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北吃餃子南吃蔥,銅鍋羊肉好過冬.

2021-02-17 農眾物聯植物工廠

立冬時刻


2016年11月7日 07:47:38

農曆十月初八 星期一


「北風潛入悄無聲,未品濃秋已立冬。」

立冬三候

水始冰:

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於水,所以是水與凍的結合,冬寒水結,是為伏陰。孟冬始冰,仲冬冰壯,季冬冰盛。

地始凍:

立冬後五日「地始凍」,冰壯曰「凍」,地凍為凝結,「藹藹野浮陽,暉暉水披凍」。

雉入大水為蜃:

再五日「雉入大水為蜃」,與「雀入大水為蛤」對應,蜃是大蛤,古人認為,海市蜃樓便是蜃吐氣而成。

立冬飲食

北京:涮羊肉



老北京的涮鍋講究銅鍋炭火,湯底澄清,只需加入薑片、蔥段等。炭火燒得鍋裡清湯滾熱,拿著筷子夾著紅白相間、薄而不散的羊肉片,在湯裡這麼一涮,肉色一白就放在冷的麻醬料裡那麼一蘸,入口即化,醬香肉香合二為一。

南京:吃生蔥



南京有句諺語:「一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

」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別注意吃生蔥,以抵抗冬季溼寒,減少疾病發生。按老人的講法,蔥性溫味辛,能發散讓人出汗,使體內鬱滯不通的陽氣隨著汗液排出,陽氣運行便通暢了,病邪也就隨汗被驅除了。

南方:立冬食蔗齒不痛



在福建的潮汕地區,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飯。甘蔗能成為「補冬」的食物之一,是因為民間素來有「立冬食蔗齒不痛」的說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經成熟,吃了不上火,這個時候「食蔗」既可以保護牙齒,還可以起到滋補的功效。


北方:餃子



在北方,立冬的規矩是吃水餃。老話說,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立冬處於秋冬兩季之交,又有秋收冬藏的寓意,在「交」之時不能不吃。

上述不論火鍋羊肉還是大蔥,在傳統養生學中都屬於溫熱的食物,常吃容易上火,中醫講究「熱則寒之」的食療方法。因此,吃羊肉時要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涼性蔬菜一般有冬瓜、絲瓜、油菜、菠菜、白菜、蘑菇、蓮藕、茭白、筍、菜心等。


餃子似乎能滿足你對所有營養的需求。

餃子的製作原料營養素種類齊全,蒸煮法保證營養較少流失,並且符合中國色香味飲食文化的內涵。餃子又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隨著歲月的流淌,其實,一個餃子皮包起來的不僅僅是營養與美味,也是一種遠去的情結.


物質匱乏的年代,餃子不僅是美味的追求,更是心裡的最大犒賞。大家圍坐在灶臺前吃著熱乎乎的餃子,冒著熱氣騰騰的蒸氣,往嘴巴裡一放,鮮,香,美一起湧上心頭,不約而同的暖徹一冬。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餃子的外形味道也有了很大變大。蘸碟之外,餡料是餃子的美味所在。不論葷餡和素餡,加入蘑菇都是不錯的調味,複合口感,助力營養。


(圖為:農眾家部分「藥食同源」蘑菇)

比起餡料的內斂,此款玫瑰花瓣餃子在外形上就讓人垂涎三尺啊!

有木有?

取四張餃子皮,依次疊放(疊合處可以塗一點水),將餃子餡直線排開。將餃子皮沿著餡的位置摺疊,捲成花朵的樣子,把邊緣卷好,用水將摺疊處粘好。

熱鍋,倒油,將玫瑰花餃放入鍋中。

煎一會後放入適量清水;至少放三次水,每次水快幹的時候再倒入;

燜煮,大火收汁即可。


在西式快餐主義橫行的時代,餃子似乎肩負起中式快餐頂梁柱的責任,速凍餃子固然很省時,還是希望您能和家人一起,認真揉一次面,做一頓餃子,做一次慢食主義者,傳承一種味道,一種美好。

冬天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冬天來了,春天也快了呢!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可了解農眾物聯植物工廠當季在售「藥食同源」菌菜。

編輯:潘潘。如需要轉載請註明來自微信公眾號:農眾物聯植物工廠,nzwlwx。


相關焦點

  • 今日立冬,這7種美食別忘了吃,應景寓意好,安穩過冬天
    立冬除了夜長晝短,同時意味著冬季的正式到來,而在立冬這樣的傳統節日自然有著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氣美食。因為大家都主張在立冬期間吃一些滋補或者應景寓意好的食物,希望一家人都可以安穩度過大冬天。立冬吃大蔥不過在立冬節氣到來之際,南京人就有吃大蔥的傳統習俗,當地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諺語「一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因為南京的冬季以溼冷為主,吃具有辛辣味的大蔥能夠幫助身體排汗,趕走溼寒之氣,寓意能夠讓家人在寒冷的冬季能夠身體健康。立冬吃羊肉
  • 今日立冬,7種傳統節氣美食別忘了吃,應景寓意好,安穩過冬天
    立冬除了夜長晝短,同時意味著冬季的正式到來,而在立冬這樣的傳統節日自然有著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氣美食。因為大家都主張在立冬期間吃一些滋補或者應景寓意好的食物,希望一家人都可以安穩度過大冬天。立冬吃大蔥眾所周知,北方人是出了名的愛吃大蔥。不過在立冬節氣到來之際,南京人就有吃大蔥的傳統習俗,當地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諺語「一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
  • 立冬吃什麼好?養生全攻略!
    立冬飲食北吃餃子南吃蔥,銅鍋羊肉好過冬。餃子在北方,立冬的規矩是吃水餃,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立冬這天應吃「倭瓜」餡的餃子。燉肉民間還熱衷於吃燉肉。尤其內蒙人,最愛的美食就是吃肉,在立冬這天,很多家庭也會吃燉肉,內蒙古地區有句諺語叫做「立冬不吃肉,凍掉腳趾頭」。
  • ◇ 立冬已至,這 9 樣東西你再不吃就來不及啦!
    所謂「立冬補冬,不補嘴空」,在北方地區,就喜歡用餃子來作為立冬進補食物。在京津地區,人們有立冬吃餃子的習俗,有的還講究吃「倭瓜」餡的餃子。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取「更歲交子」之意,深受老百姓的歡迎。
  • 夜讀 立冬: 水始冰,地始凍,萬物收藏
    ❄️ 立冬習俗:北吃餃子南吃蔥 銅鍋羊肉好過冬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有「迎冬」「補冬」習俗。中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
  • 立冬大補,你選廣東的羊肉煲還是北方的餃子?
    廣東歷來就有「立冬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而羊肉又是廣東人冬季進補的首選。 有別於北方的涮羊肉,廣東人吃羊肉喜歡「煲」,因為相信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保留羊肉的營養。羊的品種也很有講究,一般認為來自海南的「東山羊」最好。當然,在南方,尤其是廣東廣西,冬天絕對不能少了豬肚包雞這種東西。豬肚裡塞一隻雞慢慢燉,那種香味讓人無法抵抗。
  • 立冬吃什麼
    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立冬將至,表示冬季的開始。此時氣溫明顯降低,不僅要睡得飽、穿得暖,更要吃得好,以溫補為主。中國養生以食為主,立冬節氣民間有「北吃餃子南吃鴨」之說。在北方,立冬要吃餃子,有民間俗語稱,「立冬節氣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 立冬,寧波人吃什麼?
    立冬,是24節氣的第19個節氣,表示開始進入冬季。立冬過後,天明顯黑得更早,防寒保暖也顯得更加重要。  冬天來了,你準備好了嗎?立冬時節,雨雪飄臨  今天立冬,北方部分地區將繼續雨雪天氣。中央氣象臺預報,7日夜間至9日,內蒙古中東部、華北北部、東北地區等地有雨雪天氣。
  • 立冬來了,老北京人除了餃子,還要吃哪些?
    2018年11月7日,雖然已經立冬,但北京植物園內依舊秋色盎然。程功/北晚新視覺供圖明天就要立冬了,不知道您準備好了沒有?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表示開始,我們常常把立冬就作為一年中冬季開始的日子。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直至冬至的到來。立冬對於老北京人來說是個重要的節氣,有很多的規矩、講究。立冬吃餃子提起立冬就一定會想到餃子。立冬吃餃子,幾乎是全北方人默認的習俗。
  • 【節氣養生】立冬「滋陰潛陽、 少食生冷」
    冬天來了,你準備好了嗎?立冬三候水始冰  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於水,所以是水與凍的結合,冬寒水結,是為伏陰。孟冬始冰,仲冬冰壯,季冬冰盛。在黑龍江哈爾濱、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漢等地,立冬之日,冬泳愛好者們用冬泳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冬泳都是不少人喜愛的一種鍛鍊身體的方法。立冬飲食北吃餃子南吃蔥,銅鍋羊肉好過冬。
  • 北風潛入悄無聲,未品濃秋已立冬
    在黑龍江哈爾濱、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漢等地,立冬之日,冬泳愛好者們用冬泳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冬泳都是不少人喜愛的一種鍛鍊身體的方法。 立冬飲食,北吃餃子南吃蔥北方:餃子  民間還熱衷於吃涮羊肉。老北京的涮鍋講究銅鍋炭火,湯底澄清,只需加入薑片、蔥段等。炭火燒得鍋裡清湯滾熱,拿著筷子夾著紅白相間、薄而不散的羊肉片,在湯裡這麼一涮,肉色一白就放在冷的麻醬料裡那麼一蘸,入口即化,醬香肉香合二為一。
  • 為什麼銅鍋羊肉味道更好?
    為什麼銅鍋羊肉味道更好?讓我們從以下兩點學習:1、火鍋和銅鍋最大的區別是,火鍋可以放在鍋裡煮,涮鍋是不允許的,肉可以在涮兩遍後取出,他離不開筷子!如果你不認為他是熟的,你一定把肉切得太厚了!所以,涮羊肉刀很嚴,一定要做到「薄」!這就是銅鍋羊肉味道更好的原因,銅鍋羊肉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羊肉的營養和風味,其自然的口感也很好。
  • 尋羊記 | 立冬將至,無錫人,羊肉吃起來!
    藏書羊肉是婉約內斂的,吃得矜持而細緻,羊肉的江湖中必定要有些豪邁的狠角色,比如這一鍋「很有骨氣」的羊棒骨。先燉再燜,加入包括十幾種秘選調料,調配出最純粹的紅湯口味,天然濃香,鮮而不羶,勾勒出羊棒骨最誘人的模樣~
  • 老北京銅鍋涮,這才是吃羊肉最好的方式!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辦法就是從飲食入手,而銅鍋涮肉在我印象中就是老北京的名片。肯定很多小夥伴想知道,為什麼是銅鍋涮肉,而不是鐵鍋、鋁鍋。首先,銅鍋導熱快啊!難道你想滿桌子人圍坐在一起半小時,尷尬而友好的等待開鍋?!其次,銅鍋經過特殊設計,讓炭火更加耐燒。想想吃著吃著火滅了也是挺掃興吧。
  • 立冬節氣除了吃餃子,還能吃什麼?營養師:不妨吃韭菜黃鱔、羊肉
    每年的立冬,大家都會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因為這是很多地方的習俗。餃子的名稱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而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所以立冬的餃子不能不吃。但懂養生的人都知道,立冬要學會進補。那麼除了吃餃子之外,還應該吃些什麼食物呢?
  • 立冬 | 白菜羊肉餡餃子,你來不來?
    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擬約三九吟梅雪,還借自家小火爐。紫金霜《立冬》此時農曆十月間,秋色猶存,南方一度晴空豔麗「小陽春」,然而節氣上,已經立冬了。每年公曆11月7日至8日間,太陽位於黃經225度,是二十四節氣冬之始——立冬,也是四時八節的大八節之一。
  • 二十四節氣食譜【立冬】
    北 方 在我國北方,人們愛在立冬和冬至吃餃子。為什麼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現代人延續著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老北京人說:「立冬補冬,不補嘴空。」立冬的規矩是吃水餃,有「北吃餃子南吃鴨」之說,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所謂「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但這是玩笑的說法,只在民間流行,按規矩,立冬這天應吃「倭瓜」餡的餃子。
  • 在北京,這天氣還是得吃「銅鍋涮肉」
    數九寒冬,轉眼冬至將臨,冷空氣席捲全國,這個時節必須得吃口羊肉來禦寒。傲立霜雪之中的,不止臘梅,還有老北京銅鍋涮肉煙氣嫋嫋的高筒。     「清水一盞,蔥姜二三」,鮮嫩的羊肉片兒,汆入銅鍋沸水之中,翻滾著的是食客的焦心。
  • 綠野之聲 今日立冬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立冬,是24節氣的第19個節氣,表示開始進入冬季。立冬過後,天明顯黑得更早,防寒保暖也顯得更加重要。  冬天來了,你準備好了嗎?立冬飲食,北吃餃子南吃蔥北方:餃子  民間還熱衷於吃涮羊肉。老北京的涮鍋講究銅鍋炭火,湯底澄清,只需加入薑片、蔥段等。
  • 東北人真的什麼節日都吃餃子嗎?還真是
    北風蕭瑟,杭城秋天的落葉還沒來得及踏足,立冬就來到了。立,建始也,立冬,這就是冬季的第一天了。俗話說,北吃餃子南吃蔥,銅鍋羊肉好過冬。東北人真的什麼節日都吃餃子嗎?還真是。▲為了吃餃子,他們編出了無數的諺語,上車餃子下車面,立冬餃子第一鮮!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圖源覓食小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