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餐縮水,方便麵卻賣到400億份,竟是因為這些理由!

2020-12-24 尚品新消費

這個9月以後,恐怕在飛機上吃一份航餐,真的要比不上在機場泡一碗泡麵了。

從8月底以來,就有很多頻繁飛行的乘客發現,在乘坐國內航班時,明顯感覺到飛機餐「縮水」了,比如公務艙的正餐餐食變成了一份三明治、早班機的餐食只有一個肉包子,國航還在官網專門發公告調整客艙服務,餐食的部分也有縮減的趨勢。

作為對這種變化的解釋,9月9日,民航局綜合司副司長顧曉紅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航司出於安全考慮,在短途航線上取消或簡化了餐食服務。

在飛機餐「消費降級」的同時,中國的泡麵市場卻正在發生一場「觸底反彈」式的回暖。近期幾家方便麵上市企業發布半年報,康師傅、統一、日清等公司方便麵業務收益錄得增長,尼爾森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方便麵市場銷售額同比增加7.5%的同時,整體銷量也同比增長1.4%。世界方便麵協會預測,2019年中國方便麵銷量有望維持在400億份以上。

幾大龍頭方便麵企業對此的解釋,圍繞著「差異化」、「創新化」、「高端化」等幾個關鍵詞,不折不扣的「消費升級」。

一邊是飛機餐的消費降級,一邊是方便麵的消費升級,這兩個曾一度被視為經濟運行的「晴雨表」的消費領域,背後透出的又是怎樣的經濟動脈變奏?

飛機餐盒下的增長放緩

在1980年代的民航,你可能會吃到飛機上提供的燒烤龍蝦和魚翅羹,國際線還有免費的茅臺、以及中華和熊貓香菸。隨著空中出行的發展,飛機餐也進入了「降級」通道,但乘客在正餐時雞肉飯還是牛肉麵的選擇權還是有的。

轉眼到2019年下半年,飛機餐的「消費降級」早有預示:7月,民航半年工作會披露,今年上半年,民航全行業累計盈利316.1億元,同比下降2.4%,其中航空公司盈利同比減少24.5%。

儘管與去年相比,油價上漲和匯兌損失的影響在減弱,但除了華夏和春秋,國航、東航等六家航企上市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究其背後的原因,莫過於客運和貨運增長的雙放緩,民航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行業的座公裡收入下降2.5個百分點,載運率下降1.3個百分點,其中貨運錄得負增長。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9年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顯示,七大類價格同比六漲一降,其中,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2.3%。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8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5%,比上月小幅回落0.2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 2019年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

國家統計局 PMI指數變化

由此可見,航司收入的下降,可能正是飛機餐食「消費降級」、從而達到降本增效的直接動因。但是,客運收入下降、乃至貨運的負增長,已經可以看出,經濟下行的壓力不小。同樣是上市航司,春秋航空客座率和客公裡收益的雙升,下行壓力下低成本模式收到了正向的反饋。

方便麵吃好一點?

與飛機餐的降級相比,方便麵的升級卻帶來了企業收益的增長。

2013年開始,中國方便麵銷量出現下滑,到了2015年,方便麵行業銷售形成斷崖式的墜落。而到2019年年初發布全年報時,幾家龍頭企業的方便麵銷售開始回暖。另據上市方便麵企業半年報,康師傅上半年方便麵營收同比增長3.68%;統一上半年方便麵業務收益為42.68億元,同比增長2.8%;日清食品的期內收入為14.98億港元,淨利潤同比大增41.1%。

如果經常逛超市,這種變化你可能已經感受到了。貨架上售價3塊5的方便麵越來越少了,創新口味的方便麵越來越多。康師傅的Express速達麵館的目標是「麵館級好面」,統一「湯達人」保持雙位數增長,日清的新概念產品御當店系列、白象的「湯好喝」系列、今麥郎的「老範家」……

如果從口味和價格的角度看方便麵,看起來都是針對當下消費需求和消費心態的升級。高端方便麵無疑拉高了企業的收入,據市場研究機構CTR Insight數據,康師傅10元以上超高端面市場上,市場佔有率逼近70%。

與此同時,方便麵的「好夥伴」榨菜,營收和利潤也在提升,涪陵榨菜去年其利潤同比增長61%,今年上半年繼續大增77.52%,其董事長周斌全也歸結為「精品化」戰略;另一個「好夥伴」火腿腸,雙匯發展2018年實現利潤總額63.32億元,同比2017年上升9.94 %。

真可謂是,榨菜火腿配泡麵,生活過得有滋味。

如果說航司代表的交通領域是是經濟發展的硬指標(比如前期已透支的汽車消費),其效益不好揭示的是宏觀經濟減速,那奇怪的是,曾經作為「農民工綜合指數」組成部分的方便麵以及榨菜火腿腸,為什麼卻又進入了回升通道?

縱觀整個社會消費品零售大盤,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統計師張敏在解讀7月份數據時指出,吃用類和文化娛樂類商品、網上零售、餐飲旅遊等服務消費,都在較快增長。我們甚至一不小心可以得出這個結論:

經濟下行消費反而開始上行,人們的消費欲望史無前例地增強了。

或者說,「口紅效應」正在成為現實。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階段,人們反而會購買更多廉價的「奢侈品」,從而起到安慰性心理作用,反正投資需謹慎,還不如花小錢追求小逼格,讓自己在人群中有點小光芒。

作為「口紅效應」的表現,比方便麵更直觀的是,2018年我國限額以上化妝品零售額為2619億元,同比增長9.6%,超過社會消費品9.0%的平均增幅。甚至於,中國電子第一街的華強北,不少數碼商城已悄然轉型為美妝商城。

我國限額以上化妝品零售額持續增長

也正因此,「夜經濟」呼之欲出,換上夜店妝容,去小酒館擼個串喝杯酒,消散對未來的增長的迷茫,此舉一定程度上可視作「為國增肥」。

「坐飛機少、吃泡麵多」

不過,經濟脈搏錯綜複雜,不可簡單地一概而論。

民航與方便麵指標反映的另一個變量,是人口隨經濟發展的遷徙情況。傳統上,坐飛機出行反映的是經濟發展帶來的出行節奏加快,而方便麵作為「農民工綜合指數」中的一員,也是基建等投資是否增長的表現。民航與方便麵行業的表層變化之下,又有新的變量正在產生。

在民航行業地圖上,近年來,三線城市正在成為炙手可熱的要地。航空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二、三、四線普通民眾出行的首選途徑,支線航空需求明顯上升。在民航局「控總量調結構」的要求下,國內航企新開通的航線更多是三線城市,而今年上半年盈利逆勢增長的華夏航空,是國內唯一上市的支線航司,公開資料顯示,按航點劃分,華夏航空覆蓋的支線航點佔國內支線航點的34.2%,在國內支線航空市場名列前茅。

華夏航空支線航線數量保持較高增長

與此同時,方便麵行業也在將目光投向較低線的城市。在提升高端產品的同時,方便麵企業針對下線城市和低線城市高性價比的消費需求,調整產品結構。康師傅則推出了更大份量、性價比高的大食桶、大食袋、雙享桶產品,擁抱下沉市場,在新型城鎮市場挖掘商機。由於抓住了城鎮化崛起的契機,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TR Insight數據,康師傅大份量產品銷量的增長率高達80%。

下沉市場正是這兩個「經濟遷徙指標」的匯聚點。恆大研究院的《中國人口大遷移:2019》發現,中國人口大遷移的趨勢,正從城市化開始向大都市圈化轉變。在全域層面,三線城市人口略微流出,四線城市人口顯著持續流出但近年有所回流。但與一般三四線城市明顯不同,發達城市群的三四線城市人口仍稍有流入。報告預測,到2030年2億新增城鎮人口的約80%將分布在19個城市群,約60%在七大城市群。

在2019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要求以都市圈為城市群建設的突破口、以同城化為都市圈發展方向,這是中央第一份以都市圈為主題的文件。

造飛機和吃泡麵

或許,未來圍繞大城市而居的都市圈「小城青年」、「小鎮青年」,將會是經濟增長的一大動力人群。而方便麵消費表現的變化,恰好又和他們的消費升級習慣吻合。

小鎮青年在很多方面的消費支出高於一二線青年

早前的一份《小鎮青年零食飲料酒水行業洞察》報告顯示,在消費市場上,小鎮青年已經成為無法忽視的存在。這些工作壓力相對較小,休閒時間相對較多的人群,正在高速崛起,他們願意花錢消費,也敢於消費。在飲料、酒水、零食的消費上,小鎮青年們不在乎錢,更願意買貴的,價格高的商品更受他們青睞。隨著網購的滲透率不斷加深,他們對於商品也產生了極強的好奇心,甚至開始開始引領消費潮流。

飛機餐的「消費降級」和方便麵的「消費升級」在2019年並存,或許也暗示著當下的一個癥結:宏觀經濟增長放緩態勢下,在一線大城市之外,都市圈範圍內的下沉市場的消費力反而變得活躍,但是,國產ARJ21、C919飛機所代表的高端製造投資,真正要落地轉化為消費力尚需時日,兩駕馬車趨於步調和諧、同步發力,關鍵還在於這一「轉化」。

(個人觀點,如有不當,請予指出)

<end>

相關焦點

  • 飛機餐都縮水了,麻煩機票立刻降價
    看來本來就遭到我們吐槽的飛機餐,不僅縮水到塞牙縫都不夠了,之後還可能會消失? 這也難怪乘客不滿意了,看到不少人在網上說到飛機餐縮水這種普遍現象,紛紛賣慘曬出了有點兒「寒酸」的飛機餐:比如一包花生米、一塊麵包或者餅、三明治、甚至還有豬肉包子……
  • 方便麵消費哪家強?中國一年賣掉400億份,韓國每人吃掉74.6份!
    其中,中國市場方便麵消費量超過400億份,居全球第一。這一數字距離方便麵的銷量頂峰只有一步之遙。雖然中國市場方便麵的總銷量達到全球第一,但從人均方便麵消費量來看,韓國以人均年消費74.6份,排名全球第一。問題是,方便麵市場真的回暖了嗎?方便麵消費哪家強?
  • 「縮水」的飛機餐:對標廉航,暗藏億萬生意
    朋友圈從東南亞到歐洲十三國又飛到澳洲等等,機場、火車站、景區、旅行社、民宿等都迎來了高峰。日前,攜程發布的國慶旅遊預測報告顯示,「2019國慶假期或有8億人次出遊」。 又一次的全民「大遷徙」,各類型的旅遊產品連著水漲船高。在出行工具上,飛機仍然是首選。其中,國航的運力投入同比去年有較大增長,共計劃執行航班任務1.45萬次,投入座位數300萬個。
  • 方便麵「王者歸來」,銷量超400億包
    沉迷一段時間後,方便麵市場大幅回暖登上微博熱搜,再次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近日,裡斯諮詢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共消費1036億份方便麵,中國約402.5億份,佔總銷量的38.85%,重新踏入「400億份俱樂部」。
  • 上遊評論:飛機餐「縮水」,服務質量不能「縮水」
    上遊新聞8月26日《乘客指多家航班飛機餐嚴重「縮水」,航空公司回應稱為確保安全》報導顯示,最近多位常坐飛機的乘客反映,無論是經濟艙還是公務艙,國內航空公司提供的餐食質量和服務內容都嚴重縮水,「大清早7點半的飛機,就發幾包小零食對付。」
  • 方便麵王者歸來!銷量重回400億包 25元「高價面」不愁賣
    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作為全球最大的方便麵消費市場,國內方便麵市場在經歷了多年的低迷後,2018年迎來全面復甦,銷量重回400億包,2019年這一趨勢在延續,並直接反映在康師傅、統一兩大方便麵巨頭的半年報業績裡。   觸底後全面復甦   2000年到2011年,國內方便麵市場曾經歷了「黃金十年期」,銷量從178億包猛增到424.7億包。
  • 從飛機餐食「縮水」看品牌運價調控
    10月11日,一架改裝好、只能容納10人的飛機從倫敦起飛前往巴黎,因為剛好是中午,所以飛機上準備了一些簡單的食物,包括三明治和水果,售價為每份3先令(1英鎊等於20先令,3先令約為1.5元人民幣)。這是歷史上記載的第一頓飛機餐,距今剛好100年。「很奢華,那時候飛機上還提供茅臺酒,甚至還有龍蝦和魚翅。」
  • 飛機餐嚴重縮水?這9家的航空公司的餐食好吃到不想下飛機!
    可是,最近很多航空公司被爆出飛機餐縮水,原本豐盛的飯菜變成了乾巴巴的三明治麵包。航空公司給出的理由是為了飛行安全,由於近期飛行過程中顛簸較多,為了保證空乘人員有充足的時間收發餐食,所以才把原本豐盛的飛機餐調整為簡餐。對於這樣的解釋,相信大部分乘客都不會「買單」吧!
  • 飛機餐縮水 保障安全還是服務降級?
    近日,多家飛機餐「縮水」的消息引發關注。有乘客反映,無論是經濟艙,還是公務艙,國內航空公司提供的餐食質量和服務內容都嚴重縮水,乘坐早上7點半的飛機,航空公司就只發幾包小零食,乘客紛紛表示不能接受。前些天,在杭州工作的沈小姐去北京出差,乘坐的飛機,單程票價1700元,飛機上只收穫了一個餅。
  • 多家航班飛機餐被指縮水 主食正餐「縮水」成水果點心
    多家航班飛機餐被指縮水 主食正餐「縮水」成水果點心 2019-08-28 11:37:44 來源:光明網  |  作者:佚名| 字號:A+ | A- 【多家航班飛機餐縮水】近日,多位經常乘坐飛機出行的乘客向上遊新聞記者反映,進入8月以來,他們在乘坐國內航班時明顯感覺到,無論是經濟艙還是公務艙,航空公司提供的餐食質量和服務內容都嚴重縮水,「大清早7點半的飛機
  • 東航、上航飛機餐被曝"縮水" 回應稱為安全新規
    上航方面通過微博解釋說,飛機餐縮水是因為近期受到了民航局確保客艙安全的新規,目前正處於雷雨季節,飛機經常遇到氣流顛簸,為了防止旅客和乘務員受傷,2小時內的航班餐飲服務有所刪減,天氣好轉就可以恢復了。近期有不少東航、上航旅客都像李先生一樣對飛機餐縮水感到不滿,有旅客發微博抱怨說,東上航真是越來越摳了,吃飯時間只有一個麵包一小瓶水,飛廣州、深圳航班上居然連可樂橙汁都沒有,服務太差了。
  • 飛機餐食"縮水" 品牌運價調控或是航企新方向
    10月11日,一架改裝好、只能容納10人的飛機從倫敦起飛前往巴黎,因為剛好是中午,所以飛機上準備了一些簡單的食物,包括三明治和水果,售價為每份3先令(1英鎊等於20先令,3先令約為1.5元人民幣)。這是歷史上記載的第一頓飛機餐,距今剛好100年。「很奢華,那時候飛機上還提供茅臺酒,甚至還有龍蝦和魚翅。」
  • 為了安全著想,要「縮水」飛機餐了
    本圖截取於央視財經根據央視《新聞縱橫》報導,最近有多位網友抱怨,乘坐飛機時明顯感覺到航空公司提供的飛機餐縮水嚴重。經濟艙、商務艙無一倖免。以前在飛機上能吃到米飯麵條等,然而現在飛機上提供的飲食卻變成了包子或者肉夾饃,甚至只發幾包小零食。有些網友對航空公司的做法是持認同態度的,他們有些原來就不吃飛機上提供的飛機餐,自然而然就不在乎飛機餐是否縮水,還有的認為坐飛機只要能安全到達目的地就可以了,短途的話根本沒必要提供飛機餐,為了大家的安全和減少浪費,可以減少飛機餐的分量。
  • 網友爆料吐槽,飛機餐「縮水」,你怎麼看?
    一直備受關注的飛機餐,這兩天又成了大家討論的熱門話題。因為有乘客在乘坐航班時發現,以往的正餐不見了。有網友吐槽:乘坐上海虹橋飛往北京首都的國航CA1502次航班,花了5810元的票價坐的公務艙,結果只吃到了一份三明治?
  • 中國方便麵年銷量有望達到400億份 五大趨勢造就行業增長
    中國方便麵年銷量有望達到400億份 五大趨勢造就行業增長 關注中金在線:
  • 飛機餐縮水,該如何找到利益平衡點?
    「中午只有一塊三明治和一瓶礦泉水」「傍晚只有三袋小零食」「原先提供正餐的航班,現在只提供點心了」……有網友反映,8月以來,航空公司提供的餐食質量和種類嚴重縮水。調查發現,關於餐食服務,多家航司確實正在悄然改變「一刀切」的做法,部分提供差異化經營。
  • 飛機餐「縮水」為了安全?網友:就差壓縮餅乾配涼白開了!
    近日,多位經常乘坐飛機出行的乘客向中新經緯客戶端反映,他們在乘坐國內航班時明顯感覺到,航空公司提供的餐食質量和種類嚴重縮水。「中午只有一塊三明治和一瓶礦泉水」「傍晚只有三袋小零食」。  分析人士表示,在機票價格沒有明顯變化的情況下,乘客感覺航空公司餐食「縮水」,這反映了航空公司沒有與乘客進行有效地溝通和解釋,也沒有準確評估乘客的服務需求。乘客對飛機餐「縮水」的直接感受,說明對航空公司提供的餐食質量和服務內容不滿或者說沒有達到之前的預期。
  • 從輝煌,到落寞,再逆襲——國民快餐方便麵的發展史
    在80和90後的童年記憶裡,方便麵無疑是最難忘的美食之一。作為童年夥伴、宵夜必備、出行神器……沒有哪一種食物能像方便麵這樣,承載如此多的個人情感和集體記憶。2019年,全球共吃掉1064億份方便麵,而中國以414.5億份的年消費量位居全球第一,佔比38.96%。
  • 飛機餐「縮水」引發網友熱議 航空公司回應:為確保安全!
    近日,有多位網友反映稱,進入8月以來,他們在乘坐飛機的時候明顯感覺到航空公司提供的餐食質量和服務內容都「縮水」了。不僅購買經濟艙座位的乘客感受明顯,乘坐商務艙的乘客,也深有體會。不少網友還提出了質疑,指出航空公司這樣的舉措就是為了減少支出,降低成本。
  • 飛機餐縮水民航局發聲 網友:被一小包餅乾打發了?
    飛機餐縮水最近成為熱議話題,許多網友突然發現,原來的正餐變成了點心、水果、零食,而原來的點心則成功「瘦身」為:一瓶水!  飛機餐為何頻頻縮水?航空公司方面都拿安全因素來解釋。民航局明確要求,飛機起飛後20分鐘和落地前30分鐘乘務員不得從事與客艙安全無關的工作。  飛機餐「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