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皮說文旅:休閒觀光農業項目如何規劃?這6種模式你都見過嗎?

2020-08-28 三皮說文旅

休閒觀光農業,最早起源於19世紀30年代的歐洲,它是適應現代人逃避工業城市的汙染和快節奏生活方式的必然趨勢。據武漢旅遊規劃公司天創文旅專家了解,目前,一些發達國家的休閒觀光農業已經走上規範發展的軌道,然而,我國休閒觀光農業項目的規劃,大部分地區仍處於摸索階段。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快速進步,人們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級,休閒觀光農業項目也開始走入人們的視野,休閒觀光農業項目應該如何規劃?這6種模式你都見過嗎?



一、生態度假型


兼顧花卉的特色觀光和優美環境功能,以花造景、依景度假的開發模式。


該模式旅遊發展的重點:


1、明確用地組合,注重農業用地與旅遊度假設施用地的規模和空間關係,兼顧景觀性、私密性與經濟性。


2、豐富度假產品,基於花卉田園等打造花田運動、花湯養生、美食體驗、花叢住宿等特色度假產品。


3、完善配套設施,以建設&34;綠道為重點,以特色交通體驗為特色,完善旅遊度假配套設施的空間布局規劃設計。


案例:成都石象湖


以生態休閒、鮮花節事為核心驅動,激活相關產業的綜合性生態休閒示範區。


區位:位於四川蒲江縣,距成都86公裡,距雙流機場國際機場77公裡。


規模:20平方公裡,30000畝區域;森林覆蓋率60%,湖面2000餘畝。


特色:


1、湖景旅遊為核心結合花卉產業(鬱金香、百合花)整合優勢,將石象湖打造成為國際複合型度假區。


2、園區由生態文化主題輻射出國際休閒度假園、國際會議中心、未來人居生態環境示範區及國家級生態農業示範區等。


遊客量:年均30萬人次


二、主題遊樂型


以花卉景觀為環境特色,以花田遊樂為主導的開發模式。


該模式旅遊發展的重點:


1、花卉景觀設計,通過不同種類花卉搭配種植,形成多彩花田景觀。


2、運動娛樂導入,花田中設置卡丁車賽場、迷宮等趣味運動。


3、特色交通規劃,結合地形特點,設計車行、人行等不同景觀道路。


案例:日本芝櫻公園


欣賞浪漫芝櫻+體驗花田賽車,世界獨一無二的芝櫻卡丁賽車場。


日本芝櫻公園位於日本北海道東藻琴村藻琴山,芝櫻數目達120萬枚。五月花季,紫、白、紅、粉紅、淡粉、雪青6種花色同時開放,花期長達3個月。同時,山下設置親子遊憩設施,並提供野餐等場地。


面積:10公頃。


主題活動:&34;系列春日活動、&34;等活動。


特色:


1、獨特的賽車體驗:世界唯一的芝櫻卡丁賽車場,體驗芝櫻環繞下的賽車感受。


2、多彩的芝櫻花田:通過不同花色的芝櫻種植,拼出獨特的&34;大地藝術景觀,形成景區著名地標之一。



三、產業博覽型


集花卉苗木種植、交易、展覽、觀光休閒等為一體的產業鏈式開發模式。


該模式旅遊發展的重點:


1、產業資源,必須具備或能整合花卉苗木的組培、種植、研發、管理等人才、企業和花卉苗木資源。


2、鏈式開發,基於產業種植基礎,從組培、種植、研發延伸拓展到展覽、交易、花卉衍生產品生產與銷售、花卉觀光休閒等,以產帶旅,以旅促產。


3、功能空間,主要功能一般包括花卉科研區、花卉展銷區、主題花海觀光區、休閒度假區等,功能組合和空間布局上需兼顧產業要求和旅遊需求,既不影響生產種植,又能滿足遊客體驗。


案例:上海鮮花港


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的典範。


核心特色:320萬株鬱金香花海&36萬㎡玻璃溫室。


開園時間:2007年。


佔地面積:主景區1000畝。


投資方:上海鮮花港企業發展有限公司。


所獲殊榮:國家4A級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


遊客量:鬱金香展期日均1萬人次,年遊客60萬人次,門票:100元。


四、農家花鄉型


以&34;為背景,以農家樂為主要載體的&34;開發模式。


該模式旅遊發展的重點:


1、注重風貌整治,以大面積花卉景觀圍繞,建築、景觀等凸顯鄉村風貌,營造世外桃源般的鄉村風貌。


2、融入鄉村文化,結合當地民俗文化和農耕文化,打造主題文化景觀,設置手工藝、民俗及農事體驗活動,並結合花卉開發特色旅遊商品等。


3、強化農家休閒,注重農家美食、休閒垂釣、農事體驗等休閒產品,以花引客,以閒留客。


案例:四川成都三聖花鄉


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全國首批農業旅遊示範點、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城市的鄉村生態休閒度假勝地。


定位:以觀光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為主題,集休閒度假、觀光旅遊、餐飲娛樂、商務會議於一體的城市近郊生態休閒度假勝地。


規模:農家樂266家(其中星級農家樂224家),高檔會所及高、中、低檔鄉村客棧40餘家。日均客流20000人(周末35000人以上)。


周邊:城東副中心,萬畝國家級森林公園、千畝天鵝湖公園。


運作模式: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元投入、市場運作。政府主導,在財政、稅收、信貸上向農村和農業傾斜,投入8300萬元,用於搭建融資平臺,吸引社會資金介入,撬動吸引民間資金2億元。


規劃建設:農村化布局,景觀化打造,城市化建設。採取&34;的方式將農居改造景觀化;增加溼地、綠地使景觀打造生態化;基礎設施城市化、配套設施現代化。


景區管理:5A要求,4A標準,精品提升。開展&34;和&34;等活動,幫助經營者提升經驗理念和管理水平,使其擺脫傳統&34;的低水平經營,真正體現&34;4A景區品質。


特色:


1、轉化主導,主題經營。以文化潤色農業、營造環境、提升經營。「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業」的錯位互補和協同發展,形成五個主題景點。


2、多元發展,提升轉型。由單一的&34;(農家樂)向&34;的中高端多元化產品提升轉型。


3、借勢營銷,產業支撐。以中國首屆&34;和花博會為契機,以花卉產業為支撐,營造四季花卉節事。


4、4A標準,品牌塑造。以申報國家AAAA級風景旅遊區和承辦中國首屆&34;為契機,進行環境整治、設施改造、經營規範,樹立&34;品牌形象。



五、景觀休閒型


以賞花經濟為主導,以特色節慶為引領的開發模式。該模式旅遊發展的重點:


1、規模取勝,通常是大面積單一品種花卉或多種花卉組合,形成視覺衝擊。


2、景觀塑形,通過地形設計、人造花卉雕塑、花卉人文景觀等優化景觀效果。


3、節慶助推,有針對性的推出節慶活動。


4、服務配套,立體交通觀賞、養生美食享受、有機產品購物等保證美好體驗。


案例:加拿大Butchart garden


坐落於加拿大溫哥華島,佔地20公頃,是利用一個荒廢的採石坑修建的,層次鮮明,四季可遊,融匯世界園藝精華的精緻花園。是加拿大國寶級精緻園林,實現四季皆有景的多彩風情園。


策略:利用地勢起伏構建景觀層次,從單調園藝走向主題園。


產品:玫瑰園、日式庭院、義大利花園、低洼花園、Butchart家族陳列館。


配套設施:遊客中心、停車場、園藝諮詢中心、種子和禮品店、餐飲廳(dinningroom,blueroom-溫室餐廳,咖啡店)。


盈利模式:門票+餐飲消費+紀念品出售。


六、科普觀光型


這是一種以科技觀光為引領,以四季花卉為特色,以考察、科普為主導的開發模式。


該模式旅遊發展的重點:


1、注重科技導入,從花卉苗木的組培科研到立體化展示。


2、科普體驗規劃,科普教育相關的功能設置及活動策劃,且需注重趣味性。


3、創意景觀設計,用花卉創作有趣味的景觀小品,提升花卉的觀賞性。


4、其他功能導入,引入生態餐廳等項目,豐富遊客體驗內容。


案例:英國EDEN伊甸園


植物展示+科研教育+特色活動,通過環境再生,建造一個與世隔絕的人間&34;。


1994年英國人提姆·史密特首次提出要在一個已經受到工業汙染和破壞的地區重建一個自然生態區的想法,2000年在英國南部康沃爾郡廢棄的礦山上興建的伊甸園的項目成為全球最大的生態溫室。


這裡目前匯集了幾乎全球所有的植物,超過4500種、13.5萬棵花草樹木在此是一個集科學與娛樂為一體的博物館,不僅成為人們休閒娛樂的場所,還是一個開展生態教育的天然課堂。通過它,人們可以了解更多的生物學信息,它是後工業時代環境再生的絕佳範例。


伊甸園自2001年對外開放以來,目前已接納訪客超過900萬人。


運營模式:


1、設慈善信託基金。信託基金下設一個全資公司,代表信託基金掌管伊甸園工程的全部事務。


2、成立伊甸園基金會。基金會主要代表伊甸園工程的對外形象,負責與政府、企業、學校和NGO等機構建立聯繫,幫助伊甸園工程建立一些專項項目(如廢物零排放項目),以及尋找伊甸園工程差異化發展的策略。


特色項目


體驗類:話劇、研討會、藝術類、園藝論壇、音樂節和兒童節目。


觀賞類:兩大溫室、三大展覽館。


教育類:每年1月和9月向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提供科普教程。


生態教育


創意建築:伊甸園由4座穹頂狀建築連接組成,整體外觀如蜂巢的巨型球體,被世人稱為:&34;,世界第八大奇蹟。


展館設置


種植10萬種以上的植物,為全球最大植物保育場的所在地。


以主題方式分別設計&34;、&34;、&34;;三大展區共6個&34;,分別展示6個不同國家的植物。

文旅魔術師三皮,來自湖北武漢,本名劉永波,天創文旅創始人,資深文旅人,深耕文旅行業十餘年,帶領團隊服務過百餘項目規劃,運營。現通過「三皮說文旅」(個人公眾號同名)在新媒體矩陣中發表行業觀點,傳播創新思維。

了解更多房產、建築、文旅景區新思路,請移步www.tianchuangren.com

相關焦點

  • 休閒農業項目遊程如何規劃?
    長沙一諾旅遊規劃設計有限責任公司是旅遊規劃與休閒農業規劃設計引領者,國內實戰型和創新型一站式規劃設計專業提供商,專注於旅遊規劃、休閒農業規劃、農業產業規劃、鄉村旅遊規劃、美麗鄉村規劃、農莊設計、創意策劃、建築設計、景觀設計、農旅項目開發等,努力成為中國最有價值的規劃設計智力企業。
  • 三皮說文旅:旅遊項目開發有哪些融資途徑?
    旅遊項目開發主體應該有哪些要求?旅遊資源開發有哪些融資途徑?武漢旅遊規劃公司天創文旅帶你一起了解一下。 開發主體至少應擁有資源的開發經營權(一般為50年),亦可擁有土地使用權,以及土地上除文物保護單位外的相關建築物的所有權。
  • 案例分析| 休閒觀光農業六大模式
    休閒觀光農業,最早起源於19世紀30年代的歐洲,它是適應現代人逃避工業城市的汙染和快節奏生活方式的必然趨勢。 目前,一些發達國家的休閒觀光農業已經走上規範發展的軌道,然而,我國除臺灣發展的較好以外,其他地區仍處於摸索階段。縱觀世界各地案例,都逃不出6大開發模式。
  • 休閒農業該如何規劃?
    隨著休閒農業的概念提出,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參與其中,然而大半部分人對休閒農業了解只停留在初級階段,對更深次的休閒農業規劃不太了解,城視窗根據多年休閒農業規劃經驗為您分享休閒農業規劃如何做?怎樣才能創造出更突出有特色的休閒農業?
  • 現代觀光休閒農業園區運營模式的研究—以洋河農業嘉年華為例
    本文以洋河農業嘉年華為例,探討觀光休閒農業的運營模式及發展方向,為如何助力鄉村振興提供參考。現代觀光休閒農業的概念及背景1.現代是與傳統和原生態相對的概念,也就是說現代旅遊觀光農業既不同於傳統的鄉村旅遊,也有別於原生態的自然風光之遊,而是有計劃、有目的地將遊客吸引到預先規劃建設好的現代農業園區內進行消費,這種農業園區具有科技示範功能、生產功能、教育功能、參與功能、娛樂功能、修生養性功能、採購功能等。遊客可以在園區參觀,放鬆緊張的心情也可在園區參與各種活動。
  • 三皮說文旅:中國溫泉旅遊發展如何?未來溫泉旅遊開發有什麼趨勢
    溫泉作為一種融合觀光、商務、健康、保健、休閒和度假等功能於一體的時尚旅遊形態,正在逐漸取代濱海旅遊,成為一種更大眾更時尚的旅遊模式。武漢旅遊規劃設計公司甚至聽聞有業內人士表示:誰能讓溫泉玩起來,誰就是溫泉旅遊的王者。事實上整個溫泉旅遊產業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三皮說文旅:打造康養小鎮,創造生態和商業共贏模式?
    武漢旅遊規劃公司天創文旅統計顯示,中國文旅地產市場發展進入新一輪的高峰,文旅養老融合產品備受追捧。如何打造康養小鎮呢?對文旅康養小鎮的整體打造,是為了能夠創造出宜居、宜業、宜遊、宜養的有生活、有文化、有旅遊、有靈魂的全新生態和商業共贏模式。
  • 休閒旅遊項目如何規劃丨浙江金華溼地農業輕奢休閒度假區概念規劃
    >✎ 浙江省,金華市項目區位於浙江省中部,金華市西北處。金華市及周邊地區休閒農業開發相對較少,且同質化嚴重。以「溼地農業」為主題的開發模式的休閒農業開發尚且沒有。現狀道路體系較完善,但等級不明確,需進一步梳理完善。項目規劃面積約為727畝。規劃用地範圍內主要包括耕地、閒置地、水域等。農業用地約366.4畝,包含3個地塊:1號地塊146.9畝,主要為農田+苗木+閒置地;2號地塊156.1畝,主要類型為農田+閒置地,3號地塊63.4畝,主要是沙土地。
  • 6大休閒農場案例,這才是真正的休閒農業!
    一般說來,臺灣的休閒農業主要有休閒農場、休閒牧場、教育農場、休閒酒莊等幾種類型。。原來以種茶、種果樹、養雞、養牛等生產為主的聯結村民,現在轉型做休閒農業和民宿。6、準確的市場定位和經營內容,逐漸細化市場。近年來臺灣民宿越來越注重多樣化發展,除融合自然人文環境要素外,還加上創意和美學元素,打造不同主題的民宿特色。如異國風情、家庭溫馨、懷舊復古、原住民風情、田園鄉村、人文藝術主題等。
  • 臺灣文旅標杆休閒農業考察之旅
    在「回鄉農場」傾聽老師為我們細說大力推廣有機農業和有機餐飲的奮鬥歷程,以及有機農場的緣起與發展。在「天空的院子」聆聽創始人何培鈞的民宿情緣,如何從一個破敗三合古院子的修繕到現今文創發展的歷程。臺灣休閒農場「飛牛牧場」主人深入剖析休閒農業牧場如何打造,牧場產業如何結合的觀點。在「臺一休閒農場」課堂董事長張國楨先生與我們交流了由園藝花卉培植企業往文旅結合的蛻變過程。
  • 休閒農業的10種業態和9個模式
    旅遊概念必須有「旅」的過程,從自己的城市到周邊的鄉村,由於區域內文化大同小異,行程不遠,斷不能構成旅遊——往小裡說,旅遊起碼應該是縣域外的;往大了說,不輻射到全國市場都不敢稱之為旅遊。 鄉村休閒市場應該是小半徑的,同時也是大眾化的;是可重複性的,同時也是季節性的——對此,必須有充分的認知。
  • 三皮說文旅:古鎮旅遊規劃怎麼做?旅遊開發80%創意策劃,20%資金
    這些都沒錯,中國所有景區開發都是從這幾個角度考慮的,一是交通方便程度,二是項目要有水,三是合作夥伴最好拉一個大的旅行社。所有的景區和旅遊項目所有的可行性思考都主要集中在這幾點,但是,為什麼全國卻有95%的景區不盈利呢?
  • 三皮說文旅:文旅夜經濟,到底美在哪?
    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於5月底印發了促進市場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每年在全省重點打造10個商旅文體娛融合、規劃合理、環境優良、管理智慧、消費促進明顯的夜間經濟聚集區;每年在全省重點扶持10個以零售、餐住為主,兼顧休閒娛樂的夜間經濟示範項目。
  • 三皮說文旅:怎麼打造康養小鎮,才創造生態和商業共贏模式?
    武漢旅遊規劃公司天創文旅統計顯示,中國文旅地產市場發展進入新一輪的高峰,文旅養老融合產品備受追捧。如何打造康養小鎮呢?對文旅康養小鎮的整體打造,是為了能夠創造出宜居、宜業、宜遊、宜養的有生活、有文化、有旅遊、有靈魂的全新生態和商業共贏模式。
  • 什麼是觀光生態農業模式?觀光生態農業模式還具有這幾種特點!
    什麼是觀光生態農業模式°觀光生態農業模式是運用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原理,將生態農業建設和旅遊觀光結合在一起的良性模式。觀光旅遊型生態農業模式是一種新的園林形式,是近年來新興的城郊農業發展模式,該模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開發為中心,以農產品加工為突破口,以旅遊觀光服務為手段,在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培植名貴瓜、果、菜、花卉和特種畜、禽、魚以及第三產業等新興產業,進行農業觀光園建設。
  • 「文旅」好去處,濰坊這些大項目,你都知道嗎?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東籬田園綜合體、濰水田園綜合體、歡樂海遊艇碼頭、齊魯酒地、梨花水鎮等多個項目,了解這些項目的未來規劃及建設進程,帶大家一起看濰坊如何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模板」——前闕紅谷·大圩河生態景觀帶規劃面積1350畝,以大圩河為基礎,結合大圩河整治工程,打造大圩河生態景觀帶,並融入當地紅色文化,建設紅色教育基地,打造成集紅色文化和生態旅遊結合的南部觀光帶。田園詩廊·四季東籬觀光帶則規劃面積200畝,依託東籬鄉村現有景觀軸線和採摘園區農業景觀特色,建設田園詩廊和田園步道,打造集田園漫步、休閒觀光於一體的四季東籬觀光帶。
  • 如何打造創新型休閒農業體驗?這份手冊能幫你!
    、業態規劃與產品設計 3、功能分區與空間布局 4、盈利模式設計與開發時序 5、項目運營策略與營銷方案 5 疫情下文旅產業創新 《疫情新常態新消費背景下文旅產業創新》
  • 三皮說文旅:國慶假去哪玩?推薦運動休閒旅遊精品線路了解一下
    三皮說文旅和你一起看看,國家體育總局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發布「2020年國慶黃金周體育旅遊精品線路」的公告。內蒙古 興安盟科右中旗楓林草原休閒體育旅遊線路 4. 吉 林 白山市泰格嶺山地運動公園體育旅遊線路 5. 黑龍江 齊齊哈爾市敖包嶺山地運動賽道 6.
  • 民生智庫 | 文旅項目如何解決土地問題?
    因此文旅/農旅開發必須符合當地土地規劃,以農業為依託的休閒觀光度假場所、各類莊園以及各類園區中涉及建設永久性餐飲、住宿等用地,必須依法依規按建設用地進行管理,而非按農用地管理。下面,給大家分享17種獲取土地的方式。供大家學些交流!
  • 新文旅項目2019-2020年度經典案例復盤
    ,集生產、加工、銷售、休閒觀光農業、網絡購物於一體的循環商業模式。但經濟越低迷,休閒農業越有發展機會。如何拉動臺灣的經濟,需要合適的項目與人才。莊錦華老師被苗慄縣和客家委員會委託策劃一個項目來拉動經濟。這就有了後來的「桐花祭」。2003年之前臺灣桐花祭本來是一項簡單的祭祀祈福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為集文化體驗、生態旅遊、休閒娛樂、產業發展為一體的系列活動,現在已經成為臺灣最具知名度、最具活力、最具品牌效應的文化旅遊經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