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聚才俊——青原開展人才工作紀實

2021-01-20 中國江西網

  面對新機遇、新挑戰、新發展,近年來,青原區提出實施「人才強區」戰略,確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理念,大力實施「引智入區、送智下鄉、留智在村」系列活動,人才工作機制不斷優化、人才創業平臺不斷拓展,人才隊伍素質不斷提高、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不斷提升……

  激勵人才下鄉助力鄉村振興

  青原區設立了2000萬元的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全方位激勵各類人才到鄉村幹事創業。通過開展「三請三回」、粵港澳大灣區招才引智等系列活動,彌補急需緊缺人才。近3年來,該區聘請了16位專家為區政府智庫成員,引進相關產業博士15人、碩士56人、緊缺專業技術人才228人和返鄉創業人員257人。通過公務員、事業單位、三支一扶等公開招聘考試,每年招募400餘名大學生到鄉鎮學校、衛生院等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一線崗位貢獻智慧。

  該區調研梳理出急需的63項技術需求,充分爭取掛點幫扶單位省科協等部門支持,組織68名農業、鄉村旅遊、醫療等領域省內頂尖專家和12個團隊85名省級科技特派員以及267名專業技術人員,赴鄉鎮村組開展科技人才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對接技術指導系列活動;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社、電商、種養協會等平臺,為鄉土人才提供發展、交流和合作的平臺;鼓勵鄉土人才牽頭興辦種植、養殖等項目,支持鄉土人才創業,通過協會帶人才、人才帶群眾,把人才技術優勢結合起來,整合農村優勢資源,打造「黨建+合作社+黨員致富能人+農戶」「支部+電商+貧困戶」模式,帶動農民發展富民產業;連續兩年組織評選並資助區技能大師工作室10家。

  引進技能人才創新驅動發展

  青原區開展了科技特派團技術培訓、創新平臺載體建設、「一村一品」申報、科技項目服務等活動,持續加強全區技能型人才引進、創新驅動發展,助推各類科技型企業快速發展;摸排支持園區13家符合條件企業申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區高企數達到28家,區內29家企業申報科技型中小企業。

  該區組織晉瑞醫療、北京微應科技吉安分公司參加省「雙千計劃」申報評審系統申報高層次創新團隊項目;組織10餘家企業參加粵港澳大灣區招聘會等各類線上線下活動15場,引進相關產業緊缺專業技術人才86人。江西澤發公司參加第十六屆中博會「專精特新」展區專場活動新品發布會,公司選送的「手機3D後蓋」新品入圍全國15強。近兩年來,該區先後與8個省級科技特派團62名成員籤訂了三方協議,開展了12次「技術訂單」對接活動,指導現代農業企業解決技術難題120餘件,800多人次受益。

  充實教育隊伍促進均衡發展

  青原區財政局優先保障教育經費,區人社局、編辦為教師招聘、人才引進、機構設置開闢綠色通道。2019年,該區打破編制局限,加大教師補充力度,補充中小學教師250人,通過政府購買非在編幼兒園教職工126人,去年又招聘教師257人;保障中小學校教師待遇,特別對連續在村小及教學點任教分別滿8年和15年的教師進行獎勵,穩定了農村優質教師隊伍。

  該區採取城鄉雙向交流、強弱搭配、職務晉升等措施,推動中小學校長、教師合理流動,促進城鄉師資隊伍均衡發展。近兩年,該區投入近400萬元用於師資培訓,選派169名校長、骨幹教師赴省、市名校培訓及跟班學習,組織市級以上名師到各中小學進行送教送培活動,並分期分批派農村中小學教師到城區中小學跟班學習,全區省、市、區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達450名。

  培育衛健人才建設健康家園

  青原區採取專兼職結合、醫聯體、合作交流等多種形式,引進各類副高層次以上的衛生人才36名。吉安中西醫結合醫院通過提供住房政策、優厚的薪酬待遇、購進高精尖設備,發展團隊,搭建平臺,給專家提供一個良好工作環境,先後從上海、廣州等地引進人才,讓青原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一線城市的醫療資源。

  該區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堅持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重新核定全區各公立醫療機構人員崗位總量及備案編制數416名,開展備案制專業技術人員招聘工作。2019年,該區首次招聘備案制專業技術人員59名,充實了醫療衛生隊伍。

  打造孵化基地服務人才創業

  位於青原區工業園的青原區人才創業孵化基地是該區重點打造的一家為入孵企業提供高質量創業服務的示範基地,以社交空間、工作空間、資源空間和精神空間四個功能為導向,多功能會議室、商務洽談室、創客咖啡、黨建書吧、實訓室、共享職業培訓學校、創業人才市場等多功能空間區域齊全。近一年內就吸引了26個創新創業團隊落地生根,帶動就業182人,行業涵蓋影視傳媒、創意美工、電商平臺、網絡雲平臺等。

  該基地孵化對象主要以大學生創業者為主,且突出全程公益性服務。孵化期兩年內場地租金、水電、物業等費用全部免費,向入駐企業無償提供項目論證、開業指導、創業培訓等,並積極落實小額擔保貸款、創業扶持資金、社會保險補貼等優惠政策落實。該區整合區人社、人才辦、就業等部門職能作用,在創新創業企業的政策落實、公共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科學評價考量等方面,提供全過程、全要素、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務及綠色通道。(彭生苟、袁強)

相關焦點

  • 近年來河南省人才工作回眸:海納百川凝聚英才
    轉型的河南,求賢若渴;發展的河南,海納百川。近年來,我省圍繞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戰略任務,聚焦三大國家戰略規劃實施,堅持黨管人才,堅持服務大局,堅持改革創新,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效,人才發展呈現深入推進、整體提升的好態勢。目前,全省各類人才總量978萬人,數量居全國前10位,人才貢獻率居全國第12位。
  • 蘭溪:「青蘭之約」留人才
    他們當中既有奮戰一線、獨當一面的技術人才,也有拼搏進取、無私奉獻的人民公僕,還有志存高遠、紮根蘭溪的青年才俊。「蘭溪是一座充滿溫情的城市,一系列人才政策為我們提供了全方位保障,對這裡有了歸屬感,也讓我想要在這裡安家落戶。」婚禮現場,來自浙江盤轂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的王智博非常激動。
  • 這些青年才俊道出心聲,每一個故事都充滿著上海溫度
    本市推出「海聚英才」系列品牌活動匯四海棟梁,聚天下英才 「如果那年沒來到上海, 不見得有現在的王珮瑜。」但是問題來了,1949年後,中國的戲曲院校培養人才都是男的演男角,女的演女角,幾乎沒有培養過女老生。要找王珮瑜,上海戲校就必須修改招生簡章。此事一度讓戲校和主管部門上海文化局很糾結。不過上海畢竟是海納百川、包容並蓄的上海。一番慎重考慮之後,上海戲校還是決定破格錄取王珮瑜。這一點至今讓王珮瑜感佩不已。
  • 「四大工程」聚才俊 百年新邱因才興——阜新市新邱區創新人才工作...
    我省首個「創新驅動助力示範區」和全省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建設試點相繼落戶新邱區,為做好相關工作,新邱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和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人才為尊,大力實施「黨建引領、文化鑄魂、創新驅動、改革推進」四大創新工程,實現「產業結構、經濟效益、發展理念、幹部作風」全面升級。
  • 海納百川,才匯海珠 琶洲數字島人才交流會成功舉辦
    海納百川,才匯海珠 琶洲數字島人才交流會成功舉辦 2020-12-18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聚青池專欄」學習那點兒事
    為進一步加強聚青池組員們的學習,班委認真策劃,各小組積極響應,圍繞時政熱點、興趣技能等主題,以多樣靈活的形式,組織開展了四史紅色教育基地實地打卡、比武練兵學習、組內自主學習、主題調研等系列學習活動,同時,開闢學習園地,搭建學習平臺。
  • 注入人才活水 澆灌三農沃土 ——六安市引導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紀實
    注入人才活水 澆灌三農沃土 ——六安市引導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紀實 2020-11-30 15:38:12   來源:六安新聞網
  • 2020年面向全球招聘人才活動結束 共籤約5萬餘人
    原題:2020年面向全球招聘人才活動結束,共籤約各類人才5萬餘人    海納百川來 揚帆自貿港    海南自貿港建設,最突出的短板、最緊缺的資源是人才。今年3月31日,我省啟動了「揚帆啟航 『海』納百川」——海南省2020年面向全球招聘人才活動。
  • 八方英才聚 潮起台州灣——寫在2020台州國際人才合作洽談大會召開...
    市委書記李躍旗在五屆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於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要求,把人才工作作為打贏經濟發展翻身仗的重要一招,大力招才引智,壯大人才隊伍,強化人才引領,為台州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支撐。人才蔚,事業興。
  • 永州市生態環境局開展2020年人才主題日系列活動
    根據《關於開展永州市2020年人才主題日系列活動的通知》要求,為進一步提升永州市生態環境局服務人才發展質量,為人才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該局黨組高度重視,精心安排,組織開展了一系列人才主題日活動。開展人才座談會。
  • 打造人才強市!靈武市為45名「靈武才俊」授牌
    12月1日,記者從寧夏靈武市人才工作會議獲悉,寧夏新澳羊絨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華等45人榮獲「靈武才俊」稱號,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李德群等45位專家被聘為靈武市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 2019廣州「青託工程」成績單來了!11人入選人才計劃、發表高水平...
    2019年4月,廣州市科協正式啟動「青年科技人才託舉工程」(以下簡稱「青託工程」)項目,旨在幫助青年科技人才在科研黃金時期做出突出業績,來自廣州地區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的20名青年科技人才獲得10萬元的資助。如今,兩年託舉期將滿,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長情況如何?
  • 【人才工作】科爾沁區構建「蜂巢」式人才磁場
    今年以來,科爾沁區針對當地產業發展實際和人才技術短板現狀,把人才作為轉型之需、競爭之本、創新之源,創新實施「蜂巢強區」戰略打造人才磁場,形成區域化「一心多點」的人才工作新格局。項目「引蜂」。契合科爾沁區當前發展需求,創新開展「雙招雙引」工程,推進「招商引資」計劃與「招才引智」計劃同步實施、同步制定、同步考核,確保高端人才、核心技術、發展資金「打包」引進。2020年,聚焦科爾沁區裝備製造業和農牧業特色產業實際,先後引進龍馬重工、潤龍新能源、東方富明、牧四方食品等9個億元以上重點項目。
  • 一磚一瓦皆是史一草一木總關情———青原加強文物保護工作紀實
    □盧卿卿天玉臨江窯、彭家窯古窯遺址;文天祥、胡銓等名人的古墓葬;古村落、寺廟、府第、塔橋等各類古建築群、古碑刻;青原山淨居寺、西華山、薌城山、天馬山道佛教遺址等宗教文物;陽明書院等書院文物……青原區已公布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4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7個,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
  • 聚天下英才而用——廣西探索吸引國際青年創新人才新模式紀實
    她還成了科研交流大使,促成了緬甸副總統來農科院交流,這為今後兩國開展更廣泛的農業科技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廣西農科院國際合作處副處長呂華榮點讚東協傑青這一引才計劃帶來的多種好處。與秋喬珊一樣把科研工作和國際交流工作開展得風生水起的還有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學院高級講師陳佩玲博士。她作為東協傑青,2018年在廣西中醫藥大學工作了近6個月。
  • 【紀實文學】 黨魂再現扶貧路——清水河縣青豆溝村駐村工作隊長兼...
    真正讓「明白卡」明白;開發電子「收入測算表」,極大的減輕了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員的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通過信息化助推基層黨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使村「兩委」班子安穩、安心的開展工作,扭轉了駐村工作隊員駐村難的局面。臨危不亂挑重擔,千方百計惠民生正當青豆溝村各項事業取得長足進展,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的時刻。他工作中的好同事青豆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雲二召同志,在2019年1月25日,由於積勞成疾突發急病,搶救無效不幸去世。青豆溝村事業已形成的良好局面將面臨嚴重考驗。
  • 省財政廳幫扶青原區張家渡村工作紀實
    從2011年開始,江西省財政廳以「強化黨員幹部思想、豐富村民精神生活、扶持產業發展」為內容的「三幫扶」活動,在青原區富灘鎮張家渡村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一幅幅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和諧畫卷鋪展開來。目前,省財政廳先後投入幫扶資金500多萬元,全村面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 「聚夢啟杭」兩岸臺青聚杭城系列活動在杭州啟動
    「聚夢啟杭」兩岸臺青聚杭城系列活動在杭州啟動 2020年07月06日 14:2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聚夢啟杭」兩岸臺青聚杭城系列活動在杭州啟動(圖片來源:杭州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
  • 來看這部工作紀實→
    來看這部工作紀實→ 2020-12-10 1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黑龍江造樂園聚人才
    黑龍江造樂園聚人才本報哈爾濱8月22日電(記者朱偉光特約記者朱偉華)「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良好的工作條件是各類人才植根的沃土、創業的樂園。只有千方百計為人才發展提供更加優越的工作環境,才能用事業來聚才育才、留才用才。要創造良好條件,使各類人才創業有機會,幹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