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又到了分享美食經驗的時候。今天要跟大家聊一聊關於水煮雞蛋的一些小技巧,相信朋友們看完後會覺得這麼多年的雞蛋算是白煮了,哈哈。趕緊記好吧!
水開下鍋煮雞蛋
一般情況下,我們在煮東西的時候都喜歡先燒水,然後等水開的時候再煮,比如煮麵條啊、煮餃子啊、煮青菜和菌菇之類的食物等等。一些沒有生活經驗的廚房小白,這時候可能會認為,煮雞蛋的時候也是水開後再下鍋煮,這就錯了。為什麼雞蛋不能水開後再下鍋煮呢?
因為在雞蛋的表面上有什麼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小氣孔,而當我們在沸水中煮雞蛋的時候,沸水中沒有空氣,雞蛋內外空氣不流通,導致雞蛋內部壓力過大容易造成蛋殼破裂蛋液流出;另外,在沸水中煮的雞蛋會導致雞蛋煮的時間比較長,容易造成雞蛋內部發生化學變化,尤其是蛋白質中的蛋氨酸,經過長時間受熱會分解出硫化物,與蛋黃中的鐵發生反應形成硫化鐵,這種物質不僅不利於人體吸收,而且雞蛋中的營養成分也會大受損失。所以,大家在煮雞蛋的時候一定不要在水開時候再下鍋煮。
冷水下鍋煮雞蛋
在掌握了不能水開之後再將雞蛋下鍋煮之後,我們來看一下冷水下鍋煮雞蛋。冷水下鍋煮雞蛋的意思就是,鍋中添上水之後,就把雞蛋放入鍋中,然後開火將水煮開。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在水煮開之後就可以轉小火煮了,一般煮雞蛋的時候不宜超過8分鐘,煮的時間太長同樣產生硫化鐵,妨礙人體吸收。那冷水下鍋煮的雞蛋有哪些好處呢?
答案就是,冷水煮出來的雞蛋口感會好一些,而且雞蛋殼不容易破,煮出來的雞蛋也更完整,營養也不會流失。另外,想要讓煮好的雞蛋更容易剝皮,可以將煮好的雞蛋放入涼水中降降溫哦。在這裡教給大家一個煮雞蛋的時間表,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掌握煮雞蛋的時間。
水裡加「醋」煮雞蛋
在掌握了冷水下鍋煮雞蛋的小常識後,在這裡還要教給大家一個煮雞蛋的小竅門,想要讓雞蛋更鮮嫩,更容易剝皮,大家還可以在煮中加一點「醋」。這是什麼原理呢?
這是因為醋可以使蛋皮鈣化產生碳酸鈣,在經過了化學反應後的蛋皮,大家在吃的時候就更容易剝皮了。方法也很簡答:先將雞蛋洗淨;然後鍋中倒水,並在水中加入幾滴白醋,放入清洗乾淨的雞蛋;大火煮開,再轉小火煮5-8分鐘;煮熟之後的雞蛋可以先別著急取出來,讓雞蛋在鍋裡再燜2-3分鐘;然後準備1盆涼水,將煮好了的雞蛋放入涼水中降降溫,就可以啦。喜歡吃水煮雞蛋的朋友們可以試試這個方法,看看是不是口感會好一點,而且更容易剝蛋殼。
由於不同的人對水煮雞蛋的口感要求不一樣,最後給大家分享一下不同時間煮出來的雞蛋狀態:
水開後煮3分半:蛋白微微凝固,蛋黃流心
水開後煮5分半:蛋白凝固,蛋黃微微凝固有溏心
水開後煮6分鐘:蛋白凝固,蛋黃半凝固起沙
水開後煮8分鐘:蛋白Q彈,蛋黃凝固軟糯
水開後煮10分鐘:蛋白發硬,蛋黃幹噎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自由調整煮雞蛋時間。記住都是冷水下鍋哦,為了口感更好和更容易剝皮,大家可以在水中加幾滴醋。