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國的飲食文化而言,滷味可說是比較傳統而又深受人們喜愛的美食,尤其是到了春節這段時間,幾乎每一個農家餐桌上都會出現,不僅可以當主菜,平時還可以當小吃吃,尤其是滷豬蹄雞爪之類的,幾乎無人不喜歡吃。今年冬天,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看著電視,吃著滷汁,想著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由於廣受歡迎,於是街道上就出現了不少滷煮商店,而且有的還打出了百年老滷水的招牌。看到《百年老滷水》這本書,很多人心裡都會產生疑問,這本書真的存在了這麼久嗎?長期食用滷水會不會變酸變壞,吃了對人體會有影響嗎?假如你也想知道這其中的奧秘,請跟隨星哥一起向下看!
為了弄清這其中的奧秘,星哥必須先講一講製作滷水的方法。常規滷製食材的流程,一般先用火燒,再用小火慢燉,再用燜,最後將食材滷製出來。因此只要把滷水煮開,裡面的細菌就會自然地被清除掉。此外,即使生意不好時,店主也會一天加熱一次,冬天時隔幾天再加熱一次,而且現在還有冰箱可以用來保鮮,所以說不存在因細菌引起滷湯變質的問題。
實際上我家也有滷煮店,對於這裡面的各種問題可以多了解一些,所以做出來的食物大家可以放心,在滷煮的過程中,通常會加入很多的鹽,在這樣的環境下,細菌是很難存活下來的,從某種意義上講,滷煮的水其實就像高湯一樣,是經過了長時間的熬煮而形成的,那些放在鍋裡的食材。每次滷製中都會留下一些滷汁中的精髓,可以說,滷汁中的全部精髓都是食物中的精髓,一鍋上等的滷汁要花上六個月的時間才能做成,而一鍋滷汁煮好後,店主就不會輕易地更換滷汁,因為很多人吃滷菜就是吃味道,這是一鍋新滷汁所不能有的。
久而久之,雖然味道會變得更加醇厚,但實際上滷水在滷的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這類物質,它是對人體有害的致癌物,所以滷水不可能留有一百年,最長的老滷汁一般不會留有一年以上,再長也難以保存。能夠保存這麼長時間的,通常是技術水平較高的老店,像一般街上看到的攤子,一般都是每天換一鍋新滷汁,然後把昨天剩下的舊滷汁混合起來,做成滷水。滷是會被消耗的,一般一天能剩的就不多了,把剩下的滷汁留在第二天滷汁煮的時候,可以提升香味,可以讓滷更香,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