樹在此絕地而生,浮現出對生命的熱愛和毅力。處在極為狹窄的兩瓦之間裂縫中,它依然可以發揮出生命的光彩。我想,人生不也一樣,處於如何的劣境,也不該放棄。反之,該學習小小菩提樹,在逆境中依舊可以處之泰然地成長。

  往另個角度去想,這小小菩提樹,它亦是那麼不畏世俗的活出自我。狹縫裡沒有肥沃的土壤,本該沒有太多生存的空間。狹縫裡也無法給以灌溉及施肥,所以茁壯成長的機率幾乎是零。可是,小小菩提樹仍舊傲然地長出。我想,就算在若干時日後夭折,它至少曾經那麼瀟灑地伸張過。

  我的思索不停的在凝望著菩提樹時轉動著。微風輕輕的拂過,才把我從思緒中拉回當下。望著在風中搖曳著的小小菩提樹,我對著它莞爾,感恩它今早帶給了我小小的智慧啟示。

  (摘編自馬來西亞《光華日報》 文:劉楚彬)

相關焦點

  •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覺悟成佛,菩提樹有何功德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覺悟成佛,菩提樹有何功德?無論信佛與否,很多人常會說一句話「心似菩提樹」,用這句話來形容自己的心無波瀾。而對普通世俗人而言,菩提樹,也就是一種普通的喬木而已。在多年的苦修之後,最後走出苦修林,接受了一個牧羊女的奶酪供養之後,在一棵菩提樹下打金剛座連續7個晝夜,最後恍然貫通大道,因而成佛。我們通過釋迦牟尼成佛的過程,足可以看出,菩提樹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沒有菩提樹之前,釋迦牟尼未能成佛,坐到菩提樹下,便成就最高果位,這菩提樹真有什麼奇妙的地方嗎?
  • 塔爾寺的菩提樹
    寺院內有一棵菩提樹,樹上掛有許多信徒們敬獻的哈達。這聖樹首先引起了我的關注。在內地已經是仲秋,許多闊葉樹都漸黃近凋了。但生長在青藏高原上的這菩提樹卻長得青蔥盛茂極了。「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望著這樹,想著這詩。一種神聖的情感油然而生。朋友見我在菩提樹下久久不肯離去,便催促說,寺裡還有更大更奇的菩提樹哩!
  • 在阿努拉特普拉瞻仰神聖的菩提樹
    高大佛像(圖片來源:旅遊天地)樹之「壽星」——大菩提樹斯裡馬哈婆提,即大菩提樹,位於阿努拉特普拉市中心。2300年前栽種,是世界上樹齡最長的樹之一。佛教徒將其視為僅次於佛牙的聖物。公元前528年,釋迦牟尼在印度菩提伽耶的一棵蓽缽羅樹下結跏趺坐,證得菩提,悟道成佛,其信徒把蓽缽羅樹稱作菩提樹。史載,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派兒子摩哂陀長老來斯裡蘭卡傳教之後不久,又派女兒、上座部佛教女傳教士僧伽密多赴斯,為斯裡蘭卡公主和侍女傳授比丘尼戒,並在阿努拉特普拉城建優婆夷庵,斯裡蘭卡第一個比丘尼僧團從此誕生。
  • 我們去斯裡蘭卡吧(五)——聖菩提樹和石窟寺
    作為一棵聖樹,聖菩提樹(Sri Maha Bodhi)無論在精神上還是地理上,都處於阿努的中心地帶。但它不屬於阿努拉德普勒世界遺產景區的一部分,到這裡參觀得另花200盧比買門票。相傳釋迦牟尼從印度帶來的菩提枝生長而來的,據說是世界上存活時間最長的樹木,而今它的子子孫孫已在周邊長成一片樹林。
  • 佛教「聖樹」菩提樹
    在佛教裡,有一聖物,名曰「菩提樹」,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如果問起菩提樹的來歷,恐怕知道的人就有限了。菩提樹又稱為覺樹、道樹、道場樹、思維樹、佛樹。原名畢波羅樹,原產於東印度,為桑科榕屬常綠大喬木。枝條柔軟,葉互生,革質,為心形或卵圓形,較薄,先端細長如尾下垂,主脈中粗,網脈小而明顯,葉柄細長;樹冠圓形或倒卵形。這是正宗菩提樹,或稱「菩提聖樹」。這棵聖樹有人看管,任何人都不能隨便折枝摘葉。據《大唐西域記》載:此樹莖幹黃白,枝葉青翠,冬夏不凋,光鮮不變。
  • 神奇的菩提樹 神奇的避風臺
    唐代高僧神秀有一首詩講到菩提樹: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意思是說,眾生的身體,就像是一棵客觀存在的菩提樹,眾生的心靈,就像是一座明亮的妝鏡臺,要時時不斷地擦拭它,不讓它落上塵埃。可見菩提樹在僧人心目中的至上地位。  菩提樹不僅出身高貴,且具有廣泛的實際用途。菩提樹為桑科榕屬植物,樹幹粗壯雄偉,樹冠亭亭如蓋。
  • 關於菩提樹的小知識
    菩提樹,一個具有濃濃宗教味的樹名,依佛經記載,若有行者於某一樹下成就佛果,即無上菩提,此樹即名菩提樹,菩提是梵文bodhi的譯音,意思是覺悟。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一棵畢缽羅樹下悟道成佛,此樹種因而被尊稱為菩提樹。菩提樹原產於印度,在印度被稱為聖樹,也是印度的國樹。
  • 香山有棵「菩提樹」
    原標題:香山有棵「菩提樹」   戶力平   菩提樹有「佛門聖樹」之稱,原產於印度,北京何以有菩提樹呢?它生長於香山腳下的中科院北京植物園內,是中印兩國人民友誼的象徵。   「菩提」本是梵文音譯,意思為覺悟、智慧。佛教用以指豁然徹悟的境界,而修成菩提是佛教徒的最終理想。
  • 菩提樹之血脈探尋
    佛祖既然是在此樹下"成道",此樹便被稱為菩提樹。在印度,無論是印度教、佛教還是耆那教都將菩提樹視為"神聖之樹"。政府更是對菩提樹實施"國寶級"的保護。佛祖悟道之處的菩提樹菩提樹是榕族榕屬的大喬木植物,幼時附生於其他樹上,高達15-25米,葉革質,三角狀卵形,基生葉脈三出,側脈5-7對;葉柄纖細,榕果球形至扁球形,花柱纖細,柱頭狹窄。花期3-4月,果期5-6月。
  • 菩提樹就站在大士禪林等待著她
    可我每次都有一絲疑惑,長江以北也有菩提樹?    說起菩提樹,它對我來說並不陌生。上世紀70年代初,我所在的部隊到雲南某地執行國防工程施工任務。駐地是一個多民族地區,幾乎傣族人居住的村寨和寺廟的附近都有菩提樹。我常常見到善男信女們在菩提樹下焚香祈禱、頂禮膜拜,以求得平安吉祥。傣家人對菩提樹是十分敬重的,他們的情歌、輓歌大都與菩提樹有關。
  • 北方的菩提樹
    七葉樹又名桫欏樹、七葉楓和七葉菩提樹。連年以來,城市多變善變,樓屋、道路、高架是它的骨骼,河流、管網如血脈,行道樹和園林花木,便是服飾衣裳。而衣裳牽連時尚,譬如鄭州,四十年前的行道樹主要是柳樹楊樹國槐和法桐,法桐引自滬寧算洋氣了;本世紀開初,行道樹擴充了女貞枇杷石楠和廣玉蘭,重點增加常青樹;近些年氣候持續暖化,花木品類更多,市民看花了眼,都認不過來。
  • 為什麼菩提樹稱為聖樹?
    在這片森林裡有一株獨特而繁茂的菩提樹,樹身寬廣,足以萌覆三四人而有餘。釋迦牟尼獨自走到菩提樹下,摒除雜念,莊嚴發下誓願道:「我要坐在這棵樹下,直至證得真意。在這之前我絕不離開這裡。」據說這誓言說完,天龍鬼神都為他感到異常歡喜,清涼好風從四方吹來,禽獸都靜靜地停止了動作,樹枝也不再搖動發出聲音了,遊雲飛塵都變得非常澄淨。
  • 釋迦牟尼當年在菩提樹下靜坐七天七夜,頓悟成佛的菩提樹還活著嗎
    說起菩提樹,我們就要說說印度、尼泊爾、斯裡蘭卡三個國家,而且他們都是信奉佛教的國家,它們都地處南亞,都把黃白色樹皮的菩提樹視為「佛門聖樹」。南亞一帶古菩提樹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三棵。有趣的是,這三棵菩提樹位於斯裡蘭卡中北部,在首都科倫坡東北205千米處。
  • 佛寺中的菩提樹
    佛寺中的菩提樹相傳禪宗五祖弘忍年老時,命門徒作偈呈驗,以選拔傳法繼承人。慧能(公元638~713年)做了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因而受到弘忍首肯而授與衣缽成為傳法繼承人,世稱六祖。但菩提真無樹嗎?在雲南西雙版納的佛寺,隨處可見菩提樹。
  • 除了人們對菩提樹有敬畏、崇拜之外,你還知道菩提樹其他作用嗎?
    槐樹又名菩提樹、佛樹等。它是一種神奇的樹,從宗教的角度,人們對它有敬畏之情,是一種神的化身,是一種信念或寄託。然而,菩提樹還有它巨大藥用價值。包括樹葉,樹皮,枝條,種子,以及其果實都具有藥用性質。出血,採取等量的菩提樹,取其籽,與冰糖的軟莖混合好,每天服用3-4克,這是非常有用的。胃痛,用菩提樹的葉膏,並與50克「社裡」混合,然後製成小片的混合物,每天服用3-4次。這種調合物可以舒緩胃痛。
  • 菩提樹的作用,好處很多!智慧的象徵
    那麼菩提樹到底是怎樣的?為什麼受這麼多人所追求呢?它有哪些美好的寓意?關於菩提樹有很多典故,尤其是和佛教聯繫在一起。菩提一詞是從佛教大國印度傳來的,本意是智慧的意思。在傳說中的釋迦牟尼也就是佛祖就是在菩提樹下修道成佛。但是我們今天不講典故只講菩提樹本身。菩提樹生活在東南亞等地,在亞熱帶和熱帶比較多見。但也有一些地方同樣生長著菩提樹。
  • 德國柏林:夜來「菩提樹下」
    菩提樹下大街是德國柏林一條標誌性的街道,西起布蘭登堡門東面的巴黎廣場,向東延伸約1.5公裡至柏林城市宮。菩提樹下大街兩側及附近坐落著眾多的名勝古蹟和商鋪,即便是在夜晚也對當地居民和遊客保有著不小的吸引力。
  • 山花水韻菩提樹
    山花水韻菩提樹  南山植物園荷花 蔡律攝  南山植物園菩提樹 蔡律攝  在植物園溫室,有一棵樹形高大、枝繁葉茂的菩提樹,佛教一直視菩提樹為聖樹,在東南亞各國和印度、斯裡蘭卡各地的寺廟中都有種植,印度的菩提樹為國樹。
  • 清邁的菩提樹開花了
    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樹一菩提一土一如來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淨心是蓮花開這是布帕蘭寺裡的菩提樹,開著黃花在 清邁 古城,早起,走著走著就到了布帕蘭寺,鬧市中的小小的古寺,靜安寺的感覺油然而生——一切按照穿越三十年的時間計算,當年的 上海 老城區,一部公交車可以去到想去的好多地方
  • 一菩提樹在雲南長出佛手,村民稱這棵樹已有3000年歷史,佛祖保佑
    但是菩提就不同,菩提實際是是簡稱,名字其實是菩提樹。其實也就是釋迦牟尼得道的時候的那棵樹,據說那顆菩提樹也隨著釋迦牟尼一起成佛。所以,菩提樹就成了佛家的代表之一。《壇經》中就寫道:「身如菩提樹,心似明鏡臺。」就是說身體要像菩提樹一般堅守堅韌,自然內心也就和剛擦亮的鏡子一般,不蒙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