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以來,本端接到多位讀者反映,有些荒地堆積渣土,苫蓋不嚴;有些荒地黃土裸露,雜草叢生。春季風乾物燥,這些荒地塵土飛揚,影響周邊空氣品質。
良鄉大學城北部
規劃公園竟成渣土場
近日,家住房山區世茂維拉小區的徐先生反映,2015年以來,小區西邊和南邊就是一大片荒地,而規劃中的大學城公園一直沒有建設,渣土堆積,嚴重影響周邊環境。
記者於4月16日來到世茂維拉小區,發現西側居民樓前有一片規模很大的渣土堆,同居民樓僅有一條小路、一排圍擋之隔,近在咫尺。渣土堆自北向南蜿蜒起伏,高的地方有兩三層樓高。
記者爬上渣土山看到,在由世茂維拉小區、高教園一號路、吳店河和小河路圈成的近十萬平方米範圍內堆滿了渣土。渣土山四周的綠色防塵網維護得比較嚴實,但中部大片的渣土裸露在外,一起風,暴土揚塵。渣土山東邊有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深坑,枯黃的野草中散落著大堆建築垃圾,殘垣斷壁、磚頭瓦塊,很是扎眼。
由於渣土山距離居民樓僅有十幾米遠,站在土堆邊緣可以清晰地看到居民家的窗玻璃上糊著一層塵土。即使是豔陽高照的春日正午,住戶家的窗戶依舊緊閉,沒有一家開窗通風。而且小區西側長三四百米的鐵皮圍擋被風吹得噼裡啪啦響個沒完,砂礫砸在圍擋上沙沙作響,嚴重影響到居民休息。
家住高教園區北部回遷區的王女士說,她家住在渣土山百米之外,中間隔著一條小河,依然不能倖免,河對岸的風沙抱著團飛揚過來。
令人驚訝的是,這座渣土山南側還有一片十多萬平方米的荒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西牆、文昌西路、學園北街和高教園一號路圍成的區域裡遍布著一堆堆三四米高的渣土。從高處望去,仿佛置身於黃土高原一般。其間還散落著碎磚亂瓦、水泥塊,以及塑膠袋、廢紙板等生活垃圾。整片荒地沒有採取任何防塵措施。幾棵碗口粗細的白楊樹船桅般孤零零地戳在土堆中間,新綠的嫩葉上落了一層灰塵。
而後徐先生又帶記者來到文昌西路南側的一處公園,找到一塊公園規劃圖。從圖上可以看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側這片荒地應該是大學城公園用地,也是房山新城濱水森林公園最北端的一部分。徐先生說,南部的公園大約在2016年就修好了,而大學城公園卻一直沒有動靜,渣土堆積如山。既然規劃為公園,希望有關部門早些將渣土清除,修建公園,還綠於民。
附近居民還反映,在這兩大片荒地間的一條小河邊,有一條十米來寬的綠色廊道,今年三月建成並對外開放。但是一到大風天就塵土飛揚,而且走廊一側裝有一排路燈,至今沒有亮過。
豆各莊鄉於家圍北隊舊址
綠隔騰退兩年土地卻閒置
朝陽區王女士反映,他們以前住在豆各莊鄉於家圍北隊,幾年前搬遷到綠豐家園。開春了他們想回去看看村莊的變化,結果那裡還是一片被綠色網布苫蓋的空地,只能掃興而歸。
4月6日記者來到朝陽區豆各莊鄉於家圍北隊的舊址,這裡位於雙橋路與王四營北路交叉口的西南角。地塊形狀不太規則,大約二三十萬平方米。
在這片地方記者看到,整塊土地只有西半部分零散分布著20多棵楊樹和泡桐,其餘都是光禿禿的土地,空無一物。地面上苫蓋的網格布有的地方已經被風吹開,僅在西半部分被風颳開的地方就有20多處,裸露面積大的達到一兩百平方米。
據村民回憶,村莊於2009年開始拆遷,到2017年已經全部拆遷完畢。當時拆遷的理由就是綠隔騰退,可是兩年來這裡卻一直閒置,一颳風就會造成揚塵。有人說這塊地要用作綠化,也有傳言要建成影視城。村民們希望管理部門按照規劃對這片土地進行綠化,不要再這麼荒廢下去了。
次渠衛生服務中心東北側
拆遷六七年仍然是荒地
最近家住通州區次渠的周先生反映,在他們家小區附近有一片空地,已經閒置多年。而且現在這片土地已經成了汙染源,每到颳風天都會揚塵。居民們說哪怕是簡單綠化一下也比這樣閒置好。
4月3日記者來到現場。在次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東北側找到了這片閒置的土地。記者從這片地東南角一處豁口進入,只見整片土地面積大約十五六萬平方米,除去次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佔用的一部分,其餘都是荒地。這裡大部分都被綠色網布苫蓋,圍擋內的南部和東部部分地方還有乾枯野草。即使苫蓋的地方,有的護網破損,有的被風颳開,只要一颳風就會出現揚塵。
在次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門外西側,一片垃圾混著雜草佔據了一大片土地,旁邊還有一片四五十平方米的菜園,用幹樹枝和木板等雜物圈了起來。菜園西側堆放著一堆紙箱和床板等雜物,兩個液化氣罐露天放置,旁邊停放著一輛小型貨車,似乎有人在此收廢品。而在衛生服務中心北門外向北十餘米遠,還有一片大菜園。
據在附近居住的周先生介紹,這片空地東半部分靠路邊,以前是超市等三四層的樓房。大約六七年前這些房屋大部分被拆除,這片地方就一直閒置到現在。如果近期沒有使用安排,責任單位至少應該栽種些綠植,不要讓荒地揚塵汙染環境。
您還有什麼煩惱,請點擊"黨報幫您辦"告訴我們,我們會盡力向相關部門反映,儘快為您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