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現在超想吃饅頭的嘴哥
-尋訪002-
▼
這段時間
嘴哥寫了幾次包子店
有網友推薦說
在蒲廟有一家特別的包子店
是怎麼個特別法呢?
我很好奇
麵包店
地址:蒲津路132號飲食公司宿舍
包子:1元一個
▲深藏小巷的麵包店
說起蒲廟
大家可能第一個想起生榨米粉
可是嘴哥要說的
是一家開了十幾年的麵包店
對
名字就叫麵包店
店主是兩名老阿姨
十幾年來
她們一直堅持
用最傳統的方式做包子
▲麵包店
店面小而簡陋
如果不是門口寫著「麵包店」
嘴哥還真找不到
而且這三個字還不是招牌哦
就是告訴大家
這裡是賣包子的
僅此而已
▲簡陋的招牌
可能不少老蒲廟人還記得
國營飲食服務公司的早點
饅頭包子豆漿油條
早上不過來買一點吃
總覺得這一天就白過了
簡單的包子豆漿
不知溫暖了幾代人的胃
▲老面做的饅頭
前些年
飲食公司解散了
幸好這好味道得以保留
吳姨和梁姨曾在飲食公司做零工
從公司老師傅身上
學會了包包子的手藝
公司解散後
她倆就自己出來做點小生意賣包子了
每天就家做好包子
再推著小車到街上賣
▲還有包賣
剛開始時
來買包子的大多是熟人和街坊
生意不算很好
但這並不影響
阿姨們繼續用心的做包子
「我們這包子啊
和別人的不一樣」
她倆用老面發酵
每一個包子和饅頭
都是純手工揉捏的
▲兩阿姨
和現在新型的發酵手法相比
傳統的酵頭髮面
等待時間長、技巧難以把握
所以想要把這包子饅頭做好
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好在阿姨們勤奮
很快就掌握了技巧
傳統的老麵包子
風味好、面香濃鬱
鬆軟而又不失筋道
慢慢的吸引了不少人來買
▲被阿姨告知還有很多包
嘴哥吃了一個饅頭
感覺很驚豔
不僅比一般的饅頭更香
而且甜很多
不是加了糖的甜
而是食材自然的清甜
▲賣相不好,但好吃的饅頭
一個蒸籠
兩個木案板
因為顧客多了
2009年
阿姨們在飲食公司宿舍樓下
開了這家小店
每天11點半左右
第一籠包子出籠
小店就開門營業了
▲麵包店
包子和饅頭的賣相不算得好看
但憑藉其傳統老面的味道優勢
贏得了不少顧客的心
一名老奶奶說
自從她發現這家小店後
幾乎天天都要來買饅頭或包子
▲深藏小巷的麵包店
店裡有
饅頭、水晶包、豆沙包、花生包
品種不多
但勝在價格便宜
幾乎都是一塊一個
嘴哥很好奇滴問:
「阿姨你們賣這麼便宜有得賺嗎?」
▲包子種類不多,但貴在便宜
梁姨笑笑說
這種方法做出的包子
量不多利潤也不高
但她們現在老了
也不會做別的
只是想靠賣點包子
賺點生活費而已
做的量不多
賣完就收攤
▲飲食公司宿舍的藍天
一個樸實無華的饅頭
或許並沒有太多的訣竅
少了一點泡打粉的蓬鬆
少了一些甜蜜素的添加
多幾分原始的手工
多一點對本真味道的尊重
換來的
或許就是眾多食客的追捧
同意的點zan
嘴哥每周都會挖掘比較偏遠的美食哦
如果大家有好推薦
別忘了在文末留言告訴我
最後嗨仔安利一個新奇的小玩意
很適合經常網購的你
因為它可以用你網購花掉的錢賺錢
試一下你就知道了
-end-
|內容來源:南寧吃吃吃
|公眾號聯絡、爆料:18878871800(手機)、loli1800(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