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武林界,關於人體橫膈膜的盤練,向來是「秘中之密」,真正明白的人不多,即便真正明白,一般也不會公開去談論。
衲子既然談及這個話題,衲子就不怕忌諱,原因很簡單—衲子並非武林中人。即便前輩高人看到後不高興,但知道衲子只不過是一名區區書呆子而已,也會寬宏大度地一笑了之。
人體橫膈膜,位於我們腹部,阻斷我們的胸腔與腹腔,外觀看起來就像一口鍋,又象一把雨傘的傘蓋。「鍋」和「傘蓋」可是反過來扣著的。當我們長跑時所做的擴胸,當我們掄起大錘往下用力砸,當我們從地面上奮力向上躍,當我們把一副沉重的擔子咬牙挑起……可以這樣說,我們身體的起中落中、上提下墜、中縮連……都在利用和使用我們的橫膈膜。
當然,最典型的還要算是「千斤墜」。對於橫膈膜,我們常用而不自知。橫膈膜有彈性,這種彈性,需要我們經常性地去拉抻去盤練,否則久而久之,橫膈膜就會越來越失去彈性。對於橫膈膜的拉抻與盤練,因為篇幅所限,衲子今天在這裡只講一個「提」。
我們經常見到有人練習石鎖和鋼珠包,練習石鎖和鋼珠包練習什麼?怎麼去練?有人說是為了練習力量,為了練習手臂手掌的硬度,對於這樣的理解,當然也沒有什麼不對,但卻忽略了石鎖、鋼珠包,包括衲子昨天提及的那件「流星」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功用—為了拉抻和盤練我們的橫膈膜。
不論石鎖和鋼珠包,在練習時都有一個往上拋起的動作,記住一定是往上用力拋起,一定要讓石鎖或鋼珠包脫離開我們的手掌!把石鎖和鋼珠包用力往上拋起——這就是「提」!把石鎖和鋼珠包用力往上拋起,只有脫離開我們的手掌,才能發揮拉抻盤活我們橫膈膜的作用。
拉抻和盤練橫膈膜,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需要我們每天堅持不懈,每次練習的次數不用很多,每天只需要做三組,每組做二十個既可。
自然界的一些動物,如獅子、虎豹、豺狼、貓犬等貓科、犬科動物,它們的橫膈膜都非常發達,一方面是生與俱來,另外一方面,就是根據野生生存的需要,它們每天都在獵捕,每天都在劇烈地奔跑,每天都在不自覺地拉抻和盤練橫膈膜!
我們人體有我們人體自身的特點,我們對於我們的橫膈膜,只能去進行後天的開發。我們人體橫膈膜的秘密,其實就是在形意拳和心意六合拳「六藝」中所提到的「雷聲」和「虎豹雷音」……(本文作者道韻國術學友我本佛前一青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