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舉椅子砸陳水扁的鬱慕明:我的根在上海,臺灣的根在大陸

2021-01-09 上觀


這張我全家的集體照,包含我祖母、父母、以及我們十五個子女都在其中。我在家排行十七,即鬱十七郎是也,拍照時乃抗戰勝利後隔年,前面有兩位兄姊不幸先走了,還有十五位,皆為同父同母所生。兩年後,我隨父親來臺灣參加國貨博覽會,準備投資國藥號,卻因兩岸生變留在臺灣,真的是世事難料,一切皆有命註定!我一直到最近才發現,如今十五個兄弟姊妹,包含我在內,還有十位在人間!


——鬱慕明

 

上海鬱家


1945年冬,一件畫壇盛事轟動上海灘,畫壇名宿張大千一次收徒五姐妹。


這五姐妹就是鬱慕明的五個姐姐,鬱慕貞、鬱慕潔、鬱慕娟、鬱慕雲、鬱慕蓮,時人稱之為「五美拜師」。


鬱氏祖籍山東,後來遷至上海。


當年的「鬱良心藥堂」聞名上海,這家藥店有一塊純金打造的「鬱良心堂」金字招牌,用鬱家的名字做保證,以示決不販賣假藥。


這家藥房,就是鬱慕明的曾祖父鬱懷智在清朝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創辦的。


鬱懷智,字屏翰,上海人,早年就學於馮桂芬創建的上海廣方言館,這是上海第一所外國語專科學校。畢業後,他進入英商義記洋行,專門從事洋布的買賣。此後經營棉布致富,再後來開了藥房。


鬱懷智的兒子鬱葆青,幼時茹讀私塾,有記載其「於英文、理化、軍事、國術各科亦嘗涉獵」。


鬱葆青的兒子鬱元英,一身文人做派,「花很多時間在詩詞和崑曲上。」鬱家當時居於上海方浜路,在老城隍廟隔壁。當時附近治安不太好,鬱慕明的父親鬱元英僱請了兩個白俄羅斯保鏢,出門或者偶爾坐電車的時候白俄羅斯保鏢都跟著。


鬱家詩書傳家,常懷悲憫之心,是典型的儒商。


鬱懷智生性慷慨,熱心公益,是上海灘的慈善家。鬱家幾代都在當地捐錢修路,興辦義學,救治窮人。當時,鬱家捐錢修了一條「敦惠路」,用的便是鬱慕明曾祖父的名諱。


在鬱元英經營「鬱良心堂」時,曾自製治療胃病的「胃氣痛散」 和治小兒面黃肌瘦的「保赤散」,據稱由於療效好、價格低,深受百姓的喜愛,,而獨家配方的「六神丸」 更是當時上海的名藥。


為了救治窮人,當時鬱元英將「胃氣痛散」和「保赤散」放到藥店,生活困難的百姓可以隨意索取, 有錢的放一個銅板,收到的銅板, 年底分給職工。

 

鬱十七郎


鬱元英的小兒子,就是鬱慕明。


「因為很多機緣,我才會出生,今天才能跟你見面。」鬱慕明說。


1940年7月19日,鬱慕明在上海出生,家中排行第十七。在他前面有12個姐姐,4個哥哥。


鬱慕明的母親是當時蘇州大戶嚴家的小姐嚴鈺琴。


作為大戶人家,鬱家對於子孫繁衍尤為看重。因為祖父鬱葆青和父親都是獨子,鬱慕明的祖父母抱孫心切,希望穆字輩中能多有幾個男孩。


婚後,嚴鈺琴生的第一個孩子就是男孩,鬱家極為歡喜。


第一個是男孩以後,十個女兒就排著隊出來了。有一種說法稱,在「傳宗接代」的壓力下,當時嚴鈺琴主動提出,給丈夫納妾,為鬱家多生子嗣。但這個想法遭到鬱元英的拒絕,理由是「會生女的,就會生男的」。


在連生10個女兒後,鬱家迎來第12個孩子,是個男孩,取名「慕熹」。街坊四鄰絡繹前來道喜,鬱家光紅蛋就發了一萬多個。


此後,又接連生下兩個女孩後,嚴鈺琴生下兩個男孩,排行第十五、十六。


鬱慕明說,十六個哥哥姐姐母親幾乎是一年生一個。


「但到了我這裡,是又過了3年,母親懷的孕。」鬱慕明說,當時母親實際上是不想生的,就儘量做一些大動作,還要跳上跳下的。


「機緣巧合,我沒被跳下來。」鬱慕明說,「我家裡的兄弟姐妹多,每次說到這個地方我都要強調一下,我們是一個父親,一個母親,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作為鬱家最小的男孩,鬱慕明在外被稱為「鬱十七郎」。

 

鄉愁60年


1948年,鬱慕明8歲。


當時臺灣正在舉辦「國貨博覽會」,鬱元英打算去臺灣參加博覽會,準備投資做生意。按照鬱元英最初的計劃,是要帶著次子鬱慕渠和女兒鬱慕南去臺灣。但臨行前臨時改變主意,帶著最小的兒子鬱慕明和鬱慕南去了臺灣。


後來,鬱慕明又專門就此事問過哥哥,得知事情的原委是:哥哥因為想著要去臺灣,就把書都送給同學了。出發前,爸爸得知此事,就說以後要靠什麼活啊,就不準他去臺灣。


在去臺灣的前一天,鬱慕明特地去家旁邊的城隍廟、豫園逛了逛,在一個廣場上看了一場雜技表演,買了幾包城隍廟奶油五香豆。


1948年底,父親坐飛機,鬱慕明和姐姐坐船,從上海到了臺灣。


鬱慕明到臺灣那天,是12月24日,平安夜。


「離開上海時,我正讀小學三年級的上學期,到臺灣後,又重新註冊,接著從三年級上起讀書。」鬱慕明說。


在臺灣的女兒出嫁後,鬱家就成了一個年紀很大的父親帶著一個年紀很小的孩子在臺灣生活。


在兩岸音信隔絕的年代,鬱家人不僅承受著生離的思念,還有死別的痛苦。鬱慕明說,父親此生最難過的事情,是祖母過世而無法返鄉奔喪。1965年,鬱元英輾轉得知母親辭世,一生秉承忠孝禮義的他,遵循古禮隔海為母親守孝,有整整三個月是枕著磚頭睡覺。


兩岸鬱家人的第一次見面是在20年後,「母親以僑眷身份經香港到臺北會面,」鬱慕明說。


鬱慕明的下一次兩岸直航是在2008年。


「2008年12月21日,當時在上海參加完活動,原本打算是22號回臺灣,我當時特地推遲了兩天,就是為了等12月24日。」鬱慕明說,「當天,我乘飛機從上海直飛到臺灣桃園縣,以此紀念我的60年。」

 

怒砸陳水扁


「父親希望我能復興家業,重振家裡的『鬱良心堂』藥房。」鬱慕明說。


1958年,原本對「法商科」感興趣的鬱慕明聽從父親的意願,入讀軍方醫學院的藥學系,1971年,作為公費留學生赴美國進修。


鬱慕明求學美國的時候,正值海外「保釣」運動的高潮時期。作為一名「軍校」畢業生,鬱慕明也參與其中,但因此被臺灣方面要求提前結束學業返國。「因為我們是中國人,從小被教養三綱五常、四維八德,認為自己對傳承中華文化負有責任。」


1973年,鬱慕明任解剖學科教授,同時在臺北醫學院、臺北護專、文化大學及政戰學校兼課。作為學醫之人,鬱慕明當年大力推動捐贈遺體供醫學院學生「大體解剖」之用。


8年後,鬱慕明在醫學院以上校主任教官申請退役,這成為鬱慕明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轉折。當時有領導認為鬱慕明「滿身政治細胞」、且學生又多,應該會在政壇上有所作為,因此推動鬱慕明,投入那一年的臺北市「議員」選舉。


鬱慕明說,競選臺北市「議員」完全是偶然,與鬱慕明同期的「政壇新人」還包括趙少康、陳水扁、謝長廷等人。


當時鬱慕明和趙少康、劉素珍是代表國民黨年輕一代的,時稱國民黨的「鐵三角」。1987年7月,臺灣當局宣布解除戒嚴。半年後蔣經國去世,臺灣地區在1988年底舉行解嚴後首次選舉,鬱慕明在臺北市南區以九萬多票的第一高票當選增額「立委」,躋身「中央級民代」之列。


鬱慕明的強勢問政,陸續揭發了大量弊案,在臺灣掀起了一陣問政旋風。


作為臺灣政壇的見證者和參與者,鬱慕明也因其口才好、做事風格果斷,運籌帷幄,在臺灣有「小諸葛」之稱。


同時,鬱慕明和老派政客不同,個性分明,脾氣火爆。


最為外界所樂道的是,1990年在一次立法機構會議上,因為時任民意代表陳水扁發言超時,還推倒了主席臺桌子。這時,怒不可遏的鬱慕明舉起一把椅子向陳水扁砸去。


此後,在1993年因反對李登輝,鬱慕明宣布退出國民黨,另組新黨。從成立至今,「新黨」在臺灣政壇一直扮演著「關鍵少數」的角色。

 

家事國事


「我組黨,不為當家,不為做官,我們不要選市長,我們要選立委和議員。」鬱慕明說,「我們是小市民的政黨,著重為中產階級小市民服務。」


鬱慕明一直把新黨詡為是北極星,高高掛在天上指引方向,新黨現在指引的方向就是面對統一、終極統一。


1998年,因為政壇失意,鬱慕明一度進行創業,成立「亞洲醫藥網」。鬱慕明說,當時雖然認識到網絡將是大趨勢,但還沒有形成一個產業,「在燒了幾年後,亞洲醫藥網就告一段落了。」


鬱慕明說:「我現在的身份就是新黨主席。」


鬱慕明說,在200多名家人中,目前他是唯一一個從政者,「不從政也是父親留下的家訓。」


「辛亥革命結束後,曾祖父(鬱懷智)擔任上海督軍府財政部副部長,負責籌募軍餉,三個月後軍餉籌募完成即請辭,恢復做生意,老一輩的人對名利看得很淡薄,該做的事盡了責任,只要建立起精神層面最妥適且正確的觀念,成敗結果不必計較。」


鬱慕明曾祖父鬱懷智和祖父鬱葆青當年作為上海的商團領袖,積極參與上海地方建設,組建商團,參與治理地方事務。


在辛亥革命光復上海的戰鬥中,鬱氏父子更是身先士卒,與起義部隊一起戰鬥。


「新黨的同志都知道,我晚上回到家還會不停地看臉譜。」鬱慕明說,「很多政治人物都是秘書寫稿子,但我不是這樣,平時我經常給報紙投稿。如果身體允許,我到90歲還是會工作,腦子怎麼可以不用呢?」


鬱慕明說,在他的身上國事和家事是連在一起的。


自8歲離開上海到臺灣後,鬱慕明第一次到大陸是在1990年。


「當時兩岸開放,開始來往,我到北京,從北京坐飛機到上海。」鬱慕明說,飛機上一路看到祖國的錦繡河山,感慨良多。


到上海的時候,鬱慕明去了小時候住過的鬱家老宅。


此後鬱慕明開始穿梭兩岸,為國事奔走。


2005年,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連戰率團訪問大陸,此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新黨主席鬱慕明先後率團到大陸訪問。當時連戰之行名為「和平之旅」,宋楚瑜之行為「搭橋之旅」,鬱慕明則將他的這次新黨的大陸行程定為「民族之旅」。


當時連戰和宋楚瑜都帶了家人,只有鬱慕明沒帶,對此鬱慕明說,連戰和宋楚瑜都是第一次回大陸,「我不帶家人,是因為我經常回來。」鬱慕明說。


2014年9月16日,鬱慕明和由多個統派團體所組成的「臺灣和平統一訪問團」赴北京訪問,獲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接見。先後獲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三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接見,並進行過深入交流,鬱慕明說,在人生的際遇中,不常有這樣的機會。


「1990年回大陸,從北京飛上海,從飛機上看到錦繡山河,當時對我觸動非常大。」鬱慕明說,「歷史告訴我們唯有團結才能帶來國家的強盛、民族的振興。」


「我的根在上海,臺灣的根在大陸。尋根是為了紮根,兩岸同胞尋根問祖的根本意義是帶給下一代人和平和諧,中國夢不是夢想,中國夢是一個可以實現的理想。」


(本文選自「上海與臺灣」,本文編輯:洪俊傑 編輯郵箱:shzhengqing@126.com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雍凱)

相關焦點

  • 鬱慕明:大陸新版護照納日月潭是幫臺灣做宣傳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旺報》報導,大陸新版護照因地圖引起臺灣「抗議」,新黨主席鬱慕明26日說,大陸護照列日月潭的問題,「為什麼不去說是因為有很多陸客來觀光所去做的宣傳?」他認為這是心態的問題。鬱慕明26日召開「三個全面」記者會,提出「全面開放、全面結盟、全面出擊」,其中全面開放包括6點主張,分別是開放法律平等待遇、開放工程營建平臺、開放陸資陸企來臺、開放一流人才入臺、開放傳播媒體落地、開放政治協商大門並建立軍事互信。鬱慕明呼籲取消歧視條款,陸客、陸配、陸生乃至於未來的陸勞,應有平等的法律待遇。
  • 臺灣高山族根在大陸
    臺灣高山族根在大陸 時間:2001-04-10 17:58   來源:   (杭州訊)中國大陸越文化研究專家何有基經過長期研究得出結論,認為臺灣高山族是古代於越族(簡稱越人)的一支,他們的根在中國大陸浙江紹興一帶。
  • 臺灣人「根」在漳州知多少
    臺灣人的「根」在大陸,絕大多數人的根在閩、粵,特別是閩。據有關資料統計,在臺灣2300萬人當中,約有80%來自福建,而福建籍當中約有三分之一是漳州人。換言之,現有2300萬臺灣同胞中,約有800萬人左右「根」在漳州。由此足見,漳臺之間一脈相承的血緣關係之密切、深厚。
  • 鬱慕明:全島滿滿都是飛彈,美國有讓臺灣更安全嗎?
    臺海局勢緊張,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感嘆,許多人都問他,大陸是否會打過來,這問題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一件事,如果美國現在只要有任何動作,都更坐實大陸《反分裂國家法》所列外國勢力「進駐」臺灣,美國反而成了大陸最後行動的導火線,臺灣有因此更安全嗎?
  • 臺灣高層多祖籍大陸 包括陳水扁等「泛綠」政客
    由此可見,儘管部分「臺獨」政客為達到分裂祖國的險惡目的,拒不承認自己  是中國人,否認臺灣和大陸千絲萬縷的聯繫,但這無法掩蓋大部分臺灣人根在大陸的事實。  許多政要在大陸出生  臺灣「內政部」有關數據顯示,臺灣約有2300萬人口,其中98%是漢族。
  • 鬱慕明認為大陸赴臺自由行已水到渠成
    鬱慕明認為大陸赴臺自由行已水到渠成 2010年07月12日 09:38:00來源:中國新聞網 與會的新黨主席鬱慕明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特別期待大陸居民赴臺自由行的開放。他認為這已是水到渠成之事,將有利於兩岸親友來往、民間交往和臺灣經濟發展。   「我有12個哥哥和姐姐及他們的子女在大陸,以前跟他們見面主要都是我到大陸來。希望開放自由行後,我可以自己來接待他們。如果這次會上能夠就此達成共識,就會將這個目標再推進一步。」
  • 臺灣阿信:我的根在重慶
    她早年喪父,10歲離家謀生,當過大戶人家丫頭;靠乞討撫養弟弟;隻身混跡在上海十裡洋場,結識達官顯貴千金小姐。 她16歲冒險闖中國臺灣,兩任丈夫都是國民黨軍官,雖遭中年喪夫,幸逢老年結伴。劉愛理,一個被中國國民黨現任主席馬英九稱為「臺灣阿信」的傳奇女子,她的根卻在重慶…… 根在重慶 「重慶有我童年的笑聲和淚水,永不停息的滔滔嘉陵江水,是養育我生命的乳汁。」 7月11日,山城驕陽似火。
  • 鬱慕明:蔡英文也曾向孫中山宣誓
    文丨老王 審丨暗藍 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到廣東參加第四屆海峽兩岸的論壇,久違地在社交平臺發文表示,此刻的他,身在中山,經歷了大半年的疫情,終於出島,來到大陸。從這可以看出鬱慕明老先生來到大陸的心情是非常愉快的,心裡的愛國之心依舊在燃燒著。
  • 願意來大陸談兩岸關係與民族未來的,為何到現在只有洪秀柱與鬱慕明?
    本月26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會見新黨主席鬱慕明。這是2017年12月二人會見後的再度會面。鬱慕明表示,這次率團參訪大陸,就是要圍繞兩岸關係與民族復興開展對話協商,深入交換意見,加強交流合作。 之前國臺辦發布消息,本月24日至30日間,新黨主席鬱慕明以新中華兒女學會榮譽理事長的身份,率領臺灣各界人士代表團訪問大陸,先後前往廣東、上海、江蘇、北京等地進行參訪。
  • 臺灣阿信:我的根在重慶(圖)
    劉愛理,一個被中國國民黨現任主席馬英九稱為「臺灣阿信」的傳奇女子,她的根卻在重慶……根在重慶  「重慶有我童年的笑聲和淚水,永不停息的滔滔嘉陵江水,是養育我生命的乳汁。」  7月11日,山城驕陽似火。74歲的臺胞劉愛理自南京飛抵山城,為她的新書《四川丫頭,江蘇媳婦,臺灣奶奶》改編成電視劇查看外景,尋訪故地。
  • 嗆島內「井蛙」無知,鬱慕明:臺灣抗疫和大陸各省比都是最後一名
    針對臺灣在這波新冠肺炎疫情的防疫表現普遍受到讚賞,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昨晚在臉書發文表示,大陸表現最好的江蘇省,人口八千萬,本來確診六百多人,從2月19日後就沒有新病例,3月13日後全數出院,零死亡。鬱慕明說,而疫情最嚴重的湖北省,目前在救治的還有約240人,但臺灣則是260人。和大陸任何一個省相比,臺灣都是最後一名。臺灣人還要繼續狂妄自大、自以為是?
  • 從李登輝、陳水扁等人的祖籍看臺灣姓氏與祖國大陸的歷史淵源
    臺灣姓氏的「根」都在祖國大陸,在近年風靡世界各地的姓氏尋根活動中,臺灣同胞也表現出極高的熱情。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他們就衝破重重阻力和幹擾,不斷組團來祖國大陸尋根謁祖,典祭先賢,表達對祖地故土的思念和嚮往之情,以及飲水思源、葉落歸根的強烈意念。
  • 大陸遊客赴臺灣為什麼喜歡購買一條根?
    隨著大陸旅客赴臺人數的增加,市面上也出現了許多一條根的山寨品牌,有很多品牌根本就含一條根成分,購買回去根本達不到治療的效果。於是筆者總結了一下如何來鑑別真假一條根。1看是否有GMP標誌正宗的一條根,是必須要有GMP標誌的,那麼什麼叫做GMP標誌?
  • 有三類臺灣民眾寄希望於大陸,此話怎講?
    近日,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率訪問團訪問大陸,期間他提出「有三類臺灣民眾現在寄希望於大陸」。鬱慕明說,過去大陸說「寄希望於臺灣人民」,但現在「臺灣人民寄希望於大陸」,「這個不能代表全部,但至少代表一部分臺灣人民的心意。」那麼此話究竟怎講?
  • 環球獨家專訪鬱慕明:臺灣民主是上了西方人的當
    作為新黨主席,鬱慕明旗幟鮮明的高舉統一大旗。在選舉至上的臺灣政壇,鬱慕明被看做是另類,他從不掩飾自己的政治主張,他曾高呼「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也曾明言「大陸和臺灣都是中國領土」。就是這樣一個愛國政治家,不停的穿梭兩岸,為推動兩岸的和平統一默默的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 港媒:臺灣抗議大陸護照動到「一中各表」根
    亦即,根據「中華民國憲法」,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均為「中華民國」主權所及;大陸亦主張「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及於臺灣。部分學者將此解釋為「主權重迭」,簡而言之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陸新護照放進臺灣圖片意在彰顯主權,同樣的,臺灣官版「中華民國地圖」包括大陸地區,也是主權表達形式之一。換言之,在「中華民國憲法」法理下,臺灣的護照若要加上北京故宮、長城也是「合憲」的。
  • 故裡尋親 大陸臺灣一條根
    河南與臺灣有深厚淵源,臺灣人民和中原兒女人緣相親、文緣相近、史緣相通。臺灣的「河洛郎」,是歷史上三次大遷徙中由河南經福建再到臺灣的。「中原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也是臺灣的「根文化」。  商報訊 (記者 王海科 李雅靜)「過去到河南看到的是歷史,現在到河南看到的是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美好未來。」
  • 拿掉這根鞭子 政治漩渦中的臺灣特偵組
    2008年12月29日,臺北地方法院再度重新審理陳水扁洗錢案羈押案。特偵組主任檢察官兼發言人陳雲南(左)上班途中依然一套短袖標準衣裝,準時出現辦公室前,有「粉絲」追逐拍照留念。2016年11月18日,臺灣地區立法機構三讀通過法院組織有關規定的修改,決議刪除有關特偵組的條款。從2017年1月1日起,成立九年多的臺灣「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將會成為歷史。「表決時民進黨全部贊成廢掉(特偵組),國民黨全部反對。」國民黨籍民意代表林德福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如林所言,投票當天,十餘名穿著統一黑色T恤的代表高舉紅底白字「反對」牌,頗有節律地高呼「反對」。
  • 鬱慕明:新黨願率先與大陸政治協商 被關5年也接受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 新黨主席鬱慕明3日表示,新黨願意率先與大陸政治協商,尋求邁向統一的和平發展機制;若跑去對岸政治協商要被關5年,他也接受。 鬱慕明在致辭中表示,如果臺灣各黨派都說不接受「一國兩制」,那是否有其他主張能與大陸繼續和平發展?不接受「一國兩制」,究竟是不接受「一國」,還是不接受「兩制」?如果不接受「一國」,那不就是等同「臺獨」的「兩國論」?如果是不接受「兩制」,難道是要「一制」嗎?
  • 鬱慕明:新黨不排除角逐2014臺北市長選舉
    鬱慕明  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資料照華夏經緯網8月1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新黨主席鬱慕明15日說,不排除推派人選,角逐2014年臺北市長選舉;已表態參選的中國國民黨籍「立委」丁守中說,希望泛藍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