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雲探索垃圾處理新模式 利用垃圾養「黑蟲」收益高

2020-12-20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縉雲新聞網8月28日訊(縉雲支站記者 李江峰 見習記者 呂癸蓉 視頻 陳瀟)

  【口播】為積極推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縉雲縣舒洪鎮充分發揮村民自主能動性,積極探索餐廚垃圾處理新模式,利用餐廚垃圾養殖黑水虻,取得了明顯成效。

  黑水虻是一種廣泛分布的新資型源昆蟲,幼蟲以動物糞便、腐爛的蔬果和植物性有機垃圾為食,可用於廚餘垃圾和畜禽糞便的無公害化處理,另外,黑水虻富含粗蛋白、脂肪、磷、鈣等物質,可烘製成家禽、家畜和魚類的上好飼料。8月20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舒洪鎮的浙江洺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據了解,每天有四至五噸的餐廚垃圾被運到這裡,經過處理後用於黑水虻的養殖。

  【浙江洺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洪福海】一個是這個蟲的,蛋白質很高,最主要一個,它裡面有一種抗菌肽,就是用這個蟲的,不管是水產還是禽類,他的抗病力很強,所以我就對這個東西感興趣了,而且他又處理環保。

  洪福海告訴記者,今年初公司從河南農大引進黑水虻蟲卵進行繁育,擴大生產規模。鄉村的廚餘垃圾運來後,經過乾濕分離、分揀、粉碎、攪拌,最終被製成漿狀,通過泵管輸送到養殖區,餵養黑水虻幼蟲。由於黑水虻營養價值高,很受養雞場歡迎,目前一噸黑水虻能在市場上賣出7000元的好價格。

  【舒洪鎮黨委副書記  徐佳佳】黑水虻養殖是我們正去年引進的一個養殖項目,它主要是通過培育幼蟲來銷售或者製成飼料來進行銷售,應該說能夠產生比較好的一個經濟效益,那麼幼蟲的養殖就是通過餐廚垃圾來進行培育的,那麼,目前他的企業每天消耗餐廚垃圾能夠達到四到五噸,如果全部投產建成之後能夠日消耗量能夠達到十噸。


相關焦點

  • 引入黑水虻吃掉「廚餘垃圾」縉雲推出垃圾處理新模式
    近日,縉雲縣每天收集5噸左右的餐廚垃圾,經過噴淋益生菌,分揀、攪拌、粉碎等一系列機械化處理,形成了適合餵養黑水虻的餌料原料,不僅能「吃掉垃圾」,還能產生較高的經濟效益。黑水虻養殖黑水虻是一種資源昆蟲,幼蟲在自然界以餐廚垃圾、動物糞便、動植物屍體等腐爛的有機物為食,可以將食物高效地轉化為自身營養物質,是自然界碎屑食物鏈中的重要一環。其富含粗蛋白、脂肪、磷、鈣等物質,除可作為優質的昆蟲蛋白飼料外,其產生的抗菌肽,具有很強的抗病性,市場前景廣闊。
  • 南寧市積極探索垃圾分類新模式 助推生活垃圾實現無害化處理
    南寧市積極探索垃圾分類新模式,助推生活垃圾實現無害化處理「吃下」餐廚垃圾 「吐出」生物肥料南寧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三期項目(紅色施工區域)預計年底建成,有機廢棄物日處理規模提升至1000噸
  • 垃圾處理新探索!養蟲子吃廚餘垃圾,每日可吃掉2.5噸
    交匯點訊 廚餘垃圾處置、資源化利用是各地推進垃圾分類的難點。記者昨日從南京市高淳區城管局獲悉,高淳區漆橋街道建立了南京首個黑水虻繁育基地,用廚餘垃圾餵養黑水虻,探索廚餘垃圾和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新途徑。
  • 垃圾處理新探索!養蟲子吃廚餘垃圾,這裡的蟲子每天可吃掉2.5噸
    交匯點訊 廚餘垃圾處置、資源化利用是各地推進垃圾分類的難點。記者昨日從南京市高淳區城管局獲悉,高淳區漆橋街道建立了南京首個黑水虻繁育基地,用廚餘垃圾餵養黑水虻,探索廚餘垃圾和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新途徑。
  • 王澤鋪利用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實現資源化利用
    利用黑水虻取食餐廚垃圾,最終將餐廚垃圾轉化為高質量的動物蛋白和有機肥料,實現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我國餐廚垃圾具有含水量、含油量、含鹽量高,易腐敗的特點,不適宜直接作為黑水虻的飼料。整個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流程包括三個重要環節:餐廚垃圾的預處理,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蟲料分離與加工。通過這些過程,對餐廚垃圾進行多級高效化的處理,將其中的資源成分得到充分回收與利用,實現經濟效益實現最大化,以及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小。餐廚垃圾的預處理餐廚垃圾的預處理一般通過預處理機器來實現。
  • 黑水虻每日可「吃」掉2.5噸廚餘垃圾 南京探索廚餘垃圾處理新途徑
    中國江蘇網7月15日訊 廚餘垃圾處置、資源化利用是推進垃圾分類的難點。記者14日從南京市高淳區城管局獲悉,高淳區漆橋街道建立了南京首個黑水虻繁育基地,用廚餘垃圾餵養黑水虻,探索廚餘垃圾和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新途徑。
  • 廈門:大件垃圾處理有章可循(傾聽·關注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
    製圖:張丹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普遍實行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制度。實施垃圾分類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不僅可以改善城鄉環境、減少資源浪費,還可以成為拉動相關行業進步的經濟增長點,對於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做好分類處理,既對技術條件有要求,也是對城市治理的考驗。
  • 小小昆蟲不簡單 垃圾處理立大功
    蟲界「小吃貨」,吃光街道餐廚垃圾  一分鐘前還是佳餚,一分鐘後成了垃圾,餐廚垃圾因極易腐爛變質,傳播細菌和病毒,已成為影響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的潛在危險源。  「以往經收集的餐廚垃圾處理方式基本採用傳統生物發酵法,能耗高、資本投入大,高淳區一直在探索新型節能化餐廚垃圾處理方式。」
  • 垃圾變身「綠色燃料」——廣東揭陽打造新型垃圾處理與資源利用項目
    新華社廣州1月25日電 題:垃圾變身「綠色燃料」——廣東揭陽打造新型垃圾處理與資源利用項目  新華社記者孫少龍  臨近歲末,位於廣東省揭陽市的綠源垃圾綜合處理與資源利用廠項目裡,仍有建築工人在忙碌著。
  • 農業部助力,農村生活垃圾有機化處理技術
    堆肥技術缺點是處理周期長、佔地面積多、不能全年生產,在未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的地區,將有機垃圾分揀出來耗時耗力。 餐廚垃圾養蟲。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名為黑水虻(學名:亮斑扁角水虻)的腐生性水虻科昆蟲,能夠快速吃掉餐廚垃圾。據報導,黑水虻幼蟲吃掉餐廚垃圾後,經過12-14天,會將油膩成分、含氮磷的物質等分解消化,產生的排洩物可作為有機肥使用。
  • 日本垃圾分類處理經驗:資源化利用是趨勢
    日本垃圾分類處理的歷史日本的垃圾處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還只是處在末端治理時期,政府通過填埋和焚燒的方式處理垃圾殘留問題。並且,這一時期,日本國民也並未參與到垃圾分類管理中。到了八十年代,隨著日本「泡沫經濟」時期的到來,垃圾數量和種類劇增,傳統的填埋和焚燒方式已再難有效處理垃圾餘留問題。這就促使日本政府必須通過有效地垃圾分類來改進焚燒技術。與此同時,民眾意識到對於垃圾處理無法再置身事外,必須參與其中,與政府合力將廢棄物末端治理轉向生產和消費源頭控制預防。
  • 如何有效解決城市垃圾處理問題:垃圾處理站選址 需規範進行!
    對此,深圳市規劃國土委寶安管理局回復稱,該地塊規劃配套的垃圾轉運站,是為滿足片區實際需求,布局較合理,垃圾轉運站也將在外觀、工藝和除臭等方面進行嚴格把控。當前,隨著人口的增長、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垃圾的數量不斷增加,垃圾的成分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垃圾的危害也越來越大。如何規劃和完善垃圾場站處理,既滿足垃圾處理的現實需要,又滿足城市居民對生活環境的高品質要求?
  • 養昆蟲吃垃圾 南京高淳區垃圾分類有「法寶」
    中國江蘇網7月14日訊(通訊員 吉穎記者 徐潔)吃進去的是餐廚垃圾,產出來的卻是肥料,在南京市高淳區漆橋街道,一種名為黑水虻的昆蟲,成為垃圾分類的「法寶」。漆橋街道黑水虻養殖轉化有機廢物示範點負責人劉金寶告訴記者,每天一早,漆橋街道所有的餐廚垃圾都會通過垃圾車運進廠區,經過二次篩選後,將分離出來的垃圾進行粉碎處理,等到顆粒度達到投餵標準以後再進行餵食,「主要看垃圾的狀態,如果溼度過高我們就進行乾燥處理,最後加入菌種進行發酵,通過泵管輸送到養殖區,餵食黑水虻幼蟲。」據劉金寶介紹,目前基地每天可處理5噸餐廚垃圾。
  • 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赴長興參加長三角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高層...
    隨後,長興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楊永章發布長興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零填埋、零增長、全利用」標準體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程會強作主旨演講。安徽省城建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總工程師吳東彪作交流發言。
  • 垃圾處理問題日趨嚴重 建立垃圾場站需規範進行
    對此,深圳市規劃國土委寶安管理局回復稱,該地塊規劃配套的垃圾轉運站,是為滿足片區實際需求,布局較合理,垃圾轉運站也將在外觀、工藝和除臭等方面進行嚴格把控。   當前,隨著人口的增長、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垃圾的數量不斷增加,垃圾的成分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垃圾的危害也越來越大。如何規劃和完善垃圾場站處理,既滿足垃圾處理的現實需要,又滿足城市居民對生活環境的高品質要求?
  • 我國餐廚垃圾處理分析及方法對比
    處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等;具體的處理技術有填埋、焚燒、堆肥、發酵等方式,總之其資源化再利用呈現多樣化的趨勢。現針對各異的應用範圍和實際情況,主要介紹以下幾個方法。1垃圾分類(物理分選處理)
  • 垃圾轉運也要智慧化?看看這個轉運站的垃圾物流運輸新模式
    3月20日,在市環衛集團已建成的夏家壩智慧固廢物流轉運港,記者看到,垃圾轉運處理過程中啟用了門式起重機,通過「箱箱」對接接駁聯運,一次轉運站豎式壓縮後的進站垃圾不用再進行卸料壓縮,避免了汙水四溢、汙染環境、病菌傳播等問題,開創了生活垃圾物流轉運新模式。疫情防控期間,這也成為了科技助力抗疫的一個典型。▲夏家壩智慧固廢物流轉運港,門式起重機正在作業。
  • 廚餘垃圾處理何去何從?
    北極星固廢網訊:廚餘垃圾處理將隨著推行垃圾分類的深入,越發重要,並將成為物質利用的一個重要項目和垃圾處理的一個產業分支,值得重視。1.打好開頭基礎走好廚餘垃圾處理第一步,奠定廚餘垃圾處理的基本工藝、建設運營模式和基本價格,為廚餘垃圾處理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等於成功一半。
  • 就地處理:「消化」廚餘垃圾的便捷之路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廚餘垃圾在生活垃圾總量中佔比較高,是垃圾分類處理中的難題之一,無論是收集、儲運,還是末端處理,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許多城市都對如何處理廚餘垃圾進行了努力探索。
  • 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交流會即將開幕!
    一、導語為了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到2020年,基本建立建築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的要求,促進我國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行業發展,推動技術進步,交流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和新模式,決定於2016年11月19日-21日在上海舉辦「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