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被皇帝用盡辦法請來,才發現這人不是謙虛,而是真沒本事

2020-12-12 騰訊網

  漢安帝和漢順帝當政的時期,朝廷先後徵召了一批名氣很大的隱士,其中出現了像樊英徒有虛名的假隱士。樊英是南陽郡人,他從小學識淵博,品行兼優,聲名遠揚,長期隱居在壺山南麓。州郡官府聽說他的大名後,曾先後多次徵召他出來當官,但都被他拒絕了,以致他的名氣越來越大,連朝廷都知道樊英這個人。朝廷公卿大臣接連薦舉他為賢良、方正、有道,但他都沒有接受。最後安帝親出面徵召他,可他還是不去。地方官府沒辦法,只好將他強行抬上車子。樊英不得以,只好前往京城。

  到了京城後,樊英又說自己有病,不肯接受安帝的徵召。安帝派人用轎子把他抬進宮殿,可樊英還是不肯接受。後來,安帝又安排他到太醫那裡去休養,並吩咐下人每個月都要按時給他送去美酒和羊肉。過了一段時間後,安帝覺得樊英休息得差不多了,又派人去請他。樊英又說自己病重請求回家。安帝答應了,還特地囑咐當地的地方官府一年四季都要給他送去酒肉。九五之尊的安帝如此禮節極為完備、情意極為殷勤地徵召樊英,樊英的名聲越來越大。可是儘管如此,樊英回家後還是請求辭去安祿大夫的職務,但是安帝沒有批准。

  當時,人們都以為樊英肯定會繼續抗爭到底,拒不接受安祿大夫的職位。樊英有個朋友寫信給他,不如出來好好地做官。於是樊英終於肯出來做官了,大家都對他寄予厚望。可是,樊英在應對皇帝的提問時,沒有什麼奇謀遠策。大家失望至極。張楷說:「我以前還以為你肯出來做官,一定會很好輔佐君王,拯救百姓,因為你一開始就不惜極為珍貴的生命去激怒皇帝。可是一旦享受到官爵俸祿後,你卻沒有治理國家的好辦法。」

  總之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印證了那句話:你不是假意推辭,你是真沒本事啊!

相關焦點

  • 沒本事的人越是脾氣大,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是特別謙虛
    我們喜歡的溫柔的人因為溫柔的人,雖然看起來不那麼兇猛,但是溫柔其實也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是有原則的力量。以前小的時候覺得那些兇巴巴的人都很有本事,但是越長大才發現越是溫柔的人才越有本事,越是有本事的人才越謙虛,而往往是那些沒本事的人脾氣大得很。
  • 沒本事的人,才喜歡炫耀這三種東西,別不信!
    也許真的有人羨慕,但是內心清明的人,只會覺得可笑。 因此,生活中,沒本事的人,才喜歡炫耀這三種東西,別不信,也不要輕易的去炫耀,從而暴露自己,不值得,更沒有必要。
  • 猖狂隱士:幾次拒絕當官,還敢揪皇帝的鬍子,在皇帝面前自稱老子
    隱士,指隱居潛心研究學問之士人,歷朝歷代都有隱士,但相對來說,亂世期間會比承平之世多很多,畢竟隱士之中除了少數是真的想潛心鑽研學術,其餘大多數只是因為世道太亂,或者自己不受重用之類的原因才隱居的。世道雖然亂,但是隱士的名聲也會傳揚出去,這時候,皇帝就很可能會徵召他們。
  • 武當山是道教聖地,為何隱士卻大多選擇終南山?原因現實而無奈!
    武當山是道教聖地,為何隱士卻大多選擇終南山?原因現實而無奈!在大部分人看來,隱士文化是一種很有逼格的修行方式,反正有沒有本事看不出來,可待在深山老林裡,總會被人當作世外高般供著。事實上,呆在身上老林中的人基本上都是很有本事的人,還真就不是那種沒本事的人。
  • 同學聚會,有真本事的人身上有這3個特徵,看看你是不是
    同學聚會,有真本事的人身上有這3個特徵,看看你是不是在同學聚會上,我們有的人混的很好,有的人混得很差。如果你是屬於混得差的那種人 你可能會想要通過同學聚會結交更加有真本事的人。如果是真正有本事的人,他們通常保持比較謙虛的態度。比如說,我的朋友小林,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平常經常一個人呆著,我們一起考研的時候,他也是很早就起來了。我們所有人中他的考研成績是最好的。當別人問起這件事情的時候,他說,我考研其實成績也不是很好之類的話。所以說接觸過小林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特別謙虛,肯踏實努力幹下去的人。所以說,在同學聚會上,往往更加謙虛的人更有真本事。
  • 隱士自斷手指拒絕入朝為官,皇帝:當皇帝快樂還是當隱士快活?
    但沒想到的是朱元璋壓根就不是那樣的人畢竟他自己是泥腿子出身,所以對這些讀書人本來就沒什麼好感,在建立王朝後朱元璋聽說在民間有個叫夏伯啟的人非常的有學識和才華,這就想著要請他進宮做官。但過慣了自己自由自在 日子讓他當官接受束縛肯定是不願意的,但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像他這樣的話就是違抗聖旨是要殺頭的。
  • 陶淵明:其實,我不是隱士
    縱觀陶淵明的一生,你會發現,陶淵明跟傳統意義上的隱士有很大的不同,他既沒有做隱士的「資格」,也沒有做隱士的必要,而陶淵明自己,更沒有隱士的做派。1、沒有隱的「資格」什麼是隱士?簡單地說,一個有地位有影響力的人要「避世」,搬到了一個角落裡去住,就被人稱作「隱士」。
  • 郭德綱:越沒本事的人,脾氣越大
    生活中,你會發現,越是沒有本事的人,越愛使性子、發脾氣,也特別不懂得對他人抱持應有的尊重。因為本事不足,他們在社會上常常都會遭受到諷刺和白眼。當他們積攢了滿腹的委屈無處宣洩,就只能把脾氣撒在家人身上,以此來維護自己的尊嚴,找回丟失的存在感。
  • 終南山「隱士」遍地橫行,不是為了靜心修煉,而是為了索取錢財
    >這些「隱士」中大多數並不是真正的隱士,而是「各懷鬼胎」的人物。接踵而來的「隱士」們當今社會,網絡發展迅速,所以隱士文化便很快的為人所知了,因為沒有體驗過,所以許多人也開始對隱居以及山水田園生活產生了好奇的心理,便想著去試試隱居的感覺,但是來到山林之後才發現,隱居生活並不容易。
  • 越是沒本事的人,越喜歡「炫耀」這三樣東西,卻不知被人看不起
    對於生活,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理解,每個人對待生活,也會有屬於自己不同的態度,但是生活是自己的,其實和他人無關,往往是那些越是沒本事的人,反而越喜歡炫耀自己的生活。
  • 大宋隱士不當官,還寫詩勸2位宰相辭官,宋真宗:死了看你當不當
    至於那些指天怨地發誓歸隱,但一聽說皇帝給官帽就屁顛屁顛趕去的,就無法統計了,李白就是這類假隱士的典型代表。北宋真隱士不過,雖然如此,也並不是就沒有初心就想當隱士,北宋就有這麼一位。他的詩寫得特別好,在當時,影響很大的,但是後世影響很小,以至於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位詩人。
  • 東漢時期隱士成風,這兩人被多次聘請,就是不做官
    東漢時期出現了許多隱士,他們雖說滿腹經綸,但就是不願意做官,其中有兩個比較出名的典型,一個叫徐稚,還有一個叫魏桓。   徐稚雖然家境貧寒,還經常要親自下地幹活,但他做人很有原則,不是通過自己勞動所得的食物,從來不吃。同時,徐稚待人謙虛禮貌,當地的人都很尊敬他。
  • 心理學:越厲害的人越謙虛,越落後的人越驕傲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在現實生活中你會發現這樣的一個事實,一個人越成功,他可能就越謙虛。而一個人越無知,他反而會越驕傲。今天和大家分享心理學上的一個達克效應,他告訴我們這樣的一個事實,一個人在生活中力量越多,實力越強,反而他會更謙虛,但是一個人越無知,卻有一種盲目的自信。
  • 此人一直得不到重用,於是去山中做「隱士」,成功引起皇帝的注意
    俗話說,古代很多統治者都喜歡去深山老林裡找高人隱士當高參。可以說,隱士和牛人、高人基本可以畫等號。由此,隱居成了一條做官的通天捷徑。於是就催生了一批貪圖升官發財的冒牌隱士,唐朝時的盧藏用就是一個典型。盧藏用出身名門,他爺爺當過財政部長,老爹擔任過軍政高官。
  • 越「沒本事」的男人,越喜歡把這5句話掛嘴邊,錯不了
    判斷一個男人是不是真有本事,從他平日裡的行為舉止中就能看出來,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生活中越沒本事的男人,越愛說下面這5句話,十有九準,錯不了1、「少你吃,少你喝了?!」大家可以發現,越有本事的男人,對自己的老婆越是寵愛,尊重;越沒本事的男人,對自己的老婆越摳門,暴躁。
  • 隱士快樂還是皇帝快樂,讓朱元璋佩服的回答
    這時候有人提出來要找隱士,隱士就是不願意出世不願意做官的人,大概是因為知道做官,雖然有做官的好處,會有無盡的榮耀,用不盡的財富,但是也無盡的煩惱,尤其是在朱元璋的手下做官,一旦你有什麼話語上的錯誤,甚至是做什麼樣的事情,一件小事,一個小動作,都能引起他敏感的神經,掉了腦袋也是經常有的事情,你的命不在你的手裡,還不如做一個隱士來的快活。
  • 鄭愷全程用英文配音,讓網友感嘆沒有真本事不敢上《聲臨其境》!
    鄭愷被人喜歡和認識主要是在綜藝節目裡面,而實際上鄭愷的演技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這次鄭愷被邀請上《聲臨其境》,全程用英文挑戰配音《權利的遊戲》第一次知道鄭愷的英語也說的這麼溜,而且全程配音情緒非常的飽滿,讓網友感嘆沒有真本事不敢上《聲臨其境》連主持人也誇讚鄭愷的英文和演技好,不得不說這檔節目真的是演員的鍊金石啊,這檔節目至今為止請的都是一些有真演技的演員。至於圈內那些愛用替身的流量明星一個也沒敢上。
  • 「人有本事,一看便知」:有本事之人,往往有一個特徵,你有嗎?
    「人有本事,一看便知」:有本事之人,往往有一個特徵,你有嗎?這個特徵就是謙虛;做人低調的人,往往有一種優秀的品質,看似很普通,實則了不起!這種優秀的品質同樣是謙虛。謙虛是一種優秀的品質,是有本事之人的一個主要特徵。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 本事越大的人,越懂得隱藏三個秘密!
    第一個秘密:本事越大的人,越懂得隱藏脾氣。人往往勝不過自己的脾氣,在遇到感情挫折、情緒困擾時,就是想不開、鑽牛角尖,以致怒火中燒,逼自己走上極端。可是,做人必須要提升情緒忍受力,也要知道:脾氣來了,福氣就沒了!我們不能讓自己處於氣憤不已的狀態,要懂得讓情緒換跑道,絕不能讓情緒的癌細胞擴散。第二個秘密:本事越大的人,越懂得隱藏真實想法。許多人認為人們應該對別人誠實,所以他們嘲笑隱藏自己思想的人。
  • 為什麼越沒本事的人脾氣越大?心理學家:這幾點原因很現實
    「越是沒本事的人脾氣越大」,這不是一種偏見,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社會現象。如果你仔細觀察,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可以窺見一二的。一個儒雅翩翩的成功人士,不僅僅在事業上極為成功,在家庭當中,往往也是十分體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