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當年從廈門轉運了多少黃金到臺灣

2021-01-12 騰訊網

字數:2400,大約閱讀時間:4分鐘

1、

眾所周知,解放前夕,蔣介石從大陸運了一大批珍貴文物和黃金到臺灣,那些珍貴文物,後來成為臺北故宮的館藏文物,黃金則成為蔣介石從事戰爭、政治活動以及後來臺灣經濟起飛的重要資金保障。

蔣介石什麼時候開始,總共從大陸運走了多少黃金到臺灣呢?

最晚從1948年開始,蔣介石就已經在做退守臺灣的黃金搶運準備,到了1948年11月底,第一批黃金白銀在當時的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主導下,共260萬兩黃金、400萬塊銀元從上海運往臺灣。

據記載,從大陸往臺灣運送黃金前後運了4批,總共700萬兩左右。這其中,有一部分是經廈門中轉運到臺灣的,包括銀元,約佔了蔣介石運往臺灣的金銀總價值一半左右,可見廈門在其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樞紐作用。

蔣介石為什麼會選擇廈門作為存放和運送金銀的中轉站呢?據說至少有三個原因:一是地理位置,廈門離臺灣近,可以快速抵達;二是可以就近給當時還在抵抗的東南和西南國民黨軍隊發軍餉;三是蔣介石對當時的臺灣一把手陳誠並沒有完全信任,在他還沒退到臺灣而直接把金銀運往臺灣,他不放心。

2、

700萬兩的黃金,對於當時國庫空虛的國民黨政府來說,這一筆巨資是從哪裡來的呢?

一部分是美國軍援,這部分按美國國務院的官方說法:從1942年4月15日到1946年3月13日,總共分11次撥給國民黨政府5億美元,其中2.2億用於購買黃金,共約628萬5700英兩。

這是美國政府的官方說法,但由於當時美國財政部長的百般刁難,實際支付的援助金額縮水很多。當然,不管如何縮水,當時老美拼命扶持蔣介石是事實,蔣介石運往臺灣的黃金裡有美國的軍援肯定錯不了。

第二部分是當時發行「金圓券」從民間搜刮的。1948年8月19日,為了挽救瀕臨崩潰的經濟(當時的法幣兌美元已經達到令人瞠目結舌的1100萬法幣:1美元),蔣介石決定發行「金圓券」,規定:1元金圓券兌300萬法幣,2元金圓券兌1塊銀元,4元金圓券兌1元美元,200元金圓券兌1兩黃金。而且強制規定老百姓必須把手上的黃金、白銀、美元等兌成金圓券,不得私藏,否則法辦。

結果這麼一搜刮,僅上海一個城市就收兌了110萬兩黃金,銀元500萬塊,美元3400萬,老百姓的血汗就這樣被榨乾,僅僅半年以後,「金圓券」就已大幅貶值,500萬面值的,實際價值已經不及最開始的5分錢。

當時的中國,和現在的辛巴威有一拼。

基本上,美國的援助和從老百姓手上搜刮,組成蔣介石運往臺灣的700萬兩黃金,成為他圖謀東山再起的老本。

這些黃金白銀,蔣介石除了從上海直接運往臺灣外,經廈門中轉的部分存放在廈門的什麼地方呢?鼓浪嶼。

據當年蔣介石的心腹,參與黃金運臺計劃的國民黨聯勤總部預算財務署署長吳嵩慶的兒子吳興鏞博士還原,當年從上海、廣州等地運到廈門的黃金白銀,先是停靠在鼓浪嶼對面的海軍碼頭,然後再由小交通船轉運到鼓浪嶼的觀海園碼頭,接著用人力板車運到晃巖路上的中國銀行(今晃巖路30號)地下金庫儲藏。

後來這些黃金白銀運往臺灣,則原路再走一遍送到海軍碼頭,黃金部分由軍機直接運送,白銀則由軍艦運送,也有一部分由人力板車和挑夫直接送到現在的鋼琴碼頭,由軍艦直接起運送往臺灣。

據說有一次在送往鋼琴碼頭的過程中,一個挑夫不小心弄翻了一箱白銀,銀元灑了一地,一下子引起圍觀的百姓一陣騷動,若不是周圍全是荷槍實彈的軍兵守衛著,大概會引發一場哄搶風波。

這次意外也暴露了蔣介石正在搶運黃金白銀前往臺灣的事實,當時蔣介石已經下野,李宗仁任代總統,他曾下令在廈門的黃金白銀必須運返南京,但當時的福建省主席朱紹良根本不聽,他專程到廈門下了一道命令,沒經過他同意,任何人不準把黃金白銀外運。

後來到了1949年4月15日,宋子文專程趕到鼓浪嶼(當時的廈門媒體還有報導),住進海濱旅社(鹿礁路2號),向福建省各級長官傳諭蔣介石的指示,儲藏在鼓浪嶼的黃金白銀至此開始全部起運送往臺灣。

3、

幾十年過去了,蔣介石運到臺灣的黃金用完了嗎?答案是沒有。

這些黃金白銀,對臺灣最有意義的第一個用途是撥出80萬金作為新臺幣發行的準備金。1949年6月15日,臺灣省政府公布「臺灣省幣制改革方案」、「新臺幣發行辦法」,正式發行新臺幣,規定:40000元舊臺幣兌換1元新臺幣。

臺灣是彈丸之地,又有充足的準備金,所以新臺幣的發行相當順利,沒有出現在大陸發行「金圓券」失敗的情況,新臺幣也成為臺灣的法定貨幣使用至今。

第二個用途就是反攻大陸的花費,這部分是打了水漂了,據估算,這部分總共用掉了155萬兩。

第三個用途,就是為臺灣的市政建設和經濟騰飛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時至今日,據吳興鏞博士深入調查後發現,目前臺灣央行在新北市新店文園金庫的藏金,其中還有108萬兩就是當初從大陸帶來的。

4、

最後再討論一個問題,蔣介石為什麼會選擇廈門的鼓浪嶼作為黃金白銀的臨時儲藏之所呢?這和蔣介石對鼓浪嶼十分熟悉有關,鼓浪嶼他住過的地方有好幾處,找得到記載的就有黃家花園、瞰青別墅、宮保第(林祖密故居)等。

所以鼓浪嶼作為他籌謀已久的往臺灣運送黃金白銀的其中一環也就不足為奇,他為此專門指派親信將領石祖德為廈門警備司令,並調譴他的近侍衛戍部隊(南京警察第三大隊)駐防廈門,這種情形下,李宗仁就算有通天的本事想把黃金運回南京,恐怕也只能仰天長嘆。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當年鼓浪嶼儲藏黃金白銀的晃巖路30號中國銀行,現在是一處貨幣文化館,需要門票才能進去參觀,說白了就是一處商業場所。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地方曾經在歷史上扮演的角色完全看不到一點介紹和展示。

據說當時存放黃金的是兩個各自足有一個房間大小的大保險柜,人能自由進進出出,可以想像有多大。這兩個保險柜,必須要有四個人的鑰匙一起使用才能打開。後來新中國成立以後,這兩個保險柜一直閒置著,直到90年代才有人想起來,結果打開一看,裡面什麼也沒有,只有三把已經腐朽的老式駁殼槍。

撫今追昔,不得不說鼓浪嶼實在是一座神奇的小島,近、現代以來發生的許多天下大事,都能看得到它參與其間的影子。

相關焦點

  • 1949年蔣介石運了多少黃金到臺灣 現在還沒用完
    蔣介石很高興,一高興就寫日記,稱臺灣是「一片政治淨土」,「今後應積極加以建設,使之成為模範省。」憶往昔,看今朝,張其昀一番話打動了蔣介石。他決定,著手辦理撤離到臺灣事宜。當年12月,蔣介石突然宣布改組臺灣省政府,任命親信陳誠為臺灣省主席、任命長子蔣經國為國民黨臺灣省黨部主任。這樣,蔣介石就將臺灣黨政大全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裡。
  • 揭秘蔣介石到底從大陸帶了多少黃金白銀到臺灣?
    除了搶專家、搶人才外,有計劃地將黃金白銀運往臺灣。1949年2月上旬的一天,曾任上海市市長、財政部部長、中央銀行總裁,時已去職在香港逗留的蔣介石的親信俞鴻鈞,突然接到蔣介石從溪口拍來的電報,要他想方設法將國庫中的黃金提出來秘密送到臺灣,並叮囑再三:「千萬要守秘密!」因為他們早已預料,李宗仁一定要以庫存黃金作為「和談」的條件之一。
  • 蔣介石到底運到臺灣多少黃金?後人爆料:現在還沒有用完!
    蔣介石第一次去臺灣,是在1946年10月。他和宋美齡悄悄飛到了臺灣。看到那裡和平、安全,經濟發展已經恢復到戰前水平,臺灣有自己的貨幣,但蔣介石沒有下令取消。他在日記裡寫道,臺灣「今後應積極加以建設,使之成為模範省。」
  • 蔣介石當年為何選擇撤退到臺灣?最後帶走了多少金銀珠寶?
    國民黨撤退前夕的上海 當時,國民黨內部對於撤退,有3種方案: 1、撤退到大西南的川渝一帶,就像當年遷都重慶一樣
  • 蔣介石究竟運了多少黃金去臺灣?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每人一袋金豆子
    國共之間的交鋒最終是以中國共產黨的勝利結束的,國民黨最終是灰溜溜躲到臺灣去了,但他們也不是空手去的,在解放上海之前,也就是5月份左右,蔣介石已經開始悄摸摸地往臺灣運輸黃金了,其實這遠遠不是蔣介石最早開始運送黃金的時間節點,早在48年的時候,國民黨在淮海戰役中處於劣勢,被迫放棄徐州這個重要的交通樞紐的時候,蔣介石就已經開始為逃往臺灣而運輸黃金了
  • 蔣介石敗退臺灣,到底帶了多少黃金?一年竟花掉八成!
    在1949年隨著三大戰役的結束,蔣介石明白大勢已去,於是為了留條後路,他密令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悄悄地將國庫裡黃金運往臺灣。2月18日,到海軍司令桂永清密令一隊海軍士兵化裝成民工在午夜時分進入中央銀行,不聲不響地將裡頭的兩百萬黃金運上了軍艦。到凌晨4點的時候裝運完畢,然後軍艦就以最快速度離開了大陸。
  • 國民黨敗退臺灣後,靠什麼來維持經濟?這批「撤臺黃金」至今成謎
    那麼,當年敗退後的國民黨,究竟將多少黃金搬到了臺灣?外界的猜測一直都沒有停止。1949年1月,劉攻芸繼任中央銀行總裁,當月的19日,蔣介石安排俞鴻鈞為中央銀行理事,並指定其為常務理事,兩天後,他便宣告了「引退」。 當年,轉運黃金一事,主要的執行人就是蔣經國和俞鴻鈞。在1948年,俞鴻鈞為當時的中央銀行總裁,根據資料顯示:在他的主持下,於1949年4月將中央銀行金庫的庫存黃金92萬兩及8000萬元美鈔搶運到了臺灣。
  • 蔣介石把黃金運到了臺灣,李宗仁把珠寶留在了上海!
    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東北易幟,標誌著國民革命勝利,取得國家在形式上的統一,軍政結束;然後進入訓政時期,由於日本侵華戰爭爆發,一直到抗戰結束,在1946年11月,制憲國民大會制定《中華民國憲法》,1948年3月29日在南京召開「國民大會」,4月19日,國民大會「選舉」蔣介石為中華民國總統。
  • 驚天爆料:蔣介石運臺黃金還剩108萬兩!部分黃金曾藏於鼓浪嶼地下金庫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表示,既然要追溯到1945年,當年國民黨運到臺灣的黃金與故宮國寶都應列為國民黨黨產,引發運臺黃金何在的討論。外界常說這批黃金在1950年9月就已花光。  1949年年初蔣介石密召「聯勤總部財務署長」吳嵩慶將第二批99萬兩黃金秘密運出。1949年1月20日深夜,這批黃金以「預支軍費」的名義由上海運出,用軍艦先運至廈門鼓浪嶼地下金庫,再運至臺灣。
  • 蔣介石帶了許多金銀到臺灣,為何日子卻過得緊巴巴呢?
    蔣介石逃離臺灣之前,曾下了親筆手令,由蔣經國親自督辦,將中央銀行庫存的92萬兩黃金(也有說是700萬兩),另有蔣介石私人存放的4200餘兩黃金、銀元3000萬枚,派一艘軍艦轉運臺灣。這是一筆很可觀的財富,放在臺灣,蔣家幾代人也用不完。
  • 解放前蔣介石運了多少財產去臺灣? 黃金、古董、設備都有, 現在還...
    抗日戰爭勝利後,隨著國共內戰接近尾聲,眼看著國民黨就要完了,蔣介石開始考慮下一步的打算了。有人提議像抗日時期一樣搬到四川去,有人提議撤到臺灣。考慮到臺灣海峽寬度夠廣浪又大,可有有效的阻擋解放軍,並且臺灣地域也遼闊,還有日本人留下的工業基礎,於是蔣介石決定撤離到臺灣.
  • 廈門曾是臺灣的配料館
    反面的聯繫則是一大批「日籍浪人」(日本籍臺灣人)到廈門興風作浪。當年佔領臺灣之後,日本開始把目光投向廈門,時任臺灣總督十分明確地表示:「欲確立臺灣經營之方針,非確立對清政策之方針不可,確立對清政策方針後,非實行華南經營之政策不可,欲實行華南經營之政策,非舉福建及廈門經營之實不可。」
  • 從秦始皇到蔣介石:發現了一個黃金消失千年的秘密!
    中國古代,黃金的一個重要用途就是皇帝用它賞賜給文臣武將,咱們經常在電視劇上看到皇帝賞賜某大臣、某將軍多少多少金子,多少多少白銀這樣子的,古代的黃金白銀是財富的象徵。
  • 蔣介石逃往臺灣時解放軍為何沒打其座機?
    當時,國民黨經過「幣制改革」,發行金圓券,將民間的幾乎所有黃金和美元收歸國庫,估計有庫存黃金390萬盎司以及7000萬美元的外匯和相當於7000萬美元的白銀,合計約5億美元。在蔣介石的指揮下,這筆巨額財富由海軍艦隻全部搶運到臺灣。後來李宗仁雖然撤換了俞鴻鈞,但也未能阻止國庫「大搬家」行動。李宗仁還命令陳誠將已經運往臺灣的黃金、外匯和白銀運回大陸,但連李宗仁的命令只不過是一道廢紙。
  • 蔣介石當年有三條退路,為何最終選擇了臺灣?退守臺灣優勢在哪
    1949年,隨著渡江戰役的失敗,蔣介石最終痛下決心,帶著他的人馬以及在人民身上搜刮出來的七百七十四箱黃金、二百多萬兩銀元,一溜煙地跑去了臺灣。這一走,便是一輩子,老蔣到今天還有家難回。 可是,有人不解,以當時蔣介石的勢力,他是必然要反攻大陸的,既如此,為何要選擇臺灣而不是就近一些的地方呢?
  • 廈門最後一晚蔣介石住鼓浪嶼 蔣親筆日記為證
    1949年中國解放前夕,他曾最後一次夜宿鼓浪嶼,隨後前往臺灣,再未回來。這段歷史不是秘密,但蔣介石最後一次上島究竟住在哪裡,廈門文史界卻一直未有定論。今年春節剛過,這個謎就解開了:原來,他曾借住印尼糖王黃奕住的黃家花園別墅,度過留在鼓浪嶼的最後一晚。
  • 蔣介石侵吞國家財產,退守臺灣帶走大量黃金儲備,是如何運轉的?
    但沒過多久,蔣介石就撕毀協議,發動內戰。只不過因為國民黨內部腐敗,再加上違背百姓久經戰亂,盼望和平生活的意願,他很快就面臨失敗,最後退守臺灣。眾所周知,他走時帶走了大量國家黃金儲備,究竟是如何運轉的?「以福州路、江西路和北京路為界的整個鬧市區,從昨夜十一點半開始戒嚴,所有試圖進入這一區域的行為,都被阻止。
  • 撤退到臺灣時,蔣介石搶運大量文物到臺灣,那些文物現在在哪?
    之後我們也都知道,蔣介石自然是撕毀了談判協議,發動了內戰,但是幾年內戰下來,國民黨還是敗北,最後撤退到臺灣地區。在撤退之前,蔣介石知道自己在大陸地區已經大勢已去,所以就開始準備有序撤退到臺灣,從蔣介石把早先把張學良轉移到臺灣就可以看出,他早已經開始謀劃後路,所以,蔣介石不僅把自己的部隊、親信、還有家人都陸續帶到臺灣,甚至還把中國在大陸的很多文物都帶到了臺灣,幾乎沒有給新中國留下任何珍貴的東西。
  • 窮途末路:蔣家王朝的「臺灣大逃亡」,黃金為何不翼而飛?
    蔣介石心裡清楚,國民黨軍隊的貪心是自己最大可利用的地方,蔣介石在敗逃臺灣之前,秘密運送了450萬兩黃金,清空了國庫,並且把這些黃金運往了臺灣和廈門,300萬輛運往了臺灣,100萬兩運往了廈門,為了支應內戰,不到一年的時間,運往臺灣的黃金已經花掉了一半,剩下的50萬兩被蔣介石藏在了精心構築的江陰防線上的船上,不料人心向背。
  • 絞盡腦汁布局 蔣介石退守臺灣秘辛
    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1949年國民黨敗退到臺灣,是大家熟知的歷史,其實當年選擇臺灣作為撤退據點,蔣介石是經過多方考慮,甚至故布疑陣。而其中包括軍隊、故宮國寶、國庫黃金甚至是200萬軍民的遷移,都是經過焦心布局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