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九合一選舉 美女候選人拜票遭遇"鹹豬手"

2020-12-21 中國青年網

  臺北市松山信義區議員許淑華(左)拜票握手曾遭男性支持者摳手心,之後都會特別注意。(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地方選戰」進入倒數計時,候選人無不使出全力衝刺。臺北市不少外貌出眾的女性議員候選人,前進人潮洶湧處拜票,不免遇到過度熱情的選民搭肩摟腰,甚至疑似伸出鹹豬手,為避免遭騷擾,美女候選人們也各出奇招因應,避免跑行程之餘被「吃豆腐」。

  松山信義區議員許淑華,掃街拜票時曾遇到支持者握手時摳手心,或要求合照時搭肩摟腰。

  她表示,若對方是婆婆媽媽還好,但要是男性就會感到不舒服,卻也不好意思拒絕,只能尷尬地笑笑帶過,之後她都會仔細留意,發現情況不對勁就會技術性閃躲。

  許淑華說,有時參加餐會遇到喝醉的民眾,甚至會借著酒意熊抱,她會特別注意敬酒時該桌若有喝醉的人,就請男性助理代打,對方若有不禮貌行為,也可隨時把人拉走。

  中正萬華區議員候選人林佳諭因年輕又嬌小可愛,無論是路上拜票或在臉書粉絲團都常有人會稱讚「你好漂亮喔」,也有人很直接問「你結婚沒?」。只要不要被動手動腳或有太超過的舉止,一般都會客氣回應「謝謝支持」、「幫我多宣傳」。

  中山大同區議員候選人顏若芳說,掃街拜票身邊都會跟著助理或志工,除自己要有所警覺、避開可能的騷擾行為,身旁的人機靈反應也很重要,如有些人會以拍照名義,想要摟肩或拉住手不放,這時就要趕快退後,或由旁人幫忙阻止。

  內湖南港區議員高嘉瑜說,向選民拜票時曾遇過有人偷摳手心、緊握不放,她會出點力氣把手挪開,或是合照時身體貼得很近,只好假藉有其他行程趕著離開,避免騷擾化解尷尬。

相關焦點

  • 境外媒體:「九合一」選舉攪動臺政壇格局
    (臺灣「中央社」)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導 港媒稱,臺灣政界人士高喊口號,趕在29日的選舉之前最後一次向選民拜票。此次選舉將選出11130名市、縣、鎮、村的地方公職人員,受到普遍關注,因為這能體現選民在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的傾向。無論取得大勝的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都會顯著增加它們在兩年後獲勝的機會。
  • 解讀: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束,國民黨為何慘敗?
    「九合一」選舉11月29日開始投票。共有19761人報名角逐,創臺灣歷屆選舉之最。而在這次選舉中,國民黨慘敗。那麼,究竟什麼是「九合一」?國民黨為何會慘敗?何為「九合一」■11月29日,臺灣九合一選舉開票11月29日,臺灣九合一選舉開票日。今天台灣選出6名「直轄市」市長,16名縣市長,375名「直轄市」議員,532名縣市議員,198名鄉鎮市長等。最引人關注的是六都市長選舉。
  • 臺「九合一」選舉獻金公開 賴清德為「省錢大王」
    原標題:臺「九合一」選舉獻金公開 賴清德為「省錢大王」   資料圖:連勝文(左)與柯文哲(右)2014年8月前往臺北八德商圈拜票。由於天氣炎熱,連勝文不時喝水,柯文哲則吃著巧克力冰淇淋甜筒消暑。(合成圖,圖片來源:《中國時報》)   中新網6月2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監察院」1日公布「九合一」選舉政治獻金申報資料,臺北市長柯文哲收入約1.3982億元(新臺幣,下同),位居所有候選人之冠,支出也相當驚人,高達1.4236億元;國民黨臺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收入高達1.1億,支出為1.417億。
  •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
    「九合一」選舉(背景)是臺灣政治史上最大規模的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包括「直轄市長」、縣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裡長等7項選舉。    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遭遇到空前挫敗,22縣市中勉強守住6席,「六都」丟了「五都」,連新北市長都只是驚險過關;相對上,民進黨縣市長從6席增至13
  • "九合一"選舉啟示(六): 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的啟示
    11月24日,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出爐,在最受關注的22個縣市長選舉部分,國、民兩黨執政縣市發生大翻轉,國民黨一舉拿下15席,民進黨僅存6席,無黨籍柯文哲險勝對手連任臺北市長「第三勢力」在藍綠基本政治格局下發展難度仍然很大,民眾固然對國民兩黨都不滿,不代表就會選擇非兩黨黨籍候選人。同時島內不滿藍綠、投票自主性更強的中間選民數量在持續擴大。但也要看到,中間選民未必大部分就支持第三勢力,而第三勢力也不等於可以爭取到大部分中間選民。   其三,選舉結果深刻反映了臺灣民意發生複雜的變化。
  • 臺灣「九合一」選舉焦點在哪裡?
    原標題:臺灣「九合一」選舉焦點在哪裡?  後天就是「九合一」選舉投票日,候選人最後幾天的戰況進展如何,相關選民要領幾張票、選哪些職位都成焦點。為此,本報特意為您盤點了這次選舉中的細節。   本次「九合一」選舉是臺灣地區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選舉,涉及近兩萬人的「求職」,被島內民眾戲稱為「年底最大求職潮」。
  • 臺灣「九合一」選舉聚焦臺北及中部三縣市
    中新社臺北11月28日電(記者 劉舒凌 鄭巧)28日,從清晨到夜晚,全臺19700多名候選人與相關黨派抓住最後時間展開「掃街拜票」、舉辦規模盛大的「選前之夜」晚會,力爭每一票支持。   29日,將產生11130名地方公職人員的臺灣「九合一」選舉會在22個縣市展開。  這是臺灣地區歷來規模最大的一場選舉。
  • 趙念渝看臺灣選舉:「九合一」選舉六市競爭
    9月6日,臺灣「九合一」選舉候選人登記結束。其中「六市」、「直轄市長」部分有20人登記參選。華廣網15日刊載上海國際戰略問題研究會副秘書長趙念渝的文章,從歷史數據看臺灣「九合一」選舉的「六市」競爭。
  • 2018臺灣「九合一」選舉,藍綠地方板塊有望改變嗎?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於11月24日投票、開票,將選出各地縣市長、議員等總計上萬名公職人員。 除了最受關注的22個縣市長競爭外,議員等公職競選也日益激烈。據聯合報稱,最年長與最年輕的候選人年齡相差60歲左右,更有最資深的裡長候選人,從30歲做到78歲,這次尋求第13次連任。
  • 2018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民進黨大敗!
    「九合一」選舉於24日進行投票,選舉結果在當晚基本出爐,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已於24日晚9時10分召開記者會,宣布請辭黨主席,負起政治責任。  「九合一」選舉指的是臺灣9種地方公職選舉在同一天舉行。9種地方公職選舉包括:「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裡長、「直轄市」山地少數民族區的「區長」及「區民代表」選舉。  在這次的「九合一」選舉中,高雄市與臺北市的選情備受關注。
  • 洪鑫誠:臺灣「九合一選舉」的「無色覺醒」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洪鑫誠】 臺灣「九合一選舉」如期上演,開票過程異常精彩,不少結果出人意料。 首先,選前外界的確預估國民黨選情佔優,但通常認為能奪回「半壁江山」已能令人滿意。然而連國民黨人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曾把自己打趴下的民進黨,這次居然這麼不經打。
  • 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看看這張表的顏色就知道了!
    11月29日晚,一名國民黨女粉絲,得知選舉結果後哭泣。再看看這張圖片。圖中標出了22個縣市長選舉結果,其中藍色代表國民黨候選人當選,綠色代表民進黨候選人獲勝,灰色代表無黨籍候選人最後穩操勝券。有沒有一片綠油油的感覺?選前可是一片藍!
  • 臺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勝 鎖定過半縣市長席
    原標題:臺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勝 鎖定過半縣市長席臺灣地區今天(24日)舉行俗稱「九合一」的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截至北京時間24日晚上9點30分,國民黨目前已經贏得全臺22個縣市首長中14個縣市,可謂取得一場大勝。
  • 臺灣"九合一"選舉候選人上演"抽籤秀" 籤號個個好
    東南網10月28日訊(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林靜嫻 記者 燕子)臺灣年底「九合一」選舉倒數33天,各縣市選委會昨天辦理候選人號次抽籤。作為廣受媒體關注的選舉戰場,原本簡單的抽籤儀式也充滿了劍拔弩張、意在言外的色彩。抽中6、8等號碼的參選人喜氣洋洋,覺得選情看好,抽到其他號碼的也各有說頭,對選民進行心理暗示。而各路候選人及支持者,更以各種不同方式出招造勢,爭奪曝光率。
  •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 "綠地"變"藍天"
    中新社臺北11月25日電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於24日進行投票,選舉產生22個縣市的縣市長、議員以及鄉鎮長、村裡長等。據臺灣當局選務主管機關的票數統計,在22個縣市長中,中國國民黨獲15席,民進黨獲6席,另有1席為無黨籍。
  • 臺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失去臺北、臺中、桃園三都
    人民網臺北11月29日電 (記者孫立極、李煒娜)臺灣「九合一」選舉今天投票。「中央選舉委員會」雖然尚未公布最終結果,依據開票數字,國民黨籍候選人連勝文、胡志強、吳志揚等先後宣布敗選。 「九合一」選舉是臺灣最大規模的地方選舉,自今天8時起至下午4時投票結束。
  • 港媒:大陸關注臺灣「九合一選舉」,但不幹預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九合一」選舉即將舉行,香港中評社評論稱,大陸對此關注而不幹預,對此的強調和澄清很重要。據香港中評社11月4日報導,近一段時間以來,在大陸各地舉辦的涉及兩岸關係的研討會,臺灣「九合一」選舉及選後的臺灣政治發展與兩岸關係等話題,都是與會者關注的焦點。報導稱,其實這也是在情理之中,因為這場選舉,無論對臺灣未來的政治發展,還是對藍綠政黨及主要參選人或者是兩岸關係的發展等,都有重要影響。
  • 臺灣縣市「九合一」選舉的觀察點
    楚樺(特約評論人)    今年的11月臺灣將舉行縣市「九合一」選舉,將是島內政治力量的一次重要「期中考」,也是2020年臺灣「大選」的前哨戰同時,此次選舉是在祖國大陸邁入中共十九大的開局之年、臺海形勢更趨複雜嚴峻的背景下舉行,選戰結果關係到未來兩岸關係走勢。因此,島內政治格局變化、影響此次選舉的突出因素、「臺獨」勢力的動向以及臺灣民意的變量將成為觀察這次選舉的主要目標。
  • 臺灣「九合一」選舉 臺北市、臺中市藍營均落敗
    人民網臺北11月29日電 (記者孫立極、李煒娜)臺灣「九合一」選舉今天投票結束,雖然尚未全部開票,臺北市長、臺中市長國民黨籍候選人已自行宣布敗選,標誌此次選舉國民黨敗局已定。 臺灣「九合一」選舉今天上午8時起,至下午4時結束。1851萬選民將選出11130位公職人員。
  • 臺灣2018年「九合一」選舉 11月24日舉行
    臺「中選會」委員會議昨日確定「九合一」選舉將在11月24日舉行;但對於2020年「立委」選舉區劃分,「委員會」討論沒有共識,將在農曆春節前再次開會討論相關議題。    「中選會」除確定「九合一」選舉11月24日投開票,也討論通過「2018年臺灣『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選舉工作進行程序表」,包括8月16日發布選舉公告;8月27日至8月31日受理候選人登記申請;10月19日候選人抽籤決定號次;11月4日選舉人名冊編造完成;11月8日公告「直轄市長」選舉候選人名單;11月9日至11月23日辦理「直轄市長」選舉公辦政見發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