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紅茶的洩密與衰落

2020-12-18 騰訊網

►武夷巖茶(烏龍茶)名列中國十大名茶,但與武夷烏龍茶几乎先後出現於武夷山,並在歐洲紅極一時的武夷紅茶作為中國最早出現和最先輸出國外的紅茶的歷史知道的人不多。而把武夷紅茶演變成豐碩華美的紅茶文化,更把紅茶推廣到全世界,形成現在年消費達9000億杯之多的英國人曾經派遣間諜竊取武夷紅茶製造秘密的歷史則更鮮為人知。

►武夷紅茶早在明末出現於武夷山市星村鎮桐木村,1610年由荷蘭人輸往歐洲,1640年首次進入英國。武夷紅茶開始揚名英國則是在1662年葡萄牙公主凱薩琳嫁給英皇查理二世時帶去幾箱武夷紅茶作為嫁妝,從此喝紅茶在英國上流社會流行。逐漸地群眾也廣泛飲用紅茶。武夷紅茶的銷量迅速擴大。據有關資料顯示,英國1664年只進口武夷紅茶2磅多,到18世紀末的1792年武夷紅茶出口156000擔,佔當年華茶出口的85%。以每擔30兩銀計,武夷紅茶的出口值達468萬兩白銀。到十九世紀由於茶葉海外需求量大幅上升,紅茶生產由福建擴散至南方各產茶區。紅茶出口最高年份達165萬擔,武夷紅茶的出口最高年份也達60萬擔。在紅茶中「武夷茶(BOHEA TEA)」成為「武夷紅茶」的專名,也是中國出口茶葉中最受歐美歡迎的搶手商品。

►1834年,長期經營華茶貿易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喪失了茶葉進口壟斷權。自行生產茶葉便成了這個貿易巨頭的主要目標。為了移種中國茶,掌握中國的制茶技術,東印度公司找到了福鈞。福鈞何許人也,在倫敦吉爾斯東大街9號的牆上有一塊藍色的牌子,上面鐫刻著這樣的字句:植物學家福鈞1880年逝世於此。福鈞(Fortune)又譯羅伯特·福瓊(Rorbert Fortune 1813-1880),也有譯復慶(Fortune),在1842至1845年間,他曾作為倫敦園藝會領導人在中國呆過一段時間,對中國比較了解,回國時帶回了100多種西方人沒有見過的植物。福鈞於1843年7月在武夷山採集植物標本時,為九曲溪綺麗風光而繪有一張九曲風光圖,該圖刊在武夷山申報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文本上。

►像這樣一個戴有植物學家頭銜的英國紳士,人們很難把他和間諜掛起鉤來。然而法國《歷史》月刊2002年3月號文章卻驚爆一個秘密:福鈞竊取中國茶葉機密。英國駐印度總督達爾豪西侯爵於1848年7月3日命令福鈞:「你必須從中國盛產茶葉的地區挑選出最好的茶樹和茶樹種子,然後由你負責將茶樹和茶樹種子從中國運送到加爾各答,再從加爾各答運到喜馬拉雅山。你還必須盡一切努力招聘一些有經驗的種茶人和茶葉加工者,沒有他們,我們將無法發展在喜馬拉雅山的茶葉生產。」福鈞在東印度公司付給他每年500英磅的驅使下充當起了間諜的角色。

►1848年9月福鈞抵達上海,然後到黃山,爾後又到了寧波,在1848年12月15日寫給駐印總督的信中,他高興地報告:「我已弄到大量的茶種和茶樹苗」,此後,他及其隨從到了武夷山,其間住宿在一些寺廟裡,打聽到一些茶道的秘密,還了解到了使綠茶變成紅茶的過程。同時,他還為打通武夷山紅茶到福州的運輸通道出主意,並招聘了8名中國工人到達加爾各答。3年後,福鈞終於完全掌握了種茶和制茶的知識和技術,從此印度的茶葉種植面積迅速擴大,產量急劇躍升,世界的茶葉市場格局開始發生變化。在印茶的擠壓下,武夷紅茶的出口市場日益萎縮,到了1939年時福建武夷紅茶的出口降到最低點,只有約2萬5千擔。當然華茶的衰敗和武夷紅茶風光不再的原因遠沒有那麼簡單,但福鈞竊取中國有「近5000年歷史的訣竅」,極大促進印度茶葉種植業的發展卻是毋庸置疑的。回到英國後,福鈞發表了他的旅行手記,絲毫也未透露與他的間諜使命有關的細節。他從手記的出版中又獲了利。

- THE END -

巖茶 · 文化 · 生活

您的每一次點讚都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所有原創文章,言論僅代表本人;轉載文章或圖片若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武夷山傳統茶文化,推崇健康飲茶、科學飲茶。

相關焦點

  • 「武夷紅茶 As Much As Possible !」
    因為不管在世界哪個角落,紅茶的源頭都在武夷山。400多年前,武夷山的茶農不想浪費「變壞」的茶青,便用急火烘烤後挑到附近的星村茶市賤賣。這種「發酵」的茶葉產生了濃鬱的花果香氣,不經意間紅茶誕生了。在過去幾百年間,紅茶以其濃烈的香氣、醇厚的口感俘獲了人們的心意,今天紅茶佔據了全球80%的市場。可以說茶葉全球化的過程,就是武夷紅茶徵服世界的歷程。
  • 中國武夷紅茶赴美上市
    紐約時間2020年1月5日10時,中國武夷紅茶有限公司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招股書,擬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1000萬美元,預計以 「CWBT」 為證券代碼在紐交所掛牌上市。WestPark Capital, Inc.
  • 正山小種(武夷紅茶)
    >武夷紅茶」,屬紅茶類,與人工小種合稱為小種紅茶。武夷紅茶產地已劃入世界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並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A類自然保護區,所以正山小種紅茶的生產規模受到嚴格的限制,是紅茶中難得的珍品。泡沫紅茶:用紅茶、冰塊、果醬、糖水,先用開水衝泡紅茶,過濾出茶湯備用;用調酒器放入冰塊至八九分滿,加入糖水,再加紅茶湯,擰緊瓶蓋、上下用力搖晃,利用冷熱衝擊下急速冷卻的原理產生泡沫,搖至冰塊融化即可倒出飲用。
  • 武夷巖茶是紅茶?這種似是而非的茶葉冷笑話,真希望不再有
    武夷巖茶並不屬於紅茶,而是屬於鐵板釘釘的烏龍茶。武夷巖茶是武夷山及周邊地區具有「巖韻」特徵的閩北烏龍茶,知名品種有:大紅袍、肉桂、水仙等。而武夷山及周邊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紅茶則有世界紅茶的鼻祖「正山小種」,以及閩紅的高端品種「金駿眉」。
  • 推進武夷紅茶產業健康發展
    1月10日,金駿眉品牌及產品保護交流研討會在福建武夷山舉行,共議金駿眉品牌和產品保護事宜,共商紅茶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之路,共同維護武夷紅茶產業整體利益。會議由福建省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指導,南平市海峽茶業交流協會主辦,武夷正山茶業承辦。
  • 武夷巖茶(大紅袍)的前世今生
    名稱有:晚甘侯——研膏茶——臘麵茶——龍鳳團茶(蒸青)——曬青、蒸青散茶——松蘿茶——小種紅茶——武夷巖茶、龍鬚茶——金駿眉紅茶。一、早在商周時代,「濮閩族」的君長就把武夷茶作為貢品進獻給周武王。二、漢代: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派軍隊滅了閩越國,並詔令將閩越民舉遷江淮之間,以虛其地。
  • 白茶、紅茶、武夷巖茶還是普洱茶
    若是到村姑陳家作客,有三種茶必備,一是紅茶,二是白茶,三是武夷巖茶。這三種,可是福建地區的特色茶品,且不同茶類的選擇,都有講究。《2》紅茶,名字喜氣洋洋,博得好彩頭!【紅茶,甜蜜香氣格外吸引人】紅茶品種繁多,從地域上來區分,就有福建紅茶,雲南紅茶等。就近原則,村姑陳接觸到的紅茶,出自桐木關。是的,就是世界紅茶的發源地,就連斯裡蘭卡的紅茶都是從桐木關移植過去。紅茶鼻祖,桐木紅茶,了解一下。
  • 除了普洱茶、黑茶,綠茶、武夷巖茶、紅茶、白茶有醒茶的必要嗎?
    遮光、密封、乾燥、陰涼、無異味保存,是綠茶、紅茶、白茶、黃茶、武夷巖茶保存的主旋律。換言之,若是它們在存茶過程中,有異味生成,是保存不當,品質也受到損害,屬於問題產品,這類茶,也沒有繼續喝茶的必要。那麼,沒有異味的茶,還有醒茶的必要嗎?
  • 引發兩次世界戰爭的中國紅茶,香豔濃鬱,令人著迷
    有記載最早種植製作紅茶的是福建武夷山桐木村一帶,那裡的茶樹都是小葉種茶樹,故稱為「小種紅茶」。後來為區別於其它地域的紅茶,當地茶人把武夷山桐木村的紅茶命名為「正山小種」,「正山」顯然有「正宗、正統」之意。
  • 武夷山紅茶鬥茶大賽 桐木紅茶再創正山紅茶神話
    專家評審中  「世界紅茶發源地,萬裡茶道第一關,中華紅茶第一村--桐木村,今年是金駿眉十周年,十年的沉澱,百年的傳承……」在一片喜慶聲中為期兩天的(11月3日--4日)首屆桐木村武夷紅茶鬥茶賽閃耀登場,同時也標誌著桐木村將開啟新一輪的紅茶徵程路
  • 茶,請在最佳飲用期內喝了它,無論白茶,武夷巖茶,普洱茶,紅茶
    ①閩北烏龍茶(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等);②閩南烏龍茶(安溪鐵觀音);③廣東烏龍茶(鳳凰水仙—鳳凰單叢);④臺灣烏龍茶(凍頂烏龍、東方美人等)。它既有綠茶的鮮濃,又有紅茶的甜醇。不同的烏龍茶,它們的適飲期也不一樣。單說武夷巖茶一種,它的最佳飲用期,深受焙火程度影響。武夷巖茶中,火功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 紅茶之武夷正山小種,小種紅茶是中國紅茶始祖,也是世界紅茶始祖
    紅茶之武夷正山小種,小種紅茶是中國紅茶始祖,也是世界紅茶始祖正山小種(lapsang sauchong)與人工小種合稱為小種紅茶。首創於福建省武夷山地區。是世界上最早的紅茶,亦稱紅茶鼻祖,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由福建武夷茶農明朝中後期創製而成。後來在正山小種的基礎上發了功夫紅茶。歷史上該茶以星村為集散地,故又稱星村小種。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入侵,國內外茶葉市場競爭激烈,出現正山茶與外山茶之爭,正山含有正統之意,因此得名。正山小種紅茶在17世紀很繁榮。
  • 無茶不武夷
    世人皆知武夷巖茶「巖骨花香」,武夷大紅袍是「茶中之王」,殊不知,武夷山也是紅茶鼻祖正山小種和高端紅茶金駿眉的發源地。武夷桐木,外人難以涉足的禁區,使桐木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漫步其中,與城市隔絕的自然氣息撲面而來,蓊蓊鬱鬱的樹蔭、潺潺流泉時時環繞身側。漫山遍野的毛竹,清風徐來,幽篁搖蕩,遠遠望去,像一陣陣綠色的波濤。
  • 紅茶|為什麼紅茶叫「black tea」?
    其實中國最早出口到歐洲的茶葉種類不是綠茶,而是紅茶,具體來說就是福建武夷山的烏龍茶。因此在英文中有一個單詞專門指武夷山烏龍茶,叫Bohea(/bəʊˈhiː/),這個詞也是根據「武夷」二字的方言讀音創造。
  •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巖茶
    1607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首次採購武夷茶經爪哇轉銷歐洲各地。幾十年後,武夷茶已發展成為一些歐洲人日常必需的飲料,當時一些歐洲人把武夷茶稱為「中國茶」。英國最早的茶葉文獻中的「Bohea」意即為「武夷」之音譯。當時在倫敦市場上,武夷茶的價格比浙江的珠茶還要高,為中國茶之首。 19世紀20年代開始,武夷茶在亞非美一些國家中試種,至今已在30多個國家中安家落戶。
  • 武夷茶與武夷巖茶的不同內涵
    歷經宋元明清四朝的制茶技術不斷革新,除歷經千餘年的單一綠茶外,創造了馳名世界的小種紅茶和武夷巖茶,成為二十一世紀無酒精的飲料的首選。武夷茶歷次輸出外銷,譽滿全球。中國產茶歷史悠久,產品冠以地名,自古有之。
  • 白茶、綠茶、紅茶、武夷巖茶、普洱茶,頭道茶到底該不該喝?
    中華茶類何其多,綠茶、紅茶、黑茶、白茶、武夷巖茶,頭道茶該不該喝,得視情況而定。《2》頭道茶拿來洗茶,有必要嗎?在開始泡茶時,注入滾水後,快出倒出茶湯,將得出來的頭道茶湯倒棄,被視為洗茶之用。根據製作工藝和發酵程度的不同,大致上劃分為六大類,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紅茶、武夷巖茶。
  • 冬日煮茶,綠茶、紅茶、黑茶、白茶、武夷巖茶該怎麼選?
    將茶煮著喝,茶有六大類,綠茶、黃茶、紅茶、黑茶、白茶、烏龍茶,這些茶中,該怎麼選呢?冬日煮茶,弄清楚六大茶類中哪些茶適合煮,是最為首要的。《2》茶有六大類,拿來煮有什麼要求?在以這兩大條標準進行一番刪繁就簡後,最終適合煮著喝的茶類如下:一、有年份白茶二、焙火足的武夷巖茶三、黑茶四、紅茶為什麼這些茶能拿來煮著喝?
  • 「媒體看武夷」茶企扶貧的「武夷路徑」
    涉茶人數12萬餘人,年產茶葉1萬多噸,去年,武夷山涉茶產業總產值達80多億元,帶動旅遊總收入達到305.6億元,武夷山茶農的人均收入由40年前的30多元增加到現在的3萬餘元,去年,「武夷巖茶」品牌價值獲評697.53億元、居全國茶葉類第2位,在地理標誌產品區域品牌前110榜單上位居第5位,武夷巖茶在中國區域農業產業品牌茶葉產業排行第1位,正山小種紅茶排行第8位。
  • 綠茶VS紅茶:為何綠茶傳入歐洲更早,歐洲人卻偏愛紅茶?
    好在東印度公司有記錄,倒掉的大多數都是一類名為Bohea的茶,翻成中文就是武夷。武夷茶有可能是烏龍茶,也有可能是紅茶,但肯定不是綠茶。從綠茶到紅茶為什麼1745年瑞典人從廣州買茶,買的主要是買綠茶。幾十年過去,英國人買茶就變成主要是烏龍茶或者紅茶?這背後涉及一段重要的茶葉發展史。綠茶是不發酵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