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紅茶 As Much As Possible !」
因為不管在世界哪個角落,紅茶的源頭都在武夷山。400多年前,武夷山的茶農不想浪費「變壞」的茶青,便用急火烘烤後挑到附近的星村茶市賤賣。這種「發酵」的茶葉產生了濃鬱的花果香氣,不經意間紅茶誕生了。在過去幾百年間,紅茶以其濃烈的香氣、醇厚的口感俘獲了人們的心意,今天紅茶佔據了全球80%的市場。可以說茶葉全球化的過程,就是武夷紅茶徵服世界的歷程。
-
中國武夷紅茶赴美上市
紐約時間2020年1月5日10時,中國武夷紅茶有限公司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招股書,擬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1000萬美元,預計以 「CWBT」 為證券代碼在紐交所掛牌上市。WestPark Capital, Inc.
-
正山小種(武夷紅茶)
>武夷紅茶」,屬紅茶類,與人工小種合稱為小種紅茶。武夷紅茶產地已劃入世界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並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A類自然保護區,所以正山小種紅茶的生產規模受到嚴格的限制,是紅茶中難得的珍品。泡沫紅茶:用紅茶、冰塊、果醬、糖水,先用開水衝泡紅茶,過濾出茶湯備用;用調酒器放入冰塊至八九分滿,加入糖水,再加紅茶湯,擰緊瓶蓋、上下用力搖晃,利用冷熱衝擊下急速冷卻的原理產生泡沫,搖至冰塊融化即可倒出飲用。
-
武夷巖茶是紅茶?這種似是而非的茶葉冷笑話,真希望不再有
武夷巖茶並不屬於紅茶,而是屬於鐵板釘釘的烏龍茶。武夷巖茶是武夷山及周邊地區具有「巖韻」特徵的閩北烏龍茶,知名品種有:大紅袍、肉桂、水仙等。而武夷山及周邊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紅茶則有世界紅茶的鼻祖「正山小種」,以及閩紅的高端品種「金駿眉」。
-
推進武夷紅茶產業健康發展
1月10日,金駿眉品牌及產品保護交流研討會在福建武夷山舉行,共議金駿眉品牌和產品保護事宜,共商紅茶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之路,共同維護武夷紅茶產業整體利益。會議由福建省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指導,南平市海峽茶業交流協會主辦,武夷正山茶業承辦。
-
武夷巖茶(大紅袍)的前世今生
名稱有:晚甘侯——研膏茶——臘麵茶——龍鳳團茶(蒸青)——曬青、蒸青散茶——松蘿茶——小種紅茶——武夷巖茶、龍鬚茶——金駿眉紅茶。一、早在商周時代,「濮閩族」的君長就把武夷茶作為貢品進獻給周武王。二、漢代: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派軍隊滅了閩越國,並詔令將閩越民舉遷江淮之間,以虛其地。
-
白茶、紅茶、武夷巖茶還是普洱茶
若是到村姑陳家作客,有三種茶必備,一是紅茶,二是白茶,三是武夷巖茶。這三種,可是福建地區的特色茶品,且不同茶類的選擇,都有講究。《2》紅茶,名字喜氣洋洋,博得好彩頭!【紅茶,甜蜜香氣格外吸引人】紅茶品種繁多,從地域上來區分,就有福建紅茶,雲南紅茶等。就近原則,村姑陳接觸到的紅茶,出自桐木關。是的,就是世界紅茶的發源地,就連斯裡蘭卡的紅茶都是從桐木關移植過去。紅茶鼻祖,桐木紅茶,了解一下。
-
除了普洱茶、黑茶,綠茶、武夷巖茶、紅茶、白茶有醒茶的必要嗎?
遮光、密封、乾燥、陰涼、無異味保存,是綠茶、紅茶、白茶、黃茶、武夷巖茶保存的主旋律。換言之,若是它們在存茶過程中,有異味生成,是保存不當,品質也受到損害,屬於問題產品,這類茶,也沒有繼續喝茶的必要。那麼,沒有異味的茶,還有醒茶的必要嗎?
-
引發兩次世界戰爭的中國紅茶,香豔濃鬱,令人著迷
有記載最早種植製作紅茶的是福建武夷山桐木村一帶,那裡的茶樹都是小葉種茶樹,故稱為「小種紅茶」。後來為區別於其它地域的紅茶,當地茶人把武夷山桐木村的紅茶命名為「正山小種」,「正山」顯然有「正宗、正統」之意。
-
武夷山紅茶鬥茶大賽 桐木紅茶再創正山紅茶神話
專家評審中 「世界紅茶發源地,萬裡茶道第一關,中華紅茶第一村--桐木村,今年是金駿眉十周年,十年的沉澱,百年的傳承……」在一片喜慶聲中為期兩天的(11月3日--4日)首屆桐木村武夷紅茶鬥茶賽閃耀登場,同時也標誌著桐木村將開啟新一輪的紅茶徵程路
-
茶,請在最佳飲用期內喝了它,無論白茶,武夷巖茶,普洱茶,紅茶
①閩北烏龍茶(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等);②閩南烏龍茶(安溪鐵觀音);③廣東烏龍茶(鳳凰水仙—鳳凰單叢);④臺灣烏龍茶(凍頂烏龍、東方美人等)。它既有綠茶的鮮濃,又有紅茶的甜醇。不同的烏龍茶,它們的適飲期也不一樣。單說武夷巖茶一種,它的最佳飲用期,深受焙火程度影響。武夷巖茶中,火功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
紅茶之武夷正山小種,小種紅茶是中國紅茶始祖,也是世界紅茶始祖
紅茶之武夷正山小種,小種紅茶是中國紅茶始祖,也是世界紅茶始祖正山小種(lapsang sauchong)與人工小種合稱為小種紅茶。首創於福建省武夷山地區。是世界上最早的紅茶,亦稱紅茶鼻祖,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由福建武夷茶農明朝中後期創製而成。後來在正山小種的基礎上發了功夫紅茶。歷史上該茶以星村為集散地,故又稱星村小種。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入侵,國內外茶葉市場競爭激烈,出現正山茶與外山茶之爭,正山含有正統之意,因此得名。正山小種紅茶在17世紀很繁榮。
-
無茶不武夷
世人皆知武夷巖茶「巖骨花香」,武夷大紅袍是「茶中之王」,殊不知,武夷山也是紅茶鼻祖正山小種和高端紅茶金駿眉的發源地。武夷桐木,外人難以涉足的禁區,使桐木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漫步其中,與城市隔絕的自然氣息撲面而來,蓊蓊鬱鬱的樹蔭、潺潺流泉時時環繞身側。漫山遍野的毛竹,清風徐來,幽篁搖蕩,遠遠望去,像一陣陣綠色的波濤。
-
紅茶|為什麼紅茶叫「black tea」?
其實中國最早出口到歐洲的茶葉種類不是綠茶,而是紅茶,具體來說就是福建武夷山的烏龍茶。因此在英文中有一個單詞專門指武夷山烏龍茶,叫Bohea(/bəʊˈhiː/),這個詞也是根據「武夷」二字的方言讀音創造。
-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巖茶
1607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首次採購武夷茶經爪哇轉銷歐洲各地。幾十年後,武夷茶已發展成為一些歐洲人日常必需的飲料,當時一些歐洲人把武夷茶稱為「中國茶」。英國最早的茶葉文獻中的「Bohea」意即為「武夷」之音譯。當時在倫敦市場上,武夷茶的價格比浙江的珠茶還要高,為中國茶之首。 19世紀20年代開始,武夷茶在亞非美一些國家中試種,至今已在30多個國家中安家落戶。
-
武夷茶與武夷巖茶的不同內涵
歷經宋元明清四朝的制茶技術不斷革新,除歷經千餘年的單一綠茶外,創造了馳名世界的小種紅茶和武夷巖茶,成為二十一世紀無酒精的飲料的首選。武夷茶歷次輸出外銷,譽滿全球。中國產茶歷史悠久,產品冠以地名,自古有之。
-
白茶、綠茶、紅茶、武夷巖茶、普洱茶,頭道茶到底該不該喝?
中華茶類何其多,綠茶、紅茶、黑茶、白茶、武夷巖茶,頭道茶該不該喝,得視情況而定。《2》頭道茶拿來洗茶,有必要嗎?在開始泡茶時,注入滾水後,快出倒出茶湯,將得出來的頭道茶湯倒棄,被視為洗茶之用。根據製作工藝和發酵程度的不同,大致上劃分為六大類,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紅茶、武夷巖茶。
-
冬日煮茶,綠茶、紅茶、黑茶、白茶、武夷巖茶該怎麼選?
將茶煮著喝,茶有六大類,綠茶、黃茶、紅茶、黑茶、白茶、烏龍茶,這些茶中,該怎麼選呢?冬日煮茶,弄清楚六大茶類中哪些茶適合煮,是最為首要的。《2》茶有六大類,拿來煮有什麼要求?在以這兩大條標準進行一番刪繁就簡後,最終適合煮著喝的茶類如下:一、有年份白茶二、焙火足的武夷巖茶三、黑茶四、紅茶為什麼這些茶能拿來煮著喝?
-
「媒體看武夷」茶企扶貧的「武夷路徑」
涉茶人數12萬餘人,年產茶葉1萬多噸,去年,武夷山涉茶產業總產值達80多億元,帶動旅遊總收入達到305.6億元,武夷山茶農的人均收入由40年前的30多元增加到現在的3萬餘元,去年,「武夷巖茶」品牌價值獲評697.53億元、居全國茶葉類第2位,在地理標誌產品區域品牌前110榜單上位居第5位,武夷巖茶在中國區域農業產業品牌茶葉產業排行第1位,正山小種紅茶排行第8位。
-
綠茶VS紅茶:為何綠茶傳入歐洲更早,歐洲人卻偏愛紅茶?
好在東印度公司有記錄,倒掉的大多數都是一類名為Bohea的茶,翻成中文就是武夷。武夷茶有可能是烏龍茶,也有可能是紅茶,但肯定不是綠茶。從綠茶到紅茶為什麼1745年瑞典人從廣州買茶,買的主要是買綠茶。幾十年過去,英國人買茶就變成主要是烏龍茶或者紅茶?這背後涉及一段重要的茶葉發展史。綠茶是不發酵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