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公園裡渣土山連綿起伏,仿佛置身「黃土高原」

2020-12-25 北京日報客戶端

開春以來,本端接到多位讀者反映,有些荒地堆積渣土,苫蓋不嚴;有些荒地黃土裸露,雜草叢生。春季風乾物燥,這些荒地塵土飛揚,影響周邊空氣品質。

良鄉大學城北部

規劃公園竟成渣土場

近日,家住房山區世茂維拉小區的徐先生反映,2015年以來,小區西邊和南邊就是一大片荒地,而規劃中的大學城公園一直沒有建設,渣土堆積,嚴重影響周邊環境。

記者於4月16日來到世茂維拉小區,發現西側居民樓前有一片規模很大的渣土堆,同居民樓僅有一條小路、一排圍擋之隔,近在咫尺。渣土堆自北向南蜿蜒起伏,高的地方有兩三層樓高。

記者爬上渣土山看到,在由世茂維拉小區、高教園一號路、吳店河和小河路圈成的近十萬平方米範圍內堆滿了渣土。渣土山四周的綠色防塵網維護得比較嚴實,但中部大片的渣土裸露在外,一起風,暴土揚塵。渣土山東邊有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深坑,枯黃的野草中散落著大堆建築垃圾,殘垣斷壁、磚頭瓦塊,很是扎眼。

由於渣土山距離居民樓僅有十幾米遠,站在土堆邊緣可以清晰地看到居民家的窗玻璃上糊著一層塵土。即使是豔陽高照的春日正午,住戶家的窗戶依舊緊閉,沒有一家開窗通風。而且小區西側長三四百米的鐵皮圍擋被風吹得噼裡啪啦響個沒完,砂礫砸在圍擋上沙沙作響,嚴重影響到居民休息。

家住高教園區北部回遷區的王女士說,她家住在渣土山百米之外,中間隔著一條小河,依然不能倖免,河對岸的風沙抱著團飛揚過來。

令人驚訝的是,這座渣土山南側還有一片十多萬平方米的荒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西牆、文昌西路、學園北街和高教園一號路圍成的區域裡遍布著一堆堆三四米高的渣土。從高處望去,仿佛置身於黃土高原一般。其間還散落著碎磚亂瓦、水泥塊,以及塑膠袋、廢紙板等生活垃圾。整片荒地沒有採取任何防塵措施。幾棵碗口粗細的白楊樹船桅般孤零零地戳在土堆中間,新綠的嫩葉上落了一層灰塵。

而後徐先生又帶記者來到文昌西路南側的一處公園,找到一塊公園規劃圖。從圖上可以看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側這片荒地應該是大學城公園用地,也是房山新城濱水森林公園最北端的一部分。徐先生說,南部的公園大約在2016年就修好了,而大學城公園卻一直沒有動靜,渣土堆積如山。既然規劃為公園,希望有關部門早些將渣土清除,修建公園,還綠於民。

附近居民還反映,在這兩大片荒地間的一條小河邊,有一條十米來寬的綠色廊道,今年三月建成並對外開放。但是一到大風天就塵土飛揚,而且走廊一側裝有一排路燈,至今沒有亮過。

豆各莊鄉於家圍北隊舊址

綠隔騰退兩年土地卻閒置

朝陽區王女士反映,他們以前住在豆各莊鄉於家圍北隊,幾年前搬遷到綠豐家園。開春了他們想回去看看村莊的變化,結果那裡還是一片被綠色網布苫蓋的空地,只能掃興而歸。

4月6日記者來到朝陽區豆各莊鄉於家圍北隊的舊址,這裡位於雙橋路與王四營北路交叉口的西南角。地塊形狀不太規則,大約二三十萬平方米。

在這片地方記者看到,整塊土地只有西半部分零散分布著20多棵楊樹和泡桐,其餘都是光禿禿的土地,空無一物。地面上苫蓋的網格布有的地方已經被風吹開,僅在西半部分被風颳開的地方就有20多處,裸露面積大的達到一兩百平方米。

據村民回憶,村莊於2009年開始拆遷,到2017年已經全部拆遷完畢。當時拆遷的理由就是綠隔騰退,可是兩年來這裡卻一直閒置,一颳風就會造成揚塵。有人說這塊地要用作綠化,也有傳言要建成影視城。村民們希望管理部門按照規劃對這片土地進行綠化,不要再這麼荒廢下去了。

次渠衛生服務中心東北側

拆遷六七年仍然是荒地

最近家住通州區次渠的周先生反映,在他們家小區附近有一片空地,已經閒置多年。而且現在這片土地已經成了汙染源,每到颳風天都會揚塵。居民們說哪怕是簡單綠化一下也比這樣閒置好。

4月3日記者來到現場。在次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東北側找到了這片閒置的土地。記者從這片地東南角一處豁口進入,只見整片土地面積大約十五六萬平方米,除去次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佔用的一部分,其餘都是荒地。這裡大部分都被綠色網布苫蓋,圍擋內的南部和東部部分地方還有乾枯野草。即使苫蓋的地方,有的護網破損,有的被風颳開,只要一颳風就會出現揚塵。

在次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門外西側,一片垃圾混著雜草佔據了一大片土地,旁邊還有一片四五十平方米的菜園,用幹樹枝和木板等雜物圈了起來。菜園西側堆放著一堆紙箱和床板等雜物,兩個液化氣罐露天放置,旁邊停放著一輛小型貨車,似乎有人在此收廢品。而在衛生服務中心北門外向北十餘米遠,還有一片大菜園。

據在附近居住的周先生介紹,這片空地東半部分靠路邊,以前是超市等三四層的樓房。大約六七年前這些房屋大部分被拆除,這片地方就一直閒置到現在。如果近期沒有使用安排,責任單位至少應該栽種些綠植,不要讓荒地揚塵汙染環境。

您還有什麼煩惱,請點擊"黨報幫您辦"告訴我們,我們會盡力向相關部門反映,儘快為您解難!

相關焦點

  • 塬文化公園 深秋城中領略 黃土高原景觀
    公園裡的壁畫彎彎曲曲的石頭路勾起了許多人兒時的記憶站在塬文化公園裡仿佛置身於黃土高原很多人每次經過科爾沁快速路都會看到一座座窯洞,仿佛將黃土高原的景觀搬到了城市。深秋,記者帶您遊覽一下這個塬文化公園。塬文化公園位於科爾沁快速路以西、秀水街以南,佔地面積約9公頃。公園由快速路東線的渣土堆場改造而成,基址原貌堆放了最大高差約20米的建築渣土。設計之初,結合公園原有土方立壁陡坡較多的地形特點設計了具有本地文化特徵的塬上文化最顯著的元素——窯洞。在建造過程中,利用窯洞這一特色文化元素強化了山體公園的特質,向遊人展示了豐富的塬上民俗文化。
  • 六盤山是西北黃土高原上的綠色島嶼,遊覽其中仿佛置身江南山林
    在我國的大西北乾旱的黃土高原上,有一座山脈,雨量充沛,綠樹成蔭,草地遍野,它就是六盤山。六盤山被稱為黃土高原上的「綠色島嶼」,這裡形成了潭、瀑、泉、澗溪等多種水體景觀,因此又被譽為「北方的小九寨」。首先我們來到了黃土高原上的天然氧吧——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我們沿著涇河逆流而上,老龍潭是第一個景點。老龍潭是黃土高原上的「天然水塔」,它背靠六盤山麓,由一二三四個潭組成,這裡氣候溼潤,降水充沛,山清水秀,潭邊松徑優雅,兩側懸崖怪石嶙峋。行走在山、水、林、石之中,欣賞百泉匯流之勢,那是多麼愜意。
  • 昔日渣土山 今朝花滿園 崑崙公園正式對外開放
    沿著盤山道路拾級而上,蒼松翠柏,鬱鬱蔥蔥,清澈的湖水碧波蕩漾,和風吹過,仿佛置身江南水鄉。近日,石家莊市高新區由一處渣土山變身而來的崑崙公園正式對外開放,為附近居民提供休閒健身場所。崑崙公園位於高新區祁連街以東、閩江道以南、崑崙大街以西、珠江大道以北,地處高新區中心,瀕臨多條主幹道,佔地面積近300畝,去年5月開始建設,目前工程正式完成並對外開放。
  • 黃土高原上的香格裡拉,處處如詩如畫
    一直以來,這座小城被譽為黃土高原上的「綠色明珠」、「天然氧吧」。當你從高聳的鋼筋森林「躍入」黃龍這片「綠的海洋」中時,一處處如詩如畫的美景將展現在你面前。 黃土高原上的在陝北黃土高原與關中平原結合處,初冬風光正美。
  • 這個公園,很多人專門來逛
    很多人每次經過科爾沁快速路都會看到一座座窯洞,仿佛將黃土高原的景觀搬到了城市。塬文化公園位於科爾沁快速路以西、秀水街以南,佔地面積約9公頃。公園由快速路東線的渣土堆場改造而成,基址原貌堆放了最大高差約20米的建築渣土。
  • 這個公園,很多人專門來逛~
    很多人每次經過科爾沁快速路都會看到一座座窯洞,仿佛將黃土高原的景觀搬到了城市。深秋,記者帶您遊覽一下這個塬文化公園。塬文化公園位於科爾沁快速路以西、秀水街以南,佔地面積約9公頃。公園由快速路東線的渣土堆場改造而成,基址原貌堆放了最大高差約20米的建築渣土。
  • 黃土高原|中原之上的屋脊LessPlateau
    站在浩浩黃土之上體悟來自天地間的雄渾壯美誰還會在意婉轉江南的,絲竹小調與碧水青山呢?大約在八萬年前,黃土高原是一片汪洋的湖泊,其西起青海的日月山,東到河南洛陽,南至陝西,北到陝北長城,湖面遼闊,水如汪洋,面積有如今的六個渤海之大,可稱其為黃土高原湖。
  • 陝西黃土高原上居然還有這麼一個森林公園!一萬多畝的原始林海啊
    在大眾的印象裡,大西北的黃土高原,是個缺水少綠的地方,除了黃土、風沙、窯洞,幾乎沒有可圈可點的生態。但是,黃陵,這個以軒轅黃帝的陵園著稱的縣,卻有一處出人意料的林海——陝西黃陵國家森林公園。、林林相間,各式各樣的樹木構成了一片浩瀚的林海,每當風吹過時,林海裡便奏起了悅耳的林濤聲。
  • 太陽池||黃土高原上的一顆明珠
    我印象裡的西北是風化地貌、黃沙巨石、石窟佛像、駱駝商隊的舊時景象,今日置身其中,仿佛又踏上新絲綢古道,那個年代的駝鈴聲聲,黃沙漫漫早已成了舊夢,而眼前的,竟然是一派江南水鄉的秀麗風光,這就是隴東鎮原的太陽池。太陽池位於屯字鎮境內,分別距鎮原、西峰各20多公裡。
  • 石家莊有個渣土山,改造為青山綠山,您知道這個「渣土山」公園嗎
    公園原址是一個渣土山,設計者化腐朽為神奇,渣土山搖身一變,崑崙公園孕育而生。崑崙公園為附近居民提供休閒健身的好場所。彌補了高新區周邊沒有大型公園的空白。崑崙公園裡湖面、山體、水景、健康跑道、綠化景觀應接不暇,不同樹種,形成穿梭於綠色樹林中的山間小徑,靜謐悠然,搭配上錯落有致的灌木叢
  • 從甘南高原到黃土高原,千年洮河究竟徜徉在幾多絕美畫廊裡
    ,下遊位於黃土高原的隴西黃土高原。北部的隴西黃土高原處於黃土高原西部,海拔1700~2400米,最高處為露骨山,高3941米,是西秦嶺最高峰。處在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的洮河流域,十五裡畫廊,山奇水更美,人在畫中遊。
  • 讓人想起血色浪漫的地方,榆林特色的黃土高原雪後場景
    榆林是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下雪之後,黃土高原的溝壑被白雪勾勒,如同國畫一般,飽覽壯闊。今天就帶朋友們看看榆林特色的雪景。麻黃梁,位於黃土高原與毛烏素沙漠相交地界,厚重的黃土層經歷千百年風雨的衝刷,形成了奇特的地貌景觀。當然,她的雪景也是極具特色。麻黃梁南部千溝萬壑、縱橫交錯、坡谷深切、山水奇詭、土峰林立、此地被當地人稱為「七山二沙一分田」。北部地勢平緩、坦蕩如砥、風情萬種。
  • 森林公園成為中國黃土高原新「風景線」
    當地政府新聞中心供圖新華社太原5月30日電(記者呂夢琦)在中國持續數十年推動植樹造林後,世界上曾經水土流失最嚴重、生態最脆弱的地區之一——中國黃土高原地區正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森林公園,以至於66歲的呂梁市離石區居民王愛娥感嘆說:「終於可以在山頂上深呼吸了!」一個小雨過後的清晨,這位退休女教師和她的丈夫把車停在半山腰的停車場,然後悠閒地漫步在平坦的小道上。
  • 是誰說,黃土高原寸草不生?萬萬沒想到,居然還隱藏著一片大草原
    黃土高原範圍包括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黃土高原並不是一座平坦的高原,用「千溝萬壑」來形容黃土高原的地形再恰當不過了。甘肅,簡單來說可分為河東和河西。就以蘭州為中心,蘭州以上便是河西走廊的戈壁沙灘;蘭州以下便是黃土高原的貧瘠土地。然而,在大多數人眼中,甘肅缺水。其實,也是分地區。比如:定西、白銀的某些地方是比較缺水。以前的老一輩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靠天吃飯。如果今年沒有雨水,那收成肯定不行。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
  • 黃土無價--洛川縣興建黃土國家地質公園紀實
    黃土,對祖祖輩輩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人們來說,是再普通不過的。然而,在地處黃土高原溝壑區的洛川縣,卻有一塊其價值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寶土」。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這塊「寶地」就像一塊巨大的磁石,使得許多科研機構和專家學者懷著極其虔誠的心情來這裡「頂禮膜拜」。
  • 黃土高原有了綠色窯洞
    黃土高原有了綠色窯洞       這種窯洞從外表上看與傳統窯洞相似,但具有了現代人類居住的功能分區,一層為起居室,二層為臥室,並且在窯洞的頂部裝有太陽能系統,居住在窯洞裡的人們可以隨時有熱水洗澡。
  • 山西省,黃土高原上的另類存在
    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個話題:山西不是通常概念裡的黃土高原。廣義的黃土高原指黃土區,面積63.5萬平方千米,包括山西高原、陝甘寧高原、隴中高原、鄂爾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不論是廣義還是狹義的黃土高原,山西都被包括其中。
  • 黃土高原上的黃土
    黃土高原,許多人並未去過,對其的直觀印象大都停留在千溝萬壑,沙塵漫天,乾旱至極的固有印象中。多年來每每與身邊的朋友聊天,總會問,你們哪有沙漠嗎,你們那是不是很缺水……一連串的類似問題,一時使我也有些困惑,因為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 到過黃土高原,不知道還有個黃土國家地質公園。走,帶你去看看
    到過黃土高原,不知道還有個黃土國家地質公園。走,帶你去看看說到黃土高原就想到陝北,說到陝北洛川就想到洛川蘋果。洛川隸屬陝西延安,地處世界最佳蘋果優生區的核心地帶。1947年,一個叫李新安的洛川人,從河南靈寶帶回200棵蘋果樹苗,致力於當地的栽培推廣,於是拉開了陝北蘋果種植的新紀元。
  • 雪白的黃土高原你見過嗎?現場視頻
    入冬以來,位於黃土高原的陝西榆林普降大雪。潔白的雪花為大地披上冬日盛裝,在榆林市南部黃土高原地帶,溝梁山峁,銀裝素裹,天地之間,一片蒼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