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使龍城飛將在,龍城在哪裡?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代大詩人王昌齡的這首的《出塞》膾炙人口,但是也給我們留下了一些問題:如「陰山在哪裡?」,「飛將是指誰?」等問題。這兩個問題在以前文章中做過分析,現在我們還有一個問題:龍城在哪裡?
-
龍城飛將是李廣還是衛青?綜合史料與唐詩,我們就能得到明確答案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是唐朝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的佳作,這篇《出塞》還引起了很大爭議,爭議的焦點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龍城飛將到底是誰?」這個爭論甚至還波及到了司馬遷,很多人都說世家子弟司馬遷跟李廣關係好,所以在《史記》中摻雜了私貨,故意貶低衛青霍去病而抬高李廣,以至於後人才會誤解李廣就是王昌齡筆下的龍城飛將。當然也有一種說法,那就是王昌齡本人也認為龍城飛將就是李廣,因為在唐朝,是李家做天子,而李廣和李淵都是隴西人,誇一誇李廣是可以換取高官厚祿的。
-
飛將軍李廣有個特點,他的雙臂不是一般地長,故此才成為了神箭手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飛將軍李廣,是西漢時期有名的大將軍,他奉旨鎮守北疆,多次戰勝北方強大的匈奴人。可浪花淘盡英雄,李廣死後埋在何處,這個問題吸引著我們,其實可以憑藉李廣的這個特點,確定他的埋葬之處,李廣究竟和旁人有什麼不一樣的特點呢?
-
龍城飛將到底飛到哪裡了?龍城遺址已在蒙古浮現
關於匈奴單于庭「龍城」遺址,只記載其大概位於今蒙古國杭愛山脈一帶。蒙古國國立烏蘭巴託大學近日宣布,經過多年考古探索,匈奴單于庭「龍城」遺址終於在蒙古國中部地區被找到。龍城遺址的千秋萬歲瓦當歷史上,被叫做龍城的地方有多個,但在中國戰爭史上,有兩個最著名的龍城。
-
「龍城」常州,「龍城」之名源於何處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一首王昌齡的《出塞》將我們的思緒從現代拉入歷史的長河,回到那秦漢時期。我們平常閱讀這首詩可能對後兩句比較有感觸「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是一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對我們影響深遠。歷史上的「龍城飛將」是指哪裡呢?我們對「飛將」可能比較熟悉,原指奇襲龍城的衛青以及飛將軍李廣,後泛指那時眾多抗擊匈奴的名將。
-
虛構城堡 || 但使龍城飛將在
臨行前,他尋思了半天,哼唧出個「但使龍城飛將在」作踐行。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大唐漠北的精銳邊防部隊被調回內地平叛,只餘下數千唐兵,力抗近十萬敵軍。而回來的人群中,不見我家少爺。老爺為了打聽少爺的下落家財散盡也無果。亂世之中,各自垂危,自顧不暇,何談找人?於是我出發了,去尋找少爺。
-
詠嘆「飛將軍」李廣的詩詞,王昌齡、王維、辛棄疾,誰的最霸氣?
談及李廣,大家都不陌生,他是西漢著名的軍事將領。曾與衛青並肩徵伐匈奴,為漢王朝的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唐朝時,被唐德宗供奉於武成王廟中,成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之一。李廣出生於名將世家,先祖李信曾是秦朝名將,家族世代傳習射箭。到了李廣時期,李廣的箭術也是非常之高,世稱「飛將軍」。
-
文化人的心機,司馬遷為什麼明知李廣無才,還要為他吹捧
李廣,上過學的人都知道,王昌齡有首詩云:「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過去課本解釋說,龍城飛將是李廣,因為李廣籍貫龍城,又有飛將軍的綽號。但這是個天大的錯誤,龍城飛將,其實是指衛青。龍城之戰是西漢對匈奴作戰的首勝,也是衛青在漢匈戰場上首次亮相。
-
龍城飛將今猶在!一級戰備的中國有多強?「百萬雄師」枕戈待旦
唐朝詩人王昌齡在面對胡人騎兵跨越陰山無人抵擋之時,發出了「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千古感慨。文臣也好,武將也罷,二者的相輔相成,才能夠使得一個國家能夠長治久安。在國家遭遇危難之際,衝在前線保家衛國的永遠只有忠實的士兵。
-
歷史上對李廣的評價,本來遠高於衛青霍去病,為什麼現在反過來了
而當李廣輿屍而返,大家卻驚奇的發現,老將軍大半生統兵拜將,名列公卿,死後竟家無餘財,喪事都難辦,無奈之下,李廣的僚屬故舊們只能你出一點我出一點,湊份子幫李廣的遺孀辦喪。可此時李廣的小兒子李敢,還跟著驃騎將軍霍去病在北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之濱與匈奴拼死鏖戰,別說來不及看父親最後一眼,就算回家奔喪,也是一時脫不開身。
-
李廣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何後世詩人都歌頌李廣而不是衛霍?
王昌齡的一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更是將李廣推上了神壇,以後凡是國家戰事不利,文人墨客們就會想起李廣。為什麼李廣會這麼受到文人墨客的推崇呢?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一、李廣剽悍勇武,個人軍事素養極高,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哪一句詩能讓你瞬間熱血澎湃?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此句出自唐代王昌齡的《出塞》,詩全文為: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這本是一個悽涼的基調,壯士出徵,萬裡不還,家國禍亂,壯志難酬。
-
拜謁陶淵明真墓 感受靖節公遺風
拜謁陶淵明真墓 感受靖節公遺風陶敏輝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刻石讀者看題目,難免心生疑惑:什麼是真墓?真墓是因為存在仿墓而得名。由於歷史原因陶淵明墓所在面陽山已成軍事禁區,政府在廬山市區內仿建了陶淵明墓,供遊人瞻仰。
-
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無封,到底因為什麼?結果讓人唏噓不已
「飛將軍」李廣,是「天神」般的存在,他在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完全可以用「活長城」來讚譽。用唐朝著名邊塞詩人,被後世稱為「七絕聖手」的王昌齡中的詩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來形容李廣再恰當不過了。李廣,是隴西郡成紀縣人。他的先祖李信是秦朝的將軍,曾經因追獲燕太子丹而聞名。
-
龍城是這些城市的別稱,有你家鄉嗎?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是千古名句,這裡的「龍城」一般認為是河北盧龍城,兩漢時期的龍城指的是龍城是匈奴王庭所在,那麼現在還有城市被稱為「龍城」嗎?實際上,不僅有「龍城」,還有很多以此為別稱。常州「龍城」之名的由來眾說紛紜,有說是因南朝時出了眾多皇帝,有的說是因為關於龍的神話傳說,也有的認為是跟古常州城形似龜,而龜為龍種故稱「龍城」。可以確定的是,明朝時期常州就有「龍城」之稱,清朝時乾隆到常州時就親筆題寫了「龍城象教」的牌匾。現在,常州有一個著名的中華恐龍園。
-
中國城市許多別稱為「龍城」,其中有5個比較出名,你知道是哪些嗎?
在我國有許多城市的別稱為「龍城」,這些城市都與「龍」有淵源,才被稱作「龍城」,小編大概統計了一下,大約有36座城市的別稱是「龍城」,其中,比較出名的「龍城」有5個:山西太原市、廣西柳州市、河南濮陽市、江蘇常州市、甘肅天水市。 1、山西太原
-
1967莫斯科紅場事件:中國留學生拜謁列寧墓被毆
1967年1月,69名中國留學生利用經莫斯科回國的機會,在莫斯科紅場拜謁列寧墓,瞻仰了列寧的遺容。作為這批回國留學生中的一員,我參加了整個活動。在我們舉行悼念列寧的儀式過程中,蘇聯警察竟對中國留學生大打出手,釀成一起重大的國際事件,導致中蘇關係進一步惡化。
-
抗擊匈奴的三大名將李廣、衛青、霍去病誰的名氣更大一些?
要說這三人,誰的名氣更大,我估計非李廣莫屬,根據當前的百度搜索結果顯示,李廣有6900萬個搜索結果,衛青有3780萬,霍去病是3400萬個搜索結果,充分說明,網際網路上人們對李廣的重視。但要說都難得封侯的李廣,戰功也不行,還沒得善終,怎麼就風頭蓋過了驅逐匈奴於千裡之外的兩個大司馬衛青和霍去病了呢?
-
倫敦見聞 | 拜謁馬克思的墓
已經流亡至英國倫敦的卡爾·馬克思--維基百科 教師節那天,我「拋妻棄子」(其實是我媳婦給我放了一天的假)坐了一個多小時的地鐵,去倫敦海格特公墓 (Highgate Cemetery)拜謁卡爾·馬克思(Karl Marx)的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