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鱖魚:你說誰臭呢?請叫我醃鮮鱖魚

2021-02-16 地道風物



-風物君語-

鹽重好色,輕度腐敗

徽菜並不等同於安徽菜,而是起源於徽州(主體為今安徽省黃山市)的地方菜系。有人為徽州菜做出了八字總結:鹽重好色,輕度腐敗。對於色香味的追求是實打實的,極重火工,賣相漂亮。鹽下得足,但是仍力求保存食材本味。

徽菜最有名的一道就是臭鱖魚。這條魚「臭名遠揚」,讓人一聽就皺眉頭,不待嘗試就打入另冊。其實臭鱖魚的本名該叫做「醃鮮鱖魚」,有一種發酵過的、似臭非臭的氣味,絕非臭魚爛蝦的腐爛味道。

 

臭鱖魚咋來的?

古時缺乏保鮮技術,鮮魚保存不易。桃花流水,鱖魚鮮肥之時,魚販用鹽來防止魚肉變質,屬於不得已而為之。木桶之內,一層魚,一層鹽,運輸途中經常翻動,可以保持幾日不腐,只是微臭而已。

▲ 臭鱖魚的肉呈蒜瓣狀,鮮嫩彈牙。如果口感粉綿綿的,又有異味,那可能是真的臭了。

 

鱖魚性格兇猛,肉食,味極鮮。徽州人烹飪醃鮮鱖魚,就是要充分發揮鱖魚味鮮肉嫩的特點。整魚先煎後燒,用筍、肉、辣椒、蔥姜蒜等味道十足的食材搭配,不會喧賓奪主,反倒像是「激將法」,充分調動了魚肉的鮮。夾一筷子魚肉,彈牙多汁,細嚼起來滿是魚肉特有的鮮甜,「臭」可真成了一種噱頭了。

足不出戶,盡享臭鱖魚之美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眼下正是鱖魚正肥的時候。得益於冷鏈運輸技術的完善,即使我們足不出戶,不入徽菜館子,也能吃上一口臭鱖魚。但要是說正宗,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宅家的日子裡,風物君也耐不住寂寞,對於臭鱖魚的思念呼之欲出。在強烈的欲望之下,找到了這一款來自徽州黃山的地道臭鱖魚。

好吃的臭鱖魚,第一要義是材料新鮮。正宗的臭鱖魚只選用新鮮的桃花鱖桃花盛開時,雨水連綿,溪水上漲,此時的鱖魚肉質最為鮮嫩。

一斤左右的臭鱖魚,淨膛去腮,去鱗洗淨。有經驗的師傅開始在魚身上作畫,起落之間,魚身上的花刀就打好了。再用精鹽花椒為鱖魚「按摩」,然後一層一層碼進木桶裡,壓上石膏。在時間的作用下,美味開始醞釀,鮮味更加集中,魚肉也更加緊實,充滿彈韌。

新鮮的食材與簡單的原料,除此之外,不添加任何的防腐劑和添加劑,純自然發酵,是對鮮味最大的敬意。

醃製好的鱖魚,在專業的冷庫中進行殺菌和冷凍,等待熱愛美味的你,把它們帶回家。

臭鱖魚絕對是「臭」中的美人,因為臭鱖魚的存在,「臭」也變得可愛起來了。

▲ 臭鱖魚的製作方法

我們有三種規格的產品。一種是不含料包的臭鱖魚一條,回家後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製作。第二種是不含料包的臭鱖魚兩條,畢竟這等美味,一條肯定不夠吃啊,而且兩條的價格,也更加划算

第三種是帶料包的臭鱖魚一條。把臭鱖魚放在油鍋中,煎至兩面金黃,倒入料包,以及料包中所帶的黃山礦泉水先煎後燒,簡簡單單,就可以享受美味了。蒜瓣狀的魚肉自然白淨,吃到嘴裡Q彈緊實,這鮮嫩的享受,你一定要來體驗啊!

 

!還有優惠!

湘西榜爺腊味

食芸8號黑豬香腸

限時優惠

!200元任選3件!

活動時間:3月26日17點-3月27日15點

!戳圖選購!

 地道風物電商服務號 

 「地道風物館」 正式開張啦!

想更早更快地知道我們的地道好物

就趕快識別下方二維碼

關注地道風物館吧~

- END - 

本文節選自《徽州菜:我承認,我腐敗,我好色》

編輯 | 二手檸檬🍋

封圖丨與山悟趣

📖

參考資料

《食札思錄》韓韜

《徽菜概論》陳忠明

相關焦點

  • 臭豆腐、臭鱖魚、臭莧菜梗,江南「臭三傑」誰最臭?
    紹興臭莧菜梗取外皮堅硬如甘蔗,能長到一人多高的那種硬角色,把主梗切段、冷水浸一夜後填入臭滷壇裡醃漬上十天半月。開封時一壇渾濁綠滷猶如生化武器,奇臭無比,但吃起來呢?只需撒一些鹽,上籠將黴莧菜梗單蒸,出籠趁熱氣滴上幾滴麻油——即可夾起碧綠油光的一截,齒間輕微施力,果凍狀的內芯就滑進了喉嚨,帶著一股熱氣騰騰、經過沉澱的濃鬱鮮味,向上直衝腦門、向下透徹肺腑。
  • 臭鱖魚,北京的湘菜館和徽菜館,總有一個讓你「以身試臭」
    我只在北京吃過臭鱖魚,從第一次就喜歡上了,自從《舌尖上的中國》播出以後,能吃到的地方似乎越來越多了。我對此也有迷惑,但可以肯定的是,北京有幾家飯店做的都很好吃,至於屬於哪個菜系,那就是行業的事情了,食客也不需太過在意。不過,我還是就鱖魚這個食材,查了一下手裡的菜譜,希望是不是可以發現一些傳統上的區別。相同的是,兩個菜系都有不少以鱖魚做的菜,菜名都很好聽,下面羅列幾種。
  • 食在江南:臭豆腐、臭鱖魚、臭莧菜梗,誰最臭?
    紹興臭莧菜梗取外皮堅硬如甘蔗,能長到一人多高的那種硬角色,把主梗切段、冷水浸一夜後填入臭滷壇裡醃漬上十天半月。開封時一壇渾濁綠滷猶如生化武器,奇臭無比,但吃起來呢?只需撒一些鹽,上籠將黴莧菜梗單蒸,出籠趁熱氣滴上幾滴麻油——即可夾起碧綠油光的一截,齒間輕微施力,果凍狀的內芯就滑進了喉嚨,帶著一股熱氣騰騰、經過沉澱的濃鬱鮮味,向上直衝腦門、向下透徹肺腑。
  • 舌尖上的非遺|桃花流水鱖魚肥——安徽臭鱖魚
    ,臭鱖魚。賈亭沂 攝徽州人愛吃鱖魚,最有名的當是「醃鮮鱖魚」,也就是「臭鱖魚」。臭鱖魚是徽菜中最典型的代表,「臭」的滋味,讓它成為了獨有的徽州味道。由來:相傳在200多年前,徽州無江河大魚,舊時外出的徽州商人外出做生意回家,總想帶幾條鱖魚回家給妻兒老小嘗鮮。
  • 若有一道菜是徽菜之王,那必然是臭鱖魚!
    文人多閒心,喜歡鼓搗點兒廚藝的多得是呢! 李笠翁的《閒情偶寄》和袁簡齋的《隨園食單》都有河鮮料理的方法,不過這二位基本是光說不練的主兒。倒是後來的安徽人胡適之先生,喜歡「洗手作羹湯」。
  • 投食記 | 臭鱖魚!毛豆腐!你說我「嗜臭」?我這是在「嘗鮮」!
    臭鱖魚的大名,應該沒人不知道吧。一條上好的臭鱖魚醃漬成熟會兩腮發紅,表皮呈現出淡淡的銅綠色。烹煮臭鮭魚的手藝也是考量一位徽菜師傅功底的重要指標,畢竟是有特殊氣味的食材,若不能很好地壓制其臭凸顯其香,那多對不起這條鱖魚的「長途跋涉」呢。
  • 美食,醃鮮鱖魚
    商販為預防桂魚在路上臭腐,在行前將桂魚放於木桶中,一層魚灑一層淡鹽水,途中住宿時,將魚翻動一次。這樣到屯溪,桂魚可不變質,鰓仍紅,但散發出一種異味。經廚師熱油鍋一煎,小火細燒後,則鮮味透骨,顯得特別鮮美。就這樣,屯溪「臭桂魚」出了名。它同北京臭豆腐一樣,「臭」是「鮮味」的代名詞。所以當地又叫「醃鮮桂魚」。
  • 臭菜系列 之 臭鱖魚
    這樣七八天之後到達目的地了,魚鰓也還是紅色的,鱗不脫,質未變,只是表皮散發出一種似臭非臭的特殊氣味,但是洗乾淨後經過熱油稍煎,細火烹調,不但沒有臭味,反而鮮香無比,成為膾炙人口的佳餚延續下來。幾乎所有人對徽菜的印象都是由一條臭鱖魚開始的。臭鱖魚俗稱「醃鮮魚」。
  • 「臭鱖魚」是臭的無法抗拒的美食,吃它會有什麼營養價值和禁忌嗎?
    臭鱖魚又叫醃鮮魚,桶魚,是徽州菜系裡傳統的一道名菜,當地人們的土話把這種魚叫作「醃鮮」。特點是聞起來的味道是似臭非臭,但吃起來卻是肉質軟嫩,回味鮮香,十分美味。很多慕名的食客還會不遠千裡的專程趕到當地,來品嘗一下臭鱖魚的味道,並且屢試不爽,逐漸使臭鱖魚成為了一道膾炙人口的佳餚,並得到了國內外食客的高度讚譽。
  • 安徽臭鱖魚,臭味食物界的無冕之王
    👆點擊圖片購買!春魚最為肥美,三月的徽州大地頂著一身翠綠色的絨毛,是個放舟看景的好時節,會吃的饕客和商販都在這個時候捕捉鱖魚進行醃製,臭鱖魚以「醃鮮」這種獨特口味聞名世間。當一盤鮮美的徽菜臭鱖魚緩緩而至的時候,你會驚嘆於它的臭,品嘗之後,你會驚嘆於它的香,巨大的反差就形成了極深的心理形象。
  • 黯然銷魂臭鱖魚
    「你還記得在重慶吃鐵匠火鍋那次嗎?」「光明橋那家特好吃的乾鍋鴨頭,旁邊賣雞蛋灌餅的老奶奶有印象嗎?」「黃山吃臭鱖魚那次,那小兩口還記得嗎?」是的,那是一條令人印象深刻的臭鱖魚。2004年黃山的屯溪老街,遠沒有現在熱鬧,店鋪到了晚上10點客人基本就稀稀拉拉了。
  • 讓人聞風喪膽的「三臭」之一——臭鱖魚,徽菜的「靈魂菜品」,越臭越好吃!
    這句話應用到大名鼎鼎的「三臭」美食上,再合適不過了。臭豆腐、臭鱖魚、螺螄粉,俗稱——人間三臭,在沒嘗試過它們之前,覺得那股銷魂的味道,簡直就像生化武器。但有一天終於捏著鼻子、突破心理障礙,吃了第一口,就徹底愛上了!
  • 好吃| 黯然銷魂臭鱖魚
    「你還記得在重慶吃鐵匠火鍋那次麼?」「光明橋那家特好吃的乾鍋鴨頭,旁邊賣雞蛋灌餅的老奶奶有印象嗎?」「黃山吃臭鱖魚那次,那小倆口還記得嗎?」是的,這是一條令人印象深刻的臭鱖魚。應該沒有受到情緒的影響,寡言少語的小夥做的那條1斤半的臭鱖魚一點也不含糊。在十多年前,花68元點一份這樣陌生的菜,有點孤注一擲,點盤最貴的菜,也是種態度。沒想到臭鱖魚原來是這般好吃,我們吃得很專注,就像人魚小姐裡馬瑪林說的:「兩個人吃,死一個都不知道!」
  • 好吃 | 黯然銷魂臭鱖魚
    應該沒有受到情緒的影響,寡言少語的小夥做的那條1斤半的臭鱖魚一點也不含糊。在十多年前,花68元點一份這樣陌生的菜,有點孤注一擲,點盤最貴的菜,也是種態度。沒想到臭鱖魚原來是這般好吃,我們吃得很專注,就像人魚小姐裡馬瑪林說的:「兩個人吃,死一個都不知道!」女朋友跟老闆娘說,你老公手藝真好,老闆娘容光煥發,之前的大哭好像從未發生過。我問小哥,弄臭了還這麼好吃是什麼道理?
  • 紅燒臭鱖魚(附自製臭鱖魚)
    4. 鍋燒熱,倒入菜籽油,其他油也可以。6. 兩面都煎黃附帶自製臭鱖魚的方法主料:鱖魚6條、鹽100g、大蔥3根、姜1大塊輔助工具:保鮮膜 做法步驟:1.2. 用鹽將魚周身塗抹一遍,魚腹塞滿蔥和薑片。5天左右可以聞到魚散發出似臭非臭的味道,用手指按壓魚身仍很有彈性,這時臭鱖魚已醃製好了。小貼士需要注意:1.醃製鱖魚時鹽不可太多,以在外購買的鱖魚每條約重1.5-2斤,每條魚用用鹽量在10-20g之間,太多鹽變成了鹹魚;2.醃製臭鱖魚的時間長短取決於合適的溫度,25-28度最為理想,醃製3天左右即可。
  • |披雲臭鱖魚,紅燒臭鱖魚塊,江南黴豆臭鱖魚......
    勤儉持家的徽州人捨不得將從外邊辛苦帶回的鱖魚扔掉,於是用徽菜紅燒之法烹製,沒想到端上桌後,發現魚肉緊緻如蒜瓣,味道則是臭中帶香,異常鮮美。後來大家「將臭就臭」,臭鱖魚由此成了安徽最具鄉情鄉味的名菜。在吳永學先生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位於黃山市休寧縣的徽三臭鱖魚加工廠,工廠從鮮魚宰殺、初加工到醃漬、包裝,已經形成了標準的流水生產線,整個生產車間整潔乾淨,但是那股特殊的臭味,還是讓初次進入廠房內的我們掩鼻屏息。除了臭鱖魚加工廠,三人還在黃山市屯溪開了一家叫「徽三說」的餐館,主推菜品就是各種臭鱖魚。
  • 為什麼臭鱖魚這麼臭,卻是安徽人的最愛,蘇州味知香為您探秘!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道美味就是黃山臭鱖魚,是起源於徽州(黃山)的地方菜系。徽菜對於色香味的追求是實打實的,火工掌控到位,賣相也是上等,鹽足才入味,力求保存食材本味。臭鱖魚,名字一出就讓人不願意嘗試,其實它的本名是「醃鮮鱖魚」,有一種發酵過的、似臭非臭的氣味,但並不是臭魚爛蝦的腐爛味道。臭鱖魚咋來的?
  • 安徽名菜:黃山臭鱖魚!
    黃山臭鱖魚教學視頻繼楊記興臭鱖魚成為網紅後,這道魚就已經不是一條普通的魚了。
  • 臭鱖魚「革新者」 | 餐飲面孔
    「店在清河龍崗路附近,6個4人桌,面積20多平,加我店裡一共三個人。」提起當年開店的情景,楊金祥侃侃而談,仿佛一切就在昨天。好景不長,不到半年時間,江南小漁村因為經營不善轉手給他人。到底要怎麼做餐飲呢?我做的菜餚好吃,為什麼賺不到錢?不知道。
  • 徽菜中的臭鱖魚,臭到暈厥都要扶我起來繼續吃!
    中國菜都講求就地取材,而安徽盛產山珍野味河鮮家禽,這些食材自然就成為了徽菜的主力軍,徽州毛豆腐、紅燒臭鱖魚、火腿燉甲魚,紅燒果子狸、醃鮮鱖魚、黃山燉鴿等等都是徽幫菜的代表作。在烹飪技法方面,徽菜擅長燒、燉、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不同菜餚使用不同的控火技術是徽幫廚師造詣深淺的重要標誌,也是徽菜能形成酥、嫩、香、鮮獨特風格的基本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