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廣西傳統面向廣東的門戶一直是傳統老牌城市梧州,梧州作為廣西的門戶已有上千年的時間,是有過許多輝煌的過往的。但是近些年來梧州在經濟上似乎遇到了不可逾越的瓶頸,越來越難以擔當起「廣西東大門」的重任。而同樣是與廣東一牆之隔的玉林市由於人口和產業上的優勢表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特別是南深高鐵建成之後,玉林市是否能全面超越梧州,全面擔負起廣西東大門的重任呢,下面我就為大家作一下分析,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1.梧州市、岑溪市城區過於接近廣東,無法形成人口、產業聚集
梧州市區位於西江與桂江的交匯處,距離廣東的邊界僅僅數公裡,是地理和歷史上的兩廣水陸咽喉城市,其境內下轄的岑溪市也是近些年來新興的兩廣陸路民戶型城市,可以說佔據了廣西其他城市所不能具備的先天優勢,那麼今天的梧州市作為廣西的東大門,是否起到了應有的作用呢?答案是否定的,雖然近些年來廣西在「西江黃金水道」和「東部產業轉移上」對梧州市有較大的傾斜,但是由於梧州市、岑溪市城區過於接近廣東,珠三角地區對其產生了較大的「虹吸效應」無法形成人口、產業聚集,其境內的人才、技術、資金亦多數流入珠三角。更是沒有腹地作為支撐,造成了梧州境內的縣市更像是廣東的附庸城市,失去了應有的東西交融作用。
2.玉林市同時具備人口、產業腹地和地緣輻射上與廣東對接的優勢
而在梧州南面,同樣是與廣東一牆之隔的玉林市由於人口和產業上的優勢表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首先玉林市有將近800萬的人口、有比較健全的機械工業和商貿業,再加上地緣上處於廣西的腹地,而並非像梧州那麼邊緣,因而能形成比較強大的輻射力和凝聚力,在與珠三角的「虹吸」競爭中玉林市並不落下風,甚至略佔優勢,可以說玉林市同時具備人口、產業腹地和地緣輻射上與廣東對接的優勢。
3.南深高鐵建成之後,玉林是否能夠成為廣西新的東大門呢?
正是玉林所具備的這些優勢最終促成了廣西方面能夠高規格的規劃建設「南深高鐵」,並且作為廣西東融的第一大動脈來推進,可以看出其對玉林市有著較高的期盼,反觀玉林近些年的發展趨勢,商貿業、農業、房地產業表現十分亮眼,經濟上大有趕超桂林之勢頭,完全具備廣西東融新大門的條件。唯一遺憾的還是玉林的交通和碼頭建設還是拖了玉林一把後腿,沒能進一步對接廣東的大產業和大資金的轉移,這不能不說是與玉林遲遲不能通高鐵有關的。而南深高鐵建成之後,毫無疑問將是激活玉林這座動力之城的點睛之筆。未來廣西對接廣東想要有所建樹,就必須以玉林作為廣西新的東大門,踢好東融大灣區的這一「臨門一腳」促進廣西新的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