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千年騾馬古道年味濃 遊客爭相訪古踏春

2020-12-12 東方視界

2018年2月20日,郴州市民在紅紅火火的裕後古街騾馬古道歡度春節。

湖南郴州至宜章九十裡騾馬古道始建於公元前214年,古為中原通往嶺南的交通要道,如今已融入到新時代城市的繁華之中。春節期間,市民和遊客紛紛前來騾馬古道雕像前感受濃濃的狗年年味。

裕后街是郴州城「九街十八巷」中心部位,是原郴江河終端碼頭,是郴州發源地。

郴州市民在紅紅火火的裕後古街騾馬古道歡度春節。

遊客在湖南郴州裕後古街拍攝騾馬古道美景。

郴州市民在騾馬古道雕像前感受濃濃的狗年年味。

相關焦點

  • 現存古驛道中,年代最早、保存較完整的古道,湖南郴州湘粵古道
    湘粵古道,位於湖南郴州市蘇仙區鄧家塘村折嶺頭組,曾是在過去兩千年裡,溝通中原與嶺南一帶的交通要道。這條古道是約3-4公裡長的石板路,石板上密布著小洞,這些小洞其實就是騾馬踩出的腳印。這條湘南、粵北的重要交通要道經過衛颯的大規模改造後基本定型,一直沿用了近兩千年,促進當地民族的融合和社會經濟發展。
  • 郴州發現秦始皇南徵古道 堪稱公路「祖宗」(圖)
    紅網郴州10月13日訊(記者 湯紅輝)「這條古驛道,自古就是打通湖南至廣州的咽喉要道,路面的青石板上可以通過清晰地騾馬蹄窩,看出當年這條古道的繁榮。毫不誇張地說,這就是古代的一條國道、一條高速公路。」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長何強站在湘粵古道上,感慨良深。
  • 現存古驛道中,年代「最早」、保存較完整古道,湖南郴州湘粵古道
    湘粵古道位於湖南郴州市蘇仙區鄧家塘村折嶺頭組,過去兩千年來,是連接中原和嶺南一帶的交通要道, 這條古道是大約3~4公裡長的石板路,石板上充滿了小洞,這些小洞其實是駿馬踩的腳印, 這條湘南、粵北的重要交通要道經過衛颯的大規模改造經過基本定型,一直繼承了近2000年,促進了當地民族的融合和社會經濟發展
  • 一起去穿越千年古道!湖南省(秋季)鄉村文化旅遊節24日郴州臨武啟幕
    今天上午,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2019年湖南省(秋季)鄉村文化旅遊節將於10月24日—10月30日在郴州市臨武縣舉行,盛情邀請遊客一起去領略「千年古縣」的獨特魅力。本屆文化旅遊節以「湘南秋色美·湘粵一家親」為主題,主要分為開幕式和「湘南古系列」「湘南韻系列」「湘南秀系列「3大活動,推出專家研討會、精品線路遊、微電影展播活動等10餘項文化旅遊活動,引領遊客追尋秦漢古道的歷史足跡。
  • 郴州:千年古街鬧元宵
    古戲獻唱。 (黃建華 攝) 裕后街,起源於秦,當時是郴江河的終端碼頭所在地,也是湘粵騾馬古道的終端,兩千多年來,一直是湘粵贛貿易的重點活躍地之一、郴州古城的中心。騾馬古道、犀牛井、江西會館、湧門前,每棟古建築都有一段說不完的歷史;每處景點後面,都有一段風雲際會的故事。
  • 從秦始皇時期大軍踩出來,到現在仍走得熱鬧,就是湘粵騾馬古道
    進步更快的要數二三十年從固定電話到現在的手機,以後的發展速度肯定會更快。交通工具的發展也很快,從象和馬,到汽車,而隨著交通工具的變化,它所依賴的道路肯定要發生變化,從古時人和馬只要小道就可以走的路,現在汽車行駛在高速公路,火車行駛在高鐵,飛機飛越太空。可見從古到今,道路不知更換了多少次。
  • 湖南三處考古新發現揭開神秘面紗 包括湘粵古道
    中新社長沙十月十六日電(記者 傅煜)靜候千年的唐宋摩崖石刻、留下深深騾馬蹄窩的湘粵古道、身為古代軍事防禦工程的大冠堡遺址……隨著首期「湖南文物發現之旅」滿載而歸,三處新發現的不可移動文物今日也向世人揭開了神秘面紗。  在南嶽衡山發現的「摩崖石刻」刻在高約三米、寬近六米的天然花崗巖上,共有三方不同字跡的刻文。
  • 千年古道連湘粵 湖南省秋季鄉村文化旅遊節臨武開幕
    10月24日,2019年湖南省(秋季)鄉村文化旅遊節在臨武縣開幕。情景劇《徐霞客龍源臨武》。秦漢古道。臨武龍宮。紅網時刻10月24日訊(記者 龍騰)徒步秦漢古道賞醉美秋色,去西瑤綠谷國家森林公園參加南方露營大會;到臨武寶石文化產業園品美食淘美玉鬧夜市……今日上午,2019年湖南省(秋季)鄉村文化旅遊節在郴州臨武開幕,向遊客展示「千年古縣」的獨特魅力。
  • 郴州深山古道見證「閉關鎖國」大歷史
    「……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每當耳邊響起這樣的詞句時,頭腦中就會浮現出一幅古道滄桑的畫面。見慣了車水馬龍的大街,小橋流水、古道長亭似乎都已迷失。不過,這道迷失的風景,我們最近竟然在湖南郴州市蘇仙區坳上鎮遇見了。
  • 郴州高椅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子茂,ID:BookwormCat】郴州,地處湖南與廣東交界處,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城市。郴州的「郴」字為郴州獨有,念做chēn,意為林中之城。關於郴州,有一句民間順口溜是這麼說的:「馬到郴州死,船到郴州止,人到郴州打擺子」。這句話的來源無從考證,有一種解釋是:郴州古時騾馬古道繁榮,從中原南下的貨船行到郴州無法繼續前進,改為騾馬運輸,故有「船到郴州止」。
  • 郴州美麗古村,距離廣州大約400公裡,很多湖南遊客不知道
    ,距離廣州大約400公裡,很多湖南遊客不知道泰吉快訊關注2020-08-23 15:32,很多遊客想起鳳凰古城、芙蓉鎮,或者洪江古商城,提到古村,知名的並不多。郴州市位於湖南南部,和廣東省韶關市接壤,這裡擁有南方大草原-仰天湖、東江湖、莽山國家森林公園,在這座城市的北湖區,還有座美麗的古村落,名叫小埠村,距離廣州市區大約400公裡。
  • #聚焦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 鹽文化 | 中條山騾馬古道:隱藏山林的商旅繁華
    一旁的蘭致祥老師聽了,接著說道:「人家那邊糧食多,咱這邊還不夠吃哩,馱糧食的騾馬,來往不斷,穿行在山道上,鈴鐺聲,遠遠地就能聽到。」這東峪,以前是一條騾馬古道,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那麼這條騾馬古道是如何形成的呢?
  • 三月踏春 不妨去走走嵊州這兩條古道
    踏春吸氧,還能感受春回大地之美 嶀山古道嶀山是嵊州北面最高的山,因海拔高,常有雲霧繚繞,山色空濛雨亦奇的美景,備受驢友和遊客的熱愛。嶀山古道也有千年的歷史了,自西鮑村至石坑,沿路把各個村莊串聯起來通向外界。古道蜿蜒綿長,盡收眼底,仿佛先人們用鮮血和勞力築起的脊梁背。真真正正領略到先人們的偉大,歷史的文明,感慨時代的更替。
  • 湘粵古道
    它是珠江水系與長江水系的分水嶺;是南亞熱帶與中亞熱帶的分界線;同時也是江西、湖南與廣東的界山,自古以來,中原與嶺南的交流,都要穿越這條地理上的天塹。湖南南高北低,走到郴州這裡,水路也走到了河流的上遊,已無法行舟,「船到郴州止」,九十裡的湘粵古道陸路由此而生。從堯舜時期形成雛形到秦時正式成路,歷經兩千餘年,至清代中期,湘粵古道在湖南境內已成為極為發達的驛路,這是它的黃金時代。
  • 郴州古村落,淡泊寧靜的古樸之美
    板梁古村、廟下古村、陽山古村...這些低調的郴州古村落,散發著淡泊寧靜的古樸之美,像沉澱了千年歷史精華的珠玉,散落在文化名城郴州的「玉盤」裡。圖|歐陽常海「借得東風催枝發,古郡幽蘭溢香遠」。廟下這座千年古村在波瀾壯闊的歷史潮頭中,保持了那份純真,桂陽湘劇也在其傳承中唱徹梨園。
  • 湘粵古道徒步
    經過一番搜索,覺得郴州附近,這條湘粵古道太適合徒步了,說走就走吧。網路上的信息很多,但我還是先對這條古道做個簡要的介紹吧。湘粵古道又稱郴州騾馬古道、鹽鐵古道、官帽大道,史籍稱驛道、嶠道,是朝廷修築的官道。
  • 郴州3—5年建成「中國溫泉之城」 11月8日邀你來體驗
    走進郴州,你可以感受溫泉的熱度,可以體味溫泉的滋潤,可以便捷地親近溫泉——10月20日,在長沙召開的2014年中國郴州「林中之城,休閒之都」國際(溫泉)休閒旅遊文化節新聞發布暨郴州旅遊主題推介會傳出喜訊,以體驗溫泉為主要內容的2014年中國郴州「林中之城,休閒之都」國際(溫泉)休閒旅遊文化節將於11月8日在郴州汝城縣開幕。
  • 湖南的南大門一一郴州
    郴州,湖南南大門,從林從邑,林中之城,風景秀美,歷史悠久。南接粵廣,北連衡嶽,因逶迤五嶺阻隔南來的海風氣候而形成獨特的小氣候,故多雨多露多霧多霜。 郴州,有色金屬之鄉,有開於唐代的寶山銅礦,有號稱石墨之鄉的魯塘石墨,有響譽全球的通天玉,有臨武煤田,有東江大壩等能源基地。
  • 湖南郴州象鼻山景區開門迎遊客
    湖南郴州象鼻山景區開門迎遊客 NEWS.SOHU.COM  2003年09月19日09:47  紅網-郴州日報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
  • 湖南郴州王仙橋:秦代古橋見證變遷,2200年來一直是南下廣東咽喉
    在湖南郴州,有這麼一座古橋,名叫王仙橋,《湖南交通志》記載,古橋始建於秦朝,距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中途經過多次修繕,得以保存至今。王仙橋王仙橋是秦代開闢的湘粵古道標誌之一,是中原通往嶺南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