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首次北伐遭遇慘敗的街亭,在如今的哪個地方

2021-01-19 燦爛海灘

本期的三國戰爭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發生在街亭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馬謖、王平、張郃和郭淮。故事梗概如下:

司馬懿

得知諸葛亮派馬謖搶佔街亭後,司馬懿感嘆諸葛亮的智慧。此時,司馬昭告訴司馬懿,馬謖在山上紮營,只有王平率五千兵馬當道駐紮。司馬懿大喜,命張郃率軍擋住王平,又命申耽、申儀兄弟圍住馬謖駐紮的小山,切斷水源。

司馬昭

馬謖被曹軍圍困後,手下將士軍心開始動搖。馬謖下令發動進攻,手下卻無人敢發動衝鋒。馬謖大怒,親自斬殺兩員將領。無奈之下,將士們只得硬著頭皮衝下山,卻遭到曹軍阻擊,被迫退回山上。

馬謖

此時,當道下寨的王平也遭到張郃的猛烈進攻。王平兵微將寡,只得撤離戰場。司馬懿隨即下令向馬謖發動總攻。蜀軍潰不成軍,很快被曹軍擊潰,馬謖帶著少數將士殺出重圍向西逃竄。曹軍緊追不捨。遭到魏延的阻擊。

王平

張郃率部後撤,魏延一路追殺,進至街亭附近。此時,司馬懿率領曹軍主力將魏延團團包圍。魏延左衝右突,難以脫身,幸好王平此時趕到,將魏延救出。此後,兩人退至列柳城,與守將高翔會合。三人商議,於夜間偷襲曹軍營寨,伺機奪回街亭。

魏延

不過,等三人率部來到街亭後,不但未能奪回街亭,反而遭到曹軍的猛烈進攻。等魏延等人衝出重圍來到列柳城下時才發現,該城已被郭淮佔領。無奈之下,三人只得退往陽平關。至此,街亭之戰以司馬懿的完勝而告終。

郭淮

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經提過,歷史上的街亭之戰與小說中的描述有著巨大的差異。首先是敵我雙方的參戰將領不同。小說中對陣的對方是曹魏的司馬懿、申耽、申儀、張郃對陣蜀漢的馬謖、王平、高翔和魏延,歷史上則是曹魏的張郃、郭淮對陣蜀漢的馬謖、王平、高翔、張休、李盛、黃襲。小說作者將司馬懿和魏延都拉進了街亭之戰,目的是為了增加情節的精彩程度。

至於說到馬謖在街亭之戰中慘敗的原因,小說與歷史完全一致,都是因為馬謖違背諸葛亮的軍令,放棄諸葛亮制定的當道紮營而改為屯兵南山所致。當張郃切斷水源後,馬謖所部不戰自亂。王平雖然以一千兵馬暫時擋住了張郃的進攻,但於事無補。最終,馬謖主力被殲,諸葛亮的「一出祁山」也因此戛然而止。

從街亭之戰的過程來看,張郃的指揮及應變能力得到了完美的詮釋。在此戰爆發前,張郃就與曹魏雍州刺史郭淮制訂了一套完整的攻擊方案,即張郃突襲街亭,郭淮進攻高翔把守的列柳城,將街亭守軍全殲。按照這一部署,張郃原本制訂的進攻方案是向在街亭當道紮營的馬謖發動強攻。

不過,當張郃發現馬謖主力屯兵南山後,立即調整作戰部署,以重兵圍困南山,圍而不攻,將馬謖、王平、高翔這三支蜀軍分割包圍。如此一來,馬謖主力被困在南山上無法動彈,王平被迫自保,高翔則要應付郭淮的進攻,原本的掎角之勢變成了孤立無援,此戰失利也就早所難免。

那麼,街亭之戰為何如此重要?為何馬謖在街亭失利後諸葛亮被迫下令全軍撤回漢中呢?這不得不從街亭的具體位置說起。

諸葛亮

關於街亭的具體位置,歷來存在爭論。總結起來,大致有四種說法,一是如今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的街子鎮,二是如今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以北,三是如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東北的隴城鎮,四是如今陝西省漢中市勉縣的街亭山。

從各種史料記載、地方志資料及考古發現來看,第二種說法的可能性最大,即今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以北。此地東接陝西隴縣,南臨甘肅清水縣,西連甘肅秦安縣,北接甘肅華亭市和莊浪縣,戰略位置重要,是兵家必爭之地。

在街亭之戰中,張郃擊敗馬謖,此後便可長驅直入進入西北戰場,對諸葛亮的北伐大軍以迎頭痛擊,甚至可以直接對諸葛亮北伐的指揮部——西縣形成嚴重威脅。在這種局面下,北伐大軍各部均受到嚴重威脅,諸葛亮這才不得不下令全軍撤回漢中。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相關焦點

  • 隴上行——街亭何處
    而我們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去尋訪一處三國時期的古戰場——街亭。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一定還記得街亭之戰吧。故事講的是公元227年冬天,諸葛亮率軍駐守漢中,準備伺機伐魏。過了年,諸葛亮採用聲東擊西的辦法,佔領了祁山。隨後,他派馬謖率領二萬五千人守衛街亭,作為北伐的據點。
  • 馬謖失街亭之謎:失敗的原因在哪,為什麼一定要斬馬謖?
    因為他在街亭之戰當中的失誤,直接斷送了蜀國的國運,同時也辜負了諸葛亮對於他的信任,最後被「揮淚斬馬謖」,那麼接下來就來介紹一下,馬謖和街亭之戰,以及為什麼說他斷送了蜀國的國運?諸葛亮的北伐戰略諸葛亮的北伐戰略,其實整體來說就是一個以攻代守的方略。主要目標是通過主動出擊,以此緩解曹魏軍隊對於蜀漢一線防線,尤其是漢中防線的壓力,為蜀漢的延續提供支持。
  • 馬謖痛失街亭,街亭又是現在的哪裡?位置為什麼如此重要
    街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諸葛亮五次北伐中的其中一場戰事,發生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戰爭期間,同樣也是這次北伐戰爭中一場決定性戰事。 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春天,諸葛亮率軍攻打曹魏,故意說自己要從斜谷取道攻取郿縣,並派趙雲、鄧芝為疑軍,佔據箕谷。
  • 諸葛亮是寫給誰看的?劉禪真答應北伐了嗎
    ---《三國志》為此,諸葛亮可謂是殫精竭慮,每天都吃不好睡不好,就想著怎麼幫助劉備這個窮苦人成為大富翁。起起落落以後,劉備還是把這個爛攤子交給了諸葛亮。諸葛亮心裡百感交集,眼看著牛皮就要被吹破了,恢復漢室江山的志向也無法實現了,這個時候的諸葛亮,必須要通過北伐,完成這些事情。
  • 諸葛亮為什麼不派姜維或者趙雲去守街亭,反而派馬謖去呢?
    因此,蜀漢建興五年(公元227年)春,諸葛亮親自率領眾將諸軍進駐漢中,很顯然,北伐,即將開始!因為此刻,雲集在諸葛亮身邊的,都是當時蜀漢一等一的文武大才,大軍主帥以漢丞相領益州牧諸葛亮擔任。除此之外,北伐大軍約十萬人,其動員規模僅次於漢中爭奪戰與夷陵之戰,也是劉備駕崩以後,蜀漢最大規模的一次軍事作戰。就這樣,建興六年(公元228年)春,諸葛亮正式率領大軍,北伐曹魏!
  • 諸葛亮北伐窮兵黷武,導致蜀漢民有菜色,到底怎麼回事?
    ——三國志有人說,諸葛亮北伐窮兵黷武,導致蜀漢「民有菜色」,可是在這種情況下,益州百姓為何紛紛懷念諸葛亮。諸葛亮北伐並非窮兵黷武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北伐次數及其頻繁,有說「六出祁山」,有說「七出祁山」,總之似乎每年都在用兵,出兵次數十分頻繁,多次因為糧草不是退兵,簡直是徒勞無功,虛耗國力,諸葛亮北伐其實並不是窮兵黷武,而是穩紮穩打,準備充分的北伐,窮兵黷武,意為隨意使用武力,不斷發動侵略戰爭,然而歷史上諸葛亮五次北伐並沒有隨意使用武力
  • 諸葛亮北伐,為何執意派遣馬謖守街亭,姜維和趙雲難道不夠格?
    前言:諸葛亮在率兵第一次北伐的過程中,街亭之戰就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而這一場戰爭也是劉備去世之後,蜀漢第一次和曹魏拉開戰爭的序幕,所以這一場戰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可誰曾想還是馬謖失了街亭,導致這一次北伐的失敗。但在當時諸葛亮能夠動用的大將並非只有馬謖,比如說姜維和趙雲。但在最後為何執意派遣馬謖呢?其一,姜維剛剛投降歸順諸葛亮在行軍打仗的過程中一直講究謹小慎微,從來都不可能貿然出兵,也不可能不按常理出牌。
  • 蜀漢街亭慘敗的深層次原因:中層將佐人才匱乏,底層士卒紀律稀鬆
    這才是真正的諸葛亮(51)主筆:閒樂生關於諸葛亮為何要用馬謖為前鋒去守街亭,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雙方的政治理念高度一致。諸葛亮早在隆中對時就說,想要「興漢室,成霸業」,就必須「西和諸戎,南撫夷越。」諸葛亮感覺到蜀漢群臣之中,只有馬謖最能領悟自己的治國理念,所以極力想培養他成為自己的接班人,所以讓他督領偏、裨將軍王平、張休、李盛,黃襲等諸軍為前鋒,前去據守街亭,阻擊張郃。並安排將軍高翔駐紮在街亭稍後的列柳城,以為掎角之勢。
  • 諸葛亮6次北伐為何都失敗,曾給司馬懿送過女裝?
    諸葛亮6次北伐為何都失敗,曾給司馬懿送過女裝?我們知道當初諸葛亮接受遺命之後辦的第一件事,其實就是恢復和吳聯合抗擊曹的方針。這個問題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它關係著當時的戰略全局的一項非常重大的措施。而且他當時所採取這項措施什有根據的。
  •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同樣兵敗,為什麼馬謖被殺,而趙雲只是被降級
    夷陵之戰後,蜀國國力大減,丞相諸葛亮輔佐幼主劉禪勵精圖治,休養生息。終於在公元228年的時候,諸葛亮認為伐魏的時候到了,於是兵分三路,揮師北上。眾所周知,此戰中曹魏名將曹真派張郃迅速攻下了街亭,迫得蜀軍撤退。此戰之後,鎮守街亭的蜀將馬謖被斬殺,其屬下除了沒有任何損失的王平之後,也大都下場悽慘,後世之人在分析此事的時候,也大都認為如果馬謖不敗,歷史可能會改寫。
  • 諸葛亮軍事成績一般般,為何後人還願意給他這麼高的評價呢?
    諸葛亮的《隆中對》被稱為是千古名談,按照他的策略,先去荊州立本,然後再取西川,利用西川天險不僅可以養兵百萬,更能夠利用地理優勢北伐曹魏。 當初龐統曾勸過劉備放棄荊州,因為荊州已經成為了一個危險的地方,再守下去遲早會出事的,可劉備對諸葛亮深信不疑,最終發生了關羽被殺,荊州丟失的悲劇。
  • 如果諸葛亮率兵攻打東吳,夷陵之戰還會慘敗嗎?
    開篇名義,如果諸葛亮作為統軍主帥,夷陵之戰肯定不會招致慘敗,因為諸葛亮在軍事謀略和臨陣謹慎的程度上,都要遠遠高於劉備。夷陵之戰,劉備在用兵上,有點飄了,剛結束漢中之戰,氣勢如虹,在排兵布陣上失誤累累,被當時稱為「不知兵」!
  • 秦國據關中擁巴蜀出函谷而統一天下,為何蜀漢諸葛亮北伐總是缺糧
    諸葛亮北伐圖除去這些原因之外,諸葛亮北伐總是缺糧的原因,其實不是沒有糧食,而是糧食無法運到前線。先說說諸葛亮五次北伐的大概情況,再看一看從漢中到關中的地圖就明白了。歷史上的諸葛亮北伐一共有五次,第一次北伐,諸葛亮出祁山,讓趙雲在箕谷擔任疑兵,讓馬謖守街亭,諸葛亮本人率領主力攻打隴右五郡,結果馬謖在街亭沒守住,張郃率領魏軍突破街亭,魏軍一部進入隴右支援作戰,一部南下祁山準備切斷諸葛亮歸路,諸葛亮只得退兵,否則就全軍覆沒,所以第一次北伐不是因為糧食,而是因為馬謖戰敗。
  • 沒想到三國時著名的古戰場——街亭,竟然在女媧娘娘的故鄉!
    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的隴城鎮,距今有7000多年歷史,據說,人類始祖——女媧,就出生在隴城鎮,因此,這裡便有了媧皇故裡的美譽,而這裡也是秦隴鎖鑰,兵家必爭之地,是古代陝西進入甘肅境內的第一重鎮,三國時的古戰場街亭也在此地。
  • 如今的甘肅省天水市,在漢末三國時期屬於哪個郡,出過哪些名人
    如今的甘肅省天水市,最早是邽戎人的聚集地。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68年),秦兵徵伐邽戎後,將此地設置為縣級行政區域進行治理,以邽山為名,命名為邽縣,即上邽縣。秦滅六國之後設置州、郡、縣兩級行政區劃,上邽縣隸屬於隴西郡。天水之名,始於西漢時期。
  • 馬謖失街亭,換一個人,結局會變嗎?
    而計劃的關鍵,則在於街亭,因此從這一點來說,街亭堪稱蜀漢最後的生命線——事後的歷史我們知道,在失街亭以後,蜀漢雖然對曹魏發動了若干次北伐,但都無功而返。街亭因何丟失?街亭,位於今天甘肅省秦安縣境內。街亭地勢險要,具備易守難攻的性質。
  • 《諸葛亮傳》(21)|諸葛亮北伐途中,為何要調整方針
    諸葛亮發動的北伐,前後持續了七個年頭。如果要對他這七個年頭的北伐進行一番「音樂版」的概括,則可以稱為「北伐三部曲」,即初戰受挫的第一樂章,再接再厲的第二樂章,最後決戰的第三樂章。三個樂章的主旋律分別是「惋惜」「應變」和「獻身」。以「惋惜」為主旋律的第一樂章一一初戰受挫,前面已經講過了。
  • 守街亭很重要,為什麼諸葛亮不用趙雲,而是用沒有經驗的馬謖?
    諸葛亮守街亭,不用趙雲,魏延,姜維,而用沒帶兵經驗的馬謖,其實是當時諸葛亮覺得派以上三人都不合適,派馬謖有諸葛亮自己的想法。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趙雲,鄧芝作為疑兵,佔據箕谷,吸引了曹真的主力,諸葛亮才得以收復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也就是說趙雲在箕谷大戰曹真,沒有在諸葛亮身邊,《三國演義》裡趙雲在諸葛亮身邊,但三國演義是根據正史演義的,派趙雲守街亭就篡改歷史了,所以不能派趙雲守街亭。
  • 「圖說甘谷」秦安紀行之二:隴城拜女媧 街亭覓「三國」
    【圖說甘谷】秦安紀行之二:隴城拜女媧,街亭覓「三國」攝影:李春 編輯【圖說甘谷】去秦安旅遊,有兩個地方不得不去,一個是大地灣,一個是隴城鎮女媧祠。眼前的百頃原是馬謖駐兵的地方,山下的略陽川就是馬謖失街亭的戰場。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部署了北伐曹魏的街亭之戰,因參軍馬謖違亮節度,依阻南山,被魏將張郃絕其汲道,大敗馬謖於街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 在抵禦諸葛亮北伐時,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評價,為何前後截然不同?
    從諸葛亮第四次北伐開始,司馬懿就開始與他對敵。直到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中病逝,司馬懿承受了諸葛亮主要的攻擊。而且這兩次攻擊,是諸葛亮軍事能力趨於成熟的攻擊。司馬懿對於諸葛亮的軍事能力,有著自己的評價。作為諸葛亮最大的敵手,他的評價應該很有發言權。不過,在歷史記載中,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評價卻有著前後矛盾的地方。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一、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