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花公路塌方水下搜救 尋獲輪胎等遇難車體支架
華夏經緯網11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蘇花公路塌方事故發生近2周,搜救工作持續進行。臺「國防部」2日指出,在水下陸續找到大型輪胎、疑似車體支架及保險杆等物品。 據報導,「國防部」表示,上午9時40分左右,在蘇花公路114.5公裡距灘10公尺、水深6公尺處,發現1個大型輪胎外胎與1個半內胎、 50乘50公分的藍色皮革,疑似車體內裝;上午10時40分,又發現長約2公尺的疑似車體支架。
-
臺灣蘇花公路塌方事故已4天 兩具遺體尋到(圖)
昨日最引人矚目的搜索結果,便是在蘇花公路112.8公裡塌方路段發現了殘缺的遺體軀幹和手足。 112.8公裡處:發現疑似女性遺體殘骸 宜蘭消防局一位副局長在現場確認,上午10:20左右,在此塌方路段下方約300米處找到了被壓著的手臂。隨後發現了大腿。遺體有受擠壓情形,初步判定疑似女性遺體殘骸。
-
疑似蘇花公路大陸失蹤遊客物品
10月26日,臺灣搜索隊近兩日在蘇花公路塌方處溪谷尋獲的物品,都集中存放在宜蘭運動公園的場館中。圖為疑似大陸失蹤遊客物品的湖南特產臨武鴨包裝袋碎片塊。
-
蘇花公路搜救第16天:6部挖土機開挖114.5公裡處
中國臺灣網11月5日消息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臺灣蘇花公路災變搜救今天(5日)進入第16天,搜救行動持續。地面搜救動員6部30噸級大怪手(挖土機),待命投入創意旅行社廣東團人車墜崖處114.5公裡下方海灘土石衝積扇的開挖作業;海域則有臺海軍出動獵雷艦加入搜尋,鎖定蘇花公路114.5公裡下方海底探測有無可疑物體並搜尋創意旅行社廣東團失聯人車。
-
夢斷蘇花公路
臺灣的搜救人員推測,該團乘坐的大巴可能已經墜崖。繼23日找到綠色保險杆、兩個大型輪胎後,搜救人員昨天在珠海團疑似失聯處吊掛下200米深的山崖,又找到四個普利司通的大型輪胎,還有一隻女鞋,一串插在油箱蓋上的鑰匙。事實上受到颱風「鯰魚」影響的不僅是該旅行社一家,根據臺旅會消息,目前已造成大陸旅遊團1名領隊死亡、1名遊客輕傷、33個團受困。
-
廣東19遊客仍無消息 臺海陸空搜救進展緩慢(圖)
進展羲丫榷勇叫發現3具遺骸 昨晚廣東省旅遊局發布通告消息,經臺灣消防及陸海空部隊搜救,在事發現場一共發現3具遺骸,其中在附近海面發現2具遺骸(一男一女),陸地發現了1具遺骸。死者身份尚未確認。省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還沒有消息確認遺骸為廣東珠海遊客。
-
蘇花公路:絕美的「死亡之路」
記者連線一位臺灣「地膽」,試圖了解出事公路的真實面目 ■新快報記者 王劍平 吳筍林 陳巧豔 見習記者 宋凱欣 19名珠海遊客(包括導遊)消失在臺灣的蘇花公路,至今音信皆無。這到底是一條怎樣的公路?事發時,又為何有整整33個大陸團被困在這條路上?
-
搶救蘇花公路受困同胞紀實:風災兇險 兩岸情深
一輛載有大陸武漢旅遊團的中型巴士,行至蘇花公路114公裡大拐彎處,猛然被一塊大落石砸中車尾。 「砰一聲,車子全面失控!」司機王志忠緊握方向盤,卻發現車身不聽使喚,車頭撞向巖壁。剎那間,土石流像大瀑布一樣,不斷灑落在擋風玻璃上。千鈞一髮之際,他想都沒想就大叫:「快逃命!大家快打破車窗!」前後不到3分鐘,在土石流和大雨交雜而落的情況下,整車16人破窗逃出。
-
臺灣蘇花公路土石持續崩塌 軍用雷達面臨崩潰
中新網1月22日電 臺灣蘇花公路東澳段山頂的空軍雷達站,因下方邊坡土石持續崩塌,部分外圍牆已陷落山坡,即使殘留原地的圍牆,下方幾乎已懸空,何時崩落,令人擔憂。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蘇花公路115.8公裡處,搶修人員正在進行路基淘空路段的上邊坡的切山工程,原本翠綠的植被,全變成裸露的土石巖層;目光移向200公尺外的大坑橋上方,整片山壁的崩塌面,更令人怵目驚心!
-
臺灣蘇花公路發生車禍
深圳特區報宜蘭8月14日電(駐臺記者 吳曉燕)臺灣蘇花公路宜蘭南澳路段今晚發生嚴重車禍,釀成4死3傷的悲劇。 宜蘭縣消防局接報,今晚,在蘇花公路125.7公裡、新澳隧道南下出口處,發生重大車禍,一輛銀色小汽車翻倒在排水溝裡。
-
臺灣蘇花公路塌方處24日找到的疑似失蹤巴士物件
截至10月24日晚,臺灣蘇花公路失蹤人員搜索已過了「黃金72小時」,已判定失蹤的28人(其中包括20名大陸觀光客及領隊人員)依然杳無音訊。圖為當天從蘇花公路114.5公裡處塌方現場下方200米左右處找到的部分疑似失蹤巴士上的物件。
-
蘇花公路屢斷屢修 環境惡劣「蜘蛛人」與天搏鬥
前年六月,「公路總局」在東澳嶺原本的崩塌面頂端上方5公尺遠、雷達站外圍牆上,裝設五支坡面位移監測器,隨時監控崩塌,日前翁姓承包商上山維修時發現,部分圍牆已經崩壞,「山頂至少被衝刷內移了6公尺」。 2010年十月鯰魚颱風侵臺,蘇花公路多處嚴重坍方,116公裡處被東澳嶺傾洩而下的土石流,切割出長達150公尺的路基缺口,讓人擔心蘇花公路能否保持安全。 傅立祥說,鯰魚颱風過後,蘇花116公裡處往外側重建一座新大坑橋及引道,新橋已經啟用,距山壁有一大段距離,目前安全無虞。
-
愛恨交織的「蘇花公路」
清朝政府就曾經從地處臺灣東北部的宜蘭開闢一條很簡陋的道路,翻山越嶺到達花蓮,日本殖民時期將這條道路加以改良,到了國民政府遷臺後大力開發花蓮和臺東,用最原始的一斧一鑿的方式開鑿出一條從臺中到花蓮,翻越中央山脈的「中部東西橫貫公路」,同時又再度改善這條「蘇花公路」的路況,兩百多年來,這條緊貼在垂直插入太平洋的山崖的生命通道一直在不斷地修整,時間進入到20世紀的1990年,「蘇花公路」才開始雙向通車,可見它的開鑿是多麼地艱辛
-
高孔廉將到蘇花公路塌方現場為救難人員打氣
中國臺灣網10月29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30日將到蘇花公路搜救現場,慰問臺灣救難人員,他們在山上進行搜救工作已經超過1星期,目前還有19名大陸遊客及導遊失聯。
-
珠海19人旅遊團在臺灣蘇花公路一帶失蹤
10月22日,臺灣救援人員在蘇花公路塌方處救助受困遊客。 中廣網珠海10月23日消息 受「鯰魚」及東北季風影響,臺灣蘇(澳)花(蓮)公路沿線多處落石塌方。其中,珠海有一個19人的旅遊團(18名在珠海參團的遊客、1名珠海導遊)受困在蘇花公路,至今未能聯繫上,珠海在臺的其他21個旅遊團陸續將返回珠海。 據新華網報導稱,該團所乘的旅遊大巴是在蘇花公路116公裡處遭泥石流掩埋的。
-
在臺灣蘇花公路上旅行
今年10月21日,臺灣蘇花公路上因颱風帶來的暴雨招致高山坍方,造成大陸19名旅遊者遇難的慘劇。悲痛之餘,人們提出疑問:蘇花公路地理條件如何?為什麼會在半途上坍方出現如此重大事故?東海岸的特點是境內高山連錦,氣候多變,十分完整地保留著原生的地質地貌,加上遼闊無際的太平洋,著名的特大峽谷,顯得險峻而神奇,人們爭先到此旅遊,為的就是目睹這裡大自然的原生態的山水奇觀,所謂蘇花公路就處於東海岸的險峻景觀之中。 蘇花公路,起於宜蘭縣的蘇澳,止於花蓮。島上被稱擁有15個大景區,蘇花公路上就佔據2席,是通往臺北的主要通道。
-
蘇花公路,臺灣最美「死亡公路」
1984年9月,一塊巨大的觀音石墜落,入土2.5米,可謂一大奇蹟,因地名為觀音之緣,故於觀音石上刻觀世音菩薩一尊,暨興建觀音亭及蓮花池各一座。這條有著「臺灣最美」稱號的公路,依山傍海,但同時也是一條「體質脆弱」,時常隱伏不測的「天險之路」。
-
蘇花公路,迎著太平洋的風
摘自《汽車自駕遊》雜誌2019年12月 撰文、攝影_錢瑋 編輯點評:這條斷崖海岸公路上,沿途有多個隧道,車輛在海邊公路和隧道中交替行駛,在部分景色優美的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