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春晚再次走出「圍龍」

2020-12-06 梅州日報數字報

本報訊 (記者林麗妙 通訊員鄭碩光)「客家春晚·馬來西亞之夜」日前在馬來西亞新山市舉行。該晚會實況將在大年初一通過多種媒體、各級平臺向全球客屬地區傳播。馬來西亞柔佛州婦女發展及旅遊委員會主席廖彩彤,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秘書吳君益、王爽,馬來西亞客家公會聯合會總會長拿督張潤安、拿汀劉碧珍伉儷等出席活動。

當晚晚會在歌舞《龍騰虎躍迎新春》中拉開帷幕。隨後,來自我市的名嘴主持人、客家妹選手以及廣東漢劇院傳承研究院、梅縣區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梅縣區木偶傳習所等眾多實力派演員,攜手馬來西亞當地鄉親,同臺獻演客家山歌、漢劇、木偶書法、舞蹈和馬來西亞特色節目,與全球客家鄉親共慶新春、共話鄉音,共敘鄉情、共祝團圓。

據了解,「客家春晚·馬來西亞之夜」由梅州市廣播電視臺、馬來西亞客家公會聯合會主辦,旨在通過文化交流的形式,促進全球客家交流和溝通,增進彼此了解和認同,讓梅州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梅州。「客家春晚」在國內已經連續舉辦6年,去年首次成功出海舉辦「印尼之夜」,受到海內外客家鄉親的廣泛關注和好評,成為廣東入選中宣部2019年中華文化走出去工作的重點項目之一。

相關焦點

  • 藏在深山的客家「土圍」——團龍圍
    贛南客家圍屋凝聚著客家人的勤勞智慧,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載體和象徵。贛南地區迄今保存較完好的各類客家圍屋有600多座,定南縣有200餘座,其中龍塘鎮忠誠村的團龍圍以「三姓共建同住」的歷史而聞名。△圍內街巷井然有序、四通八達。
  • 「天圓地方」之客家圍龍屋
    )、粵東客家民居(圍龍屋)等幾大流派。廣東省梅州興寧市刁坊鎮周興村-棣華圍圍龍屋,又被稱為客家圍攏屋,主要分布於梅州、惠州、河源等地。圍龍屋是客家圍屋或客家圍村中最典型的一種。圍龍屋屬於半圓形客家圍屋,是具有極強的中國傳統禮制、倫理觀念及風水意識的民居。客家圍龍屋的代表作有善述圍、躲世圍、磐安圍、棣華圍、馨梓圍、朝天圍、長興圍、仁厚溫公祠等。
  • 梅州客家房屋-圍龍屋
    客家民居:梅州有特色的民居是圍龍屋承德樓位於市中心區,是梅州市內保存最完好的典型客家傳統民居圍龍屋。建屋人梁氏炯昌公,號星樓,是廣東嘉應州三角安定壹折桂窩人氏。二十世時任暹羅(即現泰國)華人華僑僑領,同時亦經商做生意。
  • 客家風情圍龍屋風格鑑賞與設計
    (現代客家圍龍屋)圍龍屋內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魚池或盆景,正屋後面半園「花頭」和正門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圍均載有各種花木和果樹,圍龍屋背後的山頭林木叫「龍衣」,嚴禁砍伐,整座建築掩映在萬綠叢中(客家百年圍龍屋老宅)一般來說,一座圍龍屋聚居著一個近親家庭,相互之間和睦共處,尊老愛幼、相敬如賓。
  • 梅州客家民居建築:客家圍龍屋的風格、圍龍屋的全貌
    首先我們來了解客家圍龍屋的風格!客家圍龍屋的風格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源於中原貴族的遺風。因為客家人的祖先大都是中原漢人,而且多是來自中原的大族人家。在這一點上,可以從各姓氏祖堂的堂號和楹聯中得到佐證。中原漢人如梅州元城路李姓(進士第)的堂號楹聯是「猶龍世澤,旋馬家聲」;又如陳姓的堂號楹聯是「穎川世澤,太史家聲」等
  • 印象梅州:「天圓地方」的客家圍龍屋
    「靠山」而居的選擇,是客家先人艱難遷徙的無奈之舉,但也是因地制宜的明智之選,在這樣特殊的環境下,造型奇特、功能齊全的客家圍屋應運而生。圍屋之妙在於「圍」,包括圍龍式、城堡式、中西合璧式、殿堂式等,今天我們的主角是圍龍式圍屋。
  • 圍龍屋客家食府:轉型升級爭做客家美食第一品牌!
    取名圍龍屋,彰顯客家特色2005年,圍龍屋客家食府品牌創立,並在福田區開業第一家門店。客家圍龍屋被國際建築學界譽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式之一,堪稱世界一絕,是客家傳統文化的瑰寶。而源自世界客都——梅州的「圍龍屋客家食府」直接取「圍龍屋」為品牌名稱,將弘揚客家文化與經營客家美食做為己任。
  • 茶田疊翠客家圍龍,梅州最美麗的世外桃源
    圍龍大酒店是集客家傳統與現代建築於一體的圍龍式建築,由於建在半山腰上,所以採取了半圓式設計,與圓形的圍龍屋截然不同,曾榮獲中國建築工程最高獎項魯班獎,具有豐富濃鬱的客家建築特色。橘紅色的圍龍大酒店,絕對是雁南飛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外國友人點讚客家圍龍屋
    日前,小編偶遇一幫來自德國的遊客在梅城客家圍龍屋承德樓參觀,不僅對飽含客家風情的圍龍屋產生了濃厚興趣,而且對深遠厚重的客家文化嘆為觀止。在承德樓門口,一群外國友人圍著泥塑圍龍屋,連連讚嘆這建築凝聚了客家人的聰明才智。
  • 五百年圍龍屋 客家建築名片
    一首廣為流傳的客家童謠唱出了客家人濃厚的圍龍屋之情。圍龍屋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梅縣區丙村鎮有一座五百多年歷史、規模龐大的圍龍屋——仁厚溫公祠,猶如鑲嵌在客家圍龍屋群中一顆耀眼的明珠,也是唯一收入中國建築學會編撰的巨著《中國傳統民居建築》一書的客家圍龍屋。
  • 河源一日探秘客家經典「圍龍屋」
    久經戰亂的「白雲樓」在木棉花掩映下頗具歷史神韻-丘立文攝廣東省河源市屬東江流域純客家地區,這裡的客家「圍龍屋」與北京四合院、陝西窯洞、雲南「一顆印」、廣西「幹闌式」合稱為我國最具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
  • 客家圍龍屋只有圓形?梅州興寧有十個最美半圓,四角圍龍屋!
    《大魚海棠》,《花木蘭》裡面出現的都是圓形的客家圍龍屋,難道客家只有圓的圍龍屋?其實客家人比較多數量的都是半圍龍屋,梅州興寧裡有十大典型代表,一起來看看其中六個吧!第一個!為三堂八橫二圍圍龍屋,外加一橫屋書院6間,分布面積近22000平方米。這個離市區較遠,屋圍道路會車不容易,這個缺少保護,且後來建的不合理建築沒有拆除。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客家圍屋!
  • 打造創意客家圍龍 還原純正客家味道
    【地理位置】 三舍·花間慢綜藝民宿是集客家圍龍屋特色民宿、客家美食、客家文藝表演、咖啡、禪茶、陶藝等文創為一體的綜藝性民宿,位於梅縣區雁洋鎮大觀天下景區內,臨近慢域休閒風貌區、客家文化風貌區、濱水景觀風貌區,旅遊資源富集,區域優勢明顯。
  • 300餘年客家圍龍屋意外發現多種圖騰 有何意?
    300餘年的客家圍龍屋以及屋內的罕見圖騰。當地文物普查隊近日在該座圍龍屋內意外發現了客家地區罕見的「丁、財、貴」文化圖騰,以及八卦(太極)圖騰。目前,當地計劃今冬將其修繕後逐級申報為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客家圍龍屋已有300餘年   據大湖鎮油村何新屋村民、現年95歲的伍爾明阿婆介紹,何新屋屬於半圓形的客家圍龍屋,始建於清代康熙年間,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建築歷史,居住在這座圍龍屋的村民均為何姓。
  • 土樓梅州卻有特色,客家古建築圍龍屋,感受民族歷史文化!
    這是一條以感受客家文化為主的線路,而線路的最大看點則鎖定在客家建築代表:土樓和圍龍屋上。沿著客家先民的遷徙之路,看這一路南下客家建築的特色和變化,來感受這一程歷史文化。眾所周知,客家其實是早年居住在中原的先民,由於戰亂等各種原因而被逼南遷。客家先民從中原往南方遷徙,進入嶺南時已經兵分三路,而這次推介的福建永定至廣東梅州是其中一路。
  • 國慶長假出行,梅州旅遊景點圍龍屋,又稱為客家圍屋,建築奇葩
    圍龍屋又被稱為客家圍屋,是傳統客家民居(客家圍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樓)三大樣式之一。 且開始啟動客家圍龍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圍龍屋是客家民居建築的風格和形式之一,客家居民建築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變化,有圍龍屋、走馬樓、四角樓、客家排屋、深圳碉樓。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圍龍屋。
  • 廣東旅遊好去處,那是一種具有古樸氣質的建築:梅州客家圍龍屋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非常古樸的建築,那就是廣東梅州的客家的圍龍屋。客家圍龍屋具有典型的嶺南特色是最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幹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被稱為為我國最具代表的五大傳統建築樣式。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走進客家的圍龍屋吧。
  • 客家圍龍屋的瓦面上的那些講究,帶你進一步了解客家
    客家圍龍屋瓦面十分講究坡度。坡度大了,常會發生「溜瓦」現象,坡度小了,風雨時,又會出現雨水從瓦縫中倒流進的情況。一般的瓦面斜坡與水平面成四十五度。放桁釘桷做瓦面,最考技術的是泥水師傅在中下堂屋與左右南北廳的幾處交接,俗稱「拗溝」。
  • 集博物館、客家文化大觀園和酒樓於一身的圍龍屋,隱藏在梅州市區
    雖然近十年我看過的客家古民居起碼有五六百座了,但看到這座好多人向我推薦的特色圍龍屋時,我還是被它集博物館、客家文化大觀園和酒樓於一身的布局設計震撼了,而且它就隱藏在梅州市區。一、圍龍屋升級改造後,客家氣氛更濃鬱了這座標準型客家圍龍屋名叫承德樓,由梅州市三角鎮折桂窩安定堂梁氏炯昌公斥巨資建造。 炯昌公14歲即隨其伯父遠渡重洋到泰國做生意。
  • 集博物館、客家文化大觀園和酒樓於一身的圍龍屋,隱藏在梅州市區
    雖然近十年我看過的客家古民居起碼有五六百座了,但看到這座好多人向我推薦的特色圍龍屋時,我還是被它集博物館、客家文化大觀園和酒樓於一身的布局設計震撼了,而且它就隱藏在梅州市區。這座標準型客家圍龍屋名叫承德樓,由梅州市三角鎮折桂窩安定堂梁氏炯昌公斥巨資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